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興建「大漢溪柑園二橋攔水堰工程」,打造蓄水、防洪、水上觀光遊憩空間,兼具多目標功能水環境,以帶動地方發展。
本案於109年10月完成.可行性評估,後於110年8月9日進一步獲得水利署同意補助「新北市水環境改善整體空間發展藍圖」,俟該發展藍圖完成,即可續向中央爭取柑園二橋水域營造規劃相關經費。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菜班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汐止金龍湖》臺北都會區第一大湖 新北市汐止區社后地區 Please subscribe to 《菜班長》 Channel on YouTube if you like my videos 喜歡請按讚分享訂閱唷 金龍湖在今台灣新北市汐止區社后地區,面積13.4公頃,湖寬200公尺,不但是台北盆地...
蓄水防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參加 #觀音區樹林社區及 #廣福社區 辦理『荷塘悅色滿樹林、廣福千層采蜂行』活動
蘆竹南興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及中壢幸福里水患自主防災社區,也組隊來參訪交流
說起防災整備工作👆
#蓄水防洪🌊 #節水抗旱🌵
平時,池裡種植蓮花🌸,養魚蝦🐠🦐
蓮花季時可供觀賞、可採蓮子、可做成蓮花茶🍵、蓮花麵🍝蓮花盆栽🪴、葫蘆彩繪💅 荷塘可釣魚🎣等活動
已成夏季走訪觀音區必趨的休閒景點
#社區營造
邱奕勝
黃婉如愛您粉絲團
詹江村專頁
李曉鐘
蘇家明-有經驗拚建設
陳美梅 議員
林政賢
褚春來
張桂綿
徐其萬
桃園市議會
蓄水防洪 在 趙正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湳水上樂園 蛻變進行式!
大湳水上樂園,是許多八德鄉親共同擁有的兒時回憶,然而,隨著都市化進程發展,水上樂園區域面臨汙泥淤積和垃圾污染的問題,原有蓄水防洪功能更是大幅降低,連帶使和平路、和強路、國產社區一帶成為八德的淹水熱點,威脅居民及用路人安全。
有鑑於氣候變遷日益嚴峻,正宇上任後即協助推動大湳水上樂園改建大湳滯洪池工程,並曾與中央、地方相關單位開會至深夜,為這項耗資13億元的建設,成功爭取前瞻計畫4.07億元經費補助。
大湳滯洪池工程於109年3月正式開工,除了將水上樂園水域浚深4公尺,提升滯洪量至15萬立方公尺外,更積極規劃設置管理中心、環湖步道、水上生態廣場等設施,力求打造兼具防災、灌溉、景觀及公共休憩等面向的埤塘生態公園。
未來大湳滯洪池建設配合系統性的東門溪流域治理,將有效削減洪峰,減少淹水風險,在地鄉親得以免受水患之苦;同時也增加了一處親水友善空間,讓八德居民能擁有更宜居、親民的在地生活環境。
大湳滯洪池工程預計於111年底完工,屆時,原水上樂園區域將以嶄新風貌呈現在大家面前,敬請期待!
#建設
#立法委員
#趙正宇
蓄水防洪 在 菜班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汐止金龍湖》臺北都會區第一大湖 新北市汐止區社后地區
Please subscribe to 《菜班長》 Channel on YouTube if you like my videos
喜歡請按讚分享訂閱唷
金龍湖在今台灣新北市汐止區社后地區,面積13.4公頃,湖寬200公尺,不但是台北盆地三大湖——金龍湖、大湖、碧湖中最大的,也是臺北都會區第一大湖
金龍湖舊名「匠頭埤」或「象頭埤」,原為人工挖掘,上游由北峰溪水匯流而成的大池塘,蓄水以為灌溉用水,下游注入基隆河。今時在汛期仍肩負防洪的重要功能,並成為汐止市著名的遊憩景點之一。
湖的形狀猶如由主湖區伸出四「爪」,有環湖步道欣賞湖景,並有白鷺鷥、翠鳥、紅冠水雞等親水鳥類生態。東邊算起第一「爪」最長,沿上游北峰溪有步道通往翠湖,第一二「爪」間為大型社區「水蓮山莊」。第二三「爪」間湖畔山上有一寺廟「北峰寺」,為汐止社后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第三「爪」次長,上有一白色拱橋,為湖前街所行經,溝通「水蓮山莊」。第四爪最短小。
蓄水防洪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葛洲壩水利樞紐,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壩」,是長江幹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長江三峽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峽水電站38公里,距下游宜昌市主城區約6公里。因壩址處江中原有一小島葛洲壩而得名。」大壩位於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出口—南津關以下2300米處,距宜昌市鎮江閣約4000米。北抵江北鎮鏡山,南接江南獅子包。長江水流由東急轉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擴寬到壩址處的2200米。由於泥沙沉積,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壩、西壩兩島,把長江分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為長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節斷流。工程上游流域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300立方米/秒,水庫總庫容15.8億立方米(三峽大壩水庫393億立方米)。安裝發電機組21台,總裝機容量271.5 萬千瓦(三峽2,250萬千瓦),投產後,通過擴建一台機組和實施兩台機組改造增容,現裝機容量為277.7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57億度。 工程自1970年12月30日動工,1988年12月10日竣工,1989年1月3日,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宣布建成。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常簡稱三峽工程或三峽大壩,是中國長江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分布在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並和其下游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的水壩。三峽水電站的機組布置在大壩的後側,共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右岸地下6台,另外還有2台5萬千瓦的電源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1,000億千瓦·時,相當於計熱電發電效率後燃燒標煤0.319億噸的發電量,年直接減排二氧化碳0.858億噸。而它在發電、防洪及航運方面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附帶引起的移民、環境等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繁雜的各種爭議相伴。三峽工程的總體建設方案是「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工程共分三期進行,總計需17年,目前已經全部建成。
一期工程從1993年初開始,利用江中的中堡島,圍護住其右側後河,築起土石圍堰深挖基坑,並修建導流明渠。在此期間,大江繼續過流,同時在左側岸邊修建臨時船閘。1997年導流明渠正式通航,同年11月8日實現大江截流,標誌著一期工程達到預定目標。
二期工程從大江截流後的1998年開始,在大江河段澆築土石圍堰,開工建設泄洪壩段、左岸大壩、左岸電廠和永久船閘。在這一階段,水流通過導流明渠下泄,船舶可從導流明渠或者臨時船閘通過。到2002年中,左岸大壩上下游的圍堰先後被打破,三峽大壩開始正式擋水。2002年11月6日實現導流明渠截流,標誌著三峽全線截流,江水只能通過泄洪壩段下泄。2003年6月1日起,三峽大壩開始下閘蓄水,到6月10日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閘開始通航。7月10日,第一台機組併網發電,到當年11月,首批4台機組全部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二期工程結束。
三期工程在二期工程的導流明渠截流後就開始了,首先是搶修加高一期時在右岸修建的土石圍堰,並在其保護下修建右岸大壩、右岸電站和地下電站、電源電站,同時繼續安裝左岸電站,將臨時船閘改建為泄沙通道。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主體部分完工。2009年年底全部完工。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都江堰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依然發揮巨大的作用。都江堰周邊的古蹟甚多,主要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玉壘關、鳳棲窩和鬥犀臺等。整個都江堰樞紐可分為堰首和灌溉水網兩大系統,其中堰首包括魚嘴(分水工程)、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體工程,此外還有內外金剛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屬建築。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運、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聞名天下的「天府之國」。1980年7月7日列為四川省重新確定公佈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24日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000年,都江堰以其為「當今世界年代久遠、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與青城山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蓄水防洪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州水庫位於廣東省高州市東北部鑒江上游支流的大井河和曹江,由良德,石骨兩水庫通過龍頭坳連通渠連結而成,是以工業用水和農田灌溉為主,結合防洪、發電、航運、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總集水面積1022平方公里,總庫容11.5億立方米。20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高州縣、化州縣、電白縣和茂名市郊組織了強大的興修隊伍,彙集鑒江上游,大搞宏偉的高州水庫工程以及受益五縣一市的灌溉工程。高州水庫工程蓄水11.5億立方米,灌溉農田118萬畝,水庫建成後解決了茂名市的工業用水,也使鑒江平原解除了水旱災害。當年建水庫和灌溉工程,沒有今天的大型機械設備,硬是靠手拉肩扛小車推,苦幹實幹。高州水庫別稱玉湖,是一幅描繪山水的圖畫。高州水庫山腰還建有“綠水山莊”,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具備了“東迎旭日、西送夕陽、數星攬月、沐風浴綠”的獨特自然條件。高州水庫是粵西地區著名的遊覽、度假勝地。50年代初,國家決定開發茂名油葉岩資源,需首先解決用水15立方米每秒的水源問題。燃料工業部提出在鑒江上游修建水庫以調節水量。並於1954年委託廣東省水利廳提供建庫資料。省水利廳於1955年提出《茂名工業區鑒江引水工程計畫任務書》和《大拜水庫查勘報告》,建議由茂名石鼓分變村開渠引鑒江水于金塘附近匯入公館河,並于鑒江上游支流曹江修建大拜水庫。高州水庫建成後,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院於1961年8月至1962年10月組織力量對工程的地勘、測量、洪水及水工建築物等進行全面複查。洪水複查結果較原設計偏大較多,百年、千年一遇洪水位均高出原設計水位,從而提出那年在不加高大壩或擴大溢洪道的條件下,為確保水庫防洪安全,水庫汛期限制水位不超過85米高程,即原設計的正常水位90米高程降為85米高程控制運用,並經省水電廳批准執行。後來於1964年、1977年又先後進行兩次較大的複查,一直堅持按防汛限制水位85米高程控制運用。30年間,水庫雖進行控制運用,仍發揮了巨大效益。
蓄水防洪 在 「防洪」和」蓄水」兩不誤的新加坡是怎麼樣做到的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用几分钟视频讲解有趣的知识有人文历史,国家时政,自然景象等内容不一定完全正确可以留言指正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击订阅不迷路~#知识#科普#有趣#冷门# ... ... <看更多>
蓄水防洪 在 人工湖、滯洪池- 防汛抗旱粉絲團- 小知識:水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依照水利法施行細則之名詞解釋,水庫指水資源利用或防洪關係重大之堰、壩、人工湖與其附屬設施及蓄水範圍,並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 人工湖,規模較小的稱為水塘、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