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天,
誰幫我們呢?
《法華經者的話》~釋悟觀
生死齊平,
菩提淨明鏡。
法華經者,
是「如來使」,
如來所遣,
行如來事。
釋悟觀 文字·攝影
《法華經者的話》
深水觀音禪寺住持,
華梵大學董事長—悟觀法師。
透過天台思想和自我修證,
直探眾經之王《法華經》義髓。
師承—
華梵大學創辦人
曉雲法師
深水觀音禪寺 開山住持
開良法師
傳承法源—
大崗山義永法脈(臨濟宗)
華梵大崙山
曉雲法師(天台宗)
名書法家
李蕭錕先生
特別為此著作書法、禪畫
《法華經》教人覺悟人生
最需要的是什麼?
生存最珍貴的是什麼?
無他,「善巧安心之道」而已。
「如來使」
是法華經者之佛人的願力,
明達實相;
然後可與眾生為救,
為歸趣,為慧炬明燈,
為無上善導。
法華經者是如來使,
如來所遣行如來事。
如來事者以
「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來闡釋「蓮華」之菩薩精神,
彰顯妙法之思想。
生命之無窮無盡,
心願之無邊無量,
乃妙法平等之妙運融通,
運行平等大慧,
生生息息,息息生生,
宇宙如是,生命亦如是。
法華經者,
如來一切所有之法,
如來一切自在神力,
如來一切秘要之藏,
如來一切甚深之事。
法華經者,
能令一切眾生喜見,
能令一切眾生離苦痛,
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學佛四十多年以來,
一直在思考「寂寞的路口」
這一件事,
我們真正學佛的人,這件是大事,
到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天,
誰幫我們呢?
學佛就是要安頓好
生死這件事情呀!
這就值得我們
付出精進心來修行,
不能做「生命的俘虜」啊!」
~釋悟觀
悟觀法師《法華經者的話》BV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彩墨展 #吳孟珊專訪 ▲探討存在與轉化 - 吳孟珊筆下的變奏山水 ▲從小與山為伍的吳孟珊,意識到近年來環境變遷對生態造成的迫害,大自然已非往昔美好,她企圖以創作者的角度呈現作品,呼籲大眾重新省視環境議題。 吳孟珊從小受熱愛藝術的母親影響,記憶中,母親總是會帶著她恣情地在牆壁上塗...
華梵大崙山 在 凌宗湧 Alfie Lin 花藝生活美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在現代化與尋找自我主體性的過程中
總是習慣性的接收與複製西方的美學
然後越來越失去機會的
作為一個辛苦的追隨者
所以
不要習慣接受那些習以為常的事
要勇於挑戰那些不可思議的可能
找到一雙能看見美的眼睛
就能找到一種屬於你我自己的美學
這是我與凌宗湧老師上山下海吹風淋雨了一整天
所得到很深的醒悟
從一個送花的小弟到花藝的大師
到開創一種屬於台灣的生活文化與空間美學的先驅者
在他身上看到了一個
作為一個自詡空間專業者
除了專業與技術本身
以及除此之外的事物的追求
以及
作為一個想在教育領域付出一點小小努力的我
無疑是當頭棒喝般的醍醐灌頂
再次感謝凌宗湧老師及其所帶領的CN flower團隊
在百忙之中
抽空為一個小學校的小小理想性的教學計畫
提供了一個無私又極具啟發性的嘗試
這一個運用在地自然環境的素材
獨一無二屬於華梵大崙山的聖誕樹
不僅是空間與花藝結合的大型作品
更是一種集體創作的行動藝術
我相信這個作品不會只因聖誕而生
更會像個種子般
發芽在每個同學們的心中…
(文章分享來自 華梵大學 康智凱老師)
華梵大崙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彩墨展 #吳孟珊專訪
▲探討存在與轉化 - 吳孟珊筆下的變奏山水
▲從小與山為伍的吳孟珊,意識到近年來環境變遷對生態造成的迫害,大自然已非往昔美好,她企圖以創作者的角度呈現作品,呼籲大眾重新省視環境議題。
吳孟珊從小受熱愛藝術的母親影響,記憶中,母親總是會帶著她恣情地在牆壁上塗鴉,小學時,孟珊與母親靠著繪畫入門的書籍自學繪畫,而到孟珊國中後,開始上畫室學習鉛筆素描的基礎課程,因此升學時,也如她所願地進入復興商工繪畫組。這段期間,一直都是學習油畫與版畫的西方媒材為主,直到進入華梵大學後,孟珊進而接觸了水墨書法課程,從大學一路持續臨帖練字的習慣,至今未變。
大學畢業後的孟珊,轉而從事全然不同於水墨的設計工作–布料開發,她經常忙碌地出差和參展。2014年時,吳孟珊於某次因緣巧合下,突然有種想繼續念書的想法,因為對她來說,“設計”就是一種畫畫,從珠寶設計到包款設計、以及布料開發設計,都是為不同屬性的產品,進行一場美的視覺改造,她一直認為:設計,其實就是用電腦繪出自己想像中的草圖,在繪出前的過程需要資料收集:包含流行趨勢、色彩計畫、線條筆觸、材質搭配、價格考量、地區文化的接受度,這些就像是她在完成一件作品的本質,所富含的一切。於是,吳孟珊在忙碌工作的同時,也於台師大碩士水墨創作組開始進修,在重返校園的生活中,她在學習過程裡受到很大的影響、漸而建構起自我的反思,也由此衍生出山水系列創作的脈絡。
▲山的記憶
山為這次的主軸創作,吳孟珊幼時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與家人出遊時的景像,她最喜歡坐著車裡,享受著從窗內看著近景、望著遠方綿延不絕的山峰,當時假日遊玩最常經過的地方也都是山區,甚至後來考取上的華梵大學,也位於石碇區的大崙山上,幾乎都是以山為主的視覺記憶,對孟珊來說,也是一種安定以及沉穩的符號,反觀這幾年的氣候變遷,大環境的改變,讓她對於山這樣安定、沉穩的符號,有了一種不確定性的反詰。
▲生態轉變引起創作動機
面對近年來自然生態系統的變化,對人類社會造成極大的衝擊,這是從工業革命後所帶來的諸多後遺症,如環境污染,冰山融化,熱帶雨林的減少,火山爆發..等等自然災害的不確定性,吳孟珊深受環境變遷的影響,也對這樣現況有著許多感觸,她嘗試著以山的不同面貌,建構個人對於山的圖像語彙,表達對生態環境的反思,試著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自身的生態審美關係中,取得其中的平衡點。
▲大自然的循環為創作脈絡
此次展出的冷調冰山水系列,探討的是冰山與冰河的狀態演變,這是了解長期氣候變遷的重要指標,孟珊試著呈現人與自然共存的價值。她透過作品,希望喚起人類與自然生態環境物種的體認,與自然共生的價值、以線條筆畫方式進行創作,冰山與水的色彩意象,帶入北極熊物種與環境的關聯,企圖營造出不同的視覺觀感,並且表達自然生態的循環是相依的。
而較濃重感的火山水系列,也是此次展出中吳孟珊最滿意的創作。由於火山噴發和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火山作用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不僅造成人類與財產的損失,更會危及人類與大自然動植物的生命,反觀火山的益處從火山地質,火山地形以及後火山作用的地熱和溫泉,以及肥沃火山土壤都讓地表從新賦予新的開始,從反方向來表現,火山爆發下所展現的力量與生命契機。以重彩方式呈現火山爆發所帶來新造陸地的多彩多姿,並藉由繽紛多色的煙霧,而期待著未來的迷幻和生命力的不可限量。
長期從事設計產品流行趨勢工作的吳孟珊表示:其實在這個產業中,不難發現很多來自於不同國家文化的風俗,紡織貿易產業的趨勢、以及每一年的顏色、材質、新技術,對她來說,都是一種靈感的發想和來源,從紡織段來說,布料由經緯交織而成,產品根據顏色、季節、功能,不同種材質的搭配,就像藝術創作那樣的不可預期,是一種偶發性,但也可以是一種可預測性的結果。
▲環境變遷的反思
吳孟珊認為:創作代表一種精神上的生產活動,藉由藝術創作本質深入理解並且認識自我與人,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也是一種實踐的活動表現。從自然界中獲取的靈感–山,在個人水墨書寫性上,她試著譜出屬於自我調性的創作,也是一種對環境變遷的反思,期許大家在面對現代工業社會在人與生態環境上出現倫理的失衡,進而影響觀者,一同以行動來保護以及重視這個地球的生態。
▲吳孟珊–呈現變了奏的山水全貌,試著喚醒大眾的生態反思。
吳孟珊(MOSEN WU)簡歷: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水墨創作組 在職碩士班 ( 2014/9~在學中)
華梵大學 美術系 水墨組 學士畢業 (2004/9 – 2008/6)
復興商工 美工科 繪畫組 畢業 (2000/9- 2003/6)
經歷:
協虹實業有限公司 產品設計師 (2009/8-2010/8)
瑞遠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設計師 (2010/8-2013/4)
潤泰全球股份有限公司 印花開發設計師 (2013/6-2014/9)
IROO 依洛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印花開發設計師 (2015/6-2016/7)
汎果創作國際有限公司 產品設計師 (2016/10~
經歷:
中華民國(第30屆)全國青年盃水彩寫生高中組比賽第2名
台北市光華獅子會(2002)水彩寫生優選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1/14-2017/03/05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TKtX8bKlH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GRQb-uiTxStxKinQMCmZtQYADSg)
華梵大崙山 在 這兩天大崙山入口是不是進不去 - 華梵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昨天想說,可以開始選課了,結果大崙山入口進不去。今天又試了一次,一樣gg。叫朋友試也進不去。是我跟我同學太塞還是大家也進不去?? - 華梵大學 ... ... <看更多>
華梵大崙山 在 華梵大學-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華梵 大學, 新北市。 4342 個讚· 348 人正在談論 ... 22301 New Taipei City 新北市石碇區華梵路1號. 規劃路線 ... 我們身處大崙山之中,有幸參與大自然四季的變裝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