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為何你要助長這樣會惡劣對待我這女兒的環境?》
https://youtu.be/Ac7V93DVfkQ
#直擊靈魂深處的超讚影片
勿以惡小而為之
所有的騷擾
在一開始只是笑鬧、談話中隱藏著的時候
就已經是惡意的起始了
曾經我們多少人在得知懷上女娃時喜出望外
懷孕時爸爸嚴格制止媽媽亂吃東西
生下後捧在手心體會啥叫掌上明珠
捨不得跌一跤、嗑一下、哭一聲
棉被用輕柔手勢蓋上摀著四角怕睡覺涼到...
然後我們讓女孩在充滿惡意的社會成長
#以絕對冷酷病態的對待
這社會裡有:
對開黃腔當節目效果的影視產業
對自訴遭騷擾的女性萬夫所指的壓力
對健康性議題的病態扭曲
知道繼續延伸還有什麼嗎?
#檢討受害者風氣對林奕含們刺下的一刀刀
「BBC: 台灣作家林奕含離世 「房思琪們」改變了世界嗎?—網友檢討:「只是因為她自殺才沒有被追究,要是還活著,大概黑到發亮」、「就是個小三,只是文筆可以吸引許多人聲援」、「林的確是有錯的人,但陳也沒多好,一個巴掌拍不響」」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3891468
#對性別氣質少數的霸凌
「《玫瑰少年》葉永鋕,是怎麼死的?—-葉永鋕的「死因」,是因為他不敢在下課人多的時候去上廁所,因為他害怕那些上廁所時可能會遇到的人。」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9633
#對喪子之痛的母親批判責罵
「王婉瑜力挺雞排妹 ptt上遭辱罵:靠死小孩才能當上立委」
https://m.facebook.com/photo.php?fbid=3931342306910620&id=100001046670224&set=a.100536716657884
#對惡行噤聲默許
「臺灣南部某特教學校2009~2011兩年之間,三百多餘名學生中便發生高達一百多起「生對生」的性侵害╱性騷擾案,行為人與被害者都是聽障生,年齡從小二到高三不等,且「男對男」的案件比例高達六成。如此駭人聽聞的狀況,外界始終毫無所悉。」
http://nomoresilence.logdown.com/posts/206480-nomoresilence?fbclid=IwAR1itejub8MIiBi6eZGsj5p4afawMuDbuT1qcMgzkNucFKLqROOde5l8Q9g
這些人
一定有母親或姐妹或女性朋友或女兒
其實性別不能二分法
不是「男性」就沒事
男性中氣質陰柔的也會因為不夠陽剛、或不夠健壯、或行為不受團體認同被霸凌
如果我們不持續發聲
他們周圍的弱勢者只會持續在有這樣惡意的環境下被惡意對待
而原因僅只因為自己是女性或是性別氣質獨特少數
#這個無法自我決定的因素
—-
出生時如何被疼愛
然後我們放手讓孩子推入深淵?
我做不到
想要持續改變
繼續努力
#莫以惡小而為之
因為這不是為了「女權」而站出來
這是為了「人權」而戰
#每一個你我他她
葉永鋕ptt 在 黃靖芸律師。生活法律沙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紀念葉永鋕, #性別平等 的漫長之路
大家知道4月20日是什麼日子嗎?
2020年的這天,是葉永鋕 #逝世的20周年。
在2000年的4月,葉永鋕因為其性別氣質較為陰柔,不符合主流對於男孩陽剛氣質的期待,故常常在學校遭到霸凌,常在上廁所時遭到同儕拉下褲子,導致他不敢在一般下課時去上廁所,只能在上課時偷偷去。
某次上音樂課時,他提前幾分鐘去廁所如廁,卻在之後被發現倒臥在血泊中,不治死亡。
這起因為性別霸凌而發生的悲劇,促使立法院於2004年三讀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
過去,許多和性別平等相關的法律,都是因著一些人的犧牲,才得以推進,但這無非是令人難過的,我們的社會總是要等到有人犧牲生命,才會醒悟過來,而且有時還是會犯同樣的過錯。
2011年鷺江國中的楊允承同學因性別氣質陰柔,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最後寫下遺書跳樓身亡。
藝人吳宗憲更是曾在節目中票選「八個最娘的男藝人」,嘲笑他們沒用又不男不女。
在過去同婚尚未合法化的台灣,與伴侶相伴多年的畢安生在其伴侶過世之後,因為無合法的婚姻關係,失去了一切財產,爾後墜樓身亡……
儘管台灣在去年五月完成了同性婚姻合法化,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可以合法結婚的國家,但這不代表台灣就是一個完全性別平等、沒有歧視的國家。
各種形式的性別暴力、性暴力和歧視都一直存在,最明顯的無非是當有私密照外流時,在一些像是PTT的論壇上往往會出現檢討受害者的情形,卻絲毫不提外流者的責任……
我們不難發現,社會上厭女、貶低陰柔特質的狀況一直都存在,並沒有隨著法律的制定而消失。
相信台灣在性別平等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ㄧ起努力💪
#黃靖芸律師
#Line預約諮詢:https://line.me/R/ti/p/%40pfl1396f
#IG追蹤:https://www.instagram.com/lifelawsalontw/
#刑事律師 #離婚案件律師 #家事律師 #車禍律師
#民事律師 #侵害配偶權 #子女監護權 #離婚協議
#車禍求償
相關新聞:
https://reurl.cc/Y1eEQo
葉永鋕ptt 在 音地大帝 Indie DaaDe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討論"沒有XX的台獨我不要"之前,更應該先討論大腦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不能人人都有一個
一篇新聞出來,內容是婦女團體罵柯P失言,然後鄉民們群起圍攻報導當中被引述的「婦女新知基金會」和「現代婦女基金會」,說她們「怎麼不去罵郭冠英、怎麼不去罵陳星」,一定是政黨打手。
剛逛了一下看到婦女新知基金會的版上已經開始有一群人去鬧版,然後看了一下PTT上面以及粉專的留言串,大家對婦女的批判言詞根本就是到達了變態的程度,各種難聽的詞都出爐。
這其實只是PTT的仇女日常。台灣人的性別平權觀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都是房思琪事件的加害者。
----------
在質疑婦女團體「都沒做事/沒批判」之前,是否要先了解他們到底做了些什麼?
「婦女新知基金會」
成立於1982年,戒嚴時期就開始試著捍動體制,是台灣長期以來推動婦運以及各種人權運動的主要推手之一。
過去在推動修改民法親屬篇(with晚晴婦女協會等重要的團體,讓已婚婦女不再是丈夫的附屬品)、家庭暴力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以及同性婚姻等重大法案,婦女新知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滑了一下專頁,她們最近在推動的議題包括:建立基礎年金制度、批判舉債8800億元但卻沒錢去推長照、關注各種過勞議題、提倡公共托育、呼籲政府重視結構性低薪以及人們不敢生育的問題等等(在這些議題,她們從未因為不同黨執政而改變過立場)
重點在於,一大堆鄉民質疑說你怎麼不罵郭冠英、怎麼不去罵陳星、為什麼只罵柯P?
這種質疑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首先,從林奕含事件曝光以來,婦女團體也好,人權團體也好,每個都是努力在講說「性教育」的重要、性別平等的重要,都在努力去做能改變結構的事情。
例如,最近,一大堆恐同家長聯盟正全面進攻校園,要將性別平等教育廢除,最努力阻止的,正是鄉民們最討厭的這些「婦團」。昨天尤美女立委(曾任婦女新知董事長)才剛質詢教育部長,希望部長能夠頂住各種恐同的壓力,並且要更積極捍衛性別平等教育、防止下一個房思琪的出現。
之前婦女新知曾出版【校園性騷擾「完全拒絕」手冊】,最近也再重新po上網。
噢對了,她們還是「通姦除罪化」的主要推動者,也就是林奕含在她的婚禮上曾經公開呼籲過的事情。
(而先前每當她們在推動這個議題的時候,鄉民又跑出來罵說婦女團體毀壞家庭價值。)
另一方面,「現代婦女基金會」我比較不熟,有人說是國民黨的人(潘維剛)成立的所以一定是「打手」。難道說國民黨的人就不能談女性議題?這是什麼邏輯?
剛蒐尋一下他們最近成立了性侵害的陪伴/復原/性別教育等網路協助系統,而且還是跟「女人迷」這個專門的女權議題媒體合作。總不會說女人迷也是國民黨打手吧?
相較於婦女新知從事的是倡議的行動,現代婦女基金會主要做的事是提供各種陪伴受害人、提供法律諮詢等服務。過去也辦過很多防治家暴、提倡完整性教育、防治性侵等相關的活動。
這些議題都很重要,投入的人當然是不嫌多,不會因為是國民黨的人成立的我們就可以因人廢言,然後把所有婦團或人權團體通通罵進來。(國民黨有人很沙豬並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沙豬,這個道理適用在各政黨/團體)
再說,針對一些離譜「個人發言/個人行為」的批判,至少在我所追縱的這些人權團體的成員當中,也從來不曾少過,只是不可能媒體每個都報出來。
而像現代婦女基金會的執行長針對郭冠英的公開批判也曾登在媒體報導,在林奕含自殺時也曾有公開的發言,那些在罵說不敢講話的鄉民們,是否可以先用一下Google?
她們只是沒有將「把單一犯罪者揪出來」視為首要的任務,沒有開記者會去罵單一個人(但還是有被quote針對事件和個人的評論啊)。而她們長久以來的許多針對結構性問題的修法倡議,往往都沒有媒體版面。
像這次婦女新知祕書長受訪的時候,她們是在開「國民年金」的記者會,【不是】主動跳出來罵柯P的記者會。結果國民年金的消息幾乎沒有人報導,只有報導她批判了柯文哲。
再退一步來說好了,人權團體們的成員本來就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去批判啊!為什麼一定得針對「個人」做批判?
先前國民黨和新黨青年軍的人去戰別人的時候最愛用的就是「你不去批判a或b或c.....n,就是雙重標準、所以不可以批判第n+1件事」這種奇怪的資格論,如果我們討厭這樣的邏輯,是否要先防止自己變成這樣的人?
而且,如果你看不慣一個人/事/物,自己去批判不就好了嗎?為什麼要花時間批判說「你看誰誰誰怎麼不來批判」?(這道理就跟某黨青年到現在還是整天在臉書上面說為什麼社會運動不去衝民進黨,但自己卻從不付出行動,有87分像)
追根究柢,有很多鄉民好像只在乎獵巫式的快感,在乎對於「個人」的追殺,但是對於根本上改變整個體制的事情,是不是因為太麻煩、太長遠了所以懶得關心?是不是因為去獵巫人權團體剛好可以滿足自己「參與其中」這樣的感覺,最方便快速達到讓自己安心的方式?
想想好了,如果林奕含(還有像是葉永鋕,以及無數的受到人權團體們幫助的人們),知道鄉民們去狂噴婦女新知基金會、狂罵投入性侵害議題的團體、以及砲轟那些站在最需要幫助的人們身邊的團體們,會有何感想?
對了,長期以來作假帳(該會的律師在公聽會上親口承認)、拿國家的錢(例:累積超過一千億元的「勞軍捐」)而且每年光是利息收入就超過三億元、主要目的是做國民黨宣傳的那個團體叫做【婦聯會】。
有一個或多個「假婦團」的存在,不代表「所有」婦團都是假的,如果連這最基本的事實都搞不清楚,只能說是民智未開了。
當這些人權團體、婦女議題倡議團體們正在努力對這個龐大的沙文結構做出一些改變的嘗試的時候,鄉民們也該自己練練等級,不要幫忙沙豬們扯後腿好嗎?
(本文完整版本已刊在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