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 一定可以實現的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岸見一郎 著
.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本書依然還是我最喜歡的岸見一郎老師所撰寫,岸見老師在日本出了非常多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書籍,但是有翻譯並且在台灣出版的書沒有很多,可惜我的日文極差,連想要直接閱讀原文都無法,只能期待日後有出版社會願意翻譯並且出版了。(或是我乾脆直接去報名日文補習班好了)
.
這本『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是用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下去看人這一生的生、老、病、死,所要面對的課題,這本書很適合當成阿德勒心理學入門書,不管有沒有看過『被討厭的勇氣』都可以直接閱讀這本書。
.
阿德勒心理學其實原本的名字是叫做『個體心理學』,其特徵就是主張『目的論』、『整體論』,創始者為阿德勒,因此個體心理學也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完全沒聽過阿德勒的朋友可以從本書的第一章中得到一個初步的認識,關於阿德勒的生平、他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經歷過什麼重大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因為納粹屠殺猶太人導致死了一堆阿德勒心理學的追隨者。(這也是讓我最近開始讀猶太人歷史的某個原因)
.
介紹完阿德勒之後就是介紹阿德勒心理學最重要的兩個主張『目的論』以及『整體論』,阿德勒主張個體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目的,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會使出一些手段,例如拒絕上學的孩子每到要上學的時間就會突然生病,頭痛肚子痛之類的,當家長請假後孩子的病就不藥而癒,也因此有些家長會非常生氣認為孩子在裝病、撒謊。
.
以目的論的角度來看,孩子確實是為了不想要上學才製造出讓身體不舒服的反應,但嚴格來說不能講孩子在撒謊或是裝病,因為那些不舒服的感覺是真實的,痛也是真實的,在那個當下孩子是真的感覺到自己非常不舒服。因此身為孩子的照顧者,這樣的情況下不應該去指責孩子撒謊或裝病,而是去找出孩子不想上課的原因。
.
成年人也會有同樣的狀況,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做出某些行為,例如因為孩子太白目惹你生氣所以失控打小孩,不是因為憤怒的情緒凌駕了理智才失手打了孩子的屁股,而是為了打小孩才製造出憤怒的情緒。這樣的比喻在岸見老師的書籍中有提到非常多次,我第一次看時完全無法理解,覺得這在講什麼屁話,就是因為孩子太白目大人才會生氣啊,不然平常乖乖的那麼可愛誰會沒事想要去打小孩。
.
深入去探討目的論後我總算明白,大人真的是為了打小孩才生氣,因為要讓白目的孩子聽話,用暴力是最快的方式(責罵也是暴力的一種)。為了要快速讓白目的孩子服從命令,不能夠好聲好氣跟他講道理,講到他懂天都黑了,直接打(罵)最快了。有些人或許會說『我都有好好地講,講不聽才會生氣打他』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的行為找合理的藉口,掩飾自己為了打小孩而生氣這樣的事實。
.
了解這一點之後,我再也沒有對任何人生過氣,縱使是再怎麼令人討厭的事情也一樣,例如前陣子我因為高調談論廢死議題而遭到許多跟我不同立場也不夠理智的網友攻擊,有些甚至會用非常惡毒的字眼羞辱我。但我的情緒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因為我很明白他人這樣的舉動背後的目的就是想透過恐嚇或是威脅等逼我認同他的想法,但那不關我的事,他人要如何言語攻擊我都是他的事,我的事就是選擇『要不要回應他挑起的權力鬥爭,跟他戰到底?』
.
我選擇不要,因為對我來說關心那些需要被關心的朋友比跟不認識的網友爭論到底要不要廢死來得重要多了。而大人在對孩子使用暴力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孩子挑起了權力鬥爭,假如選擇跟孩子戰到底,你就必須製造出憤怒、悲傷等強烈的情緒來支持你的目的。接下來就會用大人的權威去逼迫孩子妥協,這無法解決孩子的脫序行為,而且會讓孩子習得對於自己所不認同的事情,只要使用暴力就能夠使對方妥協。
.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在與他人舌戰時完全沒辦法有一個良好的邏輯,只能使出像跳針一樣的幼稚攻擊,像是詛咒別人全家死光光之類,完全說不出一個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立場的句子。前陣子健身界吵得沸沸揚揚的『血流阻斷訓練法事件』,從中就能夠清楚看出哪些人講的話完全沒有邏輯可言,只會用『你練得有比誰誰誰壯再來嘴』這樣無限跳針的句子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
了解整體論與目的論後,接下來的內容就是把人這一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都拿出來討論,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自我認同的問題,以及年老退休生病後只能依靠子女照顧自己時要如何去接受自己仍舊還是有存在的價值。很多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工作狂在退休後會瞬間變老,就是因為離開職場後就失去了自己的價值,在公司是可以呼風喚雨神一般的存在,但退休離開公司後卻變成被老婆與子女嫌棄沒有任何生產力的大型垃圾。
.
這本書淺顯易懂,對於想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的朋友,這會是一本非常棒的入門書,誠心推薦給大家,我們下次見~
.
追蹤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hua.323/
.
#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 #岸見一郎 #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 #花花愛看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梨大地鐵站二號或三號走出來,往梨大門口走,就有一大堆路邊小食可以吃,相當熱鬧! 沿著梨大方向走,全都是賣衣服、鞋子、餐廳、保養品、化妝品!我沒有入梨大,你有時間可入去走走,可能見到很多未經改造的清純女大學生。 但梨大入口前有一幅花花石牆,我影了個遊客在selfie. 向左入梨大購物街,桃紅色...
花花愛看書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介紹】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 一定可以實現的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岸見一郎 著
.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本書依然還是我最喜歡的岸見一郎老師所撰寫,岸見老師在日本出了非常多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書籍,但是有翻譯並且在台灣出版的書沒有很多,可惜我的日文極差,連想要直接閱讀原文都無法,只能期待日後有出版社會願意翻譯並且出版了。(或是我乾脆直接去報名日文補習班好了)
.
這本『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是用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下去看人這一生的生、老、病、死,所要面對的課題,這本書很適合當成阿德勒心理學入門書,不管有沒有看過『被討厭的勇氣』都可以直接閱讀這本書。
.
阿德勒心理學其實原本的名字是叫做『個體心理學』,其特徵就是主張『目的論』、『整體論』,創始者為阿德勒,因此個體心理學也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完全沒聽過阿德勒的朋友可以從本書的第一章中得到一個初步的認識,關於阿德勒的生平、他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經歷過什麼重大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因為納粹屠殺猶太人導致死了一堆阿德勒心理學的追隨者。(這也是讓我最近開始讀猶太人歷史的某個原因)
.
介紹完阿德勒之後就是介紹阿德勒心理學最重要的兩個主張『目的論』以及『整體論』,阿德勒主張個體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目的,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會使出一些手段,例如拒絕上學的孩子每到要上學的時間就會突然生病,頭痛肚子痛之類的,當家長請假後孩子的病就不藥而癒,也因此有些家長會非常生氣認為孩子在裝病、撒謊。
.
以目的論的角度來看,孩子確實是為了不想要上學才製造出讓身體不舒服的反應,但嚴格來說不能講孩子在撒謊或是裝病,因為那些不舒服的感覺是真實的,痛也是真實的,在那個當下孩子是真的感覺到自己非常不舒服。因此身為孩子的照顧者,這樣的情況下不應該去指責孩子撒謊或裝病,而是去找出孩子不想上課的原因。
.
成年人也會有同樣的狀況,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做出某些行為,例如因為孩子太白目惹你生氣所以失控打小孩,不是因為憤怒的情緒凌駕了理智才失手打了孩子的屁股,而是為了打小孩才製造出憤怒的情緒。這樣的比喻在岸見老師的書籍中有提到非常多次,我第一次看時完全無法理解,覺得這在講什麼屁話,就是因為孩子太白目大人才會生氣啊,不然平常乖乖的那麼可愛誰會沒事想要去打小孩。
.
深入去探討目的論後我總算明白,大人真的是為了打小孩才生氣,因為要讓白目的孩子聽話,用暴力是最快的方式(責罵也是暴力的一種)。為了要快速讓白目的孩子服從命令,不能夠好聲好氣跟他講道理,講到他懂天都黑了,直接打(罵)最快了。有些人或許會說『我都有好好地講,講不聽才會生氣打他』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的行為找合理的藉口,掩飾自己為了打小孩而生氣這樣的事實。
.
了解這一點之後,我再也沒有對任何人生過氣,縱使是再怎麼令人討厭的事情也一樣,例如前陣子我因為高調談論廢死議題而遭到許多跟我不同立場也不夠理智的網友攻擊,有些甚至會用非常惡毒的字眼羞辱我。但我的情緒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因為我很明白他人這樣的舉動背後的目的就是想透過恐嚇或是威脅等逼我認同他的想法,但那不關我的事,他人要如何言語攻擊我都是他的事,我的事就是選擇『要不要回應他挑起的權力鬥爭,跟他戰到底?』
.
我選擇不要,因為對我來說關心那些需要被關心的朋友比跟不認識的網友爭論到底要不要廢死來得重要多了。而大人在對孩子使用暴力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孩子挑起了權力鬥爭,假如選擇跟孩子戰到底,你就必須製造出憤怒、悲傷等強烈的情緒來支持你的目的。接下來就會用大人的權威去逼迫孩子妥協,這無法解決孩子的脫序行為,而且會讓孩子習得對於自己所不認同的事情,只要使用暴力就能夠使對方妥協。
.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在與他人舌戰時完全沒辦法有一個良好的邏輯,只能使出像跳針一樣的幼稚攻擊,像是詛咒別人全家死光光之類,完全說不出一個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立場的句子。前陣子健身界吵得沸沸揚揚的『血流阻斷訓練法事件』,從中就能夠清楚看出哪些人講的話完全沒有邏輯可言,只會用『你練得有比誰誰誰壯再來嘴』這樣無限跳針的句子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
了解整體論與目的論後,接下來的內容就是把人這一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都拿出來討論,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自我認同的問題,以及年老退休生病後只能依靠子女照顧自己時要如何去接受自己仍舊還是有存在的價值。很多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工作狂在退休後會瞬間變老,就是因為離開職場後就失去了自己的價值,在公司是可以呼風喚雨神一般的存在,但退休離開公司後卻變成被老婆與子女嫌棄沒有任何生產力的大型垃圾。
.
這本書淺顯易懂,對於想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的朋友,這會是一本非常棒的入門書,誠心推薦給大家,我們下次見~
.
追蹤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hua.323/
.
#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 #岸見一郎 #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 #花花愛看書
花花愛看書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介紹】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岸見一郎 著
.
前面跟大家介紹了很多本岸見一郎老師所撰寫的書籍,如果大家每一本都有看的話,今天要介紹的這一本將會帶給大家全新、不同的岸見一郎。在過去所介紹的每一本書裡,岸見一郎老師都是站在一個心理諮商師的角度下去撰寫的,而這一本『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則是描寫一個身為人子在經歷年輕時與父親不合,到晚年父親失智後他扛起了照護父親的責任這個過程中他所感受到的一切。
.
面對年輕時還很健壯的父母在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退化,身為子女心理的衝擊肯定都會相當大的,我還記得我阿嬤還在世的時候,小時候幾乎是由她跟阿公在照顧我,有時候我調皮搗蛋,阿嬤會拿橡皮水管追著我跑到隔壁村子,把我拎回家後再拿橡皮水管抽我。雖然被拿水管抽的那段記憶不是那麼美好,不過當我看見阿嬤因為退化、失智等疾病的折磨,只能像條死魚一樣躺在砧板上任人宰割,清創時痛到眼淚直流大小便失禁但是一動也不能動的模樣,我真的很希望她能夠再一次站起來,拿著水管來追我。
.
本書分享了岸見一郎老師在照護父親的那兩年間,面對父親逐漸忘掉所有的事情,他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下去看待這一份父子關係時,他能夠怎麼做。面對失智的長輩,子女或晚輩能做的真的不多,只有陪伴,面對逐漸沒有任何行為能力的長輩時,若是以『生產力』來評價他們的價值,恐怕只會越照護越挫折,因此面對逐漸老化的父母,我們若是用『存在就有價值』來鼓勵長輩面對他們的人生,讓他們明白不需要刻意做些什麼事情,光是活著、還在這個家庭裡,就已經對家人有所貢獻了。如此,他們就不需要去刻意找照護者的麻煩,不需要像孩子一樣非得耍些讓人頭痛的任性行為才能讓家人注意到他們。
.
在照護老去的父母時,子女必須要清楚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以及『沒辦法做什麼』,如果沒辦法釐清這兩件事,在照護上就會非常痛苦。例如看著逐漸忘掉所有事情的父母,子女不斷要他們看過去的相簿,試圖讓他們從那些舊照片中想起過去快樂的回憶,然而即便他們真的想起來了,很快也會再忘掉,可是那個被逼迫著回憶想不起來的過去的感受,他們卻一直都會記得。因此,在『讓父母想起過去』這件事情,就是子女沒辦法做的,子女能做的只有陪伴,如果哪天他們突然想起了,再陪他們一起歡欣,在這之前不需要去強迫他們回憶。
.
失智的患者最常出現也最煩人的狀況之一就是,忘記自己到底有沒有吃過飯。記得我阿嬤也是常常忘記自己吃過吃早餐,然後要求我媽弄早餐給她吃,如果我媽跟她說她已經吃過了,她會暴跳如雷堅持她沒吃過,然後開始辱罵我媽是不是想餓死她。我媽沒辦法只好給她食物,阿嬤吃一吃就會全部吐出來,畢竟,她的胃已經塞滿食物,可是她感覺不到自己已經飽了,也不記得自己有沒有吃過。面對這樣三天兩頭上演的戲碼,照護者肯定會身心俱疲,有時候真的很難耐著性子跟他們好聲好氣的溝通,比較常發生的是照護者不耐煩地回答『剛剛不是已經吃過了嗎?』,而這樣的口氣就會挑起權力鬥爭,讓親子雙方的關係陷入緊張。
.
失智還有個會讓子女很難接受的一種狀況,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可能曾經用很嚴厲的方式教養小孩,可能是體罰或者是言語的暴力,而這樣的過去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就算了,父母老去後竟然還忘掉他們曾經做過的這些事。子女在照護父母的同時,必須不斷想起過去那些不好的回憶,面對眼前失智的父母,他們甚至不記得自己曾經做過那些事,更甚者,連照護他們的子女是誰都不曉得。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狀況,身為子女能夠為父母做些什麼、為自己做些什麼。
.
這是一本跟過去我所看過的每一本岸見一郎老師的書完全不同的內容,岸見一郎老師用自身的照護經驗,以及他的阿德勒心理學理論,提供了讀者在照護失智的父母時能夠怎樣去面對。
.
『照護者到底是辛苦還是輕鬆,端看負責照護的人如何看待這件事』P.211
.
痛苦或者幸福都在一念之間,若是一直想著『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我的人生還要被拖累多久?』肯定自己每一天都會很痛苦吧?若能夠想成『不知道還能陪伴他們多久,不知道他們還有多少日子。』想到將來有一天就會再也看不見父母,就能夠好好面對每一天,珍惜每一次與父母相處的機會,每一次能夠為他們做事情的機會吧。面對失智的父母不要有『過去』的念頭,而要把每一天當成全新的一天,重新認識父母,珍惜今天。即使他們明天就把你忘了,那就再重新認識一次,每一天都去發掘父母與前一天不同之處,就不會覺得面對每天都重複一樣的話、一樣的行為的父母讓人感到很煩躁的吧。
.
老化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在還沒發生在自己身上前,我們可以先藉由此書了解如果發生在自己的父母或長輩身上,我們可以怎麼面對他們,希望每一個照護者都能得到救贖,在照護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以及貢獻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嚴肅面對老化的問題,有些老化,是可以預防或延緩的。
.
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次見~
.
IG:huahua.323
.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老化 #失智 #岸見一郎 #阿德勒 #阿德勒心理學 #花花愛看書
花花愛看書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梨大地鐵站二號或三號走出來,往梨大門口走,就有一大堆路邊小食可以吃,相當熱鬧!
沿著梨大方向走,全都是賣衣服、鞋子、餐廳、保養品、化妝品!我沒有入梨大,你有時間可入去走走,可能見到很多未經改造的清純女大學生。
但梨大入口前有一幅花花石牆,我影了個遊客在selfie.
向左入梨大購物街,桃紅色巨大高跟鞋是地標!很多人愛來拍一張,可是我沒辦法自拍啦。男生也可穿的,因為鞋有3、4層樓高。
這裏的少女服很多且較平易,10幾至廿幾歲女少最適合,而且梨大出名多髮型屋,因為多,有競爭,價錢是學生負擔得起。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花花愛看書 在 【花花愛看書】 的推薦與評價
【花花愛看書】 by 宅媽花花 這邊是花花推薦的書籍介紹,第一本被討厭的勇氣不小心寫了七八千個字,之後會盡量簡短,不然看完我的介紹文都不用去買書來看了X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