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泡泡 這13集的節目是我去年在旅讀雜誌的專題,主要是歷史上談到飲食的書與它們的作者,有些書我之前沒有仔細讀過,仔細看來才知道這麼有趣~
比如元代皇后的飲食寶典,又比如董小宛如何熬製果醬等等,當然,這只是飲食史上的許多小片段,但也值得一讀了。
*前方高能警示:這個聽了會很餓,千萬要吃飽飯再聽。
https://readmoo.com/book/290183959000101
------
謝金魚談起歷代飲膳,香味四溢,古今食家的形象更栩栩如生。她從北魏穿越起,一路造訪唐、宋、元、明、清到當代,介紹十本飲食古籍、翻閱皇上的菜單「膳底檔」,分享吃貨們、名廚最獨到的美食檔案。
元代皇后靠什麼驚人食材養生?(堪比乾隆每天拿燕窩漱口!)
吃原型食物原來早就記載?(將新鮮花朵入菜,清芳可愛!)
台灣多瘋手搖飲,且看前人如何以茶代酒?(到無錫必喝茉莉花茶!)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宋代夜市的甜點琳琅滿目,教人變螞蟻!)
謝金魚說:「廚藝知識的傳遞通常也是師徒、親族相傳,真正能藉由文字閱讀、學習廚藝的人恐怕非常有限。因此,在歷史的長河中,肯定有數不盡的菜色沒能文字紀錄而失傳。」
現在,就跟著她去蹭歷代吃貨與名廚的餐桌吧,打開雙耳,聽聽她如何吃吃喝喝、品味歷史!
- ep01《影梅庵憶語》思愛妾:董小宛的果醬
冒辟疆筆下的董小宛懂得各種生活美學,在承平之時,她是吟風賞月過日子的好手,在戰亂之際,她慎謀能斷、智勇雙全!
- ep 02《山家清供》錄佳餚:東坡粉絲的復刻美食
林洪特別強調時令與清雅,當季、現採的食物要展現滋味,就得靠技術與恰到其份的調味;文字中,處處可見清雅之意,顯見這是他對於飲食的標準。
- ep 03《易牙遺意》簡潔淡雅吃食:古代江南土豪這樣吃!
本書寫法有點類似於古代的醫方,有比較清楚的比例,也不涉及過多的描寫,基本上家常飲食都算具備,而且手把手地告訴讀者如何料理,真可說是明代的傅培梅了。
- ep 04 一窺清代皇室飲食愛好:皇上的菜單「膳底檔」
清中葉,御茶膳房正式成立檔案房,除了用料的報告之外,也紀錄了皇帝每天食用的菜單,包含皇帝賞了誰什麼菜、或者誰送上了什麼菜。從這些賞賜與奉獻的紀錄中,寵辱愛憎一目可知。
- ep 05 《飲膳正要》元代蒙古宮廷飲食紀載:皇后的御醫寶典
本書為飲膳太醫忽思慧所撰,內容為任太醫後宮廷的飲食紀錄,卷一談養生之道及聚珍異饌;卷二為諸般湯煎、諸水、神仙服食與食療諸病,最後一卷則是記錄各種食材的食性與禁忌。
- ep 06 《東京夢華錄》憶繁華庶民生活:宋代夜市美食走透透
本書編排以城市風景為先,而後是慶典、民俗與時令,讀來像是溫和熱心的在地人,一路帶著大家走入汴京的大街小巷。
- ep 07 點茶、泡茶、煮茶?和唐朝人一起喝杯茶
陸羽將茶煮成之時的姿態描述得像一首詩,讓人能想像茶碗中漂浮著浮萍般詩意的茶末,啜飲入喉自能享受天然的甘美。
- ep 08 亂世遺澤:北朝風味實錄
你可能沒想過賈思勰編纂的《齊民要術》一書,也「很好吃」! 書中很大一部分紀錄了北朝人常吃的麥醬、醃梅、醃茗荷、乾栗,以及羌煮、蒸熊肉、蜂蜜雜煮。
- ep 09 清朝美食評鑑家:隨園先生的食尚追求
袁枚吃貨屬性的特質在《隨園食單》中展露無遺,他用料選材講究,對不同食材有不同的烹調堅持,而這種一切都恰到其份的自適清雅,正是他人生美學的展現。
- ep 10 左手寫小說,右手錄食記:李漁的鹹濕與清純
若把章回艷情小說《肉蒲團》與被林語堂評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的《閒情偶寄》放在一起,誰能想到作者其實是同一人?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慣寫活色生香場面的李漁,卻是位崇尚自然原味的美食家呢。
- ep 11 無敵潔癖,無塵風雅:吃貨倪瓚的執著
若是要選一位史上最有潔癖的人,能和愛洗手的米芾競爭者,又非文藝美食家倪瓚莫屬,就讓我們來看看既清潔又風雅的美食應該是什麼樣的?
- ep 12 重振中菜江山的祖師奶奶:傅培梅─從煮婦到教父
從一個為了討丈夫與牌搭子口腹之慾的家庭煮婦,到將中華料理精準化成食譜、走出館子普及到家家戶戶,傅培梅為中華美食的傳承豎立了一座時代的方尖碑。
- ep 13 辛永清:府城千金的美味人生
從小在臺南的富裕家庭生長,後來成為日本知名的臺菜料理教主,辛永清把幼年時常出入廚房探險的幸福記憶與美味,揉搓成愛的創意食譜、光陰的調味料。
同時也有3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8的網紅聲動台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北一番之吃爆台北第2彈! 上次我們帶大家吃完台北3家超好吃的麻婆豆腐料理後,今天又要帶大家來吃中華一番裡面也是必吃的一道料理,那就是「炒飯」! 雖然沒有劉昂星彗星炒飯那麼浮誇,但這次推薦的炒飯都是google評論超過1000則以上的名店! 這次介紹的名單有 炒飯帶有醬油香且附有配菜的阿仁炒飯...
華陰街日本料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Food,Panda]熊貓扑嘢都有受惠股!日本股市真好玩。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6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TLDR:東京上野動物園熊貓交配,上野餐廳股即時炒起!不過以前都試過食詐糊。你知啦,熊貓嘅嘢,你急佢唔急。
1. 股市淡靜,東京股市最大嘅新聞,就係呢隻「東天紅」8181(東證一部的說), 一度抽高30%,收市都仲升9%。乜東東?中華料理。點解升?因為上野動物園隻熊貓有咗!關乜事?話預之後好多人去睇喎,「東天紅」總店就在上野公園,不忍池側邊。有利生意呀!
2. 咁都得?車,AMC都係咁升啦。況且,熊貓扑嘢雖然似鐵樹開花,但都唔係百年一遇。2017年都炒過一次!第時真係日日睇住啲熊貓扑嘢去買股(住上野嘅朋友可以得閒去睇下)!其實官方3月已經宣佈,「真真」同「力力」 已經扑咗兩鑊(原諒我的粗鄙)。當時已經炒咗一轉,真係一早可以買定等派彩。
3. 另一間上野精養軒(9734),亦係在上野公園。個名雖然鹹濕(?),但其實係明治時期赫赫有名嘅西洋理料店,「太平館咁上下」。股價亦都勁升10%
4. 同時間,星期五亦剛剛係上野動物園重開。「似乎啲熊貓都係悶得滯就扑嘢」。之前有乜做?其實都冇嘢做,但成日畀啲港媽港孩睇住,怕醜嘛。閉園咪專心扑嘢。
5. 眾所周知,熊貓都真係好難繁殖的。但並唔係佢地懶到嘢都唔扑(懶得過你?),其實野生熊貓係絶大多數識扑嘢的,但閉佢入動物園後就變咗唔識。所以,啲友發明咗一樣嘢:就係睇四仔!睇乜?咁你睇乜丫。你都係睇其他人扑啫,唔通睇熊貓?咁熊貓咪睇返熊貓扑咯,唔通睇吉澤明步?(話時話剛剛睇完佢本自傳,有機會寫讀書報告)。如果熊貓睇吉澤明步,咪同你去睇熊貓四仔差不多變態。(咁當然性幻想嘅嘢唔害到人,或者熊貓,就OK)
6. 至於另一江湖傳聞,話熊貓嘅陽具係S型的,我就冇證實。我睇過(有幾奇?)好似唔係,唔知呢個傳聞點嚟,好似係黃霑嘅「不文集」。倒係後來見過熊貓陰部,唔係四方,不過都係個倒V型,十分難搞,自己搵相(我個人係好有求學精神的)
7. 不過呢,炒股如扑嘢,係有風險的。都試過食詐糊。2013年都以為有咗,但結果係中空寶。股價即時大瀉。
======================
8. That’s all for 熊貓扑嘢,講返日本同金融。首先,呢間東天紅,市值30億……yen。兩億幾港紙,算吧啦。2000年時差不多20000 yen一股,2018都仲有3000,而家得1100
9. 中華料理嚟的,我當然冇去過!一個香港人可以有幾放棄自己先可以在日本食中華料理?「不過我在京都都食KFC」。間嘢望落個樣都似正常,tabelog 評分3.3—還好啦,聽聞日本人十分之閹尖腥悶,最緊要都係性價比(仲傳染咗去台灣),唔係平靚正就好難高分。或者生性保守,唔似鬼佬咁乜都excellent,個個Uber Rating都4.9(本人4.77,已經畀人懷疑我係咪反社會人格)。
10. 同香港OpenRice間撚間都隱世小店邪惡拉絲相映成趣,你見Tabelog好少舖頭可以去到4字頭,even 咩南千住尾花鰻魚飯都只係3.8,早年有4字頭,啲友話貴喎。不過,小野二郎檔嘢就有4字頭,但我冇食過,唔好問我。「唔係食唔起」「不過唔抵」「即係食唔起」。
11. 講返,我算肯使錢食嘢,但食過嗰啲覺得好得嘅,都冇乜邊間有4字頭。Even結婚周年同埃汾太食米芝蓮兩星法蘭西餐都只係3字頭。「唔係食唔起三星」「不過唔抵」「即係食唔起」。
12. BTW,之前見日本餐廳老細寫書,話呢啲(即係我)睇Tabelog評分嘅人,正一西客。唔尊重料理業者乜鬼喎,你看到匠人精神,我就看到保護主義,no competition please, Dad knows best,你啲友邊識分咩係好嘢。
13. 講返,呢段新聞觸動咗我,除咗因為Andrew Wiles出文就梗係寫日本最好,亦因為我去東京,絶大多數都係住上野。原因?好簡單,因為第一次去嗰時就係住嗰度。有一期我twitter個username就叫「上野廣小啤」。因為個站叫「上野廣小路」(多得廣末涼子我知道嗰個係廣字)(其實細細個打機都知啦,趙雲個仔趙廣嘛)
14. 即係而家啲小朋友,在老母個子宮度,未出世都已經一年去咗幾次日本。但本人呢,去到2015年,37歲先第一次去,完全係loser,難怪港女睇唔起(幸得埃汾太唔嫌棄,但埃汾太好似廿歲前已經去咗十次日本)。
15. 2015年冬天嗰次,我第一次去日本,仲係某日本公司請嘅。出trip去日本,諗起都興奮,完全就係「小男人週記 錯在新宿」,可惜冇關芝琳,同行識咗幾個香港朋友,有個死撚埋添(有幾出奇?人就係會死架啦)。
16. 咁公司就安排我地住上野,相當之……modest嘅酒店,包保唔會畀人話。所以在我東京自己食嘅第一餐飯,就係燈燈燈燈,上野站嘅一蘭拉麵。當時香港都有,點解仲要去食?因為24小時嘛!半夜走出去食。
17. 及後再住上野,上野站嗰間 Wendy’s First Kitchen依然係次次食,因為香港冇得食(但,香港後,第一次我食返,係在吉隆坡,也是出trip).當然不忍池對面嘅「伊豆榮」鰻魚飯都係相當不錯。冇「尾花」咁好食,但我唔使去南千住仲要排到仆街。
18. 食完就係去上野動物園,睇企鵝兼睇熊貓。呢個上野公園,亦係我2015年出trip,stay behind解散嘅地方。嗰次就咁行個公園就行咗半日,除咗門口嘅西鄉隆盛同隻薩摩犬,就係港女台女大陸女在著和服影相。有時更加有黑人女人影。
19. (呢度我真係冒住畀人鬧都要講,喂,港女台女大陸女就算啦。但,白人亞洲人去黑人打扮扎辮仔,又話文化挪用,溝操亞蒲丕A唇。咁做乜黑人去著和服就唔係溝操亞蒲丕A唇?當然如果白女例如Melody Marks或者Emma Lawrence我就唔介意的)
20. 我仲記得,我第一次去上野動物園,仲買咗幾隻公仔。一隻企鵝,一隻係…..都唔知狗定熊嘅嘢,後來上返官網睇,居然每隻公仔都有話你知係乜。「拿你睇人地做嘢幾認真」
21. 唔止,當年我仲在上野配埋眼鏡(好快拎得),平靚正,仲有日本妹同我驗眼(梗係講英文,雖然佢有嘗試講普通話)。仲買咗幾對波鞋。「然後覺得香港嘢啲嘢真係搵笨實」
22. 當然呢啲日本人服務優良背後甚麼代價呀,就你可以寫多幾千字批判了。我就只係知道,以上種種,都回不去了。
23. 咁固然,如果你住日本咪得,我都有香港朋友住日本,Patreon讀者都有幾個(十分謝!)。咁住親嘅都唔鍾意,好合理嘅,你做遊客一回事,住嗰度又另一回事啦。正如我好鍾意馬其頓(而家叫北馬其頓),但我唔會搬去住嘛!
24. 但,真係唔緊要呀下,心存樂觀,總會開返。最緊要鬥長命。同埋,記住儲多啲錢。你唔係諗住仲有幾百蚊機票下話?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6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華陰街日本料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帖,在看她的訪談文字稿時,會想起了不少自己喜愛京都的面向,她喜愛日本寺院、庭園、歷史和古老文化,即使回京都也很多次了,總是還是喜歡逛寺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她喜歡重覆拜訪同樣的寺院(我也一樣),即使不諳日文,但因為有溫柔與溫暖的心,一樣可以和許多京都人產生交流與情感上的連結,這點也很令人感動。
有一個專門在介紹京都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專頁-厭世京都(如果你喜歡京都傳統藝術,大推),有一次,在介紹伊藤若沖,我看到版主和以斯帖聊起了若沖和等伯等京都大畫家的故事和心之所嚮,這些都是對一般喜愛京都的人來說,可能較冷門或不熟悉的領域,看到兩人在版上的交流,總覺得有著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知音感。
以斯帖訪談文字裡提到的許多寺院、老鋪、咖啡館等,甚至與京都有關的書,很多都是我的心頭好,也是百去不膩的地方,所以讀來特有感覺,至於對於裡京都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們一生都探求不完的地方,接下來就請大家好好欣賞以斯帖與京都相遇的詩意溫潤故事吧!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以斯帖,喜歡畫圖,高中參加過卡漫社,大學時期讀的是法文,擅長的科目大都跟文學有關,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科人,讀碩士時雖然研究所本身的研究方向多偏政治經濟,但我卻私心地以研究文化遺產觀光為論文題目,出社會後決定追從興趣進修了設計相關的課程,目前是平面設計師,努力朝網頁設計師邁進。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從以前就喜歡待在古老、有歷史感的地方,廟宇、教堂或清真寺建築裡有種令人平靜的氛圍,雖然我不是特別哪一宗教的信徒,但我想無論是哪個宗教的神明都沒有規定「異教徒」不能感受宗教建築的美好,所以比起東京,最先讓我對日本感到興趣的是京都。
國三時第一次讀了夢枕貘的《陰陽師》後便對京都有著魔幻般的憧憬,其中充滿妖鬼的優雅古都和神秘莫測的晴明,在枯燥痛苦的求學生活裡為我點亮些許微光,平安京在我心中,就像書中說的一樣,像一道咒語,不斷召喚著我。
升高中的暑假和家人終於第一次踏上京都,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瞬間立即被其充滿現代感的外觀嚇到,不但不覺得醜,反而感到相當有趣,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應該是正在舉辦紀念新選組的活動,車站外貼了好大張的淺蔥色底的宣傳海報,讓高中時期身為卡漫社社員的我相當興奮。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目前至今去了11次(老實說是11還是12自己有點模糊)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每次去京都都會在心裡想說「嗯,來那麼多次,下次一定要去其他地方了!」
但每一次計劃旅行時又會「不小心」看到跟京都有關的新消息,新開的咖啡店、甜點店,哪家老舖又重新轉型設計了新的產品等,或許其實是心中根本還覺得不夠吧,那些造訪過的、沒造訪過的店家,那些還未去參拜過的寺院,每一次總是會有還看不盡的遺憾,所以每一次又不斷「回家」。
我自己非常喜歡參考各個寺廟的季節限定參拜行程,習慣先去觀光案內所看有什麼特展,每一間寺廟都有寶物,展出的時間也都錯開,每一個季節都有東西可看,這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去京都的原因。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不是說「年輕時去巴黎是幸運的,巴黎會一直跟著你」嗎?我想對京都來說也是一樣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迷妹心理,什麼東西和體驗都很珍貴,什麼嘗試都是第一次,我還記得連去餐廳吃飯時,把覺得設計得很漂亮的紙杯墊,小心翼翼的收進包包帶走,還有像去文之助茶屋吃蕨餅時拿到的火柴盒,到現在都還留著,這些細小瑣碎的事物彷彿連結我和京都的記憶,當然也包含與我前往旅行的家人的記憶。我到現在(前年)去京都時也依然不忘去觀光案內所收集好看的平面文宣,我想應該也有人跟我一樣,房間有一個地方都要拿來收藏那些紙張,也捨不得丟。
這幾年下來,或許是自己也慢慢成熟,開始自己有能力可以花錢出國,京都對學生時代的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旅遊資訊和消息更加流通,讓我感到自己似乎逐漸能和這座城市平起平坐了。讀文化人類學時,恰巧讀到了有關「部落民」的事情,我感到相當震撼,雖然我明白日本是個至今階級相當依舊嚴明的國家,雖然嘴上沒說,但部落民就像他們心中的潛意識歧視,範圍不只是京都,是整個關西地區都是如此。我後來也特別留意了部落民的居住地,去現場一探究竟,大概就在出町柳車站附近往北的區塊,確實,和熱鬧繁華的市區相比,和賀茂川旁的高級別墅住宅區相比,那裡特別顯得破落且安靜。
後來在百萬遍手作市集前,我遇過兩次反對核武的團體在抗議連署,那時候台灣恰巧也經歷完太陽花學運,就和家人跑去連署了(笑)還得到兩隻可以動的紙鶴小禮物,成員都是老太太,很親切地示範給我看紙鶴要怎麼動。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吧,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地方,京都也是慢慢在我心中從高不可攀的夢幻都市逐漸走下天際,當然,我也因此更能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京都。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去京都,沒遇到雪反而下起冷雨,我和媽媽去參拜真如堂,適逢淡季果然只有我們跟三兩外國人觀光客,真如堂的工作人員發現我們原來不是日本人,一位老先生立刻拿著英文解說走出來,一間間帶我們介紹。真如堂其實不大,參觀完本堂後去了其他間和室欣賞障壁畫,那麼冷的天氣裡,我們兩人包成粽子,老先生身上應該只穿了襯衫和毛衣,他講解認真,雖然英語算不上非常流利,但加上肢體語言和我對日文的一知半解,還算溝通愉快,講解到後來看到老先生的鼻涕都快流出來了,覺得有點不捨。
其中,他講解一面障壁畫,一朵蓮花盛開,凋謝,枯萎,最後蓮花的種子遺落下來,而一旁不理解生死循環的白鶴則露出疑惑的神情,像是在說著「為什麼?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沒其他觀光客,總覺得特別能體悟畫中的情感。
老先生講解完後親切地和我們道別,走進員工室拿起日清泡麵準備用餐,後來我二訪真如堂便沒有再看過他,希望他至今依然身體健康。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件事應該要說從之前一次,京都遭遇很嚴重的颱風摧殘說起,有定期關心京都的人應該都知道嵐山淹大水以及平野神社倒塌的悲傷消息,那時候看到新聞覺得「哇,好嚴重喔我的天啊」,忽然想起我非常喜歡的一間寺廟就在嵐山的山上,聽說連化野念佛寺都休息一天整理寺境,我突然非常擔心那間寺廟的情況。不會日文的我意外地找到寺廟的官網(而且還有英文版),於是我寫了一封英文信過去詢問狀況,不到一小時我便收到寺廟人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現任住持的父親)的回信,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他以流利的英文回覆,並表明十分感謝我的關心,他們只有境內倒了幾棵松樹,其餘建築和最著名的羅漢像們均無大礙。
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日本有一陣子鬧口罩荒,我後來透過社群媒體聯繫上他們,得知他們沒有太多口罩可以使用,附近藥妝店也完全缺貨,雖然很想寄口罩,但台灣那時也禁止寄口罩到國外,所以我後來把手工布口罩寄過去,並隨信附上可以放不織布在裡面等說明,過了一陣子後便收到他們的道謝訊息,他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出那三個口罩的感謝文(我自己是有點尷尬啦)。我想明年或後年,再次能造訪京都的時候,應該可以去跟他們真人相認一下了吧(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自己喜歡冬天,老實說就是因為人比較少啦(掩面)加上還有冬季限定的甜點!
有一次關於雪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曼殊院外面的弁天茶屋用餐,冬天客人很少,店裡面只有我跟家人,暖爐的熱氣和燃香的香味讓整個空間非常舒適,環境相當清幽,廚房內細小的聲音彷彿遙遠,我們坐在可以看到外面小庭園的窗邊,天氣晴朗,餐廳外通往曼殊院路上蒼茫灰濛的樹群被陽光刷上一層亮白,標準的冬日景象。老闆將我們的餐點送上後,此時外面突然下起雪來,第一次清楚地在陽光中看見雪花,真是如櫻花花瓣,一片片交疊著落下,身在室內的我們像是觀看著無聲電影,鏡頭跟隨輕如棉絮的飛雪於空中漫舞,只見雪花一下往右傾斜,一下往左飄移,順著某種節奏,慢慢停歇於石頭或青苔上,第一次發現原來雪的美,並非只有高山雪原那種遼闊,也有細緻優雅的時刻。
順帶一提,弁天茶屋是主推蔬食的素食餐廳,雖然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他們的料理卻非常好吃,推薦給之後有興趣造訪的人。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自己喜歡走美食+咖啡+寺廟(無限輪迴)的行程,美食跟咖啡應該不用多說,日本食物鮮少會讓人失望(當然是偶有踩雷),如果能對日本文學、古蹟、日本傳統美術或佛教藝術有更多了解並有興趣欣賞,我想應該會對這個城市更加著迷。
例如說,在嵐山和宇治都有源氏物語的重要場景,可以或多或少感受並想像一下當時的風情,或著是在參觀寺廟時因為某一尊佛像雕刻令你感動,或著是因為看了動畫來到桝形商店街,探訪最接地氣的在地店家,看到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和服等,我覺得一定會對京都更加喜愛。
同樣,這裡貼文只刊出一半,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網站文章詳閱全圖文,京都迷訪談計畫已經完成九篇,歡迎大家也回頭回味這些與京都產生連結的迷人故事。
華陰街日本料理 在 聲動台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北一番之吃爆台北第2彈!
上次我們帶大家吃完台北3家超好吃的麻婆豆腐料理後,今天又要帶大家來吃中華一番裡面也是必吃的一道料理,那就是「炒飯」!
雖然沒有劉昂星彗星炒飯那麼浮誇,但這次推薦的炒飯都是google評論超過1000則以上的名店!
這次介紹的名單有 炒飯帶有醬油香且附有配菜的阿仁炒飯、號稱全台第一好吃的 民生炒飯、吃下去會非常爽朗,色澤如黃金的 順園小館炒飯,還有素食饕客不容錯過且兩位主持人一致好評的 修圓素食炒飯,
每一間看起來都非常好吃,且個具有不同的特色,有興趣的話歡迎大家一起去品嚐!
本集錄影時間:2021/9/8
#彗星炒飯 #小當家 #中華一番
---------------------------------------------------------------------------------------------------------------
關於我們-聲動台北
Podcast ▶️ https://linktr.ee/sounds_in_taipe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unds_in_taipei/
Facebook ▶️ https://reurl.cc/4yq3pj
--------------------------------------------------------------------------------------------------------------
關於聲動台北錄音室資訊
青旅資訊▶️ https://www.starhostel.com.tw/
地點▶️ 位於Star Hostel裡(信星青年旅館)
地址▶️ 台北市大同區華陰街50號4F
預約連結▶️ https://calendly.com/soundsintaipei
---------------------------------------------------------------------------------------------------------------
partner明萱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ingsyuan.s/
---------------------------------------------------------------------------------------------------------------
合作可寄至 ▶️ soundsintaipei@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bhwSMpBpE/hqdefault.jpg)
華陰街日本料理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北後站#商圈 #必買 #好物
🔺圖文: https://lingmami.com/blog/post/taipei-station-shopping
🔺影音:https://youtu.be/lALMVDqBRQk
你絕對沒想到在台北後站商圈
竟然可以買到日本製!價格卻是好幾折XD
再也不用出國去囤貨
直接到後站商圈一次買齊
還有主婦超愛的生活用品都在這!!!
🌟留言抽獎:
1.一定要訂閱林林夫妻頻道&按讚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00FF77/
2.留言告訴我們你最喜歡哪一樣商品?
🌟就有機會抽中日本原裝進口的“森永製菓手作鬆餅粉”一名
🌟活動期限到2/27日止。
粉絲團同步活動抽日本香鬆➡ https://www.facebook.com/00FF77/
➡日本主題店家電子地圖:https://www.letego.tw/#/store/detail/747
➡台北後站批發商圈發展促進會 https://www.facebook.com/TAPF888
👉【金埃及生活館】寢具、精品百貨、彼得兔商品 歡迎使用 e-Pay 多元支付
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 27 巷 15 號
👉【七彩美容美髮百貨】美妝、保養品、生活百貨
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 21 號
👉【鄉村花園】精品雜貨、家飾擺設、服飾 歡迎使用 e-Pay 多元支付
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 30-1 號
👉【葡萄籐生活小舖】服飾、家飾擺設、精品雜貨
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 22 號 1 樓之 14
👉【MEKO 進口食品】食品、零食
台北市大同區鄭州路 29 巷 5 號
👉【黛德美飾品百貨】美妝、飾品、文具、零食
台北市大同區華陰街 191 號
👉【美最時生活百貨】發熱衣、內衣、居家用品等
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 1 號 2 樓
🔺林林夫妻 :https://pse.is/f7
🔺巧鈴Ling : https://pse.is/lingfb
🔺Blog :https://lingmami.com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00ff77/
🔺 YouTube:https://bit.ly/2xqBRtn
👉TG頻道網址 https://t.me/lin00ff7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ALMVDqBRQk/hqdefault.jpg)
華陰街日本料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銅鑼灣美食日本菜|最新廚師發辦 魚肝滑到落喉嚨 燒白甘鯛魚皮脆到有聲 鬼馬日本大廚主理
近年坊間越來越多主打廚師發辦的高級日本料理,人均消費等閒二千元,雖然門檻高,但食物水準未必有保證。難得最近在銅鑼灣一棟商廈樓上,開了一間由食物到服務都是水準以上的高級日本料理。
Ginza Iwa
地址:銅鑼灣駱克道459-461號The L. Square 17樓
電話:2804 2004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6pm-11pm
註:星期一至六12nn-3pm (即日起直至另行通知)
足本訪問: https://bit.ly/2XOZhpA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神秘美食|銅鑼灣印尼餐廳 賣印尼獨有大過網球牛丸 月賣200粒(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lhIR4d1jm4)
銅鑼灣日本菜 曾任港聞記者4年 飲酒紓壓變興趣 終成唎酒師 走出壓力陰霾(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DsiElcdWgrY)
銅鑼灣居酒屋 串燒唔掂 牛腸鍋最得 平均消費唔使$300食得過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KeqHW-aDRi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銅鑼灣美食 #港島日本菜 #廚師發辦 #鯖魚卷肉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XJqqU5hDQE/hqdefault.jpg)
華陰街日本料理 在 華陰街-三多屋日本料理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華陰街 -三多屋日本料理. 42 likes · 2 talking about this · 791 were here. Country/Regio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