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Edkin精心炮製。兄弟姊妹,路上小心。
【元朗STRONG!打算去元朗遊行嘅全部同我入嚟!】文:Edkin
我呢啲老人家都要學連登口吻:「打算去元朗遊行嘅全部同我入嚟!」
首先要搞清楚去元朗遊行,最重要嘅目的係乜嘢?
如果純粹用遊行嘅角度睇,我本人覺得今次去元朗遊行風險非常之高:最理想情況不過係和平結集和平散去,但係一個唔小心有乜嘢衝突,令民意有偏離就得不償失。所以好似警察咁講,唔去遊行就乜事都冇。係咪?
錯。
今次元朗一班流氓無差別攻擊市民,係超出咗香港 所-有-人 嘅底線。今日喺元朗,聽日任何一區都可以發生。呢種襲擊,講到明就係恐怖襲擊,目的就係挑起仇恨,令到市民日常活在恐怖氣氛之中。但係有一樣嘢要清楚:攻擊恐怖分子,係武裝部隊嘅工作。作為平民百姓,我哋嘅反擊就係要 生-活-如-常。
超過百年歷史嘅波士頓馬拉松受到恐怖襲擊,造成多人死傷。之後一年既馬拉松,終點線分毫不變,民眾一如過往夾道歡呼支持。已經復原嘅跑手再一次踏上跑道完成比賽。呢一切,都係民眾嘅反抗:Boston Strong,每一個人擦乾眼淚包紮傷口之後,大家堅如磐石,半步不讓,生活如常,絕不會被恐怖襲擊所動搖。
所以今次元朗遊行,係要清楚表明,我哋絕對唔會屈服喺恐怖襲擊之下。我哋針對嘅係施襲嘅兇徒,而過往幾日起底已經好清楚,呢啲人全部都係流氓同埋爛仔。 呢啲人 絕-不-等-同 元朗嘅市民同原居民。今次聲討之餘,最重要係同元朗嘅市民站在同一陣線,開心玩樂,食飯買嘢,享受生活。我哋以往遍地開花嘅光復遊行,係趕走上水嘅水貨客,趕走屯門嘅大媽艷舞,今次係要同元朗市民一齊還原元朗嘅美好,同時唾棄向普通市民施襲嘅恐怖分子,清楚明確。
大家入到元朗,要清楚俾元朗嘅居民知道,反送中抗爭咁耐,幾多萬人上街遊行,我哋冇傷害過任何市民,冇襲擊過任何商舖,清清白白仁義兩全,點可能會出現去襲擊人哋嘅村落或者祠堂呢種咁無厘頭嘅行為?
呢一度我必須要指出一個重要嘅歧點:即使次次遊行都話有鬼,但係今次係好明顯有人希望喺元朗嘅遊行裏面會出事,藉著混亂去挽救自己。
上次以白衣為記既恐怖分子無差別襲擊市民,佢地既樣貌係眾多既攝錄影片段之中被清楚記低。警察即使一時之間未有行動,呢啲人心裏面都係惶惶不可終日。 呢個時候雖然有人嘗試將上星期日嘅襲擊講做「保家衛村」嘅防衛舉動,但係打得咁過火,係人都當呢啲係砌詞藉口。所以今次一早有人散播「入村拆祠堂」呢類荒謬嘅消息,就係為咗希望今次元朗遊行入面出現類似嘅情況,就可以將佢哋上星期日嘅暴行合理化。
而當中係呢件事上面搖旗吶喊得最大聲,就係立法會議員 何-君-堯。
我哋首先睇返上星期日恐怖襲擊之後,港台節目《視點31》上面,何君堯莫名其妙咁不停聲稱朱凱廸既支持者搞光復行動要入村拆人祠堂。大家睇佢嘅動作似係歇斯底里,但係其實佢就係需要咁樣嘅sound bite ,等本地共媒用呢個畫面去大做文章。大家一定要清楚入村拆祠堂呢種講法以前係未出現過,何君堯係首先提出(正如梁振英搞港獨),令到呢個流言變成似層層,逼使鄉議會同警察都要對其回應,從而進一步增加呢件事嘅可信性。 然後何君堯又再神神地自己做live,又以黑社會口吻話「一條生路一條活路」拉朱凱廸落水;明眼人都睇到,如果遊行當日有人著住黑衫入村稍為生事,成件事嘅風向就會畀佢哋扭轉,朱凱廸就會受到波及。
今次元朗恐怖襲擊,何君堯同恐怖分子握手言歡嘅畫面路人皆見,事後建制派同何君堯割席,何君堯係出屎橋結果推咗自己落屎坑。恐怖襲擊之後第二日何君堯父母墳頭被毀,就似係揭露更多難以告人嘅內情。今次何君堯令到元朗及屯門鄉紳灰頭土臉,佢統戰鄉紳嘅價值已經大大降低,如果何君堯再失落立法會議員資格,到時西環唔會再係佢靠山,所有瞄準佢嘅事情都唔會再有所顧忌,佢就死都唔得掂。所以而家何君堯發曬窮惡,係都要同區既主要對手朱凱廸攬炒,可見佢係已經死無退路。
所以今次遊行嘅目標係向恐怖襲擊企硬。同時希望大家唔好畀任何人有機會喺村內生事,然後等任何相關人等有機會由元朗恐怖襲擊嘅罪行之中開脫!
大家今次盡量唔好接近村落,唔需要一定著黑衫,多啲留喺元朗市區消費,食完飯唔好等入黑,盡快散場。流動如水,大家一早散曬就冇機會畀人生事,就更加唔需要擔心要還拖。戰場唔需要一定喺元朗,喺大格局睇,將建制固有嘅力量打散就已經係勝仗。
文末附上元朗簡易地圖,尊重村落,唔好特別打搞。希望大家入到元朗多多開心消費。不過部分店家背景可疑,就可免則免。另外如果遇到突發情況亦附上一系列可以躲避嘅地方。記住動若流水,平安黎平安散就係勝利。
大家加油!
Part 1 背景可疑店鋪,避免消費:
1. 元朗西鐵站對出西鐵燒烤樂園
2. 金禾遊戲機中心
3. 新太陽桌球會
4. 百味軒 餐廳
5. 喜洋洋點心專門店
Part 2 7.27 元朗遊行撤退方法。
1.元朗市中心撤退
一.無封大馬路
往天水圍:輕鐵761p(天耀站)/輕鐵轉西鐵/巴士b1/269d/276p(大馬路沿路都有站,聚星樓落)
往荃灣:68m
往旺角:268x
往上水:276/276P
往沙田:269D
往東涌:E34B
二.封大馬路
往天水圍:輕鐵/輕鐵轉西鐵/行去安寧路或安樂路或朗屏總站搭k73
往屯門:輕鐵/輕鐵轉西鐵
2.朗屏撤退
往天水圍:k73
往青衣:68a(朗屏邨總站/屯公轉車站/荃灣/青衣)
往佐敦/尖沙咀/紅磡:268b
往黃大仙/九龍灣/觀塘:268c
往其他地方:西鐵😂
3.到達天水圍撤退
❌269D(往瀝源)/276P(往上水)因有機會經元朗
❌B1,去福田口岸
❌鐵巴K73(元朗西總站)、K74(唔使理)只去元朗
❌B2/B2P,直接去深圳灣
⭕️天祐苑
(搭西鐵(往紅磡方向車頭2號門)
到月台一落扶手電梯 最近就係exit d 天橋 行斜路落去 直行就係巴士站)
- 九巴69m 經荃灣 ,終點葵芳站
- 69x 經美孚、長沙灣、深水埗、旺角、佐敦,終點西九龍高鐵
- 269B 經西九高鐵站、尖沙咀,終點紅磡
- 269C 經黃大仙、鑽石山、彩虹、九龍灣,終點觀塘
- 276a 上水站
- 城巴 969 西隧去港島,上環至銅鑼灣
- 龍運 E34A ,東涌及機場
⭕️天慈
(k73 「天耀邨耀豐樓」站落車 過對面馬路的巴士站)
- 九巴265B 經美孚、長沙灣、深水埗、旺角、奧運站,終點柏景灣
- 269M 經荃灣、葵興、葵芳,終點荔景
- 276B 經落馬洲皇巴站,終點上水站
- 龍運 A37 ,直去機場,留意A車比較貴
4.往屯門方向撤退
一.到洪水橋站:
(輕鐵610/614/615)
-63x 往佐敦 經屯公轉車站/旺角 (要去洪福邨搭,sorry for唔識行)
-68a 往青衣 經屯公轉車站/荃灣 (行去輕鐵車尾巴士站 唔使過馬路 唔使入隧道)
二.到兆康站:
搭輕鐵(上面嗰三條線 落車要上一層)/西鐵(往紅磡車尾)
-261 往天平邨 經上水
Part 3 地區服務資訊
元朗屯門區
【元朗及天水圍區】
1. 宣道會元基堂
地址:元朗康樂路嘉好樓2樓 (正堂)
時間:1500 - 2130
用途:禱告休息,提供水及洗手間
義工支援:提供合適的交通資訊、傾談關心、代禱服侍
電話:24799138
2. 信義會元朗生命堂
地址:元朗安寧路115-137號 (副堂)
時間:1400 - 2100
用途:禱告休息,提供水及洗手間
電話:2478 6913
3. 基督教協基會元朗社會服務中心
地址:新界元朗水邊圍邨盈水樓平台206-209室
時間:1400 - 2200,會按需要延長開放時間
用途:休息,提供水、急救物資、食物
支援:社工提供元朗地區及情緒支援
電話: 24434853
4. 童軍知友社賽馬會朗屏青少年服務中心
地址:元朗朗屏邨賀屏樓平台216-225室
時間:1500 (27/7) – 0600 (28/7)
電話:24755441 / 82099021 (青少年外展/ 深宵外展)
5. 香港聖公會聖馬提亞綜合服務–賽馬會青年幹線
地址:新界元朗天水圍天龍路4號 (景湖居一、二座對面)
時間:1400 (27/7) – 0600 (28/7)
電話:24460738
6.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水圍外展社會工作隊
地址:天水圍天瑞邨瑞輝樓地下
時間:1400 (27/7) – 0600 (28/7)
電話:24786913 / 98729969 (青少年外展/ 深宵外展)
【屯門區】
兆康西鐵站 (支援站)
位置:兆康西鐵站近巴士站果邊既空間(以前順豐速遞果邊)
時間:1600 (27/7) - 0030 (28/7)
用途:基本物資支援、地區休息站資訊
屯門西鐵站 (支援站)
位置:近屯門西鐵站與河田輕鐵站中間 連儂牆附近
時間:1600 (27/7) - 0030 (28/7)
用途:基本物資支援、地區休息站資訊
1. 屯門贖世主堂
地址:屯門鄉事會路二號
時間:1500 (27/7) – 0600 (28/7)
*將於27/7下午三時起明供聖體,為香港社會祈禱,直至早上六時(28/7)
用途:另開放地方予禱告休息,提供水及洗手間
電話:24596510
2. 信義會王賽明快樂家庭培育中心
地址:屯門兆康苑兆康商場2字樓
時間:1500 (27/7) – 0600 (28/7)
電話:24618099
【地區外展/ 深宵外展服務】
【元朗】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元朗區青少年外展工作隊
Tel: 90644064
童軍知友社賽馬會朗屏青少年服務中心 - 深宵外展服務
Tel: 82099021
【天水圍】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水圍外展社會工作隊及深寓外展服務
Tel: 98729969
【屯門】
救世軍屯門深宵青少年外展服務
Tel: 60377780
以上資料由元朗義工提供,願大家平安。
(後記,本文波士頓一段受到文友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啟發,特此致謝)
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hasuk42195/posts/2368833173197317
花亦山心之月站位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我談ubike時我談些什麼〉
#下一個人文化#
作家說,坐飛機綁安全帶後第一件事不是調整長度,而是冥想上一個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他的高矮肥瘦。簡而言之,這個人試圖捕捉上一個人留下的「痕跡」。
有一種文化叫「下一個人文化」,意思是使用公共器物的時候心裏惦記著自己之後使用的那一個人,便會寧願紮馬步也不將髒兮兮的鞋子踏上馬桶圈,會在離開時把一切儘量復原。
當所有人都扮演「上一個人」而為「下一個人著想」的時候,善意即如一個循環往復的圈,受益的將是每一個人。日本人將這種文化發揮到了極致,一切整齊劃一,井然有序。
但話說回來,
一個了無痕跡的社會不免死板,
少了某些趣味。
例如當我在速食麵專櫃上看到了一個突兀的奧特曼的時候,我會興奮,腦中頓時閃現某個毛頭小孩哭鬧說要買玩具媽媽大聲喊他全名呵斥你給我放下的場景。小孩扁著嘴,無計可施,割肉一般捨棄之。此種「痕跡」,倒也不惹人討厭。
#台灣人的痕跡#
台灣也是一個「不留痕跡」的地方。台灣人不亂丟垃圾,圖書館內書本閱讀後會放回原位,餐具和廚餘自己收拾乾淨。
但是,我卻在ubike上看到了台灣人的痕跡,從坐墊的高低可以判斷對方的身高和臀線,從慣用檔數可假設對方的性格和體型,甚至還能捕捉他來時的路,上坡檔,嗯該不會是剛經過了景美橋。
ubike到站後最後的姿態裡也有漣漪可循:若車子只有車頭對到鎖扣,而車首尾間形成折角,則說明這是一個愛遲到的大頭蝦,嘴裏念著糟糕老師開始點名了匆匆離去。如果車頭還有往前推的空隙,則這個人沒有暴力還車,至少不緊不慢。
車子停在這個站,大概會是做什麼?附近是什麼基礎設施,什麼機能?學生上學、主婦買菜,還是路過鹽酥雞攤檔敗給了食欲?
偶爾看到有人把皺巴巴的紙巾遺忘在車籃,應該是下雨擦過坐墊留下的。當只有一輛車的坐墊上沒有佈滿雨珠,便知這是有人冒雨騎行剛剛到站,看到此景,你會希望他書包裏裝了雨傘,身上穿夠了抵擋寒冷的衣裳。
以上所說的種種,都是「台灣人的痕跡」。
#腳踏車#
粵語裏稱「bicycle」為「單車」,《說文解字》中「單」字除了「單獨」以外,更有「薄弱」和「孤零」的含義。
陳奕迅的《單車》中有這樣一句:「想我怎去相信這一套,多疼惜我卻不便讓我知道。懷念單車給你我,唯一有過的擁抱。」
這句歌詞講父子二人同坐一輛單車,身體靠近而仿佛擁抱,把父愛的含蓄深沉刻畫得入木三分,「單」字於此是那樣樸素、堅決而偉大,倘若把歌名改為《腳踏車》,瞬間就失了悲情,顯得活潑俏皮,倒像是兒歌了。
腳踏車這個詞,是台灣人的詞。這是一個很可愛的詞,她勾勒出了人和車的互動過程,三音節本就比雙音節聽來更跌宕起伏,再加之頭腦之聯想能力,每次聽到這三個字,《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場景便自然浮現,唔,還有吵吵鬧鬧的歡樂馬戲團。
#放羊#
大陸流行「共享單車」,但大陸還未有成熟的「下一個人」意識,有人把單車肆意停放在「能給自己最大便捷」的地方,草坪上,停車場,自家樓下。
之前還在廁所門口看到一臺,注意不是大門而是廁所門口喔。雖然那位同學的腸胃值得同情,但實在不想再見到此情此景。
「共享單車」,像逛夜店的異地一夜情,隨叫隨到,隨召隨騎,反正死生不復相見;下次再開到同一架的機率實在太低,那就隨便用用好啦。而ubike,更像長期契約,是需要維持表面紳士風度的固定伴侶。當然,這比喻畢竟惡俗。換一個好了。
Ubike有學名,叫「微笑單車」,因字母「U」像上揚的嘴角。有句話叫做「愛笑的女孩子運氣都不會太差」,那麼「愛笑的腳踏車運氣也不會太差」。我喜歡Ubike,我喜歡它風雨不動在同一個角落等我,像被我圈養的一群羊咩咩,它們擁擠簇擁在一起,等我走進去,每天只牽一隻溜。
夜半,偶爾也會有羊都跑沒了的時候,也不計較:至少和自己同一個地點出發的人,都在午夜降臨前,安全到家。
#落湯Ubike#
Ubike也不一直被需要。亦有阴雨天,看到ubike被碼得整整齊齊,無人問津,像一群侍衛排兵佈陣保家衛國,雷霆之下毅然不動,我心生憐憫。我們常說落湯雞,不曾想過有一天會出現落湯ubike。
多想和喜歡的人一起騎落湯ubike,
和他一起變成渾身濕透的落湯雞。
我們會遺忘ubike,但它不会。你看,晚上的時候啊,沒有捷運也沒有公車了,ubike永遠在某處等你。還不像計程車會收加班費。永遠、任何時候、都願意無條件陪著你、護著你,多麼偉大的友情!
你知道啊,有些地方我們不敢踏足、有些距離让人尷尬--捷運不設站公車不經過、有些夜路我們不敢單獨前往。但如果有一辆腳踏車,一切都變得简单明朗起來,它橙黃色的軀體裏蘊藏著無限定力和勇氣。
可明明她不會說話,她不會喊痛。她只會叮叮噹。她每一次發出聲響,都是為了保護你⋯
#Ubike的叮噹#
ubike的鈴鐺都多多少少出了問題,當騎到鈴鐺清脆的一輛,就中了樂透般心情舒暢,忍不住一路撥動手指,讓它歡呼雀躍、叮叮噹當響。
#關懷#
村上春樹有一本書名為《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那我可以寫一篇《當我談騎行時我談些什麼》。
你知道台灣的行道路真的很平嗎?這是走路、開車、搭乘捷運都感受不到的事,我說的「平」不是指海拔的統一,而是道路的連續性。
別小瞧了,「路很平坦」並不是無關緊要的事,這分明是一種關懷的體現!要帶輪子出門的,除了騎腳踏車的人,還有坐輪椅的人。
曾經有陸生奇怪地問我,為什麼台灣的身障人士特別多,走在路上常常能看見。其實不是台灣的身障人士多,只是台灣的身障人士更具足「上街走走停停」的條件。
#製造風的過程#
前進是逆風的過程,而其中,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機車。每次坐在朋友的機車後座,我都感覺自己將被吹到面癱,逆風致力於把人臉吹歪,就算沒有臉歪眼斜,髮型也會被帽子淩辱得一塌糊塗,膝蓋還常被吹到風濕骨痛。
但對我來說,騎腳踏車前進,
則是一種例外的前進。
騎腳踏車,不是一個逆風的過程,
而是一個「製造風」的過程。
騎腳踏車的時候,通過自己的力量,我們得到了能量守恆的回饋:由機械動能和摩擦力製造的同等功率的風,包裹圍繞著我們,持續而忠誠。
它托起我們的臉頰,
鼓起我們的裙擺,
陪伴我們直到歸處。
通過我的一雙腳和腳下穩步前進的腳踏車,我可以自己控制風向與風速:上坡時,我可以製造從上而下魚貫的風,下坡時,我可以製造由下而上噴薄的風。微風,清風,疾風,狂風⋯隨心所欲,歲月靜好。
#Ubike的encore#
五月天曾說在小巨蛋開演唱會常被要求encore。小巨蛋場地以刻鐘計費,唱多一首又會直接超出了租賃場地的時間,索性繼續唱多幾首「唱满場地費」回饋粉絲。
ubike也有「encore」。耳機隨機播放到了喜歡的歌曲,到站了歌曲卻還未播完,腦子裏想的迎風在無人的小徑曲線滑行,頗有孔老夫子所言「隨心所欲不逾矩」之感,便乾脆再原地繞行。
而看到借車時間已超過三十分鐘開始跳表,
索性多繞幾圈「騎回票價」回饋自己。
#關於ubike的七秒金魚記憶#
一、寒冷的西伯利亞大陸寒潮與海面濕氣交織攀爬上岸,給臺灣催來持續而綿密的梅雨。雨後空氣清新,師大路有一個ubike站位於在公路邊,一朵小花從斜上方的樹尖落下,安靜地窩在坐墊中央的壑溝內,白而清亮的花瓣上點綴著雨星,像剛哭過一樣。
二、有一次與朋友從基隆回來,我們在廟口夜市買了很多東西,重得上氣不接下氣。到台北時,捷運和公車都已停運,而朋友遺失了悠遊卡,沒辦法借ubike。危機即是轉機,他另闢蹊徑:「用你的卡刷ubike,放行李。」我們立馬達成共識,將大包小包掛于其上,輪流推著前進。如此一來,兩人都輕鬆了不少。
三、世新大學外新建了ubike站,車位有限,有人為了防止自己到站時無空位停車,居然把個人小物件如娃娃放置於車鎖之上,以宣誓主權。但那次之後就再也沒見到過了,也許是被人發到「靠北世新」投訴了吧。
四、裙子和騎車,不應該是矛盾,而更像夫唱婦隨。被風吹起針織裙子,不禁「啊」一聲叫出來,當下的反應不是嬌羞按住裙擺,而是直接躍起身子站在踏板上讓裙角下墜,耳畔呼嘯而過的,全是年少無敵的羅曼蒂克氣啊。
五、Ubike作為低速代步工具,自然而然和「無所事事」正相關。想來倒也是用ubike做過很多廢到不能再廢的事。曾和兩位台灣朋友從景美騎到101,只為去伴手禮店鋪假裝自己是要買單的陸客吃個夠。
六、某天,同學站著上課,死活不願意坐下。大家都傳難言之隱是痔瘡故。結果闢謠前日與朋友去淡水,馬不停蹄騎了四個小時,回來屁股裂成四瓣動彈不得。而同去的朋友都沒事,因為人家用山地車,他用Ubike。
七、到站還車,卻怎麼也找不到車卡。眼睛瞟到一位大哥畢恭畢敬站在我右側身後,左右一看,整排車都空了!只有遠處一輛座墊歪掉的。也就是說,他在等我!我摸摸索索了大概五分鐘,就是找不到那該死車卡,。我汗都出來了,他紋絲不動,沒有一丁點不耐煩,露出佛性微笑。這位賢者面前,我像個過動潑猴。
#Ubike上的世界觀#
一直覺得腳踏車是最安靜的移動方式,比走路還要解放靈魂。一個人騎ubike,以此為藉口堆砌了很多光陰於同自己的和解之上。
如果有外星人,它會發現
這個世界被分為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我看到的世界,
還有一部分是在ubike上左顧右盼的我。
有的時候,我會忘記要去哪里,
更忘記自己從哪里來,
似乎是這輛腳踏車在指引我,
遠離一個光源,向另一個光源靠近。
因為有ubike,
我會更有底氣選擇一條
可能會耽擱會偏離會迷失
但不曾涉足的路。
騎行的時候,
景色行雲流水般注入你,
灌進你,穿越你。
看著牽媽媽的手過馬路的中年男子,不禁覺得因雞毛蒜皮和家人吵起來的自己幼稚無比,看到阿嬤手推車裏熟睡的嬰孩,會想起陪伴自己長大的爺爺奶奶如今兩鬢斑白,生命交替悄無聲息。
看到落單的中學生,會問當年是不是也曾因數學方程式焦頭爛額,或為人際關係責怪自己。
還好啊,來不及讓你陷入任何一個
荷馬史詩般的命題,
下一格畫面如約而至。
#Ubike教給我的事#
#人生的坐標系#
騎ubike等綠燈,前面的車一直沒動我也就沒動。結果綠燈快結束我才發現前面這輛車是本身就停在路邊的。
來不及了,這次錯過就是完整的錯過。
所以啊,無論是等紅綠燈還是人生啦,
不要以所在的環境或身邊的同伴作為參照,
要直視自己的目標以做出最準確的判斷。
畢竟,是每個人自己的人生。
#ubike上的臺北市#
Ubike屬於台北和每一個路過台北的人。
此刻,若將正在臺北市裏前進的ubike彼此連成線,那會是一章比宇宙星空還要委婉悠揚的交響曲譜,是一冊比圖騰刺青更銘肌鏤骨的時代影集。
一座城的市容風貌不在於多快多豪華的重型機械交通,而在於這些微不足道的代步工具,是這些小齒輪般的存在,讓臺灣這片屹然不動的島嶼可被細嗅薔薇,可被感同身受。
所以我終於知道了,
不是精准的經濟騰飛的數據
或啰嗦的市長選票,
而是在那細幼的軸承鏈條上,
便有完整的一座臺北市,
完整的一個童話國。
簡字排版🔗:
https://mp.weixin.qq.com/s/ju4gQrkV35PSSfAk3sh_nA
花亦山心之月站位 在 桃園市議員林俐玲 服務勤快 守護龜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7/06/01(週五)
俐玲今天下午與鄭文燦市長一起到我們龜山文化公園,出席「桃園閃耀雙城飛翔-城市亮點計畫說明會」向現場市民公開說明「龜山長庚新驛站-坪頂A8轉運站暨醫療園區躍昇計畫」。
機場捷運A8站位於桃園市龜山區國道一號林口交流道南側,是機場捷運進入桃園的第一站,龜山區擁有全國第一大醫院長庚醫院林口院區,以及林口工業區、華亞科技園區等,廣達電腦、華亞、穩懋半導體等國際知名大企業亦將總部落腳於龜山,堪稱是竹科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工業重鎮,以及醫療重鎮。在長庚醫院、捷運A8站周邊,因國道轉運、通勤通學以及看診車潮等,造成周邊地區交通狀況混亂,讓公共設施與醫療服務大打折扣,因此,我們推動「龜山長庚新驛站-坪頂A8轉運站暨醫療園區躍昇計畫」,以「醫療友善」、「無障礙設計」及「道路人本」原則,透過區域道路整體規劃設計,一併檢討改善交通動線、停車問題,打造友善人本的醫療、交通轉運節點。
本計畫範圍約145公頃,區內及周邊重要商圈包括A8商圈、環球購物中心、林口文化花園夜市、林口三井outlet、林口扶輪公園等,重要設施包括大湖紀念公園、龜山運動公園、大湖國小、大崗國小等,周邊更有計畫建置中的林口長庚院區擴建計畫、A8國道轉運站建置計畫、南崁溪上游水質改善工程、坪頂運動中心、蔡公堂地下停車場興建工程等,周邊醫療、交通服務資源豐富。本計畫主要針對區內龜山一路、忠義路、文化一、二、三路、復興一路、復興街(忠義路至龜山一路、龜山一路至文化一路)、湖邊路等9條道路進行改善,總長度約7.8公里,重新檢討區內步行、自行車等動線,並針對每條路的特色與問題,規劃各路段的改善工程,例如在龜山一路增設自行車租賃站;應用雨水花園手法,增設連續性綠帶提升整體綠化面積;整體檢討人行動線,配合停車場建置計畫減少路邊汽車停車,改為機車停車,並移除人行道上違停機車,淨空人行空間。此外,我們也會跨區協調新北市,就龜山一路北側交通動線紊亂問題檢討整理,改善本區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本計畫經費約5.2億元,目前正在規劃設計,預定年底開工,109年底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本計畫的經費有一半(2.6億元)來自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配合國家擴大基礎建設投資,以道路品質提昇的手段來促進城鄉建設。在路平工程方面,包括鋪面更新、共同管溝佈設等工程;在綠色系統方面,包括植栽綠美化、再生材料應用、透水鋪面設置、自行車道串連等工程;在市容整理方面,包括路燈號誌共桿、設置公共藝術街道家具、天空纜線清整等工程;在人行友善方面,包括無障礙設施、騎樓整平等工程;整體而言,是透過道路串連活動景點,以多目標改善工程提升城市品質。
前瞻基礎建設道路品質提升補助自去年10月開始受理各地方政府申請,截至目前桃園已獲中央核定總金額30億元工程,其中14億元由中央補助,將陸續在109年前於13區完成30條路及2個亮點區域的道路多目標改善工程。其中,亮點計畫包含本計畫及位於中壢銀河廣場的「中壢銀河水岸-中壢藝文商圈塑造計畫」兩個亮點區域,也是機場捷運進入桃園的起點A8站與端點A22站,以此啟動桃園的城市亮點計畫:「桃園閃耀,雙城飛翔」,讓桃園道路不只路平有感,並且能改善市容,營造友善環境,進而翻轉城市風貌,帶動區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