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老,但是不可以老氣]
前天晚上從捷運站出來,要轉乘公車時,追丟了一輛,還在微微氣惱的當下,轉眼看到第二輛又來了……這時候一個聲音在我後面響起:
「阿姨,妳的公車來了。」
是在叫我嗎?我狐疑地轉身,我原來以為叫我阿姨應該是高中生的年紀吧,結果是一個梳了類似慈濟包頭的女性,隔著口罩,她看起來明明就比我年紀大,怎麼會叫我阿姨?雖然她是好心好意,不過當下又微微氣惱了。
回家後跟先生小小唸了兩句,怎麼會有中年人喊我阿姨,我先生向來不多言,還特地費心地說明,對方不是針對我,而是在他們的生活圈裡,不是叫大姊就是喊阿姨的。
老實說,我認為這是不當的稱呼,並且堅持一個想法,管她是18歲或80歲,一概稱為小姐就對了!因為女人不管多大年紀,都不想被認為年紀大。更何況對方若是也年紀大,沒有女人不被惱怒的。
有一次我的朋友作家朵朵寫了文章說,在市場被一個魚販叫大姊,一向行事優雅﹑說話輕柔的她沒好氣直接嗆回去:
「誰是你大姊!」
呵呵……這就是我們女人的雷,千萬不要踩!但是為了不讓別人這麼叫,我穿衣打扮有個至高的原則,人可以老去,但是絕對不要老氣!也就是說,老去和老氣別傻傻分不清。
像是昨天看電視,有個股票名嘴穿了一套西裝,上下是灰底織粉紅大格子,我都暈了,我先生認為我大驚小怪,說對方不過是穿得老派而已。我搖搖頭調整他的用字:
「他不是老派,他是老氣。」
我先生懶得理我,第一他分不清老派與老氣有什麼不同,不懂我這個編輯出身的到底在計較什麼;第二他說人老了,當然就會老氣呀!這兩點就是大叔大媽們的思維盲區,也使得很多中年人穿得真的無法讓年輕人苟同。結果只有兩個,有的中年人看不出年齡,有的中年人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
昨天上英文課,只有我一個學生,對方是英國人,在泰國住了17年,聊著聊著,他問起我的年齡,我當然不說,他倒是自己先說了,是一個足足小我6歲的數字!我愣了一下,看他那個樣子,我以為他大我6歲。這就是老氣!至於老派,指的是舊式典雅年代的風格,比如英國burberry風衣是老派的經典代表作。
老氣是放棄對外表的追求,可能還不到邋遢,但是一副打算隨著年齡老去的樣子,人生哲學是「不管它了,自在就好」。老派是堅持對外表的追求,不見得欣賞現在年輕人流行的風潮,可是講究不將就﹑隨性不隨便,在細節裡用心打理,讓人說不出來的好看,卻說不上來哪裡刻意打扮了,走低調的優雅風格。
當然,比起我很多愛漂亮﹑瘋時尚﹑重品味的朋友,我應該算是不及格的;但是我仍然要鼓勵大家,人可以老,但是心不能老,因為心老便會不自覺的老聲老氣,像是背駝了、走路慢了、說話沒氣了⋯⋯
對於老去,村上春樹說過一段有名的話:「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人變老不是從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髮,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只有對自己不放棄的人,才能活成不會老。」
老去的只是年齢,不老的卻是氣質。氣質打哪裡來?只有一個原則,我稱之為村上春樹原則,不要放棄自己,保持自我要求,包括穿著打扮﹑行為舉止﹑生活品味。其中你可以選擇不同的風格,老派或時尚皆可,但是切切不能老氣。
當一個人老氣,就是在飄老人味,誰喜歡靠近呢?老少都不咸宜呀!
***
免費斜槓講座【斜槓2.0必修課】課程報名:https://enstar.cc/H_slash
詢問課程,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5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enstar.cc/1104LIVE
助教會協助你,他們比我清楚流程和事項
圖:我同學今年三月在美國華盛頓拍攝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sie Woo 戴舒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次分享''如何更有禮貌的說英文''的影片中,大家對於怎麼更正確的說英文很感興趣,今天我要來討論更多使用英語和面對英國人時要注意的幾件事。 00:21 別說我 ''流汗 sweaty'' 了😰 01:35 說某人是 ''中年人 middle aged'' 02:04 說對方看起來很累 03:18 ...
「英國人 稱呼」的推薦目錄:
- 關於英國人 稱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人 稱呼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英國人 稱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人 稱呼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人 稱呼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國人 稱呼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英國人 稱呼 在 [歐美] 想請問一下關於稱呼的問題- 看板CultureShock 的評價
- 關於英國人 稱呼 在 澳洲俚語對美國人、英國人有「獨特稱呼」? Jacob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英國人 稱呼 在 美國習慣把族裔放在國籍前面,... - Translation Matters 翻譯有 ... 的評價
英國人 稱呼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那些單純相信「自己是中國人」的信仰」-「那些披著「白色」力量的馬英九」
一「不是光復而是台灣收留我們」
一「【見證黨國洗腦教育】50 年來歷史課本都這樣教 228,別再怪年輕人對它一無所知」
【高中必修無二二八及白色恐怖 促轉會提12年國教新課綱4缺失】
一「不要只知道放假...8分鐘影片讓你搞清楚228事件」#千萬不要小看低能的力量 #國共一家禽_看不出你跟共產黨有什麼不一樣系列 #藍綠一樣爛你覺醒個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45517115588365&id=584986081641475
【統派所謂的血統論】
為什麼100%原住民才是原住民 , 而劃歸漢人卻不用100% , 統派似乎都忘記台灣85%有原民血統呢?
全人類的基因都來自非洲,所以妳也是非洲人 。
祖繁不及備載 , 有興趣妳自己再找找看
https://indychinesechurch.org/eve
臺灣澎湖猿人可推算到29萬年前
中國的炎黃子孫 還可能是台灣人的後代呢~~ 四万年前台湾海峡有古人类活动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TCC/haixia/83524.htm
國家認同並不來自於血緣認同,也不是文化認同,而是跟同樣這個國家的人有「願意共享未來」「共同承擔」的覺悟 。
美國原本也是英國殖民和一大堆不同種的人混血 , 可是他們不會說自己是英國人 , 英國也不會逼美國承認自己祖先是英國來的,這些都是文化認同 。
例如 :
自己是本省➕平埔➕日本血統,另一半是外省➕金門人,我們的下一代是什麼人?當然就只是臺灣人啊!
臺灣自古以來就不是單一民族,當然不用卡在血緣上。而現代國家是以文化認同 ( 包含政治認同 ) 還有土地認同 , 基於一個 " 想像的政治共同體 " 除了地緣的親近性外,我認為還有共同決定,共同實踐公民權的要素 。
生養自己的地方才是故鄉 。如 : 灣生 。
你生在台灣 , 在臺灣長大 , 對於一個你根本沒去過 , 或者只去過幾次跟去旅遊一樣的地方 , 對那裡根本就不抱有認同情感 , 你要說自己是那裡人也說不過去 。
#立場和血統無關 。
而且人是會落地生根的 , 就像我們看清國統治臺灣的時候 , 剛開始他們拜的是 " 唐山祖 " 後來慢慢變成所謂的 " 開臺祖 " ,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從信仰看出他們對自己本來的故鄉 , 漸漸的不這麼重視 , 反而多了份自己對自己腳踩的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認同 。
同理 , 就算是1930你的爺爺才來到臺灣 到了你也三代了 , 相信你對爺爺的故鄉也不是這麼的懷念 , 反而是認同自己腳踩的臺灣土地 , 那為什麼你不能自認是台灣人 支持台澎建國呢 ?
------------
Richard Fu :
為什麼你說台灣不能獨立成一個國家,而它卻有國旗、國號、自己的貨幣、可以選總統、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語言?
為什麼你說我們是中國人,但世界各國的人都稱呼我們是台灣人?
為什麼淘寶網買東西寄到台灣是用「國外運費」?
為什麼中國喊了60年要打就是不敢真的打過來?
為什麼台灣會有你這種低能的賣國份子?
#為什麼你蠢到會以血統做為國籍?
為什麼你的祖宗就是唾棄做中國人才逃到台灣來,而你卻不遵祖命要做中國人?這是不是數典忘祖?
影片:
「我們、在台灣的、新住民,所謂「外省人」,百分之廿;他們是…恐怕數典忘祖的關係,他們不能覺醒;可是你台灣…百分之八十的、台灣土生土長的人,為什麼你不覺醒?
https://www.facebook.com/video.php?v=788516854567971&pnref=story
【林媽利教授《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65773206877023&id=757735881014089
【海賊王:血統論早就看膩了?盤點《海賊王》毫無背景的七位平民王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335577213239847&id=693282130802705
Théng-ú Chhòa:血統就能分敵我?
希特勒還百分之百是地球人,絕對不會做出傷害地球人的言行呢。
種族代表國族?
那蒙古國籍的蒙古族人認同並移民到中國後又代表了什麼國族?
#華人就是邏輯錯亂又愛強迫與代表他人的反人權87
李致穎:這可比「第一代土地小偷」嚴重多囉!還不止是小偷,而是你們「局內人」(血統論)試圖把整碗土地都捧給別人了耶!
還要繼續敵我不分,助紂為虐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4101954465597&id=1727215386
李致穎:『我本來就有華人血統,你的標籤對我沒用喔!
何況血統論和文化論都不是我目前支持獨立建國的論述,因為那等同承認統派主張的血統論和文化論是有效的。』
自稱自己有華人血統,卻又說自己沒有血統論?到底是什麼東西輾壓過後,才能產生這種思維模式啊?
另外,血統論跟文化論明明就是兩回事,為什麼要因為反血統論,就連文化論也不能作為獨立建國的論述?日本、韓國、越南的國族主義都是統派模式?腦袋到底打了幾個結啊?!
#中華邏輯華人民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7637937060040&id=1639848710
余亭茸:我比較想知道的是,如果一個白人從小在中國長大,超級認同中國,那他有資格被血統純正的中國人當成炎黃子孫嗎?
換成黑人的話呢?
血統論根本原始人,又自我感覺很有國際觀,再200年也沒辦法超英趕美吧?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69815243070379&id=100001257425395
英國人 稱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林忌:特首林鄭月娥於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後,再次漠視香港人口老化的問題,在網上寫文呼籲年輕人離開香港,前往海南「實習、就業、創業,享受椰林樹影和港人喜愛的海南雞飯」,又引來網上一片嘲諷之聲,質疑特首不學無術擦錯鞋,見海南二字就望文生義,把當年英屬馬來亞發明,於新加坡成名的菜式,竟又「歸功」到海南島去,更引來不必要的誤會,例如會否影響到香港與新加坡的關係,導致要押後公佈旅遊氣泡的詳情?
海南雞飯於新加坡成名後,於是大家就「認親認戚」爭奪,一說新加坡當時未獨立,「自古以來」屬馬來亞聯邦,二說類似做法早已有之,三說「海南雞」是來自海南島的文昌雞,「飯」也來自海南「雞油飯」的變種,可是從來都有把兩者合而為一,但最重要的香料、配料與三色醬,不但價比雞貴,而且明顯來自南洋,又怎可搞錯地方,以為要去海南島食海南雞飯?
雙重標準與輸打贏要,的確是人類的特色,例如首先於武漢大爆發而為公眾認知,被世衞稱作「2019年冠狀病毒病」,就絕對不可以提到武漢,否則就會被說是「污名化」、「製造歧視」、「分裂」、「仇恨」;可是一味「三色醬白切雞油飯」,偏要國族主義上腦,不斷爭論源自哪一個地區或國家。
看來還是英國人最瀟灑,既沒有說海南雞飯當年發明於「英屬馬來亞」,因此是「英國變種海南雞飯」,屬「英國菜」;也不介意各國稱呼「英國病毒」或「英國變種病毒」,而寫信去平機會投訴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污名化」,然後好似平機會般出聲明「強烈譴責」、並「保留一切追究權利」,笑罵由人真的如此困難嗎?
或者有如林鄭被「海南雞飯」的「海南」所誤導,以為是海南菜一樣,香港市民也常被「平機會」的「平等機會」四字誤導,以為平機會的功能,理應是追求平等,而不會只針對「武肺」二字,為何平機會從不更正「英國變種病毒」、「南非變種病毒」的說法呢?
特區政府官方仍然使用其他「污名化」的疾病名稱,例如德國麻疹、日本腦炎、伊波拉病毒、西尼羅河熱等,甚至保留「香港腳」這個俗稱,所謂「平等」何在?平機會的理據是世衞已採用了新名稱「2019年冠狀病毒病」,問題是為何世衞標準就一定要照跟?就當是好了,那麼其他傳媒為何仍叫甚麼「新冠肺炎」,而不跟隨世衞叫法?又不怕影響日本北海道的新冠郡、新冠町被「污名化」嗎?
然而世衞不止把疾病改名,更多次發聲明批判「疫苗護照」,聲稱這種做法會加深全球不平等的狀況,會製造對未接種疫苗者的歧視,那麼以「平等」為名的「平機會」,為何對特區政府推動「疫苗護照」的做法視而不見,卻只見到「武漢」?(未完,全文按連結,請訂閱蘋果日報)
英國人 稱呼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上次分享''如何更有禮貌的說英文''的影片中,大家對於怎麼更正確的說英文很感興趣,今天我要來討論更多使用英語和面對英國人時要注意的幾件事。
00:21 別說我 ''流汗 sweaty'' 了😰
01:35 說某人是 ''中年人 middle aged''
02:04 說對方看起來很累
03:18 絕對不能比的 ''手勢''!!
04:07 如何正確的稱呼同性戀
04:33 問某人的薪水💸
**如何讓你的英文聽起來更道地更有禮貌 ► https://youtu.be/Mi42nlrrl1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Susie Woo戴舒萱的網站
► https://www.susiewoo.com
訂閱戴舒萱的英文電子報 newsletter
► https://mailchi.mp/4571b6ab1d37/onwards-and-upwards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報名我的小組課程(4人為限)請聯繫
➡ susiewooenglish@gmail.com
更多課程資訊
➡ http://ow.ly/eG3f50Cp2h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XflW99p4zE/hqdefault.jpg)
英國人 稱呼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請訂閱 #開啟小鈴鐺 #澳洲俚語
《親親小站》Jacob Elordi教你澳洲俚語!
在澳洲的樹林裡會有樹袋熊掉下來要小心?
Fairy bread是澳洲小朋友最愛的派對主食?
【 其他熱門主題】
▷ 到明星家翻箱倒櫃 ► http://smarturl.it/2juv00
▷ 唐綺陽星座系列 ► http://smarturl.it/4xm6l0
▷ 美容編輯隨你問 ► http://smarturl.it/ki94gy
▷ 73個快問快答 ► http://smarturl.it/cf6wyf
▷ 打開名人豪宅 ► http://smarturl.it/8cdd1a
▷ 大明星化妝間 ► http://smarturl.it/75ar6s
---------------------------------------------------------------
【追蹤 VOGUE TAIWAN】
★訂閱VOGUE TAIWAN Youtube:http://smarturl.it/xbtuuy
★VOGUE TAIWAN 官網:http://www.vogue.com.tw/live/
★VOGUE TAIW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VOGUE 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VOGUE TAIWAN LINE:https://reurl.cc/V66qNn
★美人會不會 FB社團:http://hyperurl.co/rgfitl
★訂閱GQ TAIWAN Youtube:http://bit.ly/2fBjdcD
★GQ TAIWAN官網:http://www.gq.com.tw/
★GQ TAIWAN粉絲專頁:http://smarturl.it/r9gauv
★GQ TAIWAN Instagram:https://pse.is/JVNES
★GQ TAIWAN LINE:https://pse.is/FX7T4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marturl.it/xbtuuy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跟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訂閱我們,我們將會持續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YW13HyJaEc/hqdefault.jpg)
英國人 稱呼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NOW! 成為陳寗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lihi1.com/ZT8bZ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
Tannoy 陳寗嚴選音響組:https://lihi1.com/h3jT4
──────
先前在咖啡店跟大家介紹過 Tannoy 的喇叭是多麽的適合用來聽「咖啡店音樂」,也曾藉由評論 Tannoy Autograph mini 喇叭的機會,跟大家說明了 Tannoy 喇叭在音色還原上的優勢。
但 Tannoy 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品牌呢?他的喇叭又為什麼會如此注重音色還原呢?
Tannoy 身為音響界的大佬,從創辦至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他不僅與任何一個現行品牌比起來都算是前輩,同時在英國更是用品牌名稱替代了英國人對「PA 廣播系統」的稱呼,直接用 Tannoy 這個品牌名來代稱 PA 廣播系統,在牛津詞典上更是直接收錄了 Tannoy 這個詞,且是先以「PA 廣播系統」作為主要解釋,才提到 Tannoy 是一個音響品牌。除此之外,Tannoy 也是非常重要的監聽喇叭品牌,從二戰時期以來,就一直在錄音市場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麼 Tannoy 到底是什麼樣的品牌,又是什麼樣的技術造就他今天的聲音表現呢?今天就聽哥來說說 Tannoy 的故事吧!
#音響 #監聽喇叭 #Tannoy
──────
喜歡這支影片嗎?
請點下面連結加入本頻道的社群計畫,為影片上字幕/翻譯簡介/翻譯字幕: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VJ_eC4eduo/hqdefault.jpg)
英國人 稱呼 在 澳洲俚語對美國人、英國人有「獨特稱呼」? Jacob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澳洲俚語對美國人、 英國人 有「獨特 稱呼 」? Jacob Elordi Teaches You Australian Slang|Vogue Taiwan. 5.2K views 1 year ago. ... <看更多>
英國人 稱呼 在 美國習慣把族裔放在國籍前面,... - Translation Matters 翻譯有 ... 的推薦與評價
... 美國人(American of Taiwanese origin,包括出生在美國及移民入美國),常聽到「台美人」這個稱呼。 英國的習慣相反,台裔英國人就會是British. ... <看更多>
英國人 稱呼 在 [歐美] 想請問一下關於稱呼的問題- 看板CultureShock 的推薦與評價
不好意思 想請問一下關於英國人習慣的部份
一般來說 稱呼對方的話是使用姓氏還是名字呢?
舉例來說Harry Potter 一般英國人會稱呼對方Potter還是Harry呢?
是因親疏而有所改變稱呼對方的方式還是因別的因素而有所差異呢?
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意思
手機發文排版不好的話請見諒><
--
Sent from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0.219.2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