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到台南鹽水的岸內糖廠穿古裝玩穿越拍攝,剛好我的口罩跟我買的扇子非常地搭,雖然口罩不該出現在當時,但是因為花樣古典,也不太有違和感,很多朋友提到口罩。
既然這樣,我就來說一下這口罩吧^^
這口罩是朋友 野旅行轉贈給我的,我也沒想到剛好跟我的漢服這麼合拍,這口罩花樣非常特殊,很少人有的!
這是台灣特有種-台灣火刺木的圖樣。
口罩的由來,是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為了讓大家認識台灣特有種,特別選了五個有花蓮代表性的原生種植物,以插畫方式印在醫療口罩上,此口罩只送不賣(目前應該是送完已絕版)
五種特有種分別為:太魯閣櫟、台灣火刺木、牧野氏山芙蓉(山芙蓉)、羅氏鹽膚木、椬梧。而我照片上戴著的白口罩上面印製的叫做台灣火刺木,如照片二(照片來源 台灣景觀植物介紹:http://tlpg.hsiliu.org.tw/plant/view/147)。
可惜沒有再版,完全不撞罩的口罩真的不多呢。
附註:提到保護台灣原生種的重要,就想到上次粉色黛子草之亂。明明就不應該是在台灣出現的生物,突然大面積的出現(人為種植)本就不該,何況粉色黛子草是一種生長力強,耐多種環境逆境,具高入侵風險「雜草類有害生物」,就更不應該在台灣出現。認識我們的原生種,希望未來子子孫孫都能知道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有著什麼樣的生物故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竹林禪院是香港市中心區的最大佛寺,位於香港的新界之荃灣區,占地4公頃多。山上風光明媚,盡覽荃灣新市鎮,遠望藍巴勒海峽及青衣島。 建於1927年,位於荃灣北側的芙蓉山上。院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東林念佛堂等建築物,裝修古樸雅致,亦供奉了全港最大的三寶佛佛像,莊嚴肅穆。早晚課誦系模仿廣州鼎湖山之儀式,並...
芙蓉山 在 ETtoday寵物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特別的經驗!!!(#小雁子)
芙蓉山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內有野放影片 林管處將這三隻幼鳥放回山林,而保育人員放手後,藍腹鷴似乎有點困惑,以呆萌的表情觀察周圍環境,遲遲不離開 ↘
芙蓉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竹林禪院是香港市中心區的最大佛寺,位於香港的新界之荃灣區,占地4公頃多。山上風光明媚,盡覽荃灣新市鎮,遠望藍巴勒海峽及青衣島。 建於1927年,位於荃灣北側的芙蓉山上。院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東林念佛堂等建築物,裝修古樸雅致,亦供奉了全港最大的三寶佛佛像,莊嚴肅穆。早晚課誦系模仿廣州鼎湖山之儀式,並提供四眾弟子住宿場所。一九七五年,山門、天王殿及大雄寶殿亦已在興建中,至一九八二年整座禪院終告落成。據說當年老和尚在潛修佛法時,曾三次獲得地藏王的啟示,要他尋找夢中所見的福地興建寺院。老和尚於是率領弟子在香港四出尋訪,最後來到一處翠綠一片,因盛產野芙蓉而得名的地方,便與眾弟子開始建寺。尤幸得到善信支持,浮屠寶殿和兩廊的靜修室在一九三二年間建成。寺院現有的規模則1982年擴建開光的。寺院占地廣寬,是香港最大寺院之一,亦是旅遊勝地,每逢周日或節誕,都有大批遊人到此。從荃灣兆和街乘專線小巴到芙蓉山總站下車,即見竹林禪院。寺內有大型停車場,可供遊人使用。拾級而上即見大雄寶殿之上。大雄寶殿壯嚴雄偉,殿前立大紅圓柱,氣勢非凡。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佛及阿彌陀佛像,兩旁有金身羅漢像。寺院已完成興建五百羅漢堂於後山。大雄寶殿後奉觀音菩薩。出大雄寶殿後,即見假山水池,並有涼亭花圃。拾級而上為寺院舊殿——浮屠寶殿,殿內供奉地藏菩薩,觀音左右脅護,牆上刻有佛教故事壁畫。殿內建成有七層木塔,從頂樑所刻可知,此殿曾於1953年重修。浮屠寶殿兩側長廊貫通東西樓房。院內共有二百個房間,曾住五百多人。竹林禪院羅漢寶殿內有500個坐羅漢,羅漢像全由塑膠纖維外鋪金箔製成,身高如真人大小,表情各異,有祥和的、有悲哀的,也有惡形惡相的,羅漢的不同面貌正好象徵眾生相。住持意昭大和尚拒絕由商家或以個人名義贊助興建羅漢寶殿,執意由善信一分一毫捐獻,為了使「每人也有積德的可能」。結果寶殿在九四年才開始動工,工程歷時十二年,期間曾遇到不少困難。例如寶殿建於山上,寺院須興建護土牆,又把附近的水塘填平;而五百個羅漢造型取經自江西蘇圓寺,由廣州資深年老的師傅一口氣在九六年做妥,每個羅漢像各值二萬元,可是寶殿卻因資金問題一直未竣工,其後獲善信多番捐獻才終於落成。
芙蓉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芙蓉山「南天竺」門聯:「南海為觀音應化道場,正好看成祗這是;天竺乃釋迦出生國土,隨緣示現豈徒然。」寺內供奉如來佛和觀世音菩薩。首任住持為融衍老和尚。1939年,茂蕊法師繼任為住持,直至1976年圓寂。茂蕊法師原籍廣東開平,俗姓簡,廿歲時依羅浮山華首台寺首座融衍老和尚披薙出家。同年冬,受戒於肇慶鼎湖山慶雲寺佐山和尚。1928年,受法於順德寶林寺禪宗大德翹芬和尚,承傳臨濟宗派系為第四十四世。1929年,法師更為眾所推許住持寶林寺。 曾遊歷各大叢林,如新興報恩寺、廈門南普陀寺、杭州海潮寺等聖地,至1932年南來香港,向政府申請購地,以發展弘法道場。1935年,於荃灣芙蓉山開創佔地七萬餘呎的南天竺寺。茂蕊法師常禮請各大德到寺中講經說法,南天竺寺亦逐漸成為香港名剎之一。茂蕊法師慷慨利人,對香港佛教事業貢獻良多。1946年,法師發起成立香港佛教聯合會。1952年更將芙蓉山土地一萬四千餘呎贈予定西法師,建立東林念佛堂。又撥地數千呎建成太虛大師舍利塔於南天竺寺附近。 1952年聯合眾支持成立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地區總會,多屆被選為副董事長,1972年繼筏可大和尚後擔任董事長,至圓寂為止。茂蕊法師曾代表香港佛教界出席在曼谷、金邊、鹿野苑、可倫坡等地舉行之世佛友誼大會。在香港各佛教社團中身兼多職,均全力以赴。茂蕊法師於1976年5月26日在香港圓寂,世壽七十四歲。
• 太虛大師舍利塔及菩提樹:太虛大師為民國肇建以來,倡導佛教革新之高僧之一。,因受時代思潮的激發,故主革除教內積弊,以弘教護國,興國救世為己任。大師青年時閱經、閉關,嘗歷經三次悟境,亟為主張教理、教制、教產三大革命,且致力為實踐佛僧、佛化、佛國之三佛主義。首先創立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及漢藏教理院,為培植僧材而提倡僧教育。次辦海潮音、佛化報、佛化新青年等雜誌以弘揚佛法。後更著手組織世界佛學苑,以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並派遣學僧分赴西藏、印度、斯裡蘭卡等地留學,研究藏文、梵文、巴厘文以通達各該教派之佛法。且主導大乘八宗平等共弘,更主張以禪、律振興佛教。大師與支那內學院歐陽漸、熊十力有法義之諍辯。平素更反對用進化論之歷史考證法研究佛法。為反對日本學者考證大乘起信論、楞嚴經等為偽書,當作評大乘起信論考證、佛法總抉擇談,力主法相必宗唯識,並為起信論辯護。大師並弘化於英、法、德、荷、比、美各國,為中國僧人赴歐美傳播佛教之始,自此聲望日隆,國內有視之為佛教救星者,日人尊之為「民國佛教界之盟主」,時人更將其歸屬為佛教界革新派之代表。大師終其一生,不祇是著作等身,而無時無刻無不為國、為教、為眾生奔波服務,以至積勞成疾,不幸於民國卅六年(一九四七)三月十七日,捨報上生內院,圓寂在上海玉佛寺,四眾無不哀悼,荼毗後得心臟不壞,各色舍利三百餘顆,足徵大師悲願宏深,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至於禮佛、聖人及祖師舍利之旨趣,與禮拜佛成道之菩提樹、金剛寶座、佛經行之足跡等皆同,即欲結下見佛聞法之殊勝因緣而速成菩提之意。大師的舍利,除於雪竇寺建塔安奉外,另由武昌、蓉城、西安、開封、廈門、檳城、泰國、香港等地信眾,分迎請舍利,建塔供奉。香港的建塔基地,由當時南天竺寺住持和尚茂蕊老法師捐獻(茂蕊、覺光、優曇等三位長老簽字)位於下芙蓉山之陽,南天竺寺之右前方,莊嚴藏式的舍利寶塔,於西元一九五七年竣工。
• 東林念佛堂位於荃灣芙蓉山上,叢林茂密,環境清幽,乃專修淨土之十方選賢道場。念佛堂由開山祖師定西法師 (1895~1962) 始建於1952年,當時荃灣南天竺住持茂蕊法師將其東園菜地捐出,由定西法師初建淨室,名東林淨舍。是追法東晉廬山,並得各方善信集資,由南華學佛院多位學僧,胼手胝足、除草挖泥、挑土填溝,蓽路藍縷,修建淨室,初名「東林淨舍」。豈料同年八月初五,山洪暴發,建築沖毀逮半,各方聞訊紛紛施以援手,年底復修完成。翌年 (1953),修建大雄寶殿 (今極樂寶殿),改淨舍為「東林念佛堂」。1962年正式獲政府批准,成立「東林念佛堂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包括:定西、茂蕊、濟濤、聖懷、了一、永惺、聖照、智開、達成、洗麈、淨真、玅境法師、馬工廣居士等,並向香港佛教聯合會備案,是為佛教團體機構之始,開香港佛教寺院之先河。期間,永惺法師於念佛堂,內擔任監院達十八年之久,並於1970年開創「佛教東林安老院」。進入山門後,正面為安老院,右側拾階而上為新大雄寶殿;殿高兩層,乃仿浙江奉化雪竇寺大殿風格興建,殿宇巍峨,飛簷畫楝,氣派不凡,於1998年12月26日落成開光。樓下一層為「大悲殿」,供奉千手觀音。樓上供奉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及觀音菩薩,左右十八羅漢。大悲殿後,過小庭園,花香四溢。極樂寶殿前石階旁立蓮花柱,殿內供奉西方三聖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左右護法伽藍。寶殿右旁為「延壽堂」,樓上為「觀音閣」。左旁為淨土正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紀念堂」,內奉印光大師舍利塔。樓上為「藏經樓」,藏經頗豐,有『清刻大字龍藏經』共七千二百卷,另有『頻伽大藏』等多部佛經。「延壽堂」後尚有「法輪殿」,同為收藏經寶之所。 現時東林念佛堂的僧眾,專修淨土,為十方比丘之選賢道場。常設法會有:彌勒菩薩聖誕、觀音菩薩聖誕、釋迦牟尼佛聖誕、盂蘭法會、大勢至菩薩聖誕、地藏王菩薩聖誕、藥師如來聖誕及阿隬陀佛聖誕等。
芙蓉山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荃灣新市鎮Tsuen Wan New Town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亦是唯一一個位於都會區(香港市區)內及港九市區重建局管轄的新界新市鎮。新市鎮的範圍包括整個荃灣區及葵青區,包括荃灣、葵涌、青衣島、馬灣及陰澳。總發展面積約32.85公頃,是香港面積第二大的新市鎮,僅次於沙田新市鎮。根據香港政府的預計,在2012年,該新市鎮的人口已逾81.6萬左右,人口規模為眾新市鎮之首。佔全港人口的百分之12%。1961年,港府正式刊憲,發展香港首個新市鎮——荃灣新市鎮,標誌著港府正式開始大舉發展新界,揭開香港城市發展的新里程。2011年,荃灣新市鎮慶祝成立50週年金禧紀念,於9月16日在藍巴勒海峽舉行由圓玄學院贊助的「圓玄金禧煙火耀荃城」。荃灣新市鎮是香港唯一橫跨兩個區分(荃灣區及葵青區)的新市鎮,這是由於初發展時葵青區尚未獨立出來;亦是現時唯一不設單車徑的香港新市鎮,但香港政府正在研究設立連接屯門和荃灣的單車徑。由於開發較早,荃灣沒有固定的「市中心」地帶,這是由於荃灣和葵涌受山勢阻隔、青衣島與新界又被藍巴勒海峽分隔,加上後來分為兩個區,故荃灣新市鎮發展規劃分爲三個核心:荃灣、葵涌和青衣,三者當中尤以荃灣的面積最大及最多人口,所以,荃灣被視為荃灣新市鎮的核心地區。三個發展中心各自的市中心。這是與同爲第一代新市鎮的沙田新市鎮、屯門新市鎮有所不同。區內亦有多個商業圈,包括港鐵荃灣站一帶的商業圈,位於港鐵荃灣站附近及沿大河道和青山公路荃灣段一帶,附近有多個購物商場,例如南豐中心、荃豐中心商場、荃錦中心商場、綠楊坊、富華中心、新領域廣場和愉景新城商場;港鐵荃灣西站一帶的商業圈,位於港鐵荃灣西站附近及沿楊屋道一帶,附近亦有多個購物商場,例如荃灣廣場、荃新天地、如心廣場和灣景廣場;眾安街一帶的商業圈,沿眾安街、荃灣街市街和沙咀道一帶,鄰近荃灣城市中心一帶珠寶店林立,所以將眾安街、川龍街及沙咀道發展成一項本土經濟項目,並命名爲荃灣珠寶金飾坊,附近設有購物商場,例如荃灣城市中心、英皇娛樂廣場和悅來坊。區內有兩大港鐵站,包括荃灣綫的總站荃灣站,以及西鐵綫的荃灣西站。而區內更設有兩個大型行人天橋系統,分別設於港鐵荃灣站附近一帶以及港鐵荃灣西站附近一帶,大河道和青山公路(荃灣段)的行人天橋系統已於2013年第三季落成開放,將荃灣現有的兩大行人天橋系統接駁來,形成一個大型的行人天橋網絡,成爲全港最長的行人天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