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買樓 租樓 注意】善用Street Check 助你搜尋治安良好地區 仲有呢件事一定要做 慎防中伏
買樓同租樓都一樣,記得睇完網上資料,再去親身睇下周圍環境
記得親身睇!!!
記得親身睇!!!
記得親身睇!!!
好重要所以要講三次,買樓租樓唔係去超市買餸,千金難買好相居,唯有多睇資料,實地考察,先可以將中伏風險減至最低!!
片內介紹既網站會係下面一一列出:
Numbeo 香港治安與其他城市比較:
https://www.numbeo.com/crime/in/Hong-Kong
(順帶一提,Numbeo亦有如物價等資料可參考)
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多元匱乏指數互動地圖 (2014 - 2016)
https://jamestrimble.github.io/imdmaps/
英格蘭多元匱乏指數互動地圖 (2019)
https://dclgapps.communities.gov.uk/imd/iod_index.html
蘇格蘭多元匱乏指數互動地圖 (2020)
https://simd.scot/#/simd2020/BTTTFTT/9/-4.0000/55.9000/
威爾斯多元匱乏指數互動地圖 (2019)
https://wimd.gov.wales/explore?lang=en#domain=overall&&z=13&lat=51.4786&lng=-3.1683
按Postcode搜尋治安情況 - UK Crime Stats:
https://www.ukcrimestats.com/
按Postcode搜尋該區資料 - Street Check
https://www.streetcheck.co.uk/
搵樓網 Rightmove 及 Zoopla:
https://www.rightmove.co.uk/
https://www.zoopla.co.uk/
其他分享:
【BNO 移民英國前 Checklist】行李有限! 到底邊啲野要帶去英國? 邊啲唔駛? 原來英國都有Made in UK口罩? 仲有集運代購好推介
https://youtu.be/G-cLNT24-UA
【香港人 走難 到 英國】租樓買樓小心錯方向? 太陽從東邊升起都有機會錯? 風向大不同? 英國 天文 氣象 小知識
https://youtu.be/AJTUHhKCndo
【香港人 走難 到 英國】不做 伸手黨 英國 實用網站介紹 交通 租樓 搵工 竟然一個網頁有齊哂?
https://youtu.be/kGmqu3lokm0
【一個在國安法下走佬的人】 a仔 走難 去 英國 之 你問我答 (下集)
https://youtu.be/g9yoH4uZIYY
【一個在國安法下走佬的人】 a仔 走難 去 英國 之 你問我答 (上集)
https://youtu.be/UpFgOLp9dVI
本集連結:
https://youtu.be/g846Hd3r3G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辰間時光 #臺灣 #臺灣認同 想要支持臺灣吧持續製作內容? 快加入臺灣吧「灣吧好捧油」:https://lihi1.com/CizZn (影片中名單更新至 3/24) -- 0:00 hamivideo APP 0:08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臺灣吧製作影片 0:20 老湯開場...
英國 蘇格蘭 地圖 在 Andy老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超越之路 王者之選
林一峰 ╳ Andy老爹 領航者的直白
當威士忌大師遇見專業試車手,兩位在專業領域內稱霸的王者在巔峰上一邊品飲著珍稀好酒,一邊暢談心目中最有型的超級好車,聊起那段成為業界領航者的不凡長路。
領航者,在業界如星炬一般的存在,他們能以標定點來計算航向與距離,決定啟程的時機,威士忌執杯大師林一峰和專業試車手Andy老爹兩位領航者不僅皆具媒體影響力,更是愛車愛酒不分家的品味信奉者,他們以龐大的熱情堅定航路,為威士忌酒迷與車迷啟動智慧導航模式,直接帶你到首要目的地。
在深不可測的酒徒之鄉蘇格蘭,是兩人對威士忌共同的移動航點,這塊多達140家酒廠的土地上,僅有7家穀物威士忌酒廠,腦海中的時間軸地圖指出他們最近喝過的好酒,它稀有、高年份、純穀物卻又是非限量的「常態性」酒款──「皇家禮炮21年調和穀物威士忌『王者之鑽』」,是威士忌之王的最新作品,領航者預測,將帶動一波受熱烈討論的「調和穀物新浪潮」。
My Way,做自己的領航者
什麼樣的人會愛上「王者之鑽」?此類高年份調和穀物威士忌本身製程需巧妙掌握極其複雜的製酒工藝,而王者之鑽更是精選自已不再運作的鄧巴頓酒廠,其酒廠堅持多一道工序,進而蒸餾出最乾淨的酒液,其蘊含的高年份絕版風味在市場上鳳毛麟角,是嚐鮮者不能錯過的王樣酒款,加上出自威士忌之王皇家禮炮之手,「王中之王」的特質毋庸置疑。常說時勢造英雄,成為王者之路上有時空環境的變革,與個人的重要抉擇共同堆疊成就,兩位大師喝著「王者之鑽」也憶起那段不容易的道路。
身為消費者買車前的燈塔指標,Andy老爹的粉專現已超過70萬追蹤人次,是名聲響噹噹的車界網紅,「最初,是怎麼紅起來的?」這個答案他沒想太多──始終保有初心、「直球式」的有話直說,加上在腦中累積更新數十年的汽車指南,並在賽道上實踐卓越成績(2015年台灣大賽車超跑GT-N組年度季軍,Lotus ExigeV6 單圈1"50秒),讓觀眾對他十足信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當時在科技業受到震盪的Andy老爹,也震出了藏在心底的轉職聲音,從國中就把所有零用錢奉獻給國外汽車雜誌的老爹,其實早就找到人生摯愛,繞了一圈,終於藉由啟動試車分享頻道,找回最初的熱忱。
大師之路,沿途必然有燒不盡的熱情,如同皇家禮炮自1953年陪伴英國女王登基加冕至今,持續與皇室與時俱進燃燒創意精神,打造許多破除框架的酒款,震撼全球威士忌界,就以最新「王者之鑽」來說,首創高年份調和穀物的「常態性」上市,別具教育意義。
威士忌教育從酒廠開始,到意見領袖持續接力,在華人世界許多初心者在愛上威士忌之前,透過關注《執杯大叔 林一峰》YouTube頻道就在短期內把威士忌知識加好加滿,連Andy老爹也透露自己曾連啤酒都不沾,但自從上了林一峰的品酒課後就此成為威迷,難以自拔。
不隨波逐流、兼具知識型與生活品味的林一峰,是台灣最早受邀到蘇格蘭與製酒專家和首席調酒師面對面的達人,堪稱最懂威士忌的風格大叔,YouTube節目從專家領進門、執杯選桶到進階餐酒搭,無論是入門者或資深酒迷都能在短短10到20分鐘獲得啟發,而喝過千百種酒款的林一峰對「王者之鑽」的初嚐印象是絕對驚豔,「它不同於低年份穀物威士忌的甜淡直順,而是如偉大攝影師鏡頭下深刻的面部紋理,充滿高年份的氣勢和複雜風格,強壓同年份的單一麥芽威士忌。」他又形容道,「高年份調和穀物就像是多年前『還沒漲價』的麥芽威士忌」,預測將會是近十年急速崛起的酒款,如同電動車於全球的發展,各國銷售量正顯著成長。
如果,王者之鑽是一台車?
愛車人與愛酒人,彷彿有種宇宙聯繫的神祕關係,林一峰也表露自己從少年時期就愛車,看到疾駛而過的車頭車尾就能說出型號,心中的夢想車單是超稀有中古 Knight Rider KITT霹靂車,倘若「王者之鑽」是一台車,它會是什麼樣的規格?
「它有頂級房車的完美追求,更有豪華電動車的智慧無敵。」Andy老爹在品嚐「王者之鑽」驚艷它平衡中的渾厚感,彷彿試駕到一台自帶王者光芒、講求精湛職人工藝的制霸車款,讓他回想起在2017年,尚不認為電動車會威脅到經典日系歐系大牌,直到親身試駕後,電動車宛若「巫術」般跳過引擎燃燒直接驅動流暢過癮,寂靜迷人的駕駛體驗,同皇家禮炮總是以領航者之姿出場,馳騁在產業前端的無懼精神,今夏以王者之鑽「熟順甜美,不辛不嗆」的極致平衡,搭載創新、寧靜優雅卻不失強勁的「馬力」,引領市場潮流,為感官體驗啟動智慧導航,直往全新之境。
#禁止酒駕 #酒後不開車 #安全有保障
英國 蘇格蘭 地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史上第六次全球暖化報告》
#人類十年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排放量過去幾年沒有下降
#地球升溫至1.5度不可避免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未來三十年暖化加劇
#我們可以阻止它變得更糟
#全球十億人口將不斷面對熱浪野火乾旱水資源爭奪
#格陵蘭冰層融化及南極冰棚崩塌不可逆轉
#地球上一些動植物將從此滅絕
#珊瑚礁白化將大規模死亡無法保護魚群
2007年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公共最新近期最重要的一份報告,全球變暖的一些破壞性影響已不可避免。但人類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全力阻止狀況變得更糟。
聯合國IPCC此份重要的新科學報告指出,各國推遲控制化石燃料排放(煤炭及天然氣)的時間太長,以至於人類已無法再阻止未來 30 年全球變暖加劇,儘管我們仍有很短的時間,阻止最悲慘的未來結論。
自 19 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已經將地球升溫度大約 1.1 攝氏度或 2 華氏度,主要是原因還是燃燒煤炭、石油,其次天然氣,獲取能源。其後果目前已經可以在全球上演衝擊各地,的氣候災民。
光是今年夏天,熾熱的熱浪在美國和加拿大造成數百人死亡,洪水摧毀了德國和中國,而西伯利亞、土耳其和希臘的野火燎原,已經失控。
根據這份由聯合國召集的科學家團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周一發布的新報告,這只是一個開始。
即使各國今天開始,大幅減少排放,未來二十年內全球溫室氣體總量仍然可能會使地球氣溫上升 1.5 攝氏度左右,我們可以説:人類現在基本上已經鎖定、無法逃避,更熱的未來。
科學家們發現,在地球升溫 1.5 度時,危險會大大增加。
全球近 10 億人可能會在更頻繁危及生命的熱浪中,傷害健康及一大部分老人死亡。
由於嚴重的干旱,還有數億人將爭奪水源。水資源,可能引發戰爭。
今天地球上一些動植物物種,將滅絕消失。
全球大片海域維持漁業的珊瑚礁,將遭受更大規模死亡。
英國利茲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此次為IPCC撰寫報告的數百名國際專家之一皮爾斯·福斯特說:“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 20 或 30 年內,極端天氣將大幅增加。” “不幸的是,我們必須了解,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
然而,人類仍然可以防止地球變得更熱。但這將需要各國協調努力,到 2050 年左右停止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
這代表我們需要立即開始迅速擺脫煤炭等化石燃料,並從空氣中快速去除大量碳!
IPCC報告總結:如果全球真誠的合作,全球變暖可能會停止⋯⋯並穩定在於升溫於1.5 攝氏度左右。
但如果各國的努力失敗,全球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與工業化前時代相比,可能會超過 2 度、3 度甚至 4 攝氏度。
IPCC報告描述了變暖程度每增加一次會如何帶來更大的危險,例如更嚴重的洪水和熱浪、惡化的干旱和加速的海平面上升,這些都可能威脅到一些島國的生存。
地球越熱,越過危險的“臨界點”的風險就越大,例如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巨大冰棚,將出現不可逆轉的崩塌。
“地球氣候系統發生了一些變化,沒有回頭路,”該小組副主席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高級顧問 Ko Barrett 說。但是,她補充:立即和持續的減排“確實可以改變我們面前的氣候絕望。”
此次公布的IPCC的報告共獲得了 195 個政府的批准,基於共14,000 多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氣候變遷物理學最全面的總結。
此報告將於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峰會上成為各國領袖高峰會的討論焦點。
包括拜登總統在內的越來越多的世界領導人支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的目標,儘管主要污染國家目前的政策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很遙遠。溫室氣體的 10 大排放國是中國、美國、歐盟、印度、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加拿大。
這份新報告毫無疑問地認為人類應對全球變暖負責,並得出結論認為,自 19 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基本上都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和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國家驅動的。和吸收熱量的甲烷。
報告稱,迄今為止的氣候變化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過去十年很可能是地球 125,000 年來最熱的十年。世界上的冰川正在以“至少在過去 2000 年中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和消退。至少 200 萬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未如此高。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海平面平均上升了 8 英寸,自 2006 年以來上升速度翻了一番。自 1950 年以來,熱浪變得明顯更熱,並且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持續時間更長。野火天氣在全球大片地區惡化。自 1980 年代以來,海洋中的極端高溫爆發——這會殺死魚類、海鳥和珊瑚礁——的頻率增加了一倍。
近年來,科學家們還能夠明確全球變暖與特定惡劣天氣事件之間的聯繫。報告稱,世界上出現的許多致命的新極端溫度——比如 6 月份席捲太平洋西北部的破紀錄熱浪——“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就極不可能發生”。溫室氣體排放明顯使一些乾旱、傾盆大雨和洪水變得更糟。
報告稱,熱帶氣旋在過去 40 年中可能變得更加強烈,這種轉變不能僅用自然變化來解釋。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危害也會隨之上升。考慮一下危險的熱浪,在過去,這種熱浪每 50 年只在特定地區發生一次。如今,平均每 10 年就會出現一次類似的熱浪。在全球變暖 1.5 攝氏度的情況下,這些熱浪將每 5 年發生一次,而且溫度會明顯升高。在升溫 4 度時,它們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或採取海平面上升。在升溫 1.5 度時,預計本世紀海平面將再上升 1 到 2 英尺,許多沿海城市經常被洪水淹沒,而過去一個世紀只會發生一次。但報告稱,如果氣溫持續上升,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巨大冰蓋可能會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破壞穩定,在最壞的情況下,本世紀海平面可能再上升三英尺。
可能會有更多不可預測的變化。例如,有助於穩定歐洲氣候的大西洋重要海洋環流系統現在開始放緩。儘管該小組以“中等可信度”得出結論,該系統不太可能在本世紀突然崩潰,但它警告說,如果地球繼續升溫,這種“可能性低、影響大”的結果的機率將會上升。
羅格斯大學氣候科學家羅伯特·科普 (Robert Kopp) 說:“這不像我們可以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如果我們保持在 1.5 度,我們就安全,而在 2 度或 3 度,則遊戲結束。”報告。 “但每增加一點變暖都會增加風險。”
專家估計,世界各國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政策將使世界在本世紀末升溫約 3 攝氏度。這加大了各國做出更雄心勃勃的承諾的壓力,超出了他們根據 2015 年在巴黎達成的國際氣候協議所達成的承諾。
如果各國兌現最近的承諾——比如拜登先生 4 月份承諾到 2050 年消除美國的淨碳排放量或中國承諾到 2060 年實現碳中和——那麼接近 2 攝氏度的變暖可能是可能的。其他行動,例如大幅減少農業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有助於將變暖限制在該水平以下。
“這份報告讓我深感緊迫,”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簡·盧布琴科說。 “現在是保持 1.5 目標觸手可及的關鍵十年。”
雖然近年來對氣候變化的廣泛科學理解沒有發生巨大變化,但科學家們取得了一些關鍵進展。計算機模型變得更加強大。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新數據,部署了衛星和海洋浮標,並通過分析冰芯和泥炭沼澤更清晰地了解地球過去的氣候。
這使科學家們能夠改進他們的預測,並更準確地得出結論,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就可能變暖 2.5 至 4 攝氏度。
新報告還更詳細地探討了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世界特定地區。例如,雖然迄今為止南美洲只有一個角落出現了可能損害農業的干旱,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2 攝氏度,這種破壞性乾旱預計將在整個非洲大陸變得更加普遍。
巴黎薩克雷大學氣候科學家、報告編寫小組的聯合主席瓦萊麗·馬森-德爾莫特 (Valérie Masson-Delmotte) 表示,對區域影響的關注是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新方面之一。 “我們表明,氣候變化已經以多種方式在每個地區產生影響,”她說。
過去的氣候報告主要關注大規模的全球變化,這使得國家和企業難以採取具體措施來保護人員和財產。為了幫助制定這樣的計劃,該小組週一發布了一個交互式地圖集,展示了隨著全球氣溫上升,不同國家將如何變化。
“為社會、決策者和領導人提供每個地區的準確信息非常重要,”馬森-德爾莫特博士說。
這份新報告是 1988 年創建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主要氣候科學評估的一部分。第二份報告將於 2022 年發布,將詳細說明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沿海城市、農場或醫療保健系統。同樣預計在明年發布的第三份報告將探討更全面的戰略,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阻止全球變暖。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今天(9日)發布2013年以來最重大的IPCC第六次氣候科學評估報告(AR6)。報告明確警告,人類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嚴重氣候變遷效應,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幅度,將在本世紀跨越巴黎氣候協定設下的攝氏1.5度門檻,或甚至超過攝氏2度。部分摘要如下:
1. 2011~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相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增加約 1.1 °C。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至少是 200 萬年來最高(410 ppm)。
2. 自從上一份2014年評估報告(AR5)以來,全球地表溫度強烈地變暖。過去五年(2016~2020 年)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3. 海平面上升和冰層流失的速度加快。目前海平面以近3000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中,相較於1901~1971 年,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 2 倍。
4. 極圈冰層流失更快,若以2010~2019 年期間與 1992~1999 年期間相比,格陵蘭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增加 6倍、南極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則增加 3 倍。
5. 更多科學證據歸因溫室氣體排放和極端氣候的關聯性,特別是極端降雨、乾旱、熱帶氣旋和複合極端事件(乾燥/炎熱天氣與野火事件)等。
IPCC報告撰寫人之一的 Helene Hewitt表示,「先前報告中,對北極海冰融解的趨勢略有低估,現在我們綜合多方面的證據顯示,在所有情形下,我們可能在2050年之前,就會首度看到北極幾乎沒有海冰的景象。」
https://www.ipcc.ch/assessment-report/ar6/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9/climate/climate-change-report-ipcc-un.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英國 蘇格蘭 地圖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光臨臺灣吧 #辰間時光 #臺灣 #臺灣認同
想要支持臺灣吧持續製作內容?
快加入臺灣吧「灣吧好捧油」:https://lihi1.com/CizZn
(影片中名單更新至 3/24)
--
0:00 hamivideo APP
0:08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臺灣吧製作影片
0:20 老湯開場
0:46 辰間時光是什麼節目?
0:54 本集新聞摘要
1:00 1994年支持台獨新高點:千島湖事件
4:46 (禁忌的)強盜洞實驗
6:55 史恩康納萊與蘇格蘭獨立公投
9:38 馬拉松選手戴臺灣宮廟帽
10:38 老湯:臺灣要如何「被認同」
11:56 留言、分享、按讚訂閱!
12:17 花絮:Nana 想問老湯
(本影片錄製時間為 2020 年)
--
你渴求「被」認同嗎?
你知道嗎,認同不只不是固定的,還很容易隨時間改變!
1996年臺灣第一次正準備民選總統的時候,
中國在臺灣外海發射飛彈,還舉行登陸作戰演習。
這個事件讓臺灣認同大躍進!
而接下來的日子又有哪些事件
改變了臺灣人的身份認同呢?
另一方面,臺灣人為什麼那麼希望「被」認同?
我們又可以做什麼事,加速「被」認同呢?
--
『辰間時光』
邀請捧由與我們靜下來,多花一點點點時間!
☕️ 快內容帶來資訊,慢內容多點反思 ☕️
熱門議題的討論不只看現在!
一杯咖啡的辰間時光,從世界看臺灣,有脈絡地了解議題,
與你在時空地圖下找到自己的定位。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