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的飛行海狸 |苗栗U-6A飛機殘骸
之前我曾去拍攝了中台灣的一個飛機失事現場。不過這架飛機墜毀於1978年,距今已超過40年。即便某些殘骸被擅自移動甚至盜走,但我造訪的當下,飛機的主體依然留在現場。後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越來越多人知道跟造訪這裡,軍方在前陣子將飛機的殘骸清除。
1978年五月某日下午三時許,苗栗山區一賽夏族部落居民通報警方,稱有飛機撞山,現場發現兩名飛行員,一名重傷,一名已無生命跡象。位在桃園龍潭的塔台與在空的其他訓練機,也多次無法與當時應在空訓練、編號8012的U-6A觀測機聯絡上,遂確認失事的便是該機。軍警的救援行動隨即展開,將人員與遺體運送下山外,也將現場拍攝紀錄並拆除重要儀器。
U-6A原是由加拿大的de Havilland公司製造,因為其堅固耐操的特性而被命名為海狸(Beaver)。進入美軍服役後,才因用途更改型號為U-6A。 台灣的U-6A是由美國軍援而來,總數有十五架。8012墜毀後五年,甚至有飛官駕駛同型機(編號8018)叛逃至中國,該機還在中國北京軍事博物館展出。
飛機墜落的地點距離今日向天山與三角湖山的健行步道很近,所以算是容易接近。從山下爬到稜線上後,順著稜線走到一個三叉路,下切後五分鐘內就看到了。
雖然距離失事當時已逾四十年的時間,但飛機主體依然現場,堪稱完整。機體的其他殘件,因為訪客的蓄意移動,已不是當時的位置。而U-6A的殘件除了被移動之外,刻有製造商、型號與出廠日期的銘牌與節流閥旁的拉鈕等零件甚至被盜走。
其實我為此感到相當驚訝,在國外,歷史事件的現場,特別是有人員喪生的地點,多會給予尊敬,不會移動破壞現場。所以後來得知軍方移走殘骸時,覺得這或許是比較好的做法。畢竟這個地方後來幾乎成了網紅景點,飛機也淪為讓人擺拍打卡的道具。
我在冰島時,也曾去造訪南部的DC-3殘骸。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它是位在一片平坦的黑沙之上,又或是當時所有人員都安全脫身,跟向天山森林裡的U-6A感覺很不一樣,是很獨特的一次經驗。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的網紅陳光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頭份派出所經107年3月轄區調整為17個里(後庄里、合興里、文化里、山下里、蟠桃里、成功里、建國里、忠孝里、自強里、頭份里、東庄里、民生里、民權里、民族里、信義里、和平里、仁愛里) (原包括土牛里(斗坪),上興里、下興里(尖山))、34個警勤區(原為38個)。 過去我也曾經針對縣長利用自己住家設私...
苗栗事件地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反對 為拚選舉急就章的竹竹苗合併
真合併 行政中心必須設在苗栗
這幾日「竹竹苗」合併為第七都議題,一如媒體一開始詢問時,對於合併,超明秉持反對,在這邊向鄉親報告,合併對苗栗是利還是弊。
一、財劃法修法迫在眉睫
倡議縣市合併的論點之一提到,新竹縣市因科學園區帶動,增加國庫大量收入,但統籌分配款卻不成比例,因此,透過升格能分配到更多資源。超明認為,在現有規定下,新增一個直轄市,等於補助非六都縣市的統籌分配稅款反而增加,如果,苗栗併為第七都,等於直轄市統籌分配款多一都來分配,比起現在是否有利,不無疑問!尤其,苗栗這十多年的長足發展,長期以來努力創造國稅,苗栗獲分配回的統籌款足足少千億元!財劃法分配公式問題,超明已提出許久,如果,只是因為財劃法導致分配不均,何不修正財劃法就好?!
二、苗栗發展邊緣化
竹竹合併或者竹竹苗合併,都是以新竹觀點去思考,苗栗的發展只是被拿來陪襯,因為加上苗栗的人口數,就不需修法,直接可以申請升格,苗栗的功能只是為了湊人口數。若真合併,超明認為僅有鄰近新竹的竹南、頭份地區較能受益,其他16鄉鎮將被邊緣化,無法獲得完整的建設規劃,歷任縣長、民代所爭取的建設及規劃,都會付之一炬,屆時肯定會有重竹輕苗的現象出現,苗栗的未來發展將停滯不前。
三、政黨利益大於民眾權益
先前,民進黨企圖修法,讓鄉鎮市長改為官派,稱是提升行政效率,但背後政治企圖眾人皆知。如果,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等於鄉鎮市長改為官派,鄉鎮市基層代表民意也中斷,對於基層民意需求的反應,其效率絕對弊大於利。
四、資源增加,城鄉差距並未拉近
縣市合併主要是期待行政資源增加並拉近城鄉差距,但從台中、高雄、台南合併之後,員額逐步增加,但原縣區的發展並沒有因此有長足的進步,城鄉差距並沒拉近。
五、行政效率沒有明顯提升
在有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時,一來能廣泛反映民意,二來在遇緊急狀況時,他們都能第一時間提供協助,因為,這些民選代表對於鄉親有一份責任心在,效率絕不落人後,但改官派後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效率高下立判。
六、真心合併還是政治謀算
倡議縣市合併的時機,竟是在市長即將卸任的前夕,在此時間提出,究竟是真心合併還是為了個人政治前途考量?!真是為地方發展?!回想竹南爆發科學園區群聚事件時,新竹市長一通電話中央隨即由國防部啟動竹科專案,新竹市甚至在香山成立邊境篩檢站,對苗栗避之唯恐不及的作為,如今倡議合併,背後政治目的昭然若揭,如同同黨柯總召也說這樣市長就可以再競選首長,這樣的政治謀算請鄉親公斷。
超明剛剛在竹竹苗合併研商會議上,一條一條向在座的竹竹苗縣市長、議長及立委們、民意代表討論。
如果要合併,一定要經過合理的討論及完整的規劃,超明也要求,合併後,市政中心一定要設在苗栗,鄰近新竹縣市的地點,才能平衡城鄉發展,合併才有意義。在此之前,超明也會一如以往,努力爭取建設,讓苗栗擁有更好更幸福的居住環境與就業機會。
苗栗事件地點 在 徐定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苗栗縣政府新聞
【啟動社區快篩,請符合對象前往篩檢!】
針對桃園機師 案16120 曾於 8/28/返回苗栗頭份老家,29日早上離開苗栗,頭份市並無公共場域足跡,其苗栗家人經採檢PCR報告皆為陰性。
縣府也積極啟動防疫機制進行社區快篩,請符合對象多加利用。
快篩對象:頭份市成功里12、13及14鄰居民
時間: 9/4下午13點至晚上9點、9/5早上8點到10點及下午13點至晚上9點。
地點:為恭紀念醫院急診室外採檢亭。
有關案16120機師在PCR結果出來前就涉及長途移動,並和外人聚會,違反機組員加強自主管理規範部分。因個案為桃園市案例目前由桃園市政府調查中,本縣配合協助。
衛生局已匡列接觸者19名(新增燒烤店顧客1人)及同住家人39人共58人,從昨天晚上到今天分梯安排入住集中檢疫所進行預防性集中檢疫隔離及採檢,由原「確診者接觸者的接觸者」自主健康管理升級隔離規格。
#現階段苗栗縣採取強化二級警戒防疫措施,但暫不調降集會及活動規範人數。
針對8月13日至9月2日期間,曾與國籍航空機師及家人群聚事件之確診者接觸或活動軌跡重疊者,將發送疫情警示簡訊。
#如有收到簡訊的鄉親請當天備妥相關證件前往快篩
#快篩才能讓自己放心家人也安心
#行政院政務顧問徐定禎關心您
苗栗事件地點 在 陳光軒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頭份派出所經107年3月轄區調整為17個里(後庄里、合興里、文化里、山下里、蟠桃里、成功里、建國里、忠孝里、自強里、頭份里、東庄里、民生里、民權里、民族里、信義里、和平里、仁愛里) (原包括土牛里(斗坪),上興里、下興里(尖山))、34個警勤區(原為38個)。
過去我也曾經針對縣長利用自己住家設私人服務處的部分提出我的看法,以公職人員的角度,我是反對縣長在公務體制之外再私設服務處,但很遺憾當時並沒有獲得具體的回應,如今縣長官邸仍然是縣長私人服務處開設的地點,平日更有縣府人員常住於此,公私領域的界定依然很難區分。
近期我接到頭份分局員警的反映,說目前縣長的服務處,也就是他們所謂的寓所,縣長早就已經搬離,根本就沒有住在這,但是頭份分局每天還是要安排員警在此守衛。前陣子正逢炎炎夏日,但寓所卻不讓值班員警吹冷氣,許多員警因酷熱難耐自行打開冷氣後來卻遭到分局高層檢討要求不准再開冷氣,基層員警不滿來嗆:「別把警察當看門狗」、「請所長晚上去看寓所室內溫度都超過30度又悶又熱,還把遙控器都藏起來是怕警察與狗吹嗎?」
其實這個事件也突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頭份派出所身為頭份分局第一大所,我們也都很清楚,治安座談的時候常在講,警力有限民力無窮,警察平日的業務量相當的繁重又複雜,但縣長的寓所其實早已經搬離服務處的所在地點,為何不就此將原本守衛的警力回歸原本的工作岡位上。現在目前實際的寓所,是不是又要派遣警力守望呢? 如果沒有那麼多的需要,我們卻派遣那麼多的警力去支援守衛所謂的縣長寓所,那也難怪我們的基層警員會如此的不滿。縣警局和縣長是不是應該要針對警員勤務再做檢討。
109年案件總量11208件(交通事故2120+交通違規8598+刑事案件490)
109年度截至11/2為止,頭份分局110受理案件共12801件
依據相關資料調閱顯示,頭份派出所的警民比例除了是全頭份分局之冠,近三年來的案件總數更是逐年攀升,110勤務中心的受理案件數更是讓員警疲於奔命,如果還為了縣長私人的空間特別設一崗哨,確實會造成基層員警勤務的負擔,縣警局應盡速評估「調整警勤區」及「增設派出所」的可行性。
苗栗事件地點 在 宋國鼎律師苗栗縣議員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第一次定期會總質詢,關於「水與環境」質詢的重要部分。
一、 竹南地區的「公共污水下水道」,基本上在104年間即已建置完成。而中央在75年間就制定《下水道法施行細則》,當時就已經規範,「污水下水道」係專供處理「家庭污水」及「事業廢水」之下水道。
有趣的是,我們苗栗縣也在95年間制定《苗栗縣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徵收自治條例》,裡面規定了「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用戶,是包含「事業用戶」的。但是直到今天,竹南地區的「公共污水下水道」號稱已完成建置,卻不收「事業廢水」?在中央的規範於70年間就制定,特別是我們的地方政府也已經制定相關自治條例後,都已經過了幾十年,為何我們的「公共污水下水道」還是處於一種類似「半殘」的狀態?針對這樣的問題,水利處也特別在本次質詢公開承諾,「事業廢水」將於明年接管納入「污水下水道」處理,且相關收費機制已訂立。對此,我們一定會持續追蹤。
二、 目前「事業廢水」還是必須排入「地面水體」(例如河川、渠道等)。
這個部分其實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直接對水利會所管轄的灌溉(排)水路「搭排」的問題,將「直接衝擊」農民的灌溉用水,由於農委會的「農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已擬於近年實施「禁止灌溉溝搭排」(能不能落實其實還是令人憂心...),且水利會目前非縣府管轄單位,暫而不論。目前《水污法》所規範的事業達到一定排放規模以上者,會依《水污法》加以「列管」。而依縣內環保局的函覆,截至108年3月22日止,中港溪流域達到「列管規模」之排放許可事業共60家次、後龍溪有61家次,房裡溪有1家次。但房裡溪卻是縣內目前「唯一」作「總量管制」的河川?
三、 所謂總量管制,依《水污法》第9條,如果因為「事業密集等,以放流水標準管制,仍未能達到該水體之水質標準」或是「經主管機關認定需特予保護者」,應就「廢 (污)水排放總量實施總量管制」。
(一) 縣內目前願意就房裡溪之排放實施總量管制,當然很好!但依環保局的函覆資料,房裡溪僅有1家次達到列管規模的事業,但中港溪、後龍溪,皆有60幾家次達到列管規模的事業,卻沒有實施總量管制?
(二) 再來就是依縣府的公告,房裡溪實施總量管制的理由大概是:附近農田的灌溉水來源、避免工業廢水引灌造成重金屬蓄積於農地土壤中。但是,如果來看看竹南地區的灌溉溝渠,也是會引自中港溪流域的水源,加上目前污染的「整治場址」、「控制場址」、「地下水汙染限制區」,全縣有超過1/2的地點集中在竹南。環保局長在質詢中也承認,早期竹南、頭份是全國很大的石化工業區。事實上,迄今確實仍有工業區或工廠等等,就存在於中港溪流域附近,環保單位對這些問題實在不能視而不見。
四、 另外依環保局的資料,光是竹南地區在今年1到3月份,水污染的陳情稽查案件就有20次,但僅有稽查出2次違反法令。
事實上,除了關於苗北增加稽查人力或增設稽查大隊以爭取時效性外,另一個是《水污法》第7條加嚴排放標準的問題。以竹南地區的「灌溉溝渠」為例,即使不是事業廢水直接排入「灌排溝渠」的搭排問題,其他諸如灰寮溝等等受排放的地面水體,也可能會與灌溉溝渠相通。但問題是,環保局對於水質的檢驗標準就是依「放流水」標準,此一「放流水標準」如果相較於「灌溉水」的標準,以重金屬為例,往往是「寬鬆」數倍到數十倍之多。
在放流水標準相對寬鬆、又無總量管制下,就是我們的農田的灌溉水源?
五、 在網路上稱為「藍色多瑙河」的灰寮溝變色事件後,我們也多次和環保局溝通、接觸,環保局也在灰寮溝流域裝設了自動監測的設備。但當我們將裝設地點套繪整個竹南地區的流域後,這樣自動監測點到底能不能發揮功能,實在令人質疑?我們也要求環保局未來應該要分段執行。
我們的土地、河川,真的承受的太多了,終究,受害的會是人類自己。改變我們的家鄉,或許並非一蹴可及。但只有開始行動,才能改變!
苗栗事件地點 在 宋國鼎律師苗栗縣議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是第一次定期會總質詢,關於「水與環境」質詢的重要部分。 一、 竹南地區的「公共污水下水道」,基本上在104年間即已建置完成。而中央在75年間就制定《下水道 法施行細則》,當時就已經規範,「污水下水道」係專供處理「家庭污水」及「事業廢水」之下水道。 有趣的是,我們苗栗縣也在95年間制定《苗栗縣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徵收自治條例》,裡面規定了「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用戶,是包含「事業用戶」的。但是直到今天,竹南地區的「公共污水下水道」號稱已完成建置,卻是不收「事業廢水」?在中央的規範於70年間就制定,特別是我們的地方政府也已經制定相關自治條例後,都已經過了幾十年,為何我們的「公共污水下水道」還是處於一種類似「半殘」的狀態?針對這樣的問題,水利處也特別在本次質詢公開承諾,「事業廢水」將於明年接管納入「污水下水道」處理,且相關收費機制已訂立。對此,我們一定會持續追蹤。 二、 目前「事業廢水」還是必須排入「地面水體」(例如河川、渠道等)。 這個部分其實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直接對水利會所管轄的灌溉(排)水路「搭排」的問題,將「直接衝擊」農民的灌溉用水,由於農委會的「農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已擬於近年實施「禁止灌溉溝搭排」(能不能落實其實還是令人憂心...),且水利會目前非縣府管轄單位,暫而不論。目前《水污法》所規範的事業達到一定排放規模以上者,會依《水污法》加以「列管」。而依縣內環保局的函覆,截至108年3月22日止,中港溪流域達到「列管規模」之排放許可事業共60家次、後龍溪有61家次,房裡溪有1家次。但房裡溪卻是縣內目前「唯一」作「總量管制」的河川? 三、 所謂總量管制,依《水污法》第9條,如果因為「事業密集等,以放流水標準管制,仍未能達到該水體之水質標準」或是「經主管機關認定需特予保護者」,應就「廢 (污)水排放總量實施總量管制」。 (一) 縣內目前願意就房裡溪之排放實施總量管制,當然很好!但依環保局的函覆資料,房裡溪僅有1家次達到列管規模的事業,但中港溪、後龍溪,皆有60幾家次達到列管規模的事業,卻沒有實施總量管制? (二) 再來就是依縣府的公告,房裡溪實施總量管制的理由大概是:附近農田的灌溉水來源、避免工業廢水引灌造成重金屬蓄積於農地土壤中。但是,如果來看看竹南地區的灌溉溝渠,也是會引自中港溪流域的水源,加上目前污染的「整治場址」、「控制場址」、「地下水汙染限制區」,全縣有超過1/2的地點集中在竹南。環保局長在質詢中也承認,早期竹南、頭份是全國很大的石化工業區。事實上,迄今確實仍有工業區或工廠等等,就存在於中港溪流域附近,環保單位對這些問題實在不能視而不見。 四、 另外依環保局的資料,光是竹南地區在今年1到3月份,水污染的陳情稽查案件就有20次,但僅有稽查出2次違反法令。 事實上,除了關於苗北增加稽查人力或增設稽查大隊以爭取時效性外,另一個是《水污法》第7條加嚴排放標準的問題。以竹南地區的「灌溉溝渠」為例,即使不是事業廢水直接排入「灌排溝渠」的搭排問題,其他諸如灰寮溝等等受排放的地面水體,也可能會與灌溉溝渠相通。但問題是,環保局對於水質的檢驗標準就是依「放流水」標準,此一「放流水標準」如果相較於「灌溉水」的標準,以重金屬為例,往往是「寬鬆」數倍到數十倍之多。 在放流水標準相對寬鬆、又無總量管制下,就是我們的農田的灌溉水源? 五、 在網路上稱為「藍色多瑙河」的灰寮溝變色事件後,我們也多次和環保局溝通、接觸,環保局也在灰寮溝流域裝設了自動監測的設備。但當我們將裝設地點套繪整個竹南地區的流域後,這樣自動監測點到底能不能發揮功能,實在令人質疑?我們也要求環保局未來應該要分段執行。 我們的土地、河川,真的承受的太多了,終究,受害的會是人類自己。改變我們的家鄉,或許並非一蹴可及。但只有開始行動,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