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古代人怎麼談戀愛嗎?印象中古代的女性都是溫良恭儉讓嗎?不!你錯了!其實很多戲曲故事中也上演了「我的野蠻女友」情節,如樊梨花在戰場中看見敵軍帥氣的主將薛丁山,竟停下了?完全忘記打仗這麼一回事。
本集《打開戲箱說故事》來跟大家談談戲曲裡的愛情。王安祈老師和羅仕龍老師將為大家介紹幾位積極追愛的女主角,例如《珍珠衫》裡的柴郡主,她送給楊六郎一件串滿珍珠的小衣!(其實就是女性貼身衣物),以及在第一集大家都想給她「秀秀」的苦情王寶釧,當初是怎麼挖坑給自己跳跟薛平貴配成對的?歡迎收聽!
【本節目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播出】
#IC之音 #打開戲箱說故事 #王安祈 #羅仕龍 #樊梨花 #柴郡主 #珍珠衫 #王寶釧 #勇敢追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5的網紅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打開戲箱說故事》 戲曲演的就是故事,它看起來傳統,但其中喜怒哀樂卻傳遞著跨越世代的感動。戲曲故事有哪些地方有趣又好聽?歡迎收聽兩位戲曲專家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一起為大家打開老戲箱,說說新故事。 主持人:王安祈教授、羅仕龍老師 贊助單位: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同步播出平台: IC之音AOD:htt...
「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Re: [問題] 王寶釧- 看板gallan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薛平貴與王寶釧's post 的評價
- 關於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京剧《红鬃烈马》 2/2(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 来自 ... 的評價
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猜出戲曲故事中的渣男是誰了嗎?其中哪項行為最令你受不了呢?觀看影片為你揭曉答案!
原以為《薛平貴與王寶釧》是很老掉牙的故事了,但卻在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的現代觀點詮釋下,有了新的解讀及意義。還有更多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就在明日3/5(五)晚間八點首播單集中,若是錯過首播的聽眾也可以透過IC之音AOD、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 、Spotify收聽!
未來《打開戲箱說故事》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將繼續為大家打開更多老戲箱,說新故事!敬請期待!
同步播出平台:
IC之音AOD:https://pse.is/3cdab2
Apple Podcast :https://pse.is/3bzvy5
Google Podcast :https://pse.is/3a8x5l
Spotify:https://pse.is/3cqtpu
節目播出時間:
每周五20:00-21:00(首播)、每周日13:00-14:00(重播)
【本節目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播出】
#IC之音 #打開戲箱說故事 #王安祈 #羅仕龍 #薛平貴 #王寶釧 #古代渣男
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特輯──歌仔戲的「王寶釧」怎麼穿?】
『我身騎白馬過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我一心只想王寶釧……』
自1950年代起,就有不少影視公司看中歌仔戲的娛樂市場,陸續將《#王寶釧》翻拍成電視、電影歌仔戲,隨著影劇的普及,再加上近年流行歌曲的翻唱,這段「#平貴回窯」,也成為臺灣人琅琅上口的曲調。
而在寒窯裡苦等丈夫十八年的王寶釧,自然是穿著象徵淒苦婦女的「#苦旦」服裝了。
◆#苦旦的烏苦衣
臺灣歌仔戲的服裝大致可分為兩個路線,受到1950年代後,臺灣歌仔戲影視化的潮流影響,新編劇本或胡撇仔戲的服裝更偏向電視劇中的古裝形象。
而我們這次介紹的《王寶釧》,則因為是較為傳統、經典的「#古路戲」(又稱古冊戲),因此服裝中也有較多的京劇元素。
#妝容:[北管妝]
傳統歌仔戲的妝容與服飾受到京劇影響深遠,因此這類妝,大多稱為「#北管妝」或「京戲妝」,相較於一般妝容的膚色,北管妝以戲曲的「油白」為底色,並油紅在眼睛周圍做出眼影漸層,最後在眉眼部分勾勒,突出眼部的線條。
#髮型:[大頭]
梳「大頭」是傳統的戲曲髮型,需要非常多的時間。首先要先用髮網把髮絲們固定,然後利用勒頭帶「吊眉」,將眉毛與眼尾向上拉提;再「#貼片子」,將假的鬢髮黏貼在額邊,加強在舞台上的效果;中間還會經過像是上黑巾、加上線尾子等步驟,最後才會輪到「插頭飾」。
#髮飾:[銀泡〕
戲曲中旦角的髮飾被稱為「#頭面」,常見的有像是「水鑽頭面」等,但由於苦旦是一個貧苦無依的形象,因此頭飾會減少金光閃閃的水鑽,會選擇用比較簡潔、素雅的「銀泡」表現,有時搭配沒有華麗繡紋的藍色綢子,來表達其貧苦婦人的形象。
#服裝:[烏苦衣+白裙]
傳統戲曲的服裝,主要是用來區分角色身份、性別,好比「生旦淨末丑」,就是大家熟知的京劇角色分類,而發源於臺灣的歌仔戲也是如此。
「旦」通常指的是戲曲中的女性角色,「苦旦」通常是賢淑、端莊卻因命運折磨,有些淒苦的中年婦女。其中,最代表苦旦的服裝,就是「#烏苦衣」與素色白裙了。
烏苦衣是一種黑色的對襟素褶子,時常與配有水袖,強調對方傳統婦女柔弱的形象。
而王寶釧的服裝,又常常縫有「補丁」,讓她貧苦卻又堅強的模樣更加鮮明,而簡樸的白裙、沒有裝飾的素鞋,同樣也都是苦旦的特徵。
◆#歷史性的薛平貴與王寶釧
歌仔戲一開始是從「#落地掃」演變而來,沒有固定的劇本,也沒有固定的舞台形式,就像一個隨時隨地的快閃歌唱一樣。
後來歌仔戲變成了廟會酬神的表演,被稱為「外台歌仔戲」,也就是俗稱的「#野台戲」。如今台灣在許多廟宇祭典時,仍保留了野台戲酬神的傳統。
而隨著技藝的成熟,與歌仔戲逐漸的普及,在1920開始現代化的年代,歌仔戲也融合了「#外江戲」(京戲),進入到了表演廳、劇院,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新的觀影體驗。
1930年代末,開始進入二戰時期,日本皇民化時期政治的打壓、中華民國政府的「國語運動」,與如今工業化後影視娛樂的興起,時代的遽變一度讓歌仔戲逐漸沒落。
然而歌仔戲終究是一個出自於民間,發揚於生活的藝術,即便曾經奄奄一息,卻總能在各方的努力下求新求變,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就像這齣講唐代愛情故事的《#薛平貴與王寶釧》,雖然是古老的故事,但它卻曾開啟 #臺語電影 的第一波黃金時期,也因為電視劇的翻拍而成為大家耳熟的旋律,進而影響到了流行音樂,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如今,許多歌仔戲團都推出自己的原創新戲,在劇本、曲調、舞臺設計都非常的精緻,不只登上了國家戲劇院,也站上了世界各大洲的舞臺。但除了去劇院看的美麗的舞臺歌仔戲,當巷口的小廟酬神時,也不妨去看看吧!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動呢!
參考資料:
廖瓊枝老師〈王寶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nstaJZJwc;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http://www.folktw.com.tw/drama.php#item2;〈歌仔戲角色服裝特色:教育部學習加油站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4/grandma/artsturct1.html;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1299;新唐人電視台〈傳承歌仔戲之美 綁大頭過程直擊〉
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打開戲箱說故事》
戲曲演的就是故事,它看起來傳統,但其中喜怒哀樂卻傳遞著跨越世代的感動。戲曲故事有哪些地方有趣又好聽?歡迎收聽兩位戲曲專家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一起為大家打開老戲箱,說說新故事。
主持人:王安祈教授、羅仕龍老師
贊助單位: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同步播出平台:
IC之音AOD:https://pse.is/3cdab2
Apple Podcast :https://pse.is/3bzvy5
Google Podcast :https://pse.is/3a8x5l
Spotify:https://pse.is/3cqtpu
節目播出時間:每週五20:00-21:00(首播)、每週日13:00-14:00(重播)。
#IC之音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打開戲箱說故事 #戲曲 #戲箱 #古代渣男 #薛平貴 #王寶釧 #王安祈 #羅仕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mQxQmQYO9o/hqdefault.jpg)
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薛平貴與王寶釧'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薛平貴與王寶釧 的故事,薛平貴乃唐朝太子李溫,當年魏妃被害,太監杜忠帶著薛平貴逃出皇宮,薛平貴後為山西龍門縣薛家莊收為養子,薛員外去世後,薛平貴潦落街頭,無意 ... ... <看更多>
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京剧《红鬃烈马》 2/2(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 来自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京剧《红鬃烈马》由上海京剧院演出。唐懿宗时期朝中宰相王允的女儿 王宝钏 ,不顾父母之言,下嫁贫困的 薛平贵 为妻,被父母赶出家门。 ... <看更多>
薛平貴與王寶釧故事 在 Re: [問題] 王寶釧- 看板gallan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hiningRuby (閃亮紅寶石女王)》之銘言:
: 請問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的故事是真有其人其事嗎?
: 我拜了偉大的辜狗大神,竟然沒有什麼收穫.....
: 此外,在最原典的故事裡,
: 王寶釧是不是因為拋繡球招親才非嫁薛平貴不可?
最近因為徐佳瑩的新歌"身騎白馬"
我也對王寶釧的故事很好奇
上網GOOGLE了一下
原來沒有薛平貴這個人
有人說是改字薛仁貴與柳銀環的故事
不過說法好像很多
以下是百度知道的某篇文章:
在戲曲舞臺上,《汾河灣》、《薛仁貴征東》
、《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等上演的是
薛仁貴及其後代的戲。而《王寶釧》、《三擊
掌》、《大登殿》等戲演的則是薛平貴和王寶
釧的戲。戲曲中薛仁貴與薛平貴僅一字之差
,背景年代相同,均為唐代,劇情又有許多
相似之處。為何在戲曲舞臺上會出現兩薛並
演?二者又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呢?經考證史
料和走訪有關人士,歷史上的真實及戲曲中
的如何演繹也漸露冰山一角
薛仁貴與柳英環
民間傳說薛仁貴之妻有三個名字,《孤本元
明雜劇》中稱柳迎春,《薛仁貴征東》小說
中稱其為柳金花,但是晉南蒲劇中卻一直用
柳英環這個名字。有關專家認為,柳英環在
河津市生活了幾十年,因此,晉南蒲劇中用
的名字應該較為真實。
戲劇及評書中反映,柳英環生活在一個員外
之家,屬大家閨秀。一次和嫂嫂出遊,見家
中長工薛仁貴天寒衣單,凍臥雪中,她便心
生憐憫,回房取棉衣相贈時,因風吹燈滅,
錯將父親贈給她的“紅綾襖”給了薛仁貴。不料
,其父發現後認為其敗壞門風,要逼其自盡。後
在母親的幫助下和奶媽逃出家門,與薛仁貴在
破廟相遇,寒窯成親。薛仁貴幼年習武,練得
一身武藝,每日汾河灣打雁維持生計。唐貞觀後
期,李世民親自率軍東征高麗(今朝鮮),薛仁
貴應募從軍。柳英環則在寒窯苦度日月。由於戰
功顯赫,薛仁貴18年後被封為平遼王,衣錦還鄉
,夫妻團聚。《薛仁貴征東》評書及諸多戲劇中有
詳細的劇情,《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說得是
他兒子和孫子的事,人們統稱為“薛家將傳奇”。
薛平貴與王寶釧
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愛情故事大致如下:
相傳,王寶釧是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兒,她天生麗
質,聰明賢慧。到了婚嫁年齡,她看不上諸多王公
貴族的公子,卻偏偏對在家裏做粗工的薛平貴產生
了愛意。經過彩樓拋繡球,她選中了薛平貴。不料
其父嫌貧愛富堅決不允。無奈之下,她與父親三擊
掌後斷絕了父女關係,嫁給薛平貴住進了寒窯。後
來,薛平貴從軍征戰,遠赴西涼,王寶釧苦守寒窯
18年。18年來,王寶釧貧病困頓,挖光了周圍的
野菜,苦度日月。薛平貴歷盡風險,屢遭垂涎王寶
釧美色的魏虎暗算,同時也屢闖難關,戰功赫赫。
後來,薛平貴娶了西涼國公主玳瓚,當上了西涼國
的國主。18年後歸來,與王寶釧寒窯相會,封王寶
釧為正宮皇后,結局圓滿。
歷史上的真實
薛仁貴,名禮,字仁貴,歷史上確有其人,唐朝絳州
龍門(今山西省河津市)人,隋煬帝大業10年(西
元614年)農曆十月十八日生,唐高宗永淳二年(西
元683年)農曆二月二十一日卒,享年70歲。他一
生英勇善戰,屢立奇功,官至右威衛大將軍兼安東都
護,封平陽郡公。他的征戰事蹟,《舊唐書》、《新唐書》
、《資治通鑒》均有記載。
據史料考證,歷史上並無薛平貴。但他和王寶釧因何
現身於舞臺?並且自古以來,多個戲劇劇種都出現了“兩
薛並演”的現象呢?
有兩種說法。
某年某月已無從考證。山西一富戶為母祝壽請戲班子
唱《汾河灣》等戲。該戲反映的是薛仁貴和柳英環的
事。賓客散後,富戶之母問戲班子薛仁貴和柳英環最
後的結局,戲班班主說,據師祖相傳,薛仁貴因軍務
在身不敢久留,數日後又別妻回到軍中。柳英環常年
來生活困苦,疾病纏身,又加之思夫心切,便病逝寒
窯。富母聽後悒悒於懷,懨懨成病。富子到處求醫,
百藥無效。最後一當地名醫探問後得知根由,便說:“
心病還需心藥醫。”於是,富子懸巨賞徵求薛仁貴團圓
的劇本。某文人為不違反歷史,杜撰了一位“薛平貴”,
劇名《王寶釧》。戲曲情節大同小異,只是為迎合富母
心態,薛平貴登上了西涼國的王位,王寶釧成了正宮皇
后,夫貴妻榮。該戲演出後,富母大喜,病也不治而愈
,自此,戲曲舞臺上便出現了“兩薛並存”的局面。
另一種說法是,薛仁貴後來被封為平遼王,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大部分薛家人也都隨薛仁貴從龍門(河津)
遷到京城(今西安市)。後來,山西人以當地出了一個薛
仁貴為榮,又是唱戲,又是修建寒窯。陝西人歷來愛與山
西爭個高低,認為薛仁貴家人後來一直生活在陝西,卻讓
山西人出盡了風頭。他們便也編了一出戲,由於不敢違背
歷史,於是將薛仁貴變成了薛平貴,柳英環變成王寶釧,
一個虛構杜撰之戲便出爐了。
兩個寒窯一處真實
在河津市修村的白虎崗上有薛仁貴寒窯,而在西安市大雁塔
東南方不遠,王寶釧寒窯也每天遊人如織。兩個寒窯又是怎
麼回事呢?
薛仁貴寒窯位於河津市修仁村,村東有一土崗,狀似臥虎,又
加之傳說薛仁貴是白虎星轉世,故曰白虎崗,寒窯便處於白虎
崗上,相傳明清時期土炕灶跡尚存。窯南有白袍窯一孔,內塑
有薛仁貴夫妻泥像兩尊,戰馬一匹。村南有白虎塔一座,又名
射雁塔。薛仁貴寒窯也稱薛仁貴故里。目前為運城市文物保護
單位,河津市斥資一億元開發薛仁貴故里的工程正在進行之中。
近年來,王寶釧寒窯從規模及開發的程度上來看比薛仁貴寒窯
要大,也有規模,筆者3月上旬前往參觀,它位於西安市南效
曲江池東南鴻固原上的鴻溝坡岸,又稱曲江寒窯。在寒窯景區
內,筆者沒有看到任何有關史料對薛平貴及王寶釧的記載。寒
窯簡介上稱,實據戲曲《五典坡》所載而建,內有王寶釧祠堂
,清朝後期修建,民國二十三年,楊虎城之母孫一蓮捐資又對
其
進行了修葺。1984年6月,當地鄉政府又出資修建,1985年
2月28日正式向遊人開放。景區內有“飄彩樓”、“王寶釧祠”、
“貞烈殿”、大雄寶殿、寒窯遺址等等建築及景點。據寒窯負
責人劉林介紹,寒窯景區總投資300多萬元,平均每年有近
10萬名遊客。
既然薛平貴是由於種種原因根據薛仁貴的傳奇人生演繹而來
,歷史並無此人,那麼,兩個寒窯也只能是一處真實了。
(本文寫作時參考了董波編輯的《虓將薛仁貴》、任羅樂撰寫的
《薛仁貴傳略》以及部分網路資料)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67.2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