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先入為主的答案
文/小米嘛
不久前,偶然在賣場看到了一本所謂的練習本;說是練習本,其實就是小朋友的簡單邏輯、算數、連連看、走迷宮之類的遊戲書。
隨手翻了一下,沒想太多就買了,雖然書名講得很好聽,叫什麼「全腦開發」,但其實媽媽根本也沒在意開不開發,純粹只是幻想孩子在玩遊戲書時,媽媽可以在一旁偷得浮生幾分閒--媽媽的心願很微小,能安靜個幾分鐘也就夠了。
萬萬沒想到閒沒有偷到,反到惹了一肚子氣,火都冒起來了,不由得慶幸好理佳在當年沒走上幼教這條路,不然現在出現在社會新聞上的大概就是我了吧。
怎麼說呢?一來因為孩子還不識字,媽媽理所當然得解釋每道題目;再者是這些看似簡單的題目,對四歲多的孩子來說可能是聞所未聞、難如登天。
舉例來說吧。其中有一到題是這樣的:「利用方格點,畫出和左邊相同的圖案。」圖案很簡單,只是直線斜線組成的船和汽車而已。
一開始,小鴨興致勃勃,看都不看就要下筆,完全不理會旁邊的圖形是從哪開始畫了幾格;提醒了幾次要注意畫的點點數跟方向後,忍不住聲音提高了起來:『右邊、是右邊,要往右邊數幾個點點?』、『不對!這是往左邊畫兩個點點啊,你都沒有在看!』
不知道第幾次說道:『是左邊,左邊!』時,突然看到鴨鴨一臉驚恐又茫然的臉,不知所措地看著我。
瞬間冷靜下來。放輕語氣問:『你知道什麼叫左邊右邊嗎?』
「......不知道。」小鴨搖頭。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早已違反了本意。
晚上在【全職媽媽斷線日記】裡和大家分享這件事,感嘆自己以後可能不適合陪寫作業,明明知道不要做橡皮擦媽媽,但看到孩子寫錯寫不好時,還是會忍不住把橡皮擦拿出來......
一位網友媽媽留言給我,說了:「因為我們已經有預設的答案,如果小孩沒答出來就會不由得生氣。但對我們很簡單的東西,小孩可能要很多練習才會......。」
看到這段留言我彷彿五雷轟頂,突然又看到了早上孩子那又驚又恐不知所措的臉孔。怎麼,我一向告訴自己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績,卻在孩子表現不如預期時動怒,可其實,這個“預期”根本是我自己先入為主而且不切實際的“期望”。
因為有了先入為主的答案,於是當孩子不是往自己預設的答案(方向)走時,就會忍不住想“糾正”,試圖把孩子導向既定的答案。
可是,我完全忘了先詢問最基本的問題:孩子心裡想的是什麼?
孩子的本意是好玩,不是百分之百完成問題;媽媽的本意是放空(咦?),不是要孩子百分之百答對問題。
不是故意的,可是我先是違背了自己的本意,同時間也違背了孩子的本意。
在孩子還小時,我們知道他什麼都不懂,於是可以耐著性子慢慢教;但為什麼孩子不過長大了一些些,我們就以為她應該什麼都要懂,忘記了她只是個孩子,一個不到五歲的孩子。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其實是我將近四十年來經驗的累積,而她,才四歲多。
每天斷線的媽媽不恐怖,恐怖的是忘卻初衷的媽媽。
寫下來是提醒自己,也感謝網友的建議。
#媽媽的深夜反省
#我會牽著你的手但是路要自己走
萬萬沒想到小鴨 在 波蘭女孩x台灣男孩 在家環遊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蜜拉和士愷 是怎麼認識的呢?】
我曾經是個工程師,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不外乎上班、下班、回家睡覺。因為工時長,壓力大,完全沒有心力去從事其他活動。我不想接觸新事物,不想認識新朋友,只想固守自己習慣的生活模式。
我以為我的人生就這樣定型了,我會循序漸進地完成各項里程:買車、買房、結婚生子。
2012那年,一個突如其來的人事命令,改變了一切。我被公司外派至新加坡工作,告別了在台灣,我一個人在這裡求生活。
換了新的環境,其實還蠻興奮的。那種感覺好像自己不是來工作,而是來旅行的。雖然從住處到市區需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我還是常常往市中心跑。逛有名的景點,吃有名的小吃。
異地生活,給了我改變的契機,我開始嘗試所有不一樣的事物。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嘗試了沙發衝浪,藉著當沙發主人的機會,接待了來自46個不同國家,超過400位沙發客。也因為這樣特殊的經歷,讓我認識了各式各樣的外國旅者。
其中一位沙發客艾莉絲,來自波蘭的她,當時正好在台灣念書。知道我是台灣人之後,便告訴我,如果有機會回台灣,可以找她出去敘敘舊,一起吃個飯。
我一年大概會規畫三到四次的返台假期,為了搶到比較優惠的機票,我通常會避開熱門時段,挑淡季回台灣。然而在2013年年底,為了參加大學同學婚禮,我打破了慣例,忍痛花了兩倍的價錢買機票,飛回台灣參加婚禮。
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樣的選擇,這樣的義氣相挺,卻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邀請艾莉絲一起出席,讓她體驗一下何謂台式婚禮。婚禮結束後,她邀請我在兩天後,也就是跨年那晚,去她家吃晚餐。
我按著約定的時間,到了捷運新店站,和艾莉絲會合。除了我以外,艾莉絲還邀了另外三位朋友。一個台灣女孩,一個馬來西亞女孩,還有另外一位波蘭女孩。
我們一行四個人,一邊聊天,一邊走回艾莉絲的住所。一路上,我和這位波蘭女孩開始閒聊,她叫做蜜拉,現在正在台灣念書。金髮碧眼的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有點害羞,說話輕輕柔柔的。
「妳對台灣的印象怎麼樣?還習慣嗎?」我問蜜拉。
「我很喜歡這裡的生活,台灣人很熱情,幫了我許多忙。」
「當初為什麼會想來台灣念書呢?」
「我大學是念漢學系的,畢業之後,申請到台灣的華語獎學金,就來這邊上華語課了。」
漢學系?就是指中文系吧?這樣蜜拉的中文應該不錯吧?不過她始終和我說英語,我猜想她的中文口語可能還不熟練,便打消和她說中文的念頭。
「在台灣有沒有覺得什麼事情是最特別的呢?」
蜜拉想了一下,我原本以為她會回答我台灣的小吃,或是台灣的上課方式,沒想到她卻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鴨子和熊貓。」
「什麼?」我以為我聽錯了。「鴨子和熊貓?」
「就是黃色小鴨和圓仔呀!不知道為什麼,打開電視,全部都是他們的消息,到處都在賣相關的紀念品。這到底是為什麼呀?你也喜歡嗎?」
我大笑了幾聲,搖搖頭。
「可能因為我在新加坡工作,沒趕上這股流行浪潮吧!」
走了大約十分鐘,我們到了艾莉絲住的公寓大樓。一進了門,艾莉絲和蜜拉就去廚房忙碌了。不到20分鐘,她們就端出來好幾道波蘭料理,
艾莉絲告訴大家,其實她只是助手,這一大桌的菜,全部都是蜜拉煮的。我吃幾口後,告訴蜜拉,她的廚藝很驚人。蜜拉笑著回應我,特地多遞給我幾塊雞翅。
用完餐,我們一起前往臺北101跨年。
在路上,蜜拉告訴我,等師大的語言課程結束,她希望有機會繼續在臺灣念研究所。她還說,在念大學前,她讀了十年的音樂學校,當她告訴我,她會一些像是笛子之類的中國樂器時,還滿令我驚喜的。
和蜜拉聊天十分有趣,帶著靦腆微笑的她,總是很真誠地回應我們之間的話題。
我們一同看演唱會,一同在人群中倒數,一同仰望天空,欣賞壯麗的煙火。我不時側過頭,多看幾眼她的側臉。她那歡欣讚嘆的神情,讓我印象深刻,永遠也忘不了。
**********
最近想要有系統地,把我們認識的過程,以小說的形式記錄下來,一路寫到台北的同居生活。趁記憶猶新時,為我們兩個留下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