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期的寫作,主要的方向,我歸納為兩類,一、光怪陸離的人生經驗分享二、評論時事評論。
目前第一類分享「鬼故事」系列還是存在,但有時寫完後,即便自覺落筆良善,評論起來也有利於她,但總覺得當事人看到可能會不開心,因此寫完後一兩小時,就因為內心不安殺掉文章,讓自己安心點。
第二類的評論時事,這種我好會,寫了一輩子的新聞,最會說三道四,後來不太寫的主因是,我自覺到,我知道的部分都很局部、很片面,所以,不論我說什麼,都不對,我從自以為全知全能,到慢慢發現自己無知。
現在,我更盡情當自己,有沒有背離文字或者文學的主幹道,這不是我考慮的,我想的是「我開心嗎?」如果我自己會開心,我就繼續講垃圾話,繼續開團,管他什麼文壇、神壇、祭壇,我都不管,我只想要讓我自己開心的「兒童樂園」,一個讓我迷戀、玩耍,不願意打烊的地方。
除了放肆當自己外,現在寫作最大的差別是很多「自我覺察」,覺察自己的脾氣,覺察自己剛剛口出惡言,覺察自己為難別人時,自己的內心也不舒坦,覺察自己情緒如風、如電,覺察自己的心智不堅,覺察自己跟家人的關係出問題,覺察出改善的方法。
我最近很常看佛經,金剛經上寫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任何事情都存在也都不存在,在完成後,就成為過去,不應該掛在心上,大千萬物,皆為幻象,不應有所執念,我們不應該「住」在任何念頭。但我做不到啊,也因為做不到所以還要繼續努力。
當我能從外求逐漸內求與內觀,我的感受更好了,雖然還是沒辦法把「己心」控制的很好,至少是個開始,我從什麼都有意見,變成什麼的都自覺無知,這樣挺好的。
如果碰到別人跟自己意見不同,就用「你說的都是對的」結束一切,爭執什麼呢?讓他過去吧,畢竟他是笨蛋啊。(結尾沒講幾句垃圾話,我就是過不去。)
上大下米法師跟大家說聲「早安」
萬物皆有時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Keep Reading! Let's 讀 it--#書單推薦接力活動
很開心今年再次響應文化部走讀台灣系列活動。台灣的疫情好不容易終於趨緩了,回顧過去兩個月三級警戒的日子,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大家都是怎麼過的呢? 我自己在這兩個月讀了非常多的書,既然不能出門玩樂,那就翻開書,透過書本「蟲洞」進入微型宇宙好好遊歷一番,一樣能讓心靈感到相當的豐富。
今天要跟大家推薦三本書,都是在過去這兩個月疫情期間月讀過的好書,其中兩本還有錄製成益起看世界PODCAST喔!
🎁成功的反思: 混亂世局中 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
作者: 麥可 桑德爾 譯者: 賴盈滿 出版社:先覺出版社
益起看世界podcast連結🔗 https://player.soundon.fm/p/dc67740e-7982-4e61-b4fe-05d11369392b/episodes/292d3231-62bf-4576-96d1-e7db43518e51
有政治哲學家之稱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最新力作。桑德爾之前有一本書很有名,叫作正義,一場思辯之旅。這回他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再度推出力作,同樣也引發極大的震撼。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叫做: The tyranny of merit. 才德的暴政。直白表達作者對現行世界的遊戲規則真的很憤怒。身為哈佛大學的頂尖教授,他看著學子每年為了擠進長春藤盟校窄門搶破了頭,相當痛心,縱觀現行世界的價值觀,更是出了嚴重的問題。現在的世界奉行只要你有知識,能力,又努力工作,這就是獲取成功的不二法門。其實從小到大,學校與家庭的主流教育,就是不斷灌輸這樣的主流價值。但反過來說,這個世界對於「輸家」是非常粗暴無情的,錢賺得比較少,工作頭銜沒有很特別亮眼,甚至不太清楚自己的熱情在哪裡,還在辛苦摸索的,主流聲音常常批判他們是「人生失敗組」,就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堅強,所以也怨不得別人。這樣的批評不見得說出口,但隱然成為一種很不友善的氣氛,在社會築起一道道高牆,讓你撞得頭破血流,難以跨越。
所以這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壓力鍋: 贏的人不只自己要贏,更要孩子繼續贏下去,因為這個世界對輸的人是很殘酷的,所以他們更怕輸,千萬不可以掉入輸的那一邊;那在「輸」的那一邊,拼命想往贏的方向前進,但因為阻力太多,資源與支持不夠,常常無以為繼,所以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兩極,也讓民粹極端主義有了可以滋長的溫床….
桑德爾想問的是: 「贏家」真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所有的成就?這過程中有多少人的善意與扶持,才能成就一個人的成功? 「輸家」真的就是活該? 那如果我只是一個在美國中西部好好務農的小人家,一個全球化浪潮襲來,我的農夫生活無法繼續,我被逼著要去學電腦,如果我就是不喜歡,難道跟不上全球化,就是我活該不夠努力嗎? 這個世界有沒有一個可能,不要用「贏」與「輸」區分人類? 而是資源多的一方可以意識到努力之外,自己有很大的原因是「幸運」,並且回過頭來幫助「資源少」的那一方,大家可以共享資源呢?
🎁孤獨世紀:衝擊全球商業模式,危及生活、工作與健康的疏離浪潮
作者: 諾瑞那賀茲
譯者: 聞若婷 先覺出版社
益起看世界podcast 連結🔗
https://player.soundon.fm/p/dc67740e-7982-4e61-b4fe-05d11369392b/episodes/ed574ccc-7a3b-4189-87b6-8153a74ab8cf
英國知名經濟學家諾瑞納赫茲最新力作「孤獨世紀」,精準的整理出這個世代的我們面對到最普遍的挑戰:孤獨。
從人類從演化史來看,一直都是群居的動物,研究顯示,跟鄰居,朋友,家人之間互動密切的人普遍比較健康長壽。但是資本主義的發展過度強調競爭,從十九世紀英國工業化開始,大批人力往城市移動,人類脫離的鄉村,也脫離了那種左鄰右社互相寒暄照顧的生活情境。尤其到了八零年代以柴契爾夫人,美國雷根總統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大肆提倡政府少管一些,讓民間自由競爭,八零年代經典電影華爾街,GREEDY IS GOOD,貪婪是好的更是讓整個人類社會宛若失速列車,朝著貧富差異極大化的不歸路飆過去,這個觀點就跟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的「成功的反思」有一點像了,那些被資本主義全球化放棄的人,成了地球村的邊緣人,他們的心理狀態其實是非常孤獨的。而孤獨有時其實不是有沒有人陪伴,而是一種不被接納,不被理解的挫敗感.
赫茲擔心的是: 「孤獨」這種情緒會為極端的民粹主義加入燃料。他提到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學家,叫做漢納鄂蘭,她是二戰時期從納粹魔掌中幸運逃到美國的猶太人,對於德國人為什麼像是集體被惡魔催眠一般臣服於希特勒的領導,做出傷天害理的行為相當百思不解。一九四九年,她出了極具爭議的代表作:極權主義的起源:在書的尾聲她寫出了一個獨特的結論:極權主義是以孤獨為基礎,而孤獨是人類經驗中最絕望且激進的一種。既然覺得自己在社會找不到容身之處,乾脆就把自己的價值感全都交託在一位強大的領導者身上,藉此找到目標與自尊。
這樣的情境在1930年代的德國,或是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都有著令人憂心的驚人類似。
解方是什麼: 赫茲認為: 人類最根本要體認到,過度競爭已經完全走錯路了。人類需要的不是競爭,而是合作。資本主義社會中如何加入關懷與和解,才是我們最需要去努力的方向。最後赫茲感性的說:對付孤獨世紀的最終解藥,就是我們站在彼此的身邊。
🎁原來老子這樣說
作者:傅佩榮 九歌出版社
一場世紀瘟疫讓人類有著濃濃的末日感。前兩本書真的比較憂國憂民,都是在擔心世界走錯了方向,人類如果不徹底覺悟,恐怕只會走上毀滅一途。
如果人類希望能尋找理想的生存模式,那或許穿越時空,借重兩千多年前的大聖賢老子的智慧,也是不錯的選擇。
老子與佛陀,耶穌都是被譽為偉大聖人等級的人物,他們對於在虛幻世界載浮載沉的人類,提出真知灼見的教導,一直到今天,簡單的道理依然歷久彌新。
其中老子的道德經,也是傳世經典。是聖經之外全世界複印成冊作多的書。老子是誰呢? 據說他周朝的圖書館管理員,飽讀詩書但深藏不露,道德經的內容,講人與自然,宇宙與萬物運行之道。人間一切皆是虛空,萬物有生有死,但唯一不滅的是道,道是什麼? 好難的大命題,傅佩榮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白話解釋道德經文句。這本書是同事郭于中介紹相贈的,我常常聽他分享這本書帶給他的益處,偶然間翻閱,對於老子的智慧驚嘆不已,一口氣整夜讀畢已經天空微白,好久沒體驗這種聞道則喜,手不釋卷的樂趣。
像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是老子對於國與國相處提出的忠告。他看透人性喜歡競爭比較,所以主張小國寡民各過各的,否則往來密切心生忌妒比較,為了爭奪好處殺伐征戰就不可避免,這樣的看法或許在地球村全球化的時代很難被接受,但他對人性的洞見之精準,也提供了我們很另類的思考。
那大家也想知道愛讀書的台視台語新聞主播郭于中最近讀了哪些好書嗎? 接下來就交給他囉! #郭于中
文化部 為響應世界閱讀日推廣閱讀的精神,推出 #走讀台灣系列活動,串聯文本與臺灣在地連結,使民眾可以在城市、鄉野、山林以及海岸找到閱讀的樂趣,也歡迎大家來一起走入文本,讀出臺灣。一起來種下閱讀的種子,靜待在更多人的心中,緩緩生根萌芽。
#閱讀的種子
#走讀臺灣
#KeepReading
#Lets讀it
#疫起待在家
#一起來讀書
#台視新聞
#益起看世界podcast
萬物皆有時佛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再見亦是神明。
民間信仰多如繁星,較有「名氣」的也許是天后或是觀音,有自己廟堂,香火不絕,再數下去或是家家戶戶門前供奉的土地公,但無論拜大拜小,無不為祈福免災、趨吉避凶。但其實除了正規的廟宇神位,那些被恭敬地棄置街頭的神像,在橋底,在馬路邊,又是另一道奇景。
老一輩信奉萬物皆有靈,相信神像擺設具備神秘力量,不能隨便丟棄。有時走在舊區,不難發現閒置空間內,偶有神明企企理理被擱在一旁。也許因著舊舖清拆或搬屋,上手順手遺下神像,清潔人員不敢丟棄,便放到橋底陰暗處;久而久了,又有善信在雜物堆中建起簡陋的「神壇」;也有另一種情況,神像使用多年後可能損毀或者舊了,不知道如何處理的街坊,便放它們到廟宇或山邊,如早已聞名,位於華富邨、瀑布灣附近的神像山,以及較為隱蔽的牛池灣村後山,同樣滿山神佛,便是由此而來。
無論宗教流派,遍地神像的香港,建構出現代城市的另類面貌。你有你拜神,我有我信主,容讓多元價值共存且彼此包容,才是香港最珍貴的地方。
#深水埗 #土瓜灣 #牛池灣後山 #華富邨 #民間信仰 #路邊神明
萬物皆有時佛 在 佛禪:人該不該信命?人這一生,皆有定數!萬事萬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佛禪#禪#人生感悟往期精彩影片——人老了,怎麽才能活得體面一些?握緊這兩張底牌,即便沒錢也會幸福https://youtu.be/N1b9fRKG9Ms與人聊天時, ... ... <看更多>
萬物皆有時佛 在 有為法說: 「人世間萬事萬物,一切因緣聚散生滅現象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有為法說: 「人世間萬事萬物,一切因緣聚散生滅現象,我生故我見。」 無為法說: 「人世間萬物萬事皆無自性,無我故不生不減。」 凡夫的心,随著我執欲求因緣生滅,煩惱生滅 ... ... <看更多>
萬物皆有時佛 在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人若欠你,天必還你| 好東西佛說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世間的一切,皆是一場因果!佛說:世間 萬物皆有 因果,人若欠你,天必還你與人為善,你的善良不吃虧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從哪一刻開始決定不再善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