#抹布界的LV
今天要團購的海綿擦巾,堪稱抹布界的L V
很美、很美、很美
流理台上隨手擺一條,馬上從村姑變成小公主。
用貴婦的心情做家事
不是跪婦哦!
【薇薇的故事餐桌X Ten&Co 環保超吸水快乾海綿擦巾】
下單:https://gbf.tw/vjjjn
先來看看本人的介紹:
▪吸水性強,髒污附著力佳
▪可洗碗機、洗衣機清洗,平放晾乾
▪可使用6-12個月/200次清洗 (視使用狀況與頻率而異)
▪材質為天然植物纖維(木漿)+棉,環保水系顏料印刷
▪加拿大設計、瑞典製造
(薇認為可以解度成是 抹布、清潔布、餐巾紙三合一,視場所用途華麗變身)
#家裡適用場所很多
#隨手擦一下清潔溜溜
👉薇使用心得👈
▪吸水力超強,小孩打翻水也是一下就可以吸起來,打翻紅酒、醬油都一樣,而且很好洗。
▪可當洗碗海綿,表面柔軟,跟餐具好來好去,誰都不受傷。
▪當擦碗布,吸水超強呀,快乾,細菌想留下來都被踢走。省下很多餐巾紙喔!
▪可當墊布,浴室檯面放一條,不會濕答答。有時候切菜下面也放一條,防滑又吸水。
▪擦玻璃也很好用,不掉棉絮。我個人是用乾布擦乾玻璃,可以把水漬擦掉。擦琴鍵、擦灰塵、擦桌面……
▪當然也可以擦手,依照花色讓兩隻一人一條,這樣吃飯剝蝦啃雞弄髒手,直接擦拭,省下半包衛生紙,順手做環保。
▪小孩畫畫的時候旁邊放一條,可以快速吸乾水彩筆,要是打翻水三秒鐘搞定。
▪小尺寸的擦拭布(大推,天天用),只要單手就可以擰乾。在廚房雙手很忙,單手就能處理,太棒了啊。👏👏👏
▪擦拭布還是蜂蠟布的好朋友,輕輕一擦,蜂蠟布清爽乾淨。有收到粉友私訊什麼時候再開蜂蠟布的團,我看到Peggy有新款出來了,大家有興趣的話,我問問Peggy有多少量可以給我們。
#居家虛榮品
#小孩不要太常打翻水好嗎
#用來洗碗竟然也好用
🌺可以用多少次?
官方說明是使用6-12個月/200次清洗。我建議是兩三個月可以更換,看個人使用頻率。
基本駐守在我家廚房的有三條,兩個浴室各一條,隨時擦拭吸水。
小孩吃飯一人一條單獨用,因為會擦手、擦嘴。
廚房用舊了,就拿去洗廁所、擦地板,認真盡責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成語教學
#鞠躬盡瘁
🌺尺寸
小:17x20 cm
大:30.3 X 25.8 cm
基本上都是用小尺寸,大尺寸多半拿來當吸水墊布。
🌺開團時間
9/27-10/3 (10/8出貨)
這次有三入組、六入組。
單件組買十,送一(小尺寸)。
🌺下單
這邊走:https://gbf.tw/vjjjn
#馬上年底要大掃除了
#超前部屬
#蜂蠟布新款參見最後一張
#想要蜂蠟布的請喊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7萬的網紅阿滴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影片廣告盈利將全數捐贈給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本影片不開放授權給其他媒體) 此影片內容為自身經驗分享,並非專業醫療建議。以下連結是對我個人在生病期間幫助很大的內容,希望在憂鬱症掙扎的你可以從當中找到一些方向跟力量,學習與憂鬱症共存的方式。 》書籍推薦 脫憂鬱 https://www....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成語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作為一位寫電影、寫動漫、偶爾也寫遊戲的不學之徒來說,理論上我不會認識鄭立這個名字。
原因很簡單,大王不想被其他創作者的觀點影響,更不巧的是,如果看到對方已經先寫了這個題目,那就立刻興起一片「既生瑜何生亮」的自卑感。當然,有些作者的文筆精彩到無法忽略、有些作者的切入角度就是天外飛來一筆、有些作者的資料收集功力明顯在我之上,在這些作者面前,與其說會感覺自卑感,不如說反而湧起無限崇敬之情。
.
而我幾乎只花了十秒鐘、只看了一篇文章的首段,就對鄭立無限崇拜。
.
鄭立先生的文字不算詞藻華麗,反過來,他也不靠堆疊詞彙製造讓讀者仰之彌高的文字高塔、不讓讀者因為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踏進文章,然後迷失在各式高大上的宋詞名詞形容詞裡。
.
鄭立先生也不寫印加帝國古文化、不寫51區的外星人、不學那些YouTuber愛說的「今天揭開妳不可能知道的世界秘辛」嚇人開場。而鄭立先生的文章總是短短的,這點倒是符合網路世代懶看長文的習性。而他也不在這些短文裡塞滿維基式的論述,不像那些空想歷史學家用書袋壓人。
.
鄭立先生談港片、談漫畫、談動畫、談遊戲、談好萊塢電影。他不談史不談技巧不談淵遠流長的脈絡,只談一部作品,與這部作品裡的一個「理」,是道理的理,是邏輯的理,是這一刀這一劈背後理念的理,是對應到我們真實人生處世道的理。
.
這種理不是打開維基百科就查得到的,不是引經據典就能隨手捻來的,當然更不是靠成語詞語能歸納出的。鄭先生在你我都熟悉的娛樂文化裡,挑選作品說他的理,說出那些我們未嘗深思的理、甚至是不敢明說的理。
.
最好的例子是蝙蝠俠,大王曾在十數篇文章裡,捍衛近代影迷鄙夷的 66 年版電視影集《蝙蝠俠》。
.
這套影集也在台灣電視上出現過,蝙蝠俠總是一口仁義道德、揮拳時總是「POW」「BAM」狀聲詞滿天飛、壞人們的計謀總是有如扮家家酒般單純。而因為喜愛電影《黑暗騎士》黑暗風格而興起的廣大新一代蝙蝠迷們,對這部祖父級《蝙蝠俠》總是冷嘲熱諷。也許他們也不會理解,為何 66 年版《蝙蝠俠》在美國仍有那麼多粉絲?為何電影公司還要在「民智已開」的 2016 年,推出一部向 66 年版風格致敬的新動畫電影《蝙蝠俠:蒙面十字軍歸來》(Batman: Return of the Caped Crusaders)?
.
我試圖扭轉這些對66年版的偏見,我說是台灣觀眾不懂外國傳統的 campy 逗趣風格;我說蝙蝠俠本就有多種面目,這只是他喜劇的一面。但鄭先生說得更簡單,幾句話就讓我自慚口水多過茶。
.
「……這套電視版是刻意把蝙蝠俠設定得滑稽的。為甚麼導演或編劇要這樣安排呢?難道是因為遷就六〇年代觀眾頭腦簡單,品味惡俗?」
.
「因為在六〇年代,三、四十歲的成年觀眾,哪怕是美國人,可都是生長於苦難的大時代……你要跟這樣的人講述一位『悲哀的黑暗英雄』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失去雙親?這在戰爭時代並不罕見,當觀眾都見識過更黑暗艱苦的人生時,蝙蝠俠只是個過得很爽的虛構角色……他們反而會想要滑稽的蝙蝠俠,為人生帶來一點輕鬆。有時,惡俗的品味背後代表的,是某個世代艱苦的人生。」
.
對戰後嬰兒潮下一代的我來說,我也沒在 1966 年躬逢其盛這套《蝙蝠俠》。66年版華麗歡樂的《蝙蝠俠》有許多優點,但這些後世蓋棺論定的優點,無法為當代喜愛這齣影集的觀眾發聲。好的作品能夠跨越世代隔閡,但是好的作品能在它推出的那個年代就叫好叫座,則必須完全站在當代觀眾的角度分析才對。這是個說破不值錢的道理,卻也是能讓人不自覺點頭的真道理。
.
鄭先生這樣的文章,就這樣在一閃即逝的 FB 塗鴉牆上,短短數秒吸引我的注意。很難不注意,因為這些標題讓人一見傾心。去年疫病開始蔓延時,一篇《魔獸爭霸 3 —— 阿薩斯王子的防疫政策是否正確?》,光是標題就叫魔獸老玩家不得不駐步多看一眼,內文更不是耍花槍或高射砲,鄭先生有條有理地,解釋他支持阿薩斯王子這位屠城做防疫的遊戲大惡人的原因,說他過激的防疫不是錯誤,而是沒有堅持過激下去、而且一心多用,邊防疫還要邊搶戰功,導致最終全境淪陷。
.
文過一年,姑且不論你是否認同這種成本過高的防疫決定,相信你倒是看到不少政府機關裡的「阿薩斯王子」,堅持「一心多用」。
.
創作反應現實、現實影響創作。鄭立先生從創作中整出的理,打通了創作與現實間的脈絡。這不僅需要觀察力與清楚的思路,更需要勇氣——許多創作多是以古諷今,原本就刻意掩蓋了作品核心批判現實的真聲音。而評論創作當然未必需要先攖其鋒,一來這樣也暴露了評論者的現實立場、二來也怕被人冠上「腦補」「自作聰明」的帽子。對於懼怕炎上的評論者來說(例如我),最好的寫法就是「接下來讀者諸君自有公評」。
.
身為香港人,現實也許是血液裡難以割捨的因子。但面對如今香港的政治社會困境,鄭先生卻沒有現實地「明哲保身」,不談他仍然在媒體上發表的新文章,對當今現況毫無保留的批評與失望,即便在這本收錄 70 篇懷舊作品的評論集《舊娛樂轟炸》裡,你也能聞出鄭先生「借題發揮」的味道。
.
他談《回到未來》,不談那如童話般的刺激冒險,而是談馬蒂老爸在舞會上揮出的那一拳——我們都知道暴力是不對的,但是一昧溫良恭儉讓,也不會讓你萬世太平。
.
而談《天空之城》,同樣不談少年少女攜手天涯有多夢幻,而是談小朋友與一群三教九流如何戰勝政府與軍隊,靠的就是「同歸於盡」的狠勁。讀到這一篇,相信你很難不聞到前些時候香港街頭的煙硝味。而聞到還不夠,鄭先生寫得更明白:
.
「倒是這種教小朋友妨礙國家壯大,最後利用神風特攻隊戰略殺死一大堆公務員與高官的動畫片,為何在中國那麼受歡迎?又沒有被禁?不怕教壞小朋友們?如果小朋友都模仿那兩個主角,那國家安全該怎麼辦?」
.
要有釐清作品精髓的理路,訓練可成,但要有著文諷今的勇氣,不是想想就有。《舊娛樂轟炸》裡的70篇評論,每篇都自有邏輯、自帶勇氣,讀了未必真的讓妳多了解一個《無間道》或是《仙劍奇俠傳》的祕密設定,但絕對能讓妳多一份面對明日天地的勇氣。所以不但要推薦《舊娛樂轟炸》給每位讀者,特別是對現實感到失意的讀者,還要推薦給每位作者:這才是「評論」兩字的正確寫法。
.
鄭立先生的個人FB:https://www.facebook.com/cheng.lap.9
你可以不按讚大王通信(不,還是…),但你一定要追蹤他!
.
※你可以在這裡買到《舊娛樂轟炸》:
博客來
https://bit.ly/2Tl05UT
誠品
https://bit.ly/3yeVm5N
金石堂
https://bit.ly/3ydxqQg
讀冊
https://bit.ly/368eJBw
BOOKWALKER
https://bit.ly/3hgRhsb
三民
https://bit.ly/3jMv7Q1
momo
https://bit.ly/2V3lBOa
.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成語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所有人就算沒有人刻意地想去改變我們、為我們設計規劃未來,我們的行為思想依舊會被周邊的環境所影響的事實。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環境,都有積極樂觀和消沈悲觀的兩類人。要是你選擇與一些渾身上下除了正能量還是正能量的人相處,你肯定會和他們一起努力打造美好未來
所以,我們要學會擇良木而棲,主動地去選擇對自己有益的環境。遇到志同道合的友人,就要抓住不放,跟他們桃園三結義;相反,遇到一些損友就應當學習管寧割席,狠下心來跟他們保持距離。
幸運的時候,我們可以去選擇環境,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無法改變周邊的環境。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的未來已經定性了呢?
告訴你,答案還是必然不可能。
不同的環境會造就不同品質的人,同樣的環境其實也會造就不同品質的人。好比一對雙胞胎,他們有著同樣的父母,同樣的條件,同樣的環境,但是兩個人的性格有時是截然不同的。就算你出生於市井街頭,也可以高貴雅致,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誠然,環境的確可以造人,但是環境只是起到影響的作用,最後決定我們未來的還是我們自己。
面對不好的環境,你可以隨波逐流,放縱自己,同時也可以高飛遠舉,選擇更佳的地方去學習成長。在責備周邊人怎樣影響你的時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不能做到坐懷不亂,毫不在意周邊的噪音和行人的目光,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種子放在水泥地板上會被曬死,種子放在水裏會被淹死,種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發芽結果。選擇決定命運,環境造就人生!
●懂得如何避開問題的人,勝過知道怎樣解決問題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選擇順其自然,也許是最佳選擇。勝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觀念!
●在家裡看到的永遠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把錢放在眼前,看到的永遠是錢,把錢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錢的世界。
●給人金錢是下策,給人能力是中策,給人觀念是上策。財富買不來好觀念,好觀念能換來億萬財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是在人的腦海裡!
●要用行動控制情緒,不要讓情緒控制行動;要讓心靈啓迪智慧,不能讓耳朵支配心靈。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主要差在兩耳之間的那塊地方!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好的時候要找一條備胎,人不好的時候要找一條退路;人得意的時候要找一條退路,人失意的時候要找一條出路!
●有什麼信念,就選擇什麼態度;有什麼態度,就會有什麼行為;有什麼行為,就產生什麼結果。要想結果變得好,必須選擇好的信念。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思想會變成語言,語言會變成行動,行動會變成習慣,習慣會變成性格。性格會影響人生!
●習慣不加以抑制,會變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習慣隨時改變人生走向。人往往難以改變習慣,因為造習慣的就是自己,結果人又成為習慣的奴隸!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裡來,而是你到哪裡去。當你在埋頭工作的時侯,一定要抬頭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熟悉的習慣,熟悉的路線,熟悉的日子裡,永遠不會有奇跡發生。改變思路,改變習慣,改變一種活的方式,往往會創造無限,風景無限!
●發生一件事,喜歡它那就享受它,不喜歡它那就避開它,避不開那就改變它,改變不了那就接受它。接受不了是你的觀念,別埋怨事情的本身。
●無法改變世界,可以改變觀念;無法改變事情,可以改變心情;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可以改變自已的想法!
⋯⋯⋯⋯⋯⋯⋯⋯⋯⋯⋯⋯⋯⋯⋯⋯⋯⋯
上世紀70年代,加拿大心理學家亞歷山大設計了一套著名的實驗「老鼠樂園實驗」,為的是研究環境和藥物依賴的關係。
實驗中亞歷山大建造了兩個場地,一個是經典實驗室裏的狹小老鼠籠,裡面只有飼料、飲用水和用摻了糖的嗎啡水;另一個是5個平方大小的「老鼠樂園」裡面有食物、玩具、照明、飲用水和沒有摻糖的苦的嗎啡水,小白鼠們甚至能在這裡自由交配 。
參加實驗的小白鼠被分為4組,數量、年齡、雌雄比例都相同,其中A組在籠子裏飼養,B組在樂園裡飼養,C組現在籠子裏飼養再轉移到樂園裡,D組先在樂園裡飼養再移至籠子裏。
經過80天以上的觀察,實驗結果非常有趣。不論是否在樂園裡生活過,只要住進籠子裏的老鼠都染上了毒癮。一直住在樂園裡的了老鼠對嗎啡水不感興趣,它們只喝普通水。
C組老鼠最值得觀察,它們帶著毒癮從籠子裏轉移到樂園裏,它們不喝苦味的嗎啡水,但只要將嗎啡水稀釋,並加入更多的糖,它們還是願意喝的。或者在其中加入嗎啡戒斷藥物,老鼠也會喝這樣的水。
由此可見它們只是喜歡甜味,並且主動戒毒。
於是,亞歷山大得出了以下結論:藥物依賴只是成癮問題的一部分,關鍵因素不是藥物本身,環境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當人只會順應環境時環境就會造就人。
#之所以能夠點石成金是因為腦裡本來就有金。
#一旦思路打開生路也會大開。
#既然想試水就要做好被嗆水的準備。
#所有的出新都容易被人當成出格來對待。
沒人能預知下一瞬間的事,所以不必堅持更不必那麼固執。順其自然船到橋頭自然直,就像下雨就打傘,冷就蓋被子,開心就笑,難過就哭,很簡單的道理。你不愛我我就自己愛自己。
人都是逼出來的。一個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每個人都有潛能,一個人的成長,必須通過磨煉。有時候,必須對自己狠一次,否則永遠也活不出自己。
不管歲月裏經歷多少辛酸和艱難,告訴自己風雨本身就是一種內涵,努力的面對,不過就是一場命運的漂流,既然在路上,那麼目的地必然也就是前方。
結果固然重要,但是讓我們有成就感有滿足感的,大多是努力的過程,這並不是理想主義,因為人生本就是一個過程,活得充實比活得成功更重要,而這也正是努力的意義。
時刻堅持希望和信念。希望是我們前進的路燈,信念是我們前進路上的石油。兩者缺一不可,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堅持的信念,歸根到底,就是堅持。
人生應當是場有目的航行。航線縱然可以千變萬化,但終點應該直指心中的目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一支箭一樣,箭頭直指目標,哪怕穿過再多的障礙,也要到達自己心中的目的地。
匆匆十年,如果只有一聲嘆息!功不成,名不就!與成功無緣,與失敗邂逅,與失意乾杯!屢戰屢敗是結果,那屢敗屢戰就是不變的精神和意志!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成語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影片廣告盈利將全數捐贈給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本影片不開放授權給其他媒體)
此影片內容為自身經驗分享,並非專業醫療建議。以下連結是對我個人在生病期間幫助很大的內容,希望在憂鬱症掙扎的你可以從當中找到一些方向跟力量,學習與憂鬱症共存的方式。
》書籍推薦
脫憂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6841
憂鬱症自救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801
禮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3109
為自己活一次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2223
》相關文章
小鬱亂入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epressytrouble/
憂鬱症真的可以好嗎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75237283.A.0F2.html
自我價值是什麼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79881349.A.34B.html
憂鬱患者生活方針 https://www.facebook.com/muchijames/posts/4042306215825689
放下找回當下 https://www.facebook.com/chwanshing/photos/pcb.1605953302894518/1605922866230895
如何原諒自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222580115564126
低潮時的決策 https://www.facebook.com/ChihChyiChang/posts/3901319603218150
》其他資源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http://www.depression.org.tw/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https://www.facebook.com/tcpu.fb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依舊愛我)
生命線專線 1995 (要救救我)
張老師生命專線 1980(依舊幫你)
志祺在這段期間幫助了我很多,他也做了一支影片:https://youtu.be/s2bMQRsnk_I
影片中使用配樂:
https://youtu.be/ZH5B_C8r9Dk
https://youtu.be/qiOeIDCedz4
上一部影片 阿滴滴妹惡整英文老師! 聲控老師上課會被學生發現嗎? https://youtu.be/rcc3n-n1voA
下一部影片 Google員工在家上班過超爽? 阿滴突擊新進員工WFH的一天! https://youtu.be/DINCO5EwWEo
阿滴英文的人氣影片:
■ 英式英文挑戰! 你聽得懂電影中的英國用語嗎? https://youtu.be/x9qlyy86LxE
■ 去外商公司工作英文要多好? 阿滴突襲Google台灣辦公室! https://youtu.be/ES73LXd4LGg
■ 三點就放學! 回家都在玩? 芬蘭學生怎麼看台灣的教育制度? https://youtu.be/VHnyCM6iG7o
■ 連阿滴都唸錯的常見英文!? 學會用『回音法』練習發音! https://youtu.be/16kkr2eGSdE
■ 阿滴跟大謙的公開! ...英文自我介紹教學 😂 https://youtu.be/WIMq3aIExyU
■ 阿滴英文砸招牌! 同步翻譯議會質詢超崩潰!? https://youtu.be/jpmu6u24MNo
■ 超失控成語翻譯! 重量級來賓嚇到滴妹『花容失色』 https://youtu.be/BRniFD91j6E
其他連結:
http://facebook.com/rayduenglish
http://instagram.com/rayduenglish
http://pressplay.cc/rayduenglish
合作邀約:rayduenglish@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JanWrA_ZQM/hqdefault.jpg)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成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這就是英國人:從食衣住行育樂了解英式生活」介紹
訪問作者: 胡蕙寧
內容簡介:
英國皇室禮數繁瑣眾所周知,而人民卻堪稱歐陸最幽默、最愛搞笑開趴的族群。
第一手的社會觀察資訊、揭露38個英國人的真實面貌,讓你一掃對英國人的刻板印象,
深度了解這個有趣、多元化、具備包容性與多重面向的國家。
本書特色:
[食] Eating
「來杯茶嗎?」英國人不只愛喝茶,也有各種以「茶」來與人溝通的話語。他們也很愛三明治,在英格蘭、威爾斯稱為「sandwich」,在蘇格蘭卻叫做「pieces」,而北英格蘭還有地方風味三明治「butties」或「sarnies」。酒館是他們的社交中心,客群不分男女老少,許多地方還會在22:55撞「酒鐘」,提醒記得去買當晚最後一輪酒!
[衣] Clothing
英國上班族上班穿套裝和西裝是尊重工作的象徵,但下班後,英國男人喜歡把上衣外放,女人變身性感辣妹,即使冷冬寒天,也照樣短衫肚兜就出門。沿襲貴族服飾傳統,英國人相當重視帽子,從散步扁帽、大宴禮帽、女皇帽到擋風帽等,在婚喪喜慶時戴上是為了顯示特別的尊重。
[住] Housing
如果你認為倫敦是英國的一切,那就錯了!真正的英國在村莊小鎮,到那裡才聽得到正統英文、看得到英國的「原樣」,也更能發現真正具有階級性的英國風情跟品味。修繕自宅不是英國人的強項,但以低價買入舊房子、改裝後轉賣卻大有市場;當地租屋一定要知道terrace house、detached house、bungalow等差異,且讓作者為你解析。
[行] Transport
英國的火車鐵道系統、倫敦的地鐵都是全球最古老的「交通史蹟」,裡面滿載著英國人對過往緬懷的驕傲。英國人開車算猛,最令人吃驚的是公車也拼高速,這在歐盟國家裡可不多見。在英國一遇球賽街頭就不安寧,走在街頭,除了要小心左駕跟左走之外,好心人還會警告你:「小心足球迷。」
[育] Education
英國家長到學期末都會接到一份孩子的年度報告,報告內容凸顯出英國早教尊重每個孩童不同的特色,裡面沒有分數評比,通常也不會列等級。英國的私校系統發達,不少家長為了孩子的前途,也會讓孩子補習說話、儀態、數學等等,一些權貴父母無暇照顧,就喜歡把孩子送去提供住宿的「全居教育」學校當哈利波特。
[樂] Entertainment
蘇格蘭話的新年叫「霍格莫內」(Hogmanay),是每年固定在西曆除夕舉行到元旦的年度慶典,除了用火光迎新外,他們也很重視「跨年第一步」(First Footing),這習俗也傳至英格蘭,成為一種希望來年昌榮好運到的習俗。英國人很能、也很愛開玩笑,非常具有幽默感,電視上不只有很多優質搞笑劇,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也很喜歡重金製作各種主題的好節目。
作者簡介:胡蕙寧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與台灣首位台大經濟、法律系雙學位畢業生。曾獲勞工文學獎、寰宇旅遊文學獎。通中、德、英、台語,旅居德、英25年。曾任教職、採編、特助、德國法院暨各大特展口譯、駐歐洲特派記者。德文著有《競爭自由在德國憲法上的保障與原則》論文集,中文著《這就是德國人》、《開始當記者就上手》、《法律企業家──林敏生傳》。合著《胸有成竹說成語》、中研院《管制革新》論文集。譯有《大法官之旅》。現任台媒駐歐特約作家、英國社區義工太極拳老師、老人院活動、藝術畫課、社區園丁等特助,獲頒2018年英國義工組織最高榮譽女王獎義工狀與國家鑑定社區發展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1Kj3eDlH8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wKZ3LQHcBsLs4pZaHzNzRp2uF_g)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成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9/11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3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一陣子我剛完成了一門『CIA通達力』的教練課程,在這一門課比較特別哦,就是一班只有12個同學,而我跟嘉玲面對這12個同學,除了每個禮拜進教室上課的小團體互動之外呢,我們還會給每一個人、每一個禮拜的電話教練的時間,這是一對一的,所以呢,這可以說是啟點的招牌菜。
那很多人都在這個教室裡面有很大的感動,其中這一門課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在它第六周,最後一周的時候,會有一個每一個同學,上台分享自己這六個禮拜的體會跟發現的過程,那這往往就是我們在帶這一門課當中,最感動的時刻。
那一份感動就在於我們透過六個禮拜,可以去見證一個人在短短的時間裡面,他能有什麼樣的體會跟改變,而且這些體會跟改變,往往不一定是在於我們課堂當中的哪個單元,特別教的哪個技巧,而是他回到生命當中,真正深刻底層的部分,去解決了一些他生命當中的一個課題。
這個深刻的部分可能來自於,他終於跟自己過去的某些經驗達成和解,然而更多時候是他終於放下了過去某些曾經發生的事情。那在分享到這一點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就用一個很妙的比方,我自己聽完之後覺得太經典、也太精準了。
他說在『CIA』的教室裡面,我跟嘉玲幫助很多人解決了「幻肢痛」,這樣的一個毛病,什麼是幻肢痛呢?「換」喔是夢幻的幻,「肢」是肢體的肢,「痛」是疼痛的痛。
它在指喔,就是有些人可能因為一些意外、或者一些狀況,他必須要截肢,那我們知道假設我的手截肢了,那我的手可能就不在了。然而呢,我在主觀感受上會感覺到這個手彷彿還存在。
甚至於我會因為這個「不存在的手」感覺到疼痛,或者是感覺到瘙癢、不舒服,這些現象都叫做「幻肢痛」。
那在這樣的現象底下,這隻手是我生命當中本來就曾經有的存在,只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而鋸掉了,可是它在現在的生命裡面,它就是不存在的。
那這樣的一個比方,是不是就好像很多時候,我們的生命裡面有一些經驗,那些讓你痛苦的、那些讓你放不下的,它其實真正在你的生命當中確實發生過,可能是一個傷害你的人,對待你不好的父母親,或者是帶給你一些創傷的情人、伴侶。
只是回到我們此刻的生命裡,其實這個人早就不存在,甚至於這個環境也離我們遠去了,可是我們那個痛、我們那個搔癢、我們那個不舒服,是不是仍舊存在著?
而這一份痛、搔癢、不舒服,它會影響到我們面對從今往後的人生,它會讓我們可能沒辦法活在真正的當下,去跟真實眼前的人好好的互動,就像一句成語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多少人因為過去受的傷,而無法接受眼前這個痴痴等待的美好。說到這裡,這樣的情況是不是跟「幻肢痛」是一摸一樣的呢?
我可能很難用這麼短的分享告訴你,我跟嘉玲在教室裡面是怎麼處理,這個所謂的「幻肢痛」,心理上的幻肢痛哦。可是我可以很確定的是,好多時候我們的生命碰到這些狀況的時候,明明你是不舒服的,但是你卻否認這個不舒服的存在。
甚至於呢,你根本不願意去看那個傷口,不願意去看那個已經沒有手掌的手腕,那個傷口可能早就已經癒合。是的,他可能缺一根手指頭;是的,他可能缺那個手掌跟手腕。
但是當你沒有真正的去看他,你又如何能夠在實質、在你的心中確認,這隻手、這個手指頭,它是不存在的。所以也就是這個疼痛、這個騷癢也是過去式呢?
然而我更清楚知道,要去看那個已經沒有手長的前肢,那有多麼的令人畏懼,所以我想或許我跟嘉玲最大的功能,就在於我們堅定的陪伴,讓每一個人只要願意,他可以用他自己的速度,可以好好的認清,他那個肢體到底現在是什麼模樣。
然而在人性當中往往有一個最奇妙的部分,就是我們一次次的見證,當一個人願意去看待那份「真實」,那份真實的存在、和真實的不存在的時候,幾乎我跟嘉玲不用做任何的事情,這一個人他就長出了自己的力量。
可能呢,他很快的就幫自己安排怎麼去裝義肢,或者是她很快的就學會了,怎麼樣在沒有手掌的狀況底下,一樣好好的過他幸福美滿的人生。
甚至於更多、更讓我感動的是,我見證了好多人,他可以坦然的面對這份殘缺,把自己的這份殘缺,成為自己生命力量的來源,因為他很得意、驕傲的告訴所有人,就算我沒有這雙手,我還是可以過得很好,甚至過得比多數人更好。
每次我在我的教室裡,能夠見證到這些生命的改變,我都好感動,我真的是做一份全世界最快樂的工作,當然今天的分享你能夠聽到這裡,我很謝謝你。不知道有沒有勾起你心中的某些想法,或許這些想法是一個起始點,是一個源頭,幫助我們一步一步的去面對。
面對自己的真實,其實真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一直為那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感覺到悲傷、感覺到疼痛。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力量,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我今天分享到的『CIA通達力』課程,下一期在9月11號開課,我很期待有一天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E6C9mWJ3_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