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哥來講客 06 【食飽吂?】
—
鄉親們,食飽吂?[siid bauˋmangˇ]😀
「食飽吂」是客語裡常見的打招呼方式,另一層意思則是直翻詢問對方「吃飽沒」。所以鄉親不用覺得奇怪,阿昌哥怎麼一大早就在問您們「吃飽沒」,其實這是我們客家熱情的問候語喔🙂
在縣政府工作,午餐時間也十分忙碌,許多同仁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匆匆外出用餐,有些人則有家裡準備的溫馨便當,偶爾在路上遇到,我也會與同仁們互相問候:食飽吂?
-
而每到初一十五的日子,阿昌哥都會特別吃「蔬食便當」。您們看我手上的便當,菜色豐富,營養均衡,美味也絲毫不輸給葷便當👍🏻
這個蔬食便當是慈濟的師兄師姐所提供,謝謝他們推廣蔬食,不遺餘力。為響應體內環保,縣府與慈濟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廣蔬食運動,訂定每周二為本府「蔬食日」,阿昌哥鼓勵縣府同仁共襄盛舉吃蔬食,也請教育處擇定各國中小午餐每月擇一日辦理蔬食,讓蔬食健康概念向下紮根🎉👏🏻
-
鄉親們不妨試試看,每個月安排一兩天吃蔬食,或許您們會有不同的感受喔!
-
🙏客語讀音承蒙 苗栗縣客家事務輔導團 徐煥昇委員 協助完成。
葷菜讀音 在 香腸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農曆年最後一天臘月三十被稱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接的重要日子,當天最重要的就是全家團圓吃年夜飯,其中,魚是必備的一道年菜,而且要用全魚。
魚讀音同餘,象徵著「年年有餘」,吃時要留下魚頭魚尾,千萬不能把整條魚吃光,有些人家更嚴謹,魚上桌只用來擺好看、討吉利,要等隔天初一才能吃。新年第一天,初一最好早點起來別賴床,早上忌吃稀飯、葷食及吃藥。稀飯在古時象徵窮人吃不起飯,初一早上吃稀飯會導致窮一整年,請避免。
●初一也忌殺生,不宜吃葷食,台灣民間有「初一早吃菜,恰贏吃一年齋」的說法,認為初一吃早齋對神佛虔誠,可「素靜一年」一整年都可趨吉避凶。
●大年初一不煮新飯,要吃除夕夜留下的「過年飯」,象徵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餘的涵意。建議年夜飯要多煮一點。
●大年初一早上忌洗頭髮、倒垃圾、洗衣服、掃地。「髮」與「發」音相近,如果初一早上洗頭,猶如把一年的財運都洗走,不吉利。初一倒垃圾、洗衣服,象徵倒掉福氣、洗掉好運,掃地會掃走運氣引來掃把星,破財招霉運。
大年初一忌劈柴生火。農村老人常說「初一斧子劈開柴,劈開再也回不來」,和洗髮一樣,柴發音同財,劈柴(財)如同破財,過年還幹劈柴這等粗活,辛苦勞碌又破財。
●大年初一忌借錢、討債。俗話說「初一借了別人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一整年」,所以最好不要有金錢借貸行為。還有欠錢不要欠過年,最好在除夕前能還清,否則象徵新的一年會欠錢,也不要在初一去找人討債,會走霉運。
以上來自網路轉貼- 小弟 #香腸伯 在這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圖文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