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叩叩這是誰的家?】
森林裡的樹洞內有好多住戶呀👀
畫面中央是臺灣貓頭鷹家族中體型第二大的 #褐林鴞,正細心的育雛呢,一旁的 #黃嘴角鴞,是不是還在物色適合孵卵育雛的樹洞呢🦉
左上方是樹棲性動物 #大赤鼯鼠 #白面鼯鼠 #小鼯鼠,食衣住行幾乎都在樹上,牠們通常都有二個以上的樹洞,主要住一個,其他供緊急時使用!
#大赤啄木鳥 #綠啄木 #小啄木 在幫大家清理家園💚,用尖銳堅硬的鳥喙在樹上鑿洞,取出樹幹中的害蟲,啄木鳥不只會啄害蟲,也會啄巢居!
除了樹上的洞也仔細看看下方,左下方,#艾氏樹蛙 在竹筒裡產下一顆顆粉圓般的卵粒🐸,因為竹筒可以重覆使用,有時候在一個竹筒還能看見不同發育時期的卵粒喔!咦,那右邊的 #橙腹樹蛙~是在洗泡泡浴嗎🛀?數量非常稀少的臺灣特有種 #橙腹樹蛙,產的不是卵粒,是泡沫型卵塊!
🕵這些樹洞是專屬的嗎?
大多數的洞穴都不是只有一種動物在用喔,像是啄木鳥啄洞繁殖的洞穴,在啄木鳥離巢後也可以被其他動物再利用喔!
更多五月月曆動植物介紹,請鎖定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森林故事連載 我們六月見#滿滿故事的一年
#生命之森─種間關係
艾氏樹蛙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艾氏樹蛙永不止息】
3月20日是世界青蛙日,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一種臺灣的蛙蛙身上吧——很有「愛」的艾氏樹蛙!
臺灣的樹蛙科成員,目前被分為樹蛙屬、溪樹蛙屬、原趾樹蛙屬,以及泛樹蛙屬。諸如這本書先前提到的諸羅樹蛙便屬於樹蛙屬,而艾氏樹蛙則是原趾樹蛙屬的成員。對了,並不是所有的樹蛙都像諸羅樹蛙一樣擁有綠色的外觀,身體為土色、大地色的也「大有蛙在」,艾氏樹蛙便是如此。
關於艾氏樹蛙,最酷的事情大概就是牠的育兒方針了。大多數的蛙類在進行假交配、產卵之後,便會離開後代,讓卵自己孵化長大。不過,艾氏樹蛙是蛙界少數會照顧後代的成員,當母蛙產下卵之後,公蛙會在小水域留守,維持卵粒的濕潤,直到小蝌蚪孵化才離去,堪稱蛙界好奶爸。
艾氏樹蛙會選擇在樹洞、竹筒裡的暫時性水域產卵。在這裡生兒育女的好處是小蝌蚪不容易遇到天敵,但問題來了——這種小水域的食物資源較受限,當一群小蝌蚪誕生,食物根本不夠牠們吃。因此接下來的餵食工作,就轉由蛙媽媽負責!
想想看,蛙媽媽要怎麼餵飽小孩呢?是銜著獵物還是反芻呢?都不是!原來蛙媽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回到小水域產下未受精卵,讓小蝌蚪吸食。也就是說…艾氏樹蛙蝌蚪的主食竟然是那些無緣受精的手足們!這個方法聽起來或許有點獵奇,但仔細一想,對於資源和能力有限的蛙爸和蛙媽來說,這或許已經是牠們所付出的最大努力了。只要眼前的小蝌蚪們順利長大,而且照顧成本不超越爸媽的能力極限,那任何方法都是好的生存策略。
下回,當你在森林間散步,經過一個潮濕的小樹洞或小竹筒。小心地往裏頭觀望,或許可以見到艾氏樹蛙的蝌蚪。幸運的話,也許還會看到守著卵的公蛙,或是產卵餵食小蝌蚪的母蛙喔!
艾氏樹蛙卵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艾氏樹蛙-竹筒產卵】
咦!牠是在泡澡嗎👀
才不是咧~是警覺性很高的艾氏樹蛙,因為感受到燈光、聲響而馬上潛入水裡,好一陣子才冒出水面,被攝影師捕捉到啦~🐸
🌲#2021月曆限定生態小教室🌲
🎋艾氏樹蛙會把卵產在樹洞或竹筒集水池的上方,雄蛙通常駐留在竹筒內保護寶寶們的安全,有護卵行為;卵孵化成蝌蚪便進入集水池內繼續成長發育至變態成小蛙;雌蛙也會定時回到竹筒產「未受精」的卵來餵食蝌蚪喔🍼
🎋2016年,臺北市立大學、中興大學及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研究團隊將艾氏樹蛙再多分出王氏樹蛙和碧眼樹蛙兩種,親代撫育的行為相似。
👁每月都有驚喜🔎🔎
月曆預購傳送門:https://www.facebook.com/twforest/posts/1650713305100725
圖片拍攝:陳漢欽老師(國家森林志工)
艾氏樹蛙卵 在 青蛙下蛋The frog spawn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翡翠 樹蛙 並不像其他蛙種一次可產數百至上千顆卵,加上牠將卵泡產在樹上,只能讓孵化的蝌蚪乘著大雨,自然滑落至樹邊的水池。這也難怪翡翠 樹蛙 的數量 ... ... <看更多>
艾氏樹蛙卵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艾氏樹蛙-竹筒產卵】 咦!牠是在泡澡嗎 的推薦與評價
【艾氏樹蛙-竹筒產卵】 咦!牠是在泡澡嗎 才不是咧~是警覺性很高的艾氏樹蛙,因為感受到燈光、聲響而馬上潛入水裡,好一陣子才冒出水面,被攝影師捕捉到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