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誕辰】今天,是中國近代著名作家 #魯迅 140周年誕辰。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1902年,魯迅赴日留學,望以醫學救國;但在日本之見聞,使他認為拯救民族靈魂較救治軀體更為緊迫,決意棄醫從文。
1909年,魯迅回國,先後執教多所學校,同時在文壇嶄露頭角。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雖結束兩千多年封建專制,惟政權落入軍閥之手,腐敗依舊。為推動社會、民俗、思想變革,以陳獨秀為首的知識分子,發起新文化運動,倡導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在中國發展;魯迅、胡適、蔡元培、錢玄同、李大釗等均參與其中,《新青年》雜誌則是該運動主要陣地。
1918年,36歲的他首次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刊登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其後陸續發表《孔乙己》、《藥》、《故鄉》、《阿Q正傳》、《祝福》等,集結編入《吶喊》、《彷徨》兩部小說集。以筆為刀,魯迅作品擅於諷刺,多針對社會黑暗面、民族劣根性而發;有的隱晦曲折,有的幽默詼諧,有的沉鬱嚴峻,風格靈活。
魯迅一生,寫下約600萬餘字著作,在小說、散文、雜文等成就突出,影響深遠。適逢其誕生140年,不如一起細閱那些流傳甚廣的名言警句。
---
延伸閱讀:
黃碧雲新作 〈商場〉
https://bit.ly/3zj7oLG
淮遠新作及專訪:人在,歷史在
https://bit.ly/2XkbSo8
董啟章新作及專訪:寫當代的小說家
https://bit.ly/3nx0znd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文學 #現代文學 #中國文學 #中國文化 #作家 #小說 #散文 #棄醫從文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 #新青年 #德先生 #賽先生 #封建 #吃人 #狂人日記 #阿Q正傳 #祝福 #故鄉 #藥 #孔乙己 #吶喊 #幽默 #諷刺 #周樹人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黑潮飄流」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廖鴻基 內容簡介: 他不是少年PI,他只是老海人, 他的身體是一艘船, 天宇為帳,海波為床,黑潮流動, 下水的那一刻,一切都不一樣了! ★34篇動人文字,台灣第一部無動力黑潮漂流文字全紀錄 ★攝影師張皓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影躍然海上...
董啟章 散文 在 虛詞.無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賴展堂細讀李智良的《渡日若渡海》,從書中只負責沉默觀看的匿名人物,到「我」的消失,那近乎無人稱性的書寫形式,賴展堂認為在散文和小說的寫作倫理之間,存在一種虛構性的壓抑,從而對這種曖昧的「新文體」再三探問。
#賴展堂 #李智良 #渡日若渡海
全文:http://bit.ly/3tlL6a4
◤
想閱讀更新更多「虛詞」內容,歡迎先讚好專頁,再將專頁揀選為「搶先看」!
◤ ◤
《無形》於各獨立書店有售,包括(港島)艺鵠ACO、見山書店、銅鑼灣樂文書店、銅鑼灣Desk-one溫室、glue咕嚕館、PMQ Humming Books;(九龍)序言書室、油麻地Kubrick、旺角樂文書店、合舍、貳叄書房、旺角Desk-one溫室、榆林書店;(新界)生活書社、荃灣Desk-one溫室;(澳門)邊度有書,售價港幣20元正。
歡迎訂閱,敬請私訊查詢。
◤ ◤ ◤
《無形》及「虛詞」歡迎自由題投稿,稿例:http://www.p-articles.com/contribution
董啟章 散文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作家英培安逝世】著名新加坡華文作家英培安今日因胰臟癌病逝,終年74歲。英培安1947年生於新加坡,自中學時期開始寫作,一生出版二十多部作品,包括詩集、小說、戲劇、散文評論集等,不少獲翻譯成外文。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一個像我這樣的男人》,及後來的《我與我自己的二三事》、《騷動》、《畫室》最為人稱道。
在逾半世紀的創作生涯裏,英培安一直在商業化及英語教育為主的新加坡,默默耕耘華文文學。上世紀70年代,他創辦文藝雜誌《茶座》,經營「前衛書店」,又常在報刊撰文批評政府,結果在1977年遭到政府當局拘捕,審訊四個月後才獲釋。1994年,英培安短暫旅居香港,在《香港聯合報》、《明報》、《星島日報》等發表作品;一年後又回到新加坡,創辦曾是當地最著名的中文獨立書店「草根書室」。
千禧年後,英培安的文學成就廣獲肯定。2003年,他獲頒新加坡文化勳章;其後四度獲頒新加坡文學獎。可惜,他晚年身體欠佳,被癌病困擾,2007年患上前列腺癌,2015年患有大腸癌,去年又再不幸發現患上胰臟癌。雖然頑疾纏身,他總筆耕不輟,2019年出版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黃昏的顏色》、2020年出版詩集《石頭》。
受新加坡《海峽時報》訪問時,他曾表示,讓自己身患頑疾,但仍然堅持創作的,是「他為讀者而寫的信念」,以及「思想自由的書寫」。
- - -
延伸閱讀:
董啟章專欄:我與英培安的二三事
http://bit.ly/2LBtCVU
音樂劇的本土情意結 張飛帆:用作品書寫我對這地的感情
http://bit.ly/3nq21UP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https://bit.ly/3oCfmuo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英培安 #YengPwayNgon #新加坡文學 #作家 #華文文學 #我就是我
董啟章 散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黑潮飄流」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廖鴻基
內容簡介:
他不是少年PI,他只是老海人,
他的身體是一艘船,
天宇為帳,海波為床,黑潮流動,
下水的那一刻,一切都不一樣了!
★34篇動人文字,台灣第一部無動力黑潮漂流文字全紀錄
★攝影師張皓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影躍然海上
他用全身的海味,來說大海的奇幻,離岸12浬的漂流,無可比擬的落拓!
二○一六年八月,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帶著信念以及一艘簡單的方筏,航行到島嶼以東,大洋以西,執行「黑潮一○一漂流計畫」,開啟一段海上壯遊,投進黑潮懷抱裡,以微渺心性,臨摹浩瀚黑潮。廖鴻基深深期盼,黑潮的大洋氣魄,能讓島嶼長出志氣,不再狹隘;一旦讀懂黑潮,我們的心將重新浮現一座島嶼,和不再迷航的自己。當島嶼轉過頭來面對開朗展放的海闊天空,島嶼的氣度、格局必將有所不同。
「浪漫不過是不切實際的代名詞,漂泊根本是失敗、失意者的行為,流浪,一定是魯蛇,而漂流呢?漂流就是集所有不切實際、失敗、失意、魯蛇之大成。但是我覺得,自己這輩子最值得拿出來談的,就是這些浪漫、漂泊、流浪和漂流的故事。」—廖鴻基
作者簡介:廖鴻基
1957出生於花蓮市,35歲成為職業討海人。1996年組成尋鯨小組於花蓮海域從事鯨豚生態觀察,1997年參與賞鯨船規劃,並擔任海洋生態解說員,1998年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致力於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
榮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獎、聯合報讀書人文學類最佳書獎、1996年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第一屆台北市文學獎文學年金、第十二屆賴和文學獎以及2006年巫永福文學獎、2016年花蓮文化薪傳獎。
出版作品包括《海童:一本漂流的想像誌》《大島小島》《漏網新魚:一波波航向海的寧靜》《飛魚.百合》《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來自深海》《山海小城》《海洋遊俠》《台11線藍色太平洋》《尋找一座島嶼》《漂島》《腳跡船痕》《台灣島巡禮》《海天浮沉》《領土出航》《後山鯨書》《南方以南:海生館駐館筆記》等。多篇文章入選台灣的中學國文課本及重要選集,以其書寫的取材廣闊與描繪之幽深,自成一格,影響深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5vOdRCn0WE/hqdefault.jpg)
董啟章 散文 在 讀書好TV第三十六集--董啟章推介《河流》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可否為我們介紹多本書?)就是台灣作家房慧真的書叫做《河流》,是一本 散文 集來的。(它的內容是?關於甚麼?)她用《河流》這主題去貫穿, ... ... <看更多>
董啟章 散文 在 董啟章書迷會 的推薦與評價
份談散文,《夕拾朝花》作者尤為感激。 講者:黃念欣、董啟章 日期:3 月18 日(六) 時間:16:3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