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雀仔橋 ]
分享專欄全文。
回到學生年代,下午常常走堂往雀仔橋附近的山貨店尋寶,找到made in Hong Kong或日本製的杯碟就非常興奮。
那時候只覺得每次必須上斜落斜有點麻煩,還未知道其背景,甚至名字。
教科書不會提及的地區歷史,雖然這條步道一直見證香港醫療與衛生發展,包括公立醫院與地下公廁。
原文刊 AndthenHK
—————————
沒有雀仔的雀仔橋
未獲評級的古蹟
有些地標,節日限定。比如元朗大橋街市的燈籠街,近日把人們召喚到社區,一年一會,因而珍貴。
城市另一邊,另一條燈籠街更早出現,位於皇后大道西,上環與西營盤交界。
每年中秋,經營香燭紥作的商店紛紛掛起燈籠,碩大的楊桃金魚兔子,佔據半條街道的天空,無聲又大聲地提醒節日臨近,路過心頭一陣暖。
這是社區地標的感染力,儘管近年好些紥作舖結業,畫面難免褪色。
那兒還有一個地標,每天都在,由180年前開始——跟燈籠街幾步距離,有一面石牆,突兀地拱起,路上的一條脊骨,人們叫它「雀仔橋」。
這並非官方地名,老一輩街坊才唸得出的名字,親切但有點陌生。想像這種口耳相傳,本身已是非常活潑的人文歷史。
而石橋也不真的是橋,建於平地,早於1840年代已經存在;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曾在Flickr公開一批香港早年珍貴舊照,其中一張攝於1870年代,可見雀仔橋當初的模樣。
那時皇后大道西一帶還未大幅填海,仍屬海濱,需要一道防波堤,以麻石興建,按地勢築成帶弧度的拱形,大概因此被稱呼作「橋」。
而它有另一實際用途:通往山上的海員醫院,1843年成立,替海員醫治性病,後來是香港進行第一宗外科手術的醫院。
1848年海員醫院遷至灣仔(變成現在的律敦治醫院),原建築改為「國家醫院」(Civil Hospital),當時的公立醫院;之後建築群陸續重建,60年代正式成為現在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
雀仔橋見證香港初年醫療發展,可是問題來了:那跟雀仔有什麼關係?
有說橋後山坡為樹林,每到黃昏便出現鳥群棲息的場面,因而得名,頗為浪漫。
另一說法較有根據:當旺角雀仔街還未出現,戰前第一代雀仔街原在中環閣麟街,及後曾遷至上環永吉街,之後再移至現在雀仔橋位置,石橋自此有了暱稱。
翻看歷史,雀仔橋對面曾有非常著名的高陞戲院(建於1890年,看粵劇的地方),附近亦有武昌茶樓及得男茶樓;但凡飲茶撚雀的場所,少不了吸引雀販聚落,也許就是雀仔橋得名的理由。
可以肯定的是,雀仔橋是香港衛生發展的重要成份:1911年,橋底曾經建設地下公廁,直到1990年停用。
公廁入口設於行人路面,已用水泥封平;而石牆上五個耐人尋味的方格,屬於當年公廁的窗口,同樣已被填平,留下是不該封存的地區歷史。
雀仔橋作為古建築的份量,不用多說,然而跟許多地標一樣,它一直未獲列為古蹟,甚至從未被政府評級。
今年三月,經中西區區議會要求,古物古蹟辦事處將雀仔橋列入「須進行評級的新項目」,結果未可預料。
在同一地點180年,雀仔橋見證西營盤,以及整個海岸線的巨大變化。
高高低低,上上落落,人們魚貫步過。
有天即使名字失傳,它一直站住,頑固地維持著那弧度曲線。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英語:Hong Kong Jockey Club Kau Sai Chau Public Golf Club)是香港唯一一個向公眾開放的高爾夫球場,位於新界西貢區滘西洲,由香港賽馬會撥款5億港元興建,於1995年12月落成啟用,供一般香港市民租用。高爾夫球場面積250公頃...
茶座賽馬 在 愛麗絲夢遊香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之前去中大留意到呢間隱世日系餐廳 @bethelight.littleidea🤣榻榻米既位真係好和風😍仲配埋好靚既冷泡茶瓶🍵so relax~同埋個店名都好特別😆英文名叫Be the light☀️超級有意思既名🌱而且呢度人少少😭好岩安靜一下🐒嘆下茶食下蛋糕✨個人覺得戚風蛋糕都唔錯🍰💕🤤🤤🤤❤️
.
#小念頭
地址:沙田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研究生宿舍3座地舖
Address: G/F, Jockey Club Postgraduate Hall 3,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 Tin
#中大校巴敬文書院站
#cucwchucollegeschoolbusstation
.
#cafe #日系 #中大 #假日好去處 #打卡 #食家 #hkfoodie #foodie #hongkong #hk #hkgirl #blogger #hkblogger #food #fooddiary #iphone #photography #foodphotography #foodshot #discover #foodblogger #instagram #openrice #写真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跟著愛麗絲食好西 #香港遊記 #愛麗絲夢遊香港
茶座賽馬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成和道診所有個「哨牙仔」醫生,每人認得哨牙卻不識他的名字;還有當不成騎師的金都茶餐廳外賣員,每次送外賣時候會跑幾個圈......華洋交雜的跑馬地,看似在鬧市中隱蔽一角,若從口耳相傳的民間歷史理解,原來如此不一樣。
一個看似落戶眾多富豪的快活谷,因著英軍的亡魂座落了多個墳場,又由於這個近山的結界,不乏五代人落戶於此,還有往昔賽馬業衍生出形式照顧街坊衣食住行的商店,皆塑造出居民獨有無二的社區經驗。
由區內議員策劃的「馬照跑 區會變」跑馬地棋盤遊戲,棋盤上不是大型地標建築,反是一間間在60至90年代盛載居民小日子的店舖,可見到區內環境與居民集體回憶交疊的生活細節,如昔日成和里馬扶宿舍林列,小朋友到處穿插玩豆槍,或是發生於安美雪糕公司門前、轟動全港的首宗使用用DNA鑑證技術「紙盒藏屍案」,一一藏於棋盤內。而這些居民一講便有共鳴的回憶,皆收集自街坊的facebook專頁「我們都在跑馬地長大」。
外間對跑馬地的片面印象,也許就是與地鐵絕緣的一個中上住宅區,名人出沒點,還有高級食肆及酒店的集中地,平民如你我閒時不會走近。但如此一個富庶的社區,交雜著不同階層和生活方式的人,如今仔大女的街坊亦在往昔跑馬地默默耕耘,有街坊的親戚每天風雨不改到附近的「巴黎農場」(海洋公園前身),清晨步行兩個鐘到農場「割菜」去舊黃泥涌街市售賣;而因著靠近山脊,跑馬地滿地防空洞入口,貫穿禮頓山與銅鑼灣,有街坊便分享二戰時如何走入附近防空洞,再在利舞台出口處儲糧的經歷。沿著棋局邊走邊看,更可見早期當時不少與賽馬業有關的店舖亦應運而生,當時賽馬業從業員福利條件優厚,有著較高消費力,有能力光顧如中檔次的酒家,或是到專為馬會員工服務的馬扶華人職工會戲院看戲,食一碗紅米飯。而不少如今已開得成行成市的品牌,如第一間7仔、第一間百佳、東東雲吞麵、聖安娜小廚(聖安娜餅店前身),亦曾發跡於此。
新一代的跑馬地街坊,從這個棋盤遊戲,會否讓你們愛這個社區更多?
#馬照跑區會變 #張嘉莉議員 #Art Together藝術到家 #香港城巿發展研究學社 #我們都在跑馬地長大 #社區創作
茶座賽馬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英語:Hong Kong Jockey Club Kau Sai Chau Public Golf Club)是香港唯一一個向公眾開放的高爾夫球場,位於新界西貢區滘西洲,由香港賽馬會撥款5億港元興建,於1995年12月落成啟用,供一般香港市民租用。高爾夫球場面積250公頃(啟用初期為158公頃),共設有三個標準十八洞球場(啟用初期為兩個),一個擁有60條球道、分上下兩層的練習場,和兩個練習用的果嶺。座落於風景怡人、起伏不平的海岸線上,分別是由著名的Gary Player設計的南、北場和由Nelson and Haworth設計的極具挑戰性而又同時擁有西貢及南中國海優美景觀的東場。滘西洲位處於西貢半島範圍,已成為一處自然生態天堂。高球員在打球時與眾多動物及雀鳥如麻鷹、白鷺、蒼鷺以及赤麂等一同分享這二佰五十公頃的球場。此外,球場亦致力於環境保育工作,成功取得「Certified Audubon Co-operative Sanctuary for Wildlife」的榮譽。
除了三個高爾夫球場外,滘西洲亦提供高質素的高爾夫球訓練課程,而其完善的設施包括: 設有泛光照明的練習球道、短距離揮球練習場、高爾夫球專門店以及環境優美的餐飲設施,是公司或社團舉辦活動的理想地點。
星期一至六供應半自助午餐(不包星期日),另星期六/日及假期加設包船票之下午茶(比午餐便宜)
茶座賽馬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深圳東部華僑城座落於中國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華僑城集團精心打造,是集休閒度假、觀光旅遊、戶外運動、科普教育等主題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主要包括大俠谷生態樂園、茶溪穀度假公園、大華興寺、酒店群、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塊,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大俠谷生態樂園以“人與自然”為主題,集山地郊野公園和都市主題公園於一體,實現了自然景觀、生態理念與娛樂體驗、科普教育的創新結合,主要包括水公園、峽灣森林、海菲德小鎮、生態峽谷和等四大主題區,自然奇幻的主題樂園為遊客帶來不一樣的歡樂體驗。東部華僑城酒店群現擁有八大主題酒店,擁有約1400間客房。其中包括以瑞士文化為主題的茵特拉根酒店、展現"禪宗"大乘境界的大華興寺菩提賓舍、以房車為設計理念的房車酒店、以"水"元素為主題的瀑布酒店、集合歐洲經典城堡文化的城堡酒店、以“火車”為主題的火車營地、以德國黑森林咕咕鐘為主題的黑森林酒店和以集裝箱概念為主題的咖酷旅館。茵特拉根酒店坐落于茶溪穀度假公園內,擁有288間客房,以瑞士文化為主題,充滿異域風情的設計風格,讓客人仿若置身于雲端天堂。城堡酒店是東部華僑城酒店群獨棟城堡套房,借鑒中世紀歐洲古城堡的建築風格,內擁有25間尊貴客房稀世珍藏,其中1套總統套房獨有景觀,以國際總統級接待標準精心打造。接待廳與宴會廳,豪華的特色包間是舉行公司會議活動、私人聚會、展會和中西式婚禮的理想場所。菩提賓舍是以佛教文化為主題的精品酒店,擁有22間客房,坐落于大華興寺景區內,它將“禪宗”理念融入酒店設計當中,將山海之間獨有的禪意世界呈現在都市人的眼前。房車酒店坐落於體育公園內,以房車文化為主題。擁有180間概念客房與4輛豪華房車。它將房車的動感元素融入到酒店的設計理念中,帶給客人全新的入住體驗。茵特拉根小鎮擷取歐洲瑞士阿爾卑斯山麓茵特拉根的建築、賽馬特的花卉、謝菲爾德的彩繪等多種題材和元素,實現了中歐山地建築風格與優美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溫馨的主題街區、古老的森林小火車、典雅的度假酒店、茵特拉根溫泉、東部華僑城大劇院、水上高爾夫、網球館等,在山谷間創造出一個美得像童話世界的山地小鎮。茶溪谷度假公園呈現了一個綠的世界、花的世界、中西文化交融的世界和休閒度假的世界,體現休閒度假旅遊文化,主要包括:茵特拉根、濕地花園、三洲茶園、茶翁古鎮以及水上高爾夫練習場、屋頂可開合式網球館、東部華僑城大劇院等。
茶座賽馬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公園佔地8.16公頃,於1991年5月正式啟用。公園的現址原為域多利軍營,在1979年,政府決定把軍營近山麓的地段撥作商業發展及興建政府樓宇用途,而近半山部分則交由前市政局和前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合作發展公園,工程耗資達3億9千8百萬元。公園內保留了多座於1842至1910年期間興建的軍營文物建築,包括三軍總司令官邸旗桿屋(現為茶具文物館)、羅連信樓(現為香港公園辦事處、紅棉路婚姻登記處)、華福樓(現為教育中心)和卡素樓(現為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在公園中央,遊人可看到由舊軍營網球場改建而成的人工湖和瀑布。沿湖畔小徑往中環方向拾級而上,便到達奧林匹克廣場、香港公園辦事處和紅棉路婚姻登記處。公園中部有依山而建的溫室和觀鳥園這兩座大型現代設施,並毗連太極園和鳥瞰角,組成香港公園的特色建築群。太極園 - 太極園內有長長柱廊,並有多個庭院,可供遊人耍太極。園內中央設有弘揚抗疫精神,又名 ( 雨後彩虹 ) 建築景觀,以紀念 2003 年犧牲的沙士英雄。鳥瞰角 - 鳥瞰角是一座 30 米高的塔樓,有105級螺旋的梯級,塔頂設有觀景台,可供遊人俯瞰整個公園。奧林匹克廣場 - 面積達 1,100 平方米的花園廣場,約有 880 個座位。這個廣場是專為舉行活動而設的,例如體育推廣活動、戶外展覽會、木偶戲、音樂會及其他文娛活動,而平日更是市民寧靜休憩的好地方。茶具文物館 - 館內有 9 個展覽室,分別收藏明,清及民初時期製造的江蘇宜興茶具珍品。地下展覽廳展出一個名為「中國茗趣」的常設展覽,介紹中國歷代的備茶方法及展示不同款式的茶具。一樓展覽廳展出與茶具有關的短期專題展覽。週末假日還設有小型藝墟售賣各色各樣藝術品。維多利亞軍營內的羅連信樓 (Rawlinson House), 建於二十世紀初期, 是英國駐港英軍司令的官邸. 現時已改為紅棉路婚姻註冊處的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