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好友
我的母親已無罣礙的走完祂的人生,告別式也在昨日圓滿結束!
承蒙各界長官、貴賓、親朋好友親臨追思告別,明義銘記在心!
服喪期間不便一一登門致意~
僅以此文代表全家成員,致上無限的感謝!
明義感恩110.08.02
…………………………………………………………
🖤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兄弟姐妹感情卻是彌足珍貴。
民國三十八年擔任醫護女兵和父親相識結褵,民國四十四年隨著父親帶著一歲女娃(大姊)跟著部隊,自浙江大陳島撤退來台,到了台灣先落腳於高雄美濃,寄住在簡陋的活動中心角落,生活非常的克難,慶幸的是再獲一女(二姊),因為一份軍餉無法養活全家,母親忍痛將大姊二姊分別寄養在兩位叔叔伯伯家,母親隻身到台北,為台灣有錢人家幫傭,數年後全家又再隨部隊遷移,落腳在澎湖縣西嶼鄉,再得三姊四姊五姊和么兒明義。
父親在澎湖服役於反共救國軍海上大隊,當時軍人眷屬生活極為困苦,為了填飽一家六個小孩的肚子,母親領著大姐四處撿拾地瓜、落花生帶回家補充糧食,為了改善生活在家圈養小豬二隻,大姊每天去軍中收集廚餘,挑回家中飼養小豬,把豬養大後賣掉變現貼補家用,後來父親又調回台灣到三重衛生大隊服務( 清潔隊 ),母親帶著我們一家大小住在三重正義南路垃圾回收場旁的「違章建築」,每天去垃圾場做回收分類賺一點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有一年垃圾場發生大火,燒掉了我們遮風避雨的「房子」,那年爸爸決定退伍並簽約遠洋商船出海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媽媽決定搬家到五股鄉貿商眷村租屋,為了讓孩子可以上學讀書。
母親一人養活五個小孩吃穿讀書,省吃儉用在家中做聖誕燈手工,所幸父親軍中老友幫忙,介紹到某校長家幫傭又到泰山高中當工友,母親看不懂字但能分辨公文,還會分類印刷考卷,學校任何雜務工作她都使命必達,62歲屆齡時必須辦理退休,校長、主任、老師、職員都捨不得最和藹可親的「陳媽」退休,時至今日母親在學校的待人處事、工作態度都還在老同事口中傳頌。
為了陳家,奉獻一生青春歲月,吃盡千苦萬難,韌命的無怨無悔,教養五女一子,雖未要孩子追求「求功成名就」,但母親以言行身教,引導子女們崇禮尚義、教忠教孝;有段時光母親嘴巴不說但對於分離近四十年未見的大陸親人,思念溢於言表,在政府開放兩岸探親之際,民國七十九年由明義陪伴父母兩老返鄉探親,從浙江寧波機場回家途中,翻山越嶺舟車勞頓,折騰近20個小時才找到兒時老家,父親見其家鄉親人,矜持依舊但仍是濕透眼眶,母親回到石浦老家見到兄弟姊姊,緊緊相擁泣不成聲,好似幾十年來所受的苦難,回到「娘家」,情緒徹底的崩潰渲洩,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命運的無奈。
來到寶島台灣,不論何人何時何地,她總是笑臉迎人,真誠親切,從一個道地外省婆變成安身立命,說著流利台語的台灣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到後山走路運動,天光微亮就到土地公廟,誠心上香、奉茶、擦桌、掃地,三十年如一日,媽媽燒香拜佛從不求榮華富貴,只跪祈子孫平安。
媽媽的好人緣是鄉里鄰居公認,也是明義每次選舉的最佳助選員,幾次選舉她瞞著大家,自己默默背著文宣走到泰山市場沿路發送,見人就說這是我兒子「陳明義」他在選舉,請你幫幫忙投他一票,偶有反對者直言不支持,她臉上流著汗、心裡淌著血,仍然彎腰鞠躬禮貌謝謝,這是娘親疼子,母儀天下!
103年明義参選議員連任失敗,一段剪輯不實的影片形塑她的兒子是惡行惡狀欺負清潔隊的政客,透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刻意傳播,明義以五票之差落選。這對媽媽的精神及健康無疑是一個嚴重打擊,雖然她知道兒子是因為擋下五股「設置火葬場、殯儀館」,被反撲攻擊而落選,但她無能為力,許多左鄰右舍、爬山拜拜的老朋友,都給予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媽媽卻還是因此淡出人群、沉默寡言。
104年明義依舊如常每日到服務處上班,但母子間相處卻有變化,常常相對無語, 她怕我難過,我怕她傷心,這一年,我第一次有時間為自己媽媽過母親節,親自為她別上胸花,但我知道這是媽媽一輩子最心痛的母親節。
105年5月,我遞補回議會再任議員,107年5月媽媽當選新北市模範母親,在公所的表揚會上我跪著奉茶,在市府的表揚會上朱市長頒證,全家人一同獻花,媽媽露出了好久不見的溫馨笑容,這份榮耀她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往後幾年媽媽少有出門,我每天都是早上告知「出門上班了」,晚上回到家她幾乎都已就寢入睡,這段時間媽媽眼睛越來越差,身體也日漸消瘦,精神偶有失憶,除了牙齒不好還算健康,但我已深刻體會到「 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
110年7月14日傍晚時分,我摯愛的母親無病無痛在家人子孫陪伴身邊下辭世,走完了辛苦坎坷的一生,看著安祥的遺容雖然不捨,但也慶幸媽媽修得善終,願媽媽一路好走,隨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的媽媽,全世界最偉大的母親!
110年7月21日 頭七
明義 泣拜
…………………………………………………………
🙏我摯愛的媽媽,天亮就要和您永別了!
想念您,痛的撕心裂肺,痛的無法自己,每個夜晚,止不住的淚,思念媽媽您,我無法入睡!
明義 泣拜110.08.01
蒙著嘴說愛你醫護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陳子雲:「#Mirror」是一面鏡,照見 #香港人 的真實情感需要】全文:https://bit.ly/3oUWUi3
「我以後會用作品說話,希望全香港嘅市民都督促住我哋呢班偶像,睇住我哋成長(希望全香港市民都一直督促我們這些偶像,看著我們成長)」2020年,「Mirror」當中人氣最高的 #姜濤 以單曲《 #蒙著嘴說愛你 》奪叱咤「我最喜愛的歌曲」、「我最喜愛男歌手」兩獎,歌曲內容為鼓勵抗疫下的香港人及前線醫護,頗受好評。
組合中的 #柳應廷 也有發表單曲,他去年與詞人小克合作,推出「 #風水光三部曲 」(《 #水刑物語 》、《 #風靈物語 》、《 #迴光物語 》),劍走偏鋒探討生死題材,加上柳應廷的實力派唱腔,無形中唱出香港人在 #反修例 後經歷的心靈創傷,樂評多形容柳應廷歌曲有為香港人療傷之用。
「Mirror」自覺代表香港人,音樂事業暫未北移,又不像很多歌手、藝人,為了在中國開拓生意,委曲求全,甚至反過來一味責難香港的失敗……
#延伸閱讀
《男排女將》與《全民造星III》:流行文化讓我們知道,我們還在這裏👉 https://bit.ly/3wP9Rg7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評論 #香港 #流行文化 #娛樂 #香港文化
蒙著嘴說愛你醫護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記住哪些人是罪魁禍首!惡意影響民眾疫苗施打意願的醫師更應該牆壁……
Yik Lim:市長夫人帶頭抵制醫療人員打AZ疫苗,結果她工作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現在發生要控制可能院內感染的緊急事件。市長夫人的同事們,你們還好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35985946945059&id=100016009862895
方小頁:今天台北有兩個確診病患是在那邊工作的。我們說過很多次了,台北市的那一對市長夫妻,就是防疫破口。
整天只會找陳時中麻煩,自己該管的都沒管好。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91792300960839&id=584986081641475
陳子瑜:陳佩琪之前說政治人物帶頭打疫苗,跟改名一樣是跟風、可笑。
我覺得聽在打中國疫苗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耳裡,應該會想反嗆「你以爲我想嗎?」
其實呢,政治人物帶頭示範,就像名人推薦一樣,是運用自身的知名度與信任度(社會資本),吸引媒體注意、帶動社會討論,來鼓勵民眾效仿。
跟藝人相比,越知名的藝人有比較多選擇的權力;越知名的政治人物則幾乎相反。
因為政治人物的類似行程,多半都有著公益目的,而且形式可能還要上山下水道。
像疫苗這一趴,民主國家的好處是,因為政府要向人民負責,所以政治人物打的疫苗,品質一定有挑過。
威權國家不用向人民負責,除非是真正核心官員打的疫苗,否則像香港的案例,多半是「你先打,當人體實驗的數據」。
話說回來,連打疫苗這種事情都能酸,還跟改名扯在一起,是不是真的很想沾點鮭魚的光吸聲量?
真的很愛黏流行話題,簡稱柯黏阿~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9046372117556&id=792057555
林閣雍:“神經科學專家在200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當我們收到專家的建議時,大腦的決策中心會減速或關閉。專家被視為最值得信賴的發言人,信賴程度遠遠高於具代表性的名人。”
所以說帶頭打疫苗當然不是為了愚蠢的跟風,是為了快速提高全國人民的施打比例,不分黨派都應該全力支持,人命關天哪。#我不是在罵佩琪
另一方面來說,為什麼化學博士需要長期在電視上「暗示」觀眾他是醫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990180081005069&id=100000393491774
孟買春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475888339118509&id=316917708348957
林雨蒼:為什麼政治人物要率先打疫苗?
因為,各國都有很多人擔心施打疫苗後會產生副作用。就算科學上證明無關聯,他們依然會擔心。而越多人不施打疫苗,群體免疫就越不容易達到。政治人物率先施打,可以讓這些人安心,進而願意施打,而提高群體免疫的功效。
政治人物帶頭施打可以帶給人民的「安心感」,就跟醫生在看診的時候跟病患說明病況以及治療方針,是一樣的。安心了,人們才會更願意配合,也才能團結一個社會。
群體免疫應該是小兒科醫師也會知道的常識,帶給病患安心感則是每個醫生的看診日常。不知道是不是被政治蒙蔽了雙眼,以至於看不到呢?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5242861675562&id=1142107210
無良公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2787633250807&id=102341705295400
陳嘉宏:AZ疫苗進來的時候,陳時中跟蘇貞昌帶頭打;當時總統府就公開說,蔡英文跟賴清德的手臂要留給七月國產疫苗上市時用。這都是不到兩個月前的新聞,市長夫人忘記了,難道都沒人提醒她嗎?
還有,她作為一個公立醫院的醫師,這樣公開對疫苗挑三揀四,是在做什麼樣的示範?
#仇恨真會讓人喪失理智
#一天到晚耍嘴皮的市長夫妻
#生目睭不曾看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649617978388961&id=100000224131900
方小頁:像這種惡意影響民眾疫苗施打意願的醫師才應該 木倉……
一
謝波特:柯婆是不是忘了總統要打台灣疫苗這件事啊。我現在相信她的廢文不是幕僚操刀了,他們根本不敢改。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08278380763809&id=100047449492980
林瑋豐:打了就是跟風 vs 請問你怎麼沒打
打不打都是佩琪勝利!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211575758887272&id=100001046670224
方小頁:時間點很重要,疫苗3/22要開始發放施打,陳佩琪前三天就鬼叫,影響施打意願。
就是要提醒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09117477346566&id=100047449492980
方小頁:#上個月的限友文開地球重貼
#這其實是在說性格決定命運
很失望,醫師實在應該帶頭踴躍施打的,這一波又錯過了。性格決定命運,這就是一例。
一年多的武漢肺炎疫情,其實醫界並沒有因此增加多少掌聲。反而從一開始妄言武漢肺炎只是流感、吵鬧醫護管制出國違憲、漠視事實的吵鬧普篩、到最近的疫苗不願意踴躍施打,多多少少反而損害了醫師的地位。
有沒有想過,因為自私而善於算計的這個醫界普遍個性,反而是造成我們在面對健保時,無法獲得太多支持的潛因。
(其實陳佩琪選了柯文哲當伴侶,也是一種性格決定命運 ………)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91684760971593&id=584986081641475
方川頁:不是一線人員的柯文哲一個月前就去打了疫苗,然後他讓還在看診的佩琪,堅持不打疫苗。。。
都沒人聞到陰謀的味道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99034467814704&id=100031244654221
【回顧】
一「蘇貞昌.陳時中帶頭施打AZ疫苗!卻遭疑"打假針"?!接種畫面曝光狠打臉陰謀論│黃倩萍主持│【前進新台灣PART1】20210322│三立新聞台」
【蔡賴打疫苗?府:總統、副總統願以實際行動支持國產疫苗】
【#LIVE】AZ新冠肺炎疫苗開始接種!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51211645018905&id=584986081641475
蒙著嘴說愛你醫護 在 天瑜聽到姜濤的歌後,竟然岀現這樣的反應…… 請耐心看完 ... 的推薦與評價
請耐心看完! #姜濤#蒙著嘴說愛你#天瑜想唱歌. ... 天瑜今天7歲生日,感謝各醫護人員替天瑜開了一個小型生日... June 23 at 4:44 AM · 172K Views. ... <看更多>
蒙著嘴說愛你醫護 在 【可愛插畫】蒙著嘴說愛你姜濤ㅣ韓文歌詞한국어가사-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4 thg 3, 2021 然而在保釋審訊期間,唯一令我可以笑一笑的,是何桂藍(阿藍)在庭上唱了姜濤《蒙著嘴說愛你》的一小段:「So I say I love you,只有愛恆久不枯。 ... <看更多>
蒙著嘴說愛你醫護 在 “蒙著嘴”仍然“說愛你” 為香港及全世界醫護打氣、加油! 的推薦與評價
Live piano recording. No editing.A tribute to all medical personnels in the worl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