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職責是幫助痛苦中的個案找到方向,但怎麼說他們也是個人,有感情會感受的獨立個體,有時候也是會隨個案的經歷而波動......
身為一個有血有淚的助人/陪伴者,他們又是怎麼面對與轉換呢?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
莊博安 論文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下文章摘自于
http://pansci.asia/archives/86895
写的很好。
认识何谓 Vicarious Trauma and Vicarious Resilience.
**
心理師會因為同理個案而跟著跳樓嗎?
2015/10/14
文 / 莊博安(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
「聽到那麼多難過的故事,你應該需要很多時間排解情緒吧?」A朋友問。
「每天要承擔那麼多痛苦的事情,你也過得很痛苦吧?」B朋友言。
「接到好幾個自殺的個案後,你會不會被影響,也變得很悲觀想自殺啊?跳樓的話要和我說喔!」我的天兵好友如是說。
自從進入這行後,很多親朋好友會好奇,心理師是否容易被個案影響內心狀況,難過跟著難過、痛苦跟著痛苦,被搞的整天心情憂鬱想死之類的。
我得承認,如果用心體會個案的處境,必然會感到悲傷難過。我們也是人,不管有多少專業能力技巧,肯定會被他人的情緒影響,跟著哭笑。
「所以是會囉!?!」,媽妳別急。
最近因為朋友在寫論文的關係,順耳聽到一個很棒的概念,剛好可以有效回答這個問題,這也澄清了我很樂意成為一位心理師的原因。
的確可能在會談過程中,因為同理個案的創傷經驗、或是看見聽見個案滿目瘡痍的童年、又或是個案無意間吸收進加害者的特質,又在會談室內展現出來,進而讓會談者經驗到侵略性的態度;這些專注在個案身上的創傷經驗,導致心理師內在感覺、想法、自尊等等的改變稱為「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1。
但近年又有學者提出一個有趣的概念,稱為「替代性復原」(Vicarious Resilience) 2。這個過程講述助人者會因為專注與同理個案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經驗,也同樣讓助人者的內在心境產生改變,得以重新審視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並且變得較有能量、希望,與視問題為一個可以克服的困境。
同樣這則文獻中,他們訪談1位精神科醫師與11位心理學家,均在綁架、流離失所、與政治迫害的受害者領域工作1年到18年不等。其中的助人者分享到,藉由觀看個案克服困難的堅韌彈性,也讓我們更加勇敢、智慧地面對自己的生命:
「你開始定義問題意義的角度不再相同……這項工作會產生正向的改變,讓你變得更能隨機應變、較少懼怕感、更有活力、更堅毅果斷、更主動,並不斷熱切地檢視自己。……你會反問自己,怎麼沒能處理好自己的議題?換句話說,你發展出你的潛能。」
這是令人感到很有希望的一種觀點。個案和心理師一同開心、一同難過,而且也是一起成長,與學習到如何成長;這源自於彼此關係的深厚程度。在一個相互尊重與信任的關係之內,一旦能夠體會對方的痛苦,就也勢必會被對方的堅毅所打動、轉化、與療癒。這是改變彼此內在運作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會超越晤談室內,並擴展到個人生活當中。
所以,的確會有些傷痕殘留在「心」上。但很棒的是,如果我們持續真誠地貼近另一顆心,陪它一同度過那些幽暗孤寂的時刻,你也可以見到它們耐心縫補修復的過程。然後,在某個接完個案的疲憊夜晚,你可能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再為了某種程度的情緒波動自我責備、或醉倒在諮商文獻前。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助人者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他自己其實是最大的獲益者。因為走過一段旅程後,雖然有些痛苦、有些淚水。但我們獲得更多希望感,變得更樂觀,也被個案身上的力量所鼓舞,而使用類似這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生活中的困境,並對個人生活有極為正向的改變3。
一次又一次,每次遇到不一樣的事件、不一樣的歷程,每次對生活都又有一種新的看法。然後,你就有了很多觀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每次結束,都會變得再成熟一些。
就像投射測驗中,我經常會畫出有數道刻痕、卻又茁壯的大樹。那似乎代表著一個能真正看到、並走過許多困境的人,終將成為一個成熟且穩重的個體。對助人者、對個案、對所有「人」都是。
更多相關資訊可參考作者粉絲頁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https://www.facebook.com/標註自由-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878580342177703/
參考資料:
1. McCann, I. L., & Pearlman, L. A. (1990).Psychological trauma and the adult survivor: Theory, therapy, and transformation (No. 21). Psychology Press.
2. Hernández, P., Gangsei, D., & Engstrom, D. (2007). Vicarious resilience: A new concept in work with those who survive trauma. Family process, 46(2), 229-241.
3. Hernandez-Wolfe, P., Killian, K., Engstrom, D., & Gangsei, D. (2015). Vicarious resilience, vicarious trauma, and awareness of equity in trauma work.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55(2), 153-172.
莊博安 論文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林鄭
#李嘉誠
#今天的領導不可再以自我為中心
莊博安 論文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The Tragedy of Liberation: A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1945–1957 by Frank Dikötter 導讀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y2NZ1y2oYk&t=107s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港區國安法
#大清洗
#大抓捕
莊博安 論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這就是英國人:從食衣住行育樂了解英式生活」介紹
訪問作者: 胡蕙寧
內容簡介:
英國皇室禮數繁瑣眾所周知,而人民卻堪稱歐陸最幽默、最愛搞笑開趴的族群。
第一手的社會觀察資訊、揭露38個英國人的真實面貌,讓你一掃對英國人的刻板印象,
深度了解這個有趣、多元化、具備包容性與多重面向的國家。
本書特色:
[食] Eating
「來杯茶嗎?」英國人不只愛喝茶,也有各種以「茶」來與人溝通的話語。他們也很愛三明治,在英格蘭、威爾斯稱為「sandwich」,在蘇格蘭卻叫做「pieces」,而北英格蘭還有地方風味三明治「butties」或「sarnies」。酒館是他們的社交中心,客群不分男女老少,許多地方還會在22:55撞「酒鐘」,提醒記得去買當晚最後一輪酒!
[衣] Clothing
英國上班族上班穿套裝和西裝是尊重工作的象徵,但下班後,英國男人喜歡把上衣外放,女人變身性感辣妹,即使冷冬寒天,也照樣短衫肚兜就出門。沿襲貴族服飾傳統,英國人相當重視帽子,從散步扁帽、大宴禮帽、女皇帽到擋風帽等,在婚喪喜慶時戴上是為了顯示特別的尊重。
[住] Housing
如果你認為倫敦是英國的一切,那就錯了!真正的英國在村莊小鎮,到那裡才聽得到正統英文、看得到英國的「原樣」,也更能發現真正具有階級性的英國風情跟品味。修繕自宅不是英國人的強項,但以低價買入舊房子、改裝後轉賣卻大有市場;當地租屋一定要知道terrace house、detached house、bungalow等差異,且讓作者為你解析。
[行] Transport
英國的火車鐵道系統、倫敦的地鐵都是全球最古老的「交通史蹟」,裡面滿載著英國人對過往緬懷的驕傲。英國人開車算猛,最令人吃驚的是公車也拼高速,這在歐盟國家裡可不多見。在英國一遇球賽街頭就不安寧,走在街頭,除了要小心左駕跟左走之外,好心人還會警告你:「小心足球迷。」
[育] Education
英國家長到學期末都會接到一份孩子的年度報告,報告內容凸顯出英國早教尊重每個孩童不同的特色,裡面沒有分數評比,通常也不會列等級。英國的私校系統發達,不少家長為了孩子的前途,也會讓孩子補習說話、儀態、數學等等,一些權貴父母無暇照顧,就喜歡把孩子送去提供住宿的「全居教育」學校當哈利波特。
[樂] Entertainment
蘇格蘭話的新年叫「霍格莫內」(Hogmanay),是每年固定在西曆除夕舉行到元旦的年度慶典,除了用火光迎新外,他們也很重視「跨年第一步」(First Footing),這習俗也傳至英格蘭,成為一種希望來年昌榮好運到的習俗。英國人很能、也很愛開玩笑,非常具有幽默感,電視上不只有很多優質搞笑劇,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也很喜歡重金製作各種主題的好節目。
作者簡介:胡蕙寧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與台灣首位台大經濟、法律系雙學位畢業生。曾獲勞工文學獎、寰宇旅遊文學獎。通中、德、英、台語,旅居德、英25年。曾任教職、採編、特助、德國法院暨各大特展口譯、駐歐洲特派記者。德文著有《競爭自由在德國憲法上的保障與原則》論文集,中文著《這就是德國人》、《開始當記者就上手》、《法律企業家──林敏生傳》。合著《胸有成竹說成語》、中研院《管制革新》論文集。譯有《大法官之旅》。現任台媒駐歐特約作家、英國社區義工太極拳老師、老人院活動、藝術畫課、社區園丁等特助,獲頒2018年英國義工組織最高榮譽女王獎義工狀與國家鑑定社區發展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