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錄音日
開心巧遇弟弟們🥰🥰
剛出爐的廣播金鐘獎
「生活風格獎」~”原味廚戀”的型男主廚全陸~因為他將部落食材有趣的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桌上佳餚!
又巧遇陳永龍 當然要恭喜他們野火樂集 Wild Fire Music製作的
「神遊」電音吟唱專輯 剛剛榮獲全球金球獎世界音樂首獎
https://www.facebook.com/312504452125973/posts/4594014877308221/?d=n 
來賓掌聲鼓勵鼓勵👏👏👏🙌🏻🙌🏻🥰🥰!
(特別要掌聲鼓勵野火大家長熊姐熊儒賢👏👏,當然還有型男帥弟DJ林柏聞在這張專輯擔任主要編曲製作、還有才華洋溢的阿美大帥哥Suana Emuy Cilangasay 蘇瓦那也擔任一首編曲~不小心發現這一張專輯的編曲都是型男帥哥🥰🥰😜😜) 
真的太開心!與有榮焉!
更開心昨天的來賓是一個非常有故事性的音樂人~錢威良Will!他的編曲產量嚇人 ,不同的風格卻首首精彩!還組成了一個融合中東音樂及爵士音樂的樂團Bazaar,製作兩張別具風味的專輯 ,其中第二張專輯「波斯驛站」在29屆金曲獎大放異彩 !入圍演奏類最佳製作、最佳專輯、最佳作曲人,不單單在音樂製作上出色,而且還旅遊了40幾個國家,撰寫許多人文關懷的故事遊記,will 希望要在40歲以前走遍100個國家,用旅遊寫下音樂,用音樂分享世界!
好精彩的兩集節目,我跟will都覺得應該要多聊幾集才可以暢快呀😜😜🙏🙏
今天的弟弟們怎麼都那麼優秀啦!🥰🥰😜👏👏👏👏👏
人文旅遊音樂人錢威良 Will的訪問播出時間10/15、10/16
晚上八點「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Alian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同時也有12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已經有45年歷史的鹿谷茶賽活動,每年約有6千件作品參賽,為了杜絕外國茶葉冒充台灣茶葉參賽的狀況,今年農會將與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合作,引進茶葉DNA分子鑑定,還有多重元素分析技術,要來鑑別參賽的茶葉,產地是否真的是台灣在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
良 林 廣播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的人物單元,邀請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紀錄片導演 李建成來到空中,跟我們分享《再會啦白宮》紀錄片。
「白宮」是雲林縣水林鄉當地人對一棟美軍在台灣進行研究實驗的白色建築的稱呼,當年鄰戶間傳說只要進了白宮,小孩就會長成巨人。《再會啦白宮》紀錄片製作拍攝期間歷時五年,歷史記載時間軸長達五十年,當年在「白宮」工作的先生小姐們 如今已是回望青春的阿公阿嬤;而地理距離橫跨美國與台灣,12635公里,來自美軍的神秘營養研究計畫,在雲林村落悄悄進行。當時的嬰兒如今成了高壯的巨人,歷經不同國際情勢的的台美關係,神秘的白宮,現在又如何?
📻更詳細募資資訊按這裡!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seeyouwhitehouse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qxpm-bIMzlE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內容簡介:
「白宮」是雲林縣水林鄉當地人對一棟美軍在台灣進行研究實驗的白色建築的稱呼,當年鄰戶間傳說只要進了白宮,小孩就會長成巨人。《再會啦白宮》紀錄片製作拍攝期間歷時五年,歷史記載時間軸長達五十年,當年在「白宮」工作的先生小姐們 如今已是回望青春的阿公阿嬤;而地理距離橫跨美國與台灣,12635公里,來自美軍的神秘營養研究計畫,在雲林村落悄悄進行。當時的嬰兒如今成了高壯的巨人,歷經不同國際情勢的的台美關係,神秘的白宮,現在又如何?
《再會啦白宮》是一段橫跨半世紀的歷史。民國56年,駐臺北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NAMRU-2) ,於雲林縣水林鄉興建一棟純白色的建築物,開始長達七年的研究計畫,該建物白得潔淨明亮,當地居民稱它為「美國白宮」。研究過程中的種種,讓居民對這棟神秘建物感到相當好奇、懷疑,因此產生許多耳語,大人們甚至會提醒小孩不要靠近。但台灣對此研究計畫卻瞭解不多,相關資料都隨著計畫結束全數被帶往美國,經由調查與探訪,得知檔案都被存放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於是拍攝團隊前進美國,希望找到研究資料並帶回台灣。
本片導演李建成的父親,即是當年研究計畫中的一員,因此,整個拍攝過程不僅是挖掘佚失的過往,也同時喚起這群長者們五十年前的青春回憶。
◎來賓簡介:李建成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對影視教育極為關注,多從事影像教學與推廣工作。曾獲金穗獎最佳紀錄片優等獎、新北市紀錄片優選、新聞局「優良頻道節目獎勵活動」特優獎、雲林縣文化藝術獎短片類首獎。代表作品《再會啦 白宮》、《走...該往哪裡走》、《我希望 員山戲夢少年》。
良 林 廣播 在 辛西婭的靈魂藥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歡迎使用五倍卷)
[補氣冥想]-原理說明
最近實習診所好忙,都沒有時間錄音,但是收到一封podcast 統計信,說是「心靈樹洞-冥想引導」獲得了「替代醫療」的台灣區第一名、港澳兩地的第二名。我這才發現Apple podcast 也有分類排行榜!在「健康與瘦身」類進到了12名。往後看看,發現有很多很優質的節目,排名這麼前面真是受寵若驚。
所以雖然一週有六天診,剩下一天要做家事,我還是會努力找時間錄個音,感謝大家支持❤️
還沒錄音之前來分享一下我的補氣針灸,以及補氣冥想的原理:
以前我學氣功的時候,曾經看過一些功法,是所謂的「吸氣」來補氣,例如吸收日月的氣、山川大海的氣、甚至植物森林的氣。我也曾經試過,但卻覺得有點「消化不良」。
沒錯,就是消化不良。例如身體很強壯的人,吃很粗糙的五穀雜糧,或是大魚大肉,也可以順利的轉換成為他們可以吸收的營養。但是腸胃比較弱的人,吃白米就比糙米保護胃氣,吃溫暖柔軟好消化的東西,才能順利吸收。
我覺得吸氣可能也是這樣,當一個人練氣的層次功力都不錯,比較好轉換或是共振其他的好能量。但我想很多朋友就是因為身體狀況不是很理想,才會開始想練氣調理。
因此我就把中醫的補氣概念拿來運用。補氣以溫和的文火慢熱比較有效率、武火快熱反而可能耗氣或上火。因此我的補氣冥想和針灸手法,都是注重把散落在身體各處的氣給收納回來,放在適合儲存氣、而且會生利息的地方(例如丹田),自然回到修復狀態而補氣。
我也多次強調,聽我的冥想引導,就有如我在幫你做能量的針灸,你不需要放太強烈的意念,一直想著補氣補氣❌。放鬆的跟著我的引導,讓氣自然流動就好。⭕️
原先我也疑惑,不知道透過廣播錄音,引導氣的效果是否還在。現在看到很好的收聽率,看來是有一群朋友可以接收到這樣的能量共振,讓我覺得很欣慰😊
收聽連結放在一樓留言,大家一起回復到自然的充電狀態來補氣吧!
文章轉錄至陳啟志 Daniel Chen
謝謝你們,愛你們,我的部分也在計劃當中,每天都很忙很忙很忙,謝謝你們耐心等待❤️
良 林 廣播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已經有45年歷史的鹿谷茶賽活動,每年約有6千件作品參賽,為了杜絕外國茶葉冒充台灣茶葉參賽的狀況,今年農會將與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合作,引進茶葉DNA分子鑑定,還有多重元素分析技術,要來鑑別參賽的茶葉,產地是否真的是台灣在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19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良 林 廣播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恩主公醫院發生BNT接種疏失,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這屬於行政疏失,新北市衛生局將會在10月3日完成調查報告之後對外說明。這兩天又新增3人住院,其中有一對母女,女兒除了發燒、手舉不起來之外,心跳還飆升到120多下,至於母親是在隔天出現發燒等症狀,住院觀察後,兩個人目前情況良好。截至下午3點為止,一共有6個人出院、還有7人在住院觀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21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良 林 廣播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內疫情新增1例本土及10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為30多歲印尼籍看護,因頭痛採檢才確診,但過去她曾檢驗過12次、均為陰性。指揮中心表示,後續將檢驗她的抗體,研判是新感染還是先前的舊案;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新增9件死亡通報,包含7例AZ、1例莫德納及1例高端疫苗。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02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