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大家晚安啊~我這邊的莫斯科是下午三點,上午我去坐了一趟地鐵回來了,啊啊...真的是好累啊!
話說昨天晚上呢,學校舉辦了一個「國際美食」活動,就是每個國家的人帶零食來分享給大家。我的同學們帶了辣條、大白兔奶糖、北京驢打滾,還有一些明信片。
我大概嘗了這些食物:
莫斯科:麵包跟煎餅,煎餅還溫溫的,沾奶醬不錯啊。
荷蘭:一些餅乾...跳過。
捷克:準備了巧克力跟臘腸,臘腸很鹹,巧克力挺好吃。
總覺得...西方不是麵包就是肉類,他們都不會便秘嗎?
我圍觀了一下人們的反應,發現食物真的是交流的催化劑,現場聊得那是一個火熱!
西方人們對「辣條」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對著明信片上的中國詩詞,強烈地希望能用英文翻譯給他們聽,但是這很難,需要事先準備哈哈。
-----
然後晚上回到宿舍呢,我剛好看到廚房有個男還在做飯,我就全程圍觀了。
這個男孩是法國來的交換學生,他的功能表是「香腸、洋蔥、青豆、米飯」。
爐子上擺了三個鍋子,一個裡面煮水、等水開了煮香腸,一個裡面放水煮米飯,一個裡面煎著洋蔥。、
平底鍋裡的洋蔥炒到了一定程度之後,男孩就掏出了個青豆罐頭,把裡面的水倒掉勺了一些青豆進去,再炒一下就完成了。
三個鍋子的食物完成之後,放到盤子裡裝盤,放上橄欖油、蕃茄醬、芥末醬就完成了。
我看完之後就兩個感想:
1.法國人不管到哪都要吃出儀式感,這飯做了20分鐘,還擺盤。
2.廚房的抽油煙機不行啊,整個廚房都是味道...
-----
大概就是這樣吧~從吃這方面來說,我覺得西方主食就是面類,但超市其實也有賣米,並且米比面貴、肉比菜貴。
西方人吃麵包跟肉比較多,蔬菜水果吃得少...辣個,難道他們不會便秘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職人吹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炒芥蘭 點樣先炒到清脆嫩綠, 當中都有幾個竅門 大家要保存和分享!...
芥蘭炒臘腸英文 在 職人吹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生炒芥蘭 點樣先炒到清脆嫩綠, 當中都有幾個竅門 大家要保存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