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英國王室第八位序王儲、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的次子安德魯王子,近日來身陷桃色風暴,讓王室名譽岌岌可危。安德魯在和BBC的一場專訪中,坦承自己認識美國富豪色魔艾普斯坦,還說自己不後悔有這段友誼。這段發言引發英國社會和輿論強烈抨擊,要求檢警調查王子是否淪為性侵加害人的呼聲也愈來愈高。安德魯日前宣布中止所有王室任務。英國媒體說,這代表他的王室生涯,已經玩完了。】
{內文}
週一早晨英國各報的頭條,已經說明了一切。安德魯王子嚐試(在訪談中)解釋自己和遭指控為淫媒的富商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的關係,結果適得其反。
(BBC主持人vs. 安德魯王子)
(你搭過他的私人飛機?)沒錯。(你去過他的私人小島?)沒錯。(你住過他在棕櫚海灘的家?)沒錯。
五十九歲的安德魯王子日前首度打破沉默,親上火線,嚐試透過英國廣播公司(BBC)為醜聞「洗白」,但顯然是弄巧成拙、愈描愈黑。在長達一小時的訪談中,他坦承自己的確認識遭指控為淫媒的已故美國富商艾普斯坦,而且不後悔擁有這段友誼。
(BBC主持人vs. 安德魯王子)
你問我是否對他(艾普斯坦)那些相當不得體的行事作風感到後悔...(不得體?他是性侵犯耶!)是啦,抱歉我只是想用禮貌的方式表達。
六十六歲的艾普斯坦是位靠著操作對沖基金致富的美國金融大亨,生活豪奢糜爛,喜歡結交政商名流,不但有染指未成年少女的癖好,也樂於從事色情仲介。2008年,聯邦調查局(FBI)著手調查這位富豪色魔,過程中有八十名被害女子出面指控曾遭虐待,還牽扯出大串檯面上的人物,盤根錯節的犯罪集團,震驚歐美上流社會。在法官包庇下,艾普斯坦爽作了十三個月的牢,出獄後依然故我,重操舊業。今年七月,艾普斯坦因被控販運未成年人賣淫而再次被捕。然而這位登記有案的性侵加害人,卻突然在八月侯審期間,被發現在紐約曼哈頓監獄輕生,死狀離奇曲折,陰謀論滿天飛。在檢方過濾可疑權貴名單時,安德魯數度被影射。儘管白金漢宮駁斥兩人有所關聯,但在訪談中,記者緊咬陳年舊案,質疑安德魯為何明知艾普斯坦已被定罪,卻非要大老遠見上一面,還連續待上四天。
(BBC主持人 vs. 安德魯王子)
(為什麼?為什麼明知他是已定罪的性侵犯,你卻還要留宿他家?)我是覺得,透過電話談(斷絕來往)是種懦弱的表現,所以我覺得我得跑一趟,當面跟他說。
此外安德魯也矢口否認曾與一位名叫維吉尼亞‧傑弗瑞的未成年女子有染,還說傑佛瑞指證歷歷的事發那晚,他並未出門。
(BBC主持人 vs. 安德魯王子)
(其中一名指控艾普斯坦性侵的女子,也對你發出指控。他說他跟你是在2001年時碰面,跟你共進晚餐,與你共舞,地點就在倫敦的夜總會。之後兩人還在你朋友的宅邸內發生了性關係。你怎麼講?)我完全不記得自己曾碰過這位女士,完全沒有。(你不記得曾跟他碰過面嗎?)不記得了。
(可是對方鉅細靡遺地描述了當晚的事,形容了與你共舞的過程,還說你那時一直狂冒汗,說你?)冒汗這點與事實有出入。我的體質很特殊,不太容易流汗,這是因為我在打福克蘭戰爭的時候,曾受到槍傷,服用過量的腎上腺素,導致我幾乎無法出汗。
安德魯是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次子,在1982年時曾親征福克蘭群島,成為戰爭英雄,並於1986年獲冊封為約克公爵,還舉行了一場世紀婚禮。和兄長查爾斯不同,安德魯個性活潑討喜,最得女王寵愛,卻從不接受媒體專訪。他常以英國貿易特使身分周遊列國,是各大小宴會座上賓,也結交了不少極具爭議的人物,包括前突尼西亞獨裁者班阿里(Ben Ali)和前利比亞狂人格達費的兒子薩伊夫(Saif Saif al-Islam Gaddafi)。安德魯和艾普斯坦搭上線後,生活更加「多采多姿」,桃色疑雲並未影響他從事社交生活和執行王室任務。安德魯在BBC上的辯解在週末夜晚播出後,引爆英國社會群情激憤,媒體譴責他交友缺乏判斷力、民眾批評他對受害者缺乏同理心,歷史學家對王室名聲蒙塵感到遺憾。沙場勇士要捍衛名譽的初衷,沒想到演變成一場王室公關災難。
(Dickie Arbiter\\前白金漢宮媒體主任)
這是危機管理的一部分。我認為他的談話並未讓危機獲得有效處理。有些人認為這是選擇性失憶。就算是選擇性失憶吧,但就損害控管來說,我不認為他降低了任何損害,反而進一步擴大了傷口,引發更多疑問。
英國王室向來熱鬧多事,不少人對安德魯的真面目搖頭,媒體更是善盡毒舌調侃之責,多家企業和慈善機構也宣布中止對安德魯公益事業的贊助。當地時間十一月二十一日,安德魯宣布自即日起終止一切王室公務。
(Sky News主持人vs. 王室傳記作家)
(哇,身為王室成員,我覺得安德魯王子實際上算是玩完了吧。)應該是,因為BBC那場專訪簡直是一場災難。有種車子撞山的感覺。有人建議他不要接受專訪,但他傲慢地認為自己最懂,現在大家都看到了結果。我們不知道他退出王室任務是否為明智之舉,或者他其實是被迫退出,但說真的,皇室成員最該做的事,就是把慈善工作做好,而這項醜聞對王室成員來說絕對是場噩夢。很多人都把重點放在皇室招牌蒙塵,但別忘了,關於性侵的指控是非常嚴重的。安德魯王子被控三度與十七歲未成年女子發生性行為,這是非常嚴重的事,而且有必要好好調查。
步入花甲年之際,安德魯為王室惹了大麻煩,九十四歲高齡的伊莉莎白女王,對於寵兒戲劇性起落的人生,想必心中也充滿無奈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RYmKCbGn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星際大戰Star Wars是一個龐大的系列,到底該從何看起?到底該怎麼看? 想要在《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之前複習這個系列嗎? 這部影片教你怎麼入門星戰的世界? 包含其中提到了觀看電影的順序,以及這個系列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該用什麼樣的心態看這些電影等等 想要隨時帶著星戰氣息 點連結了解...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的推薦目錄:
- 關於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南方家園出版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魏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問題] 曠野之息迷你任務請教- nswitch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趣事【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167-如何得到雪地靴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Game & Watch: 薩爾達傳說」開箱|彩蛋滿載 - Mobile01 的評價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亂了,全亂了!特朗普下令從敘利亞撤軍,抱美國大腿的庫爾德人被美國拋棄,這下慘了】
“誰能想到呢?!”
就在美國總統決定從敘利亞撤回美軍後,曾處在美軍保護下的敘利亞北境的庫爾德人,一下子成了想要剿滅他們的土耳其人的活靶子。
於是,一個在幾年前根本無法想象的情況出現了:被美國拋棄的庫爾德人,為了生存決定找美國的死對頭俄羅斯和敘利亞當局幫忙,更在俄羅斯的協助下成功與敘利亞當局簽訂了協議。
敘利亞的巴沙爾·阿薩德政權,此刻反而成為了庫爾德人抵抗土耳其的“大救星”……
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等英美媒體的報道,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人組織是在當地時間周日與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阿薩德政權達成協議的。
曾被美國扶持和支持的庫爾德人武裝“敘利亞民主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一個協議已經與敘利亞政府達成。負有保護敘利亞邊境和維護敘利亞主權責任的敘利亞政府軍隊,將進入敘利亞與土耳其的邊境進行軍事部署,並與敘利亞民主軍(SDF)一道阻止(土耳其)的攻勢”。
但極度諷刺的是,就在幾年前,這些庫爾德人不僅曾在美國的支持下為美國攻擊過阿薩德政權,更為了幫美國消滅恐怖組織“伊斯蘭國”而“拋頭顱灑熱血”。
可由於美國政府只是在利用庫爾德人給自己當“炮灰”,在剿滅了伊斯蘭國後就開始逐回美軍,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更突然宣布要從敘利亞北部撤回那裏最後一批的1000名美軍士兵,這都令面臨土耳其軍事威脅的庫爾德人感到了“背叛”——尤其是特朗普的最新撤軍決定,還是在土耳其的炮火已經臨近的情況下做出的……
於是,無力抵抗土耳其“絞殺”的庫爾德人,如今只能轉投他們為美國曾經打擊的“敵人”尋求保護。
“如果與阿薩德政權的協議能夠阻止這些屠殺,那就這樣吧。我們終歸都是敘利亞人,而阿薩德政權也是敘利亞人”,一名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的庫爾德女子說到。
她還補充說,“美國背叛了我們,我們現在不想再信任他們了”。
這名庫爾德婦女的言論,代表了很大一批庫爾德人現在的心情。從《華盛頓郵報》的報道來看,在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人與敘利亞當局達成了協議後,看到敘利亞政府的軍隊進入自己的地區,庫爾德人雖然再次鳴響起槍聲,但這不是為了反對和攻擊阿薩德的軍隊,而是在慶祝他們的到來。
一位阿聯酋迪拜電視臺的女記者也證實說,在敘利亞北部庫爾德人的卡米什利市(Qamishli)和哈薩卡市(Hasaka),當地的庫爾德人確實都在歡慶敘利亞政府軍前來抵抗土耳其的攻擊。
從現場的一段視頻來看,這些曾經要為美國推翻敘利亞阿薩德這個美國眼中“邪惡獨裁”政權的庫爾德人,如今似乎都把阿薩德政權視為了“英雄”,揮舞著敘利亞的國旗,一個個比著“勝利”的手勢……
這一幕也引發了很多一直關註敘利亞局勢的人感慨。在境外的社交平臺推特上,不少外國網民最多的一句感嘆就是“這太魔幻了!”“妳能想象到這樣一幕嗎?”“阿薩德居然成為了挽救庫爾德人的英雄!哈哈哈哈哈!”
至於美國人,目前他們其實是分為兩派聲音的。其中一派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人就表示他們不認為庫爾德人的做法是“綠”了美國,反而認為這才是敘利亞應該有的姿態,即敘利亞人應該去捍衛敘利亞的邊境,而不去美國政府去花美國納稅人的錢給他們幹這件事。
但另一派反對特朗普的人則認為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害得美國在中東的信譽掃地,以後不僅會再難以介入敘利亞的問題,令美國過去這些年在敘利亞等地區的經營付之東流,更會被其他中東的勢力視為難以信賴——甚至還有人認為這再次證明了特朗普是“俄羅斯的奸細”,因為他不僅損害了美國的聲譽,更讓俄羅斯和俄羅斯支持的阿薩德政權這些“獨裁者”贏得了勝利。
然而,這早已不是美國第一次“背叛”庫爾德人了。有美國媒體就表示美國往屆的總統和政府其實已經耍弄過庫爾德人不下7次: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利用伊拉克內部矛盾與蘇聯打冷戰、到80年代的中東代理人戰爭,再到90年代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對伊拉克的入侵…..
而特朗普這次,不過只是第八次罷了……
在這篇指出美國8次背叛庫爾德人的美媒文章的最後,其作者這樣寫到:
“庫爾德人有句古老的諺語是這樣說的:庫爾德人沒有朋友,只有高山峻嶺。現在看來,這句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沒得杠了”。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南方家園出版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Ⅰ
三名穿著遊騎兵制服的軍官與一名中情局幹員仔細檢查背包。最後,只獲得簡單戰利品:十二捲底片、二十張以彩色筆修正過的地圖、一個壞了很久的手提收音機、兩本行事曆與一本綠色筆記本。
兩本行事曆引起轟動。軍官瀏覽細小字跡所寫下的內容,並確認那是日記本,日期從一九六六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七年十月。一所學校被用來當成背包主人的監獄,稍後,在這所學校的門口,設立了一個臨時實驗室,一名中情局幹員翻拍日記內容。所有的物品,由一名上校負責以直昇機送到玻利維亞的首都拉巴斯。
那本綠色筆記本,寫了一系列的詩篇,彼時似乎未激起太大的興趣。
數小時之後,背包的主人埃內斯托.格瓦拉司令,在無花果村(La Higuera)的小學校遭處決,而從他身上搜刮得來的個人物品則被瓜分。
切的日記轉了幾手之後,存放在玻利維亞軍情局辦公室的一個保險箱,配合一項辨別日記真偽的計畫。辨別真偽的計畫尚未完成,玻利維亞內政部部長即偷走日記備份,並將之帶到古巴;自此,《玻利維亞日記》(El diario del Che en Bolivia)在全球發行了無數個版本。
一九八○年代中期,切的日記再度成為新聞焦點。英國著名拍賣公司蘇富比宣稱即將拍賣切的原版日記,預估其價值有二十五萬英鎊。切的日記如何落在蘇富比手中?玻利維亞政府展開調查,結果很快指向玻國前獨裁者路易斯.賈西亞.梅薩(Luis García Meza)將軍,他將原版日記賣給一名「巴西人」,那個「巴西人」再將日記賣給英國一家藝廊。或者那個「巴西人」只是充當路易斯.賈西亞.梅薩的中間人。一九八四年六月,蘇富比放棄拍賣日記,一方面由於玻利維亞政府的不斷控訴,另一方面則因切的遺孀公開指責。
即使走過那段充滿爭執與喧嘩的歲月,切在兩本行事曆上所寫的日記,或多或少還能精準呈現原貌。第三本筆記本的命運,就是那本有綠色封面的筆記本,則為奧祕的歷程。內容是切在玻利維亞戰役期間所寫的詩?或是切在最後幾年所抄錄的詩?他對哪些詩人情有獨鍾?還是一本混合兩種可能性的詩集?那些詩代表某種密碼嗎?而綠色筆記本在哪?
Ⅱ
二○○二年八月的一個早晨,切的老友J.A.,一個從未被懷疑過的同伴,在我的桌上放了一疊影本,說道:
「這是什麼?誰的東西?你可以辨認字跡嗎?」
我翻閱著。不禁打起哆嗦。看似切親筆書寫的文件。是嗎?從哪裡取得?我請他給我兩天時間來辨認。
我將這疊影本帶回家,比對切親筆書寫的各種文件:玻利維亞日記的片段、一九六○年代初期的信函影本、告別菲德爾信函的傳真、剛果日記的修正稿。顯然,那是切的筆跡。
我慢慢檢視那一百五十頁,我不否認,尊敬之心油然而生。儘管這麼多年來我與切相當親近,但切從未停止讓我驚訝與感到意外。
那是一本詩集,多半有標題,或註記系列詩篇的號碼,但缺乏作者的資料,除了其中一首標示著「L. Felipe」之外,毫無疑問,係指在晚年流亡墨西哥的西班牙作家里昂.菲利浦(León Felipe)。大部分的詩可辨識。為何切不厭其煩地抄下這些詩?或背誦這些詩?為何會省略作者?為何將詩抄在這本綠色筆記本裡呢?
的確,這就是那本在玻利維亞遺失的綠色筆記本。如何輾轉來到這裡?
我重建了背包內物件所發生的故事。綠色筆記本與其他物品一起落入玻利維亞軍情局的手中,但不在路易斯.賈西亞.梅薩意圖賣給蘇富比的贓物之中。事情的來龍去脈漸漸釐清,近年有人從軍情局的保險箱內偷走,或拷貝複本。
切何時寫下這本綠色筆記本?
書寫的時間很可能在一九六五年剛果行動後,在切離開三蘭港(Dar es Salaam)之前;或是他在布拉格的漫長等待期間,籌備古巴畢納德里約(Pinar del Río)軍事訓練之前,即那為了玻利維亞行動所進行的預備訓練。筆記本的封面印有阿拉伯文。難道是他在一九六五年離開坦尚尼亞之前買下?
毋庸置疑,筆記的部分內容完成於玻利維亞行動期間。有一張照片,用放大鏡細看,好像切攀登在樹枝上守衛,同時在綠色筆記本上書寫。那幾個月,他的背包裡會放哪些書並不是祕密,而我在筆記本所辨識出的詩人,也是那些書的作者。
是抄下?還是憑記憶默寫?我在自己的書房查證,也比對我熟悉的詩篇。沒錯,是切抄下來。如果憑記憶默寫,不會準確記得一段四行詩是以分號結束,或者記得一句詩被強制切成兩行的特定方式。
那麼,為何省略作家資料呢?這些都是切相當喜歡的作家,難道是他的幽默大膽作風?還是一種知識分子的遊戲?(我熟悉這些作家,為何還要放上他們的名字?)也許他想,半認真,半開玩笑,將他的筆記本變成私人文件,僅能以他自己的密碼進出。或許那是一種記憶方式?抄下詩,然後背下來。無論如何,那是一本選集。
那是一本切的選集。一本個人的選集。
Ⅲ
切一生大量閱讀詩。許多軼聞皆有記載。例如有一次,他寫信給醫學院的同窗好友蒂塔.殷方提(Tita Infante):「與其說我自暴自棄,不如說我正處在悲觀時候/……/一旦臨時陷入那種情境,我的解決方式是喝一些瑪黛茶,讀兩句詩。」
在青少年時候,在那段經常忍受氣喘病之苦的時光,由於被迫長時間不動,他在書堆裡,找到一個可以遁逃的平行世界。聶魯達與波特萊爾(Baudelaire) 的《惡之華》(Las flores del mal)應該是他對詩的初戀,令人好奇的是他閱讀法文版的波特萊爾。十五歲時,他與魏爾倫(Verlaine)、安東尼歐.馬恰多(Antonio Machado)相遇在詩中。同時,他也發現了甘地(Gandhi),而令他感動不已。朋友記得他從那時起,便朗誦聶魯達的詩,也朗誦西班牙詩人的作品。一首四行詩一直與他如影隨形:「那是謊言/而謊言變成悲哀的事實,/聽見妳的腳步聲/踩在一個已經不復存在的馬德里。」
一九五二年,他二十四歲,去了波哥大,在那裡遇到一個哥倫比亞的學生領袖,兩人談政治,也聊文學。切向他表示,已讀過聶魯達所有愛的詩。哥倫比亞學生於是向他挑戰:
「二十首……」
切毫不猶豫回答:「今夜我可以寫下最悲傷的詩句。寫,例如……」然後繼續。
兩年之後,在墨西哥的一處監獄,他寫一封家書給父母:「假如因任何我無法相信的理由,導致我不能再寫信,且面臨生死攸關境地,請把這幾行字當成告別信,沒有優美的辭藻,卻是肺腑之言。我一生在跌跌撞撞中找尋真理,在這條路上,已有女兒相伴,她延續了我生命,而我也終止了這個循環。從此時此刻起,我不會視我的死亡為挫敗,只是像辛克美(Hikmet)一樣:「唯一隨我進入墳墓的痛苦/乃一首未完的歌。」
一九五六年九月在墨西哥那幾天,切被迫轉入地下行動,「因為墨西哥政府犯了一個大錯,相信我紳士般的言論而釋放了我,並要我在十天內離開墨西哥。」他往返於墨西哥城。偶而回家看女兒伊爾蒂達(Hildita)時,對她朗誦一首安東尼歐.馬恰多獻給李斯登(Listen)將軍的詩:「我的文字從山林到海洋:/假如我的筆等於你的槍/我將自快樂指揮官殞歿。」那七個月大的小女娃看來很喜歡馬恰多式的音律,因為念完詩句後,她就哭鬧,要求再念。
在馬艾斯特拉山區(Sierra Maestra)進行游擊戰時,切建立了一個運輸網路,替他將馬蒂(Martí)的書,以及荷西.馬利亞.艾雷迪亞(José María Heredia)、荷楚蒂斯.德.阿維亞納達(Gertrudis de Avellaneda)、賈布列.德.拉康賽西翁(Gabriel de la Concepción)、魯本.達利歐(Rubén Darío)等人的詩集運到山上,替換他常閱讀的那本埃米爾.路德維希(Emil Ludwig)所寫的哥德傳。從一張照片可看到切斜躺在一間茅屋裡,讀著這本記傳,身上蓋著一張毯子,嘴巴則叼著一根粗大雪茄。
一九六一年一月,他擔任革命勝利後的工業部部長,在一次採訪中,他向伊戈爾.曼(Igor Man)透露:「我憑著記憶認識聶魯達,我在床頭櫃上放著波特萊爾,用法文來讀他。」切還承認,在聶魯達的詩作裡,他最愛〈獻給史達林格勒的新情歌〉(Nuevo canto de amor a Stalingrado)。
我曾寫時光與水/我曾描寫哀痛與它的紫色/我曾寫天空與蘋果/現在我要寫史達林格勒。
他的伴侶亞蕾伊達.瑪奇(Aleida March)回憶說:「在空閒時刻,在一個會議與下個會議之間的空檔,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途中,他隨時閱讀。」
如今有一個圖像更有效證明這些事實。在良加瓦蘇(Ñancahuazú)遭玻利維亞軍方沒收的膠捲中,有一張照片,照片中的切攀上一棵大樹,應該是正執行那沒完沒了的守衛工作,手裡捧著一本詩集。
Ⅳ
切一生不僅大量閱讀詩,他也以創作者身分玩味詩藝,曾經親近詩,也曾遠離詩,總是十分重視詩。我會說,他太過於重視詩。他從不滿意自己的作品,認為他所寫的詩沒什麼價值,因此從未付梓出版。
他應該在青少時期就寫詩了,但是今日我們所知道的那些少數詩篇,是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六年間,他旅居瓜地馬拉與墨西哥時所作。那段時期的詩,是一個角色轉型的完整歷程,著迷於那個以某種方式等待他的大千世界,也醉心於前哥倫布時期的遺跡。
在一九五五他寫下:
大海以她友誼之友召喚我/我的牧場 ── 一個大陸 ── /溫柔且不朽地展開/彷彿薄暮中的一只鐘。
再以另一首詩看這類主題:我獨自面對無情的夜/以及那令人厭倦的金錢壓力/歐洲以陳年酒之聲召喚我/受到金髮美女,博物館收藏品的鼓舞。/在新興國家的號角中/我迎面接受影響/那馬克思與恩格斯之歌。
歐洲,拉丁美洲,革命,令人好奇的是還有前哥倫布世界。他對帕倫克(Palenque)的著迷可從一首詩表露無遺:什麼力量讓妳矗立那裡幾世紀/依舊活潑動人宛如處於青春年華?在工作結束後,怎樣的神吹起/妳石碑的生命氣息呢?
他在墨西哥從醫,某次為一個名叫瑪麗亞的婦人看病,婦人患有與氣喘相關的呼吸疾病,病情相當嚴重。婦人與女兒及三、四個孫子住一起,套句墨西哥當時的說法,她的去世「不好不壞」,但他因婦人的不幸感到難過,儼然個人的罪過,於是寫了一首詩:
老嫗瑪麗亞,妳將逝去/我想嚴肅對妳說/妳的生命是一串充滿痛苦的玫瑰念珠/沒有愛人,亦無健康與金錢/只有飢餓與妳共享。
這是一首鬆散的詩,慢慢地從婦人的不幸開始描寫,鋪陳到醫院的診間,以及氣喘所引起的死亡,出現醫生雙手的溫柔窘態,為了向老嫗保證而緊握著她的手,帶著希望的男性低沉聲音,那最熾熱與最陽剛的復仇,就是妳的孫子將生活光明。詩以「我發誓」(lo juro)的誇大方式收尾,將lo juro以大寫呈現,然而聽起來真誠。
在墨西哥那段時間,他所寫的詩中,有一首係在秋雷歐(Choleo)農莊完成,當時他正在農莊接受軍事訓練,也許那是他最糟的詩作之一。那是一首獻給菲德爾的史詩,詩中最大的美德反映在兩方面,一方面是著迷於古巴領導人激發了阿根廷醫生(走吧,/黎明的熾熱預言家,/透過隱祕的通訊小徑/解放你如此熱愛的綠鱷魚);另一方面是他嚴肅地承諾參與革命計畫:假如途中遭武力埋伏,我們要求一塊有古巴淚水的裹屍布/以覆蓋游擊隊員的骨骸/在通向美洲歷史的過程。/就這樣。
他從未將這首〈走吧,黎明的熾熱預言家〉送給菲德爾。顯然,他不認為那是一首好詩,也不想讓這首詩被當成留念之用。
數年之後,《綠色橄欖樹》(Verde Olivo)的總編輯里昂內.索多(Leonel Soto)出版了這首詩,切氣急敗壞寫了一張便箋警告給他,在未獲得同意的情況下不該出版他的詩,更何況「那些詩句糟透了」。切認為,他的詩屬於個人。還有一次,巴爾多.里亞達(Pardo Liada)提議出版他的詩,或在廣播中朗誦,切開玩笑似地威脅他,會將他槍斃。
很可能他在生命尾聲之際仍持續寫詩,只是這些詩從未公開。
Ⅴ
切在綠色筆記本內所收集的六十九首詩,只有一首標明作者,就是第六十五首〈偉大冒險〉,在詩的尾端寫上「L. Felipe」。其他六十八首並未標示作者。
我開始著手,擬出一張我知道切喜歡的作家名單,結果相當龐雜,我共找出了五十位作家。
我可以求助於知識淵博與熟背詩篇的朋友或專家。我確定羅貝特.費南德茲.雷塔瑪(Roberto Fernández Retamar)應可很快幫我解開大部分的謎團,然而這項挑戰卻令我著迷。隨著古老的福爾摩斯式閱讀,我採用了嚴謹的邏輯:刪除了不可能,再從所留下來的……我先辨認十五首我熟悉、或者有印象的詩。塞薩爾.巴列霍的〈黑色傳令兵》。聶魯達在《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中的第二十首〈今夜我可以寫下最悲傷的詩句〉與〈一首絕望的歌〉,以及那首知名的〈道別〉。塞薩爾.巴列霍在《淒美》中的另外兩首詩:〈在那個角落〉與〈今夜我下馬〉。尼可拉斯.奇彥的幾首詩:〈我不知為何你會認為〉、〈先賽瑪亞〉、〈一隻長長的綠鱷魚〉。再加上里昂.菲利浦的那首詩,切早已標示出作者:「時光流轉四百年……」
原則上確定了四位詩人:巴布羅.聶魯達、尼可拉斯.奇彥、塞薩爾.巴列霍與里昂.菲利浦。對我而言,這是第一步。以這四位詩人為指南,我開始查閱所有不在這裡面的詩,把最有疑問的辨認工作放到最後。有些詩的辨識相對簡單,我直覺有些詩來自《漫歌》,有些可能屬於里昂.菲利浦,或是十分相近的模仿者,有些是巴列霍式的句子,有些則為奇彥的加勒比海頌樂。由於我對有些選集較陌生,因此必須借助於巴列霍、聶魯達與奇彥作品全集的各種版本,並從家父的書房裡搜括所有里昂.菲利浦的書。
或許這項工作對一個專家來說輕而易舉,但無法享受這麼多的工作樂趣。一個星期之後,包括幾個晚上,在露出黑眼圈與呵欠連連的情況下,這六十九首詩已被我辨別出六十七首,那剩下的兩首稍後再進行。
在過程中,我踩到了幾個陷阱,切省略了兩首詩的標題,其中一首抄在不同的兩頁上,中間夾著另外一首詩,兩首詩都只抄了片段,而一首詩接著另一首詩,沒切分。
切的詩選集終於釐清。
筆記本收錄了巴布羅.聶魯達、塞薩爾.巴列霍、尼可拉斯.奇彥與里昂.菲利浦的詩選。只有這位四位詩人,沒再多一位。令人好奇的是,詩並未按作家的順序排列,甚至沒有順序可言(一般選集採用年代順序方式)。換言之,切在讀這四位作家的詩集之際,不加區別即同時抄錄下來。起初,可看得出連續性:一首巴列霍的詩,一首聶魯達的詩,一首奇彥的詩;這樣的連續性重複了八次。我思索這樣的連續性是否暗藏著密碼,然而連續性不久後被打斷,之後便察覺不到任何次序。
有些詩令我茫無頭緒,日期看來不一致。奇彥的〈阿空加瓜山〉出版於一九六七年的詩集《宏偉的動物園》,不過先前即於一九五九年,在古巴的《革命星期一》(Lunes de Revolución)刊登;因此,這首詩應該曾出現在某本選集裡,或者切可能保留了當時的剪報。第二個疑惑在於里昂.菲利浦的《喔!這把破舊小提琴》的那些詩,詩集於一九六五年底由墨西哥經濟文化基會出版社(FCE)所發行。但是一點都不意外,里昂.菲利浦可能寄了一本到古巴,在展開玻利維亞游擊戰之前的短暫軍事訓練期間,有人再將書帶到畢納德里約基地,轉交給切。
切所抄錄的詩篇中,僅有些微修改:奇彥的〈姆拉妲〉使用了古巴人的口語拼音,切修改了口語拼音,將「dise」(說)改成「dice」,把「cobbata」(領帶)改為「corbata」,以「narices」取代「narise」(鼻),「veddá」(真相)則變為「verdad」。
還有最後一個疑惑,切最愛聶魯達的那首〈獻給史達林格勒的新情歌〉,為何排除在選集之外?為何巴列霍那些有關西班牙內戰的詩也不在選集之中?這些都是憑記憶的了解,我得屏除這樣的論點,因為他也喜歡聶魯達的情詩,而這些情詩收錄在選集裡。因為某些理由,他必須排除那些詩,留下空間給柔情的詩篇與親密的反思。或許那是他生命最後兩年的一首必要對歌,而那兩年籠罩在一場革命旋渦裡,革命事業卻轉眼成空。
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冷酷,詩彷彿避風港,提供了個人,與美洲、西班牙的歷史視野。
Ⅵ
一九三八年,祕魯詩人塞薩爾.巴列霍在滂沱大雨中死於巴黎,那天是一個星期五,並不是他所預言的星期四,而當時切才九歲。在選集裡的四位詩人當中,切唯獨不認識他。雖然在他活著的時候,切也許曾經讀過他的一些詩,尤其那些獻給西班牙內戰的詩。
巴布羅.聶魯達是他青春時期的詩人。在一九五五或五六年間,他住在墨西哥時,曾寫過一篇有關《漫歌》的廣泛評論,裡面寫著,那些詩包含了「公義的暗喻」、「高雅的純樸」,他並將這部作品評為「詩意美洲最高尚之書」。一九六一年一月,當時切擔任國家銀行總裁,他接見了聶魯達,聶魯達在一本《漫歌》上簽名且送給他;自此,那本《漫歌》便在床頭櫃上陪伴他。
尼可拉斯.奇彥與切之間的友誼深厚,他是第一位受邀參訪拉卡巴良(La Cabaña)司令部的詩人,切的第八縱隊於古巴革命勝利後即駐守在那裡。一九五九年二月,尼可拉斯.奇彥為游擊隊員舉辦了一場詩歌朗誦會。他曾獻給切一首我個人覺得相當笨拙的詩。(儼然聖馬丁的純潔之手/伸向平易近人的馬帝,彷彿植物的拉布拉他河前來/與卡屋多河的河水及柔情匯合,/如此格瓦拉,聲音粗獷的高卓人/獻給菲德爾他那游擊隊員的鮮血。)
切住在墨西哥期間,認識了西班牙詩人里昂.菲利浦,當時他流亡墨西哥城。瑞卡多.羅赫(Ricardo Rojo,1923-1996)回憶在一家咖啡廳內的一場聚會,交談中,西班牙詩人與阿根廷流亡年輕人翹著腳,兩人露出破損的鞋底。那場聚會應該在阿根廷醫生烙下深刻印記,在古巴大革命勝利後,切反覆提及里昂.菲利浦,寫信給他,並寄自己的文章給他。
這三位當時仍在世的詩人,並不知道自己在切的背包裡,伴著他進行最後的戰役,以文字向他道別:
聶魯達在《世界末日》(Fin de mundo)的〈為英雄之死悲傷〉(Tristeza en la muerte de un héroe)寫著:我們經歷了這部歷史/這場死亡與/我們那被封存的希望復活/我們選擇了戰鬥/並見到旗幟升揚/我們知道那些沉默者/是我們唯一的英雄……
奇彥在〈切司令〉(Che comandante)寫著:不是因為你已殞歿/而是你的聲音微弱了/一匹火馬/支撐著你那游擊隊員的雕像/在山區的風雲之間。
里昂.菲利浦有一首詩提到駑騂難得的馬嘶,而切一直很喜歡唐吉訶德的這匹馬,在這首詩裡他寫道:你一直是使徒與福音傭兵,也是勇敢與田徑男孩,會跳出致命的三級跳遠。
─── 巴可.伊格納西歐.達伊波二世《切的綠色筆記本》序
2018台北國際書展首賣
南方家園出版《切的綠色筆記本》
淡江大學外語學院院長陳小雀
自西語原文翻譯
定價360元
書展期間單書79折 NT$284
雙書75折 NT$270
2018年2月14日通路全面上市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星際大戰Star Wars是一個龐大的系列,到底該從何看起?到底該怎麼看? 想要在《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之前複習這個系列嗎? 這部影片教你怎麼入門星戰的世界?
包含其中提到了觀看電影的順序,以及這個系列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該用什麼樣的心態看這些電影等等
想要隨時帶著星戰氣息 點連結了解Garmin星際大戰智慧腕錶: http://bit.ly/2PNGCpY
想要從小開始認識星際大戰 點這裡: http://bit.ly/35r7enk
監製/編輯: 黃豪瑞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英語: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也通稱作《星際大戰九部曲: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Episode IX – The Rise of Skywalker)是一部預定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太空歌劇電影,由J·J·亞柏拉罕執導,並與克里斯·泰瑞歐共同編寫劇本。本片為2017年電影《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的續集,「星際大戰後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同時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電影由盧卡斯影業和壞機器人製片公司製作,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發行。主要演員包括嘉莉·費雪、馬克·漢米爾、亞當·崔佛、黛西·蕾德莉、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安東尼·丹尼爾斯、娜歐蜜·艾基、多姆納爾·格里森、理查·E·格蘭特、露琵塔·尼詠歐、凱莉·羅素、喬納斯·蘇歐塔摩、凱莉·瑪麗·陳、伊恩·麥卡達米和比利·迪伊·威廉斯。
《STAR WARS : 天行者的崛起》講述新一代主角芮(身世未明) 與黑武士(達斯維達)的後代、第一軍團的首領凱羅忍之間產生的矛盾與衝突,探討如何連結過去並創造新的未來的冒險故事。
過去的主要角色:路克天行者、莉亞、藍多卡瑞辛皆全數回歸。過去的終極大反派 -- 西斯大帝(白卜庭)也並沒有消失並將回歸本作。
1977年開始陸續上映的八部STAR WARS正傳電影,故事環繞在包含知名黑武士在內的天行者家族傳奇故事。《STAR WARS : 天行者的崛起》將會是STAR WARS正傳電影系列的第九部作品,同時也是精心策劃超過40年的天行者傳奇完結篇。
超過40年前,一個名為喬治盧卡斯的年輕人放映他拍的新電影給他的電影人朋友們看,
這群朋友們在看完之紛紛毫不留情地說這是一部大爛片,完全搞不懂喬治在想什麼,
只有其中一位名叫史蒂芬史匹柏的年輕導演表示這會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
誰都沒料到,史蒂芬看似不可思議的預言能夠成真,
而這部電影所創造的世界,到40年後的今天仍然熱度不減。
在這裡某些人大概在想,好啦好啦,我知道星際大戰在國外很紅,但是我為什麼要在乎?
你喜歡漫威電影,對吧? 我敢說你喜歡漫威電影。
如果我跟你說沒有星際大戰就不會有漫威電影呢? 事實上,沒有星際大戰,絕大多數的商業大片模式都不會存在。
若說《大白鯊》是推動了「強檔大片」這個概念的契機,那麼《星際大戰》就是那個直接將油門催到底的人,
在1977年推出之後,好萊塢的電影就從原本以角色為主的劇情片,轉移到的畫面驚人、節奏快速的動作冒險電影,
也可說是因為這個系列而開啟了重視續集的風潮,宣傳以及周邊商品也變得更為重要。
更別提它是讓電影特效的技術急速進步的大功臣了
基本上,電影這東西能夠成為眾人討論的「現象」,都是從1977年的《星際大戰》開始。
當然,這種影響的結果有好有壞,但是確定的是,沒有星際大戰,現代的電影樣貌會截然不同。
(現在應該要稱那部電影為《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但是我在這裡就直接稱它是星際大戰)
但是...究竟是什麼造就了《星際大戰》的特別? 為什麼全世界(除了台灣和中國以外)都為之瘋狂?
也許最簡單的就是從第一個畫面講起,在開頭配著約翰威廉斯經典的主題曲的背景交代跑完之後,
就緊接著一個在當時年所未見,到現在仍然會看一次就烙印在腦海裡的畫面:
一艘占滿畫面的巨大的太空船追著另一艘小船,緊接著又出現一個外型似日本武士的全黑反派。
這部電影用了前30分鐘就宣示了這個獨特的宇宙,緊接著出現了即將名留青史的主角-
路克天行者,不滿足於當個沙漠星球上的農夫,看著兩顆夕陽夢想著探索更廣大的宇宙。
這不是什麼史無前例的角色設定,卻是任何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也造就了往後許多電影「英雄旅程」的典範。
而在進入這個全新的宇宙之後,值得注意的就是其中新舊融合的美學,
開頭就說了「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銀河系」,所以這雖然是科幻的設定,
卻跟當時眾多科幻片中所想像的乾淨整齊未來感有著天壤之別,
星戰的世界是已經被居住已久,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傳統的,一切都顯得不切實際卻又觸手可及。
星際大戰從一開始就創造出一個辨識度極高的世界,到現在仍然是如此,
即使你沒看過星際大戰,也會知道光劍長什麼樣子,揮舞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
聽過約翰威廉斯的經典主題曲(他同時也是哈利波特以及侏儸紀公園的作曲家),
你也知道黑武士的呼吸聲,認得機器人C3PO和R2D2
當然,還有全台灣人都認識的總統尤達大師。
為什麼星際大戰的辨識度如此之高,在這裡卻如此不流行?
其中最明顯的原因大概就是台灣市場對於科幻電影的接受度向來都不高,
除非這些科幻元素只是其他類型的其中一個元素,舉例來說:漫威電影。
不過更精確地來說,星際大戰是「太空歌劇」,也就是較為著重於冒險成分,而不是有著嚴格的科學設定的類別,
其中的原力以及各種完全不解釋的設定更偏向是奇幻故事。
簡單來說,把它想像成太空中的哈利波特就好了。
但是認識星際大戰並沒有捷徑,沒有什麼懶人包或者快速看電影是能夠讓你馬上進入狀況的,
講得再多,你終究還是要自己去體驗這個系列,
「但是好多部電影喔」你說。 漫威23部電影都不嫌多了,星戰一天就看完了,很快的啦
你甚至不需要全部看完,如果真的要在第九集之前進入狀況的話,照我這個順序去看就好了:
7的前半段-456-7的後半段-8,相信無論是對星戰熟悉或是不熟悉的人現在一定滿頭尼克楊,
容我解釋。
7的調性和節奏最接近現代的大眾電影-簡單來說-最像是一部漫威電影,
緊湊的劇情、驚人的特效、時不時的詼諧成分。
事實上,當初拍第7集就是為了在帶回老粉的同時吸引新粉,
但是在這個現代觀眾較為容易接受的外衣之下,正是星戰最吸引人之處-它的世界觀。
而7的前半段在不需要知道歷史的情況下也能享受,你只需要知道兩件事-
路克天行者是456的主角,他是個絕地武士,也就是說他會使用原力,
而韓索羅則是他的好夥伴,沒有特殊能力,本來是個走私犯。
就是如此,這樣你就可以去看7了,享受它所帶來的冒險感,然後在女主角芮被綁架之後暫停!
現在去看456,再回來把7看完。
因為7的後半部要了解星戰的故事和角色之後才能完全感受其中的情感衝擊。
事實上,如果你對星戰一無所知,另一個很好的起始點是最近的新影集《曼達洛人》,
相信許多人都已經看過超萌的尤達寶寶了,他就是從這個影集出來的,
那他是在演什麼?你就想像《捍衛任務》加上西部片元素,還有一點點的…哥布林殺手?
至於123則是前傳,講述黑武士達斯維達的故事,如果你真的對它很有興趣的話再去看就好了,
因為123跟其他電影比起來著實有點...
詭異。
那幾集最大的價值就是無窮無盡的meme
不過我得先說,我會推薦用這種奇異的順序看,正是因為對於某些人來說456的節奏可能會有些慢,
相較於現代電影,它還是較為著重在角色以及世界呈現上,
不過這正是星戰如此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做好了期待,就能體會其中精髓。
關鍵就在於「隨它去」,星戰其中某些部分感覺有些過時,而其中也因為使用實體特效,
某些部分會顯得有些「僵硬」,但是在看的過程中絕對要記得這在當時是前無古人之舉,
不過也正是因為它的實體特效,才能讓這些電影經得起40年的時間考驗。
正是這部電影將「英雄之路」這種說故事模式給大眾化,正是它讓整個好萊塢意會到特效的可能性。
而第五集的轉折更是在電影史上至今最驚人的橋段之一。
簡單來說,你很難在不探究星際大戰在現實中的影響力的情況下欣賞這個系列,
那些為了看新電影而連夜排隊的粉絲、那些真正成立了絕地教的狂熱者們、那些在電影首映時揮舞著光劍的觀眾。
而星戰的續集,也就是現在的789,絕對不只是現代商業片續集常見的「噱錢」,
其中對於舊角色滄桑以及衰老的探討,對於新角色的塑造,尤其是反派凱羅忍,都是有層層的主題探究以及矛盾衝突。
而第八集雖然在粉絲群裡評價極為兩極,說「有爭議性」還只是有禮貌的說法,
但是對我來說卻是整個系列之中最值得反思的一集,更是一個在英雄主義氾濫的時代最需要的解構性電影,
對我來說,它所講述的是
「當英雄並不見得是件有益或是善良的事,有時候,所謂的『英雄』不過是一個謊言,一個混亂的開端」
這些星戰電影都有著絕大多數商業大片所無法達到,或者說懶得達到,對於世界、角色、以及主題的營造。
它們更延續了這個系列的傳統,動用許多實體特效以及化妝,
你在銀幕上看到的絕大多數場景、外星人以及機器人都不是電腦動畫,
這所營造的觸手可及感是絕對無法取代的。
漫威賣的是英雄,而星戰賣的則是一個世界,
當你一頭栽進這個世界,它絕對會成為你一生的電影經驗無可取代的存在。
也許我沒辦法替那些從小跟著星戰長大的人說話,這方面你可能要問呱吉。
但是我也許能夠理解現在在看這部影片的你的感受,
因為我也是在經歷了將近20年「聽過星際大戰,但是從沒有認真看過星際大戰」的人生之後,才真正進入這個世界。
而我當初也沒有經過什麼捷徑,就只是如一張白紙地看每一部電影,
再讀它的漫畫,再追它的動畫。
現在,我真心誠意地邀請你也踏上這個旅程,只有一個要求:
不要把任何形式的懶人包當成惡補的工具,就連我四年前做的「認識星際大戰」也一樣,
星際大戰不是一個你可以十分鐘看完的系列,而是一個你必須體驗的世界。
經過了42年,現在這個「天行者傳奇」九部曲的故事即將結束,
對於我們粉絲來說確實是充滿感傷,但是更希望這部影片以及電影能夠讓更多人加入這個世界。
願原力與你同在。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guAFzY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278CWMDYuM/hqdefault.jpg)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魏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分享如何拿到雪地靴(snow boots)與沙地靴(sand boots)。讓您在雪地跟沙漠的地形上能跑得更快。要拿到沙地靴要完成「第八位英雄(the eighth heroine)」的迷你挑戰。要拿到雪地靴則是要完成「被遺忘的劍(the forgotten sword)」的迷你挑戰。請參考我的過關記錄吧...。
$$ 訂閱《魏巍》頻道吧~ https://bit.ly/2EIy6Rz
-----------------------------------------------------------------------------------------------------------
***** 訂閱魏巍頻道 ***** @@ ***** 跟我一起玩遊戲 *****
***** 還會分享各種有趣的短片** @@ ** 趕快去訂閱吧! *****,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AH61cnodEQ/hqdefault.jpg)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推薦與評價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薩爾達第八位英雄」#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HOW TO SOLVE EAST GERUDO RUINS PUZZLE. 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 | East Gerudo Ruins ... ... <看更多>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趣事【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167-如何得到雪地靴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趣事【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167-如何得到雪地靴與沙地靴(2018 中文版) https://havefun.buzz/archives/55908 歡迎 ... 要拿到沙地靴要完成「第八位英雄(the eighth… ... <看更多>
薩爾達第八位英雄 在 [問題] 曠野之息迷你任務請教- nswitch | PTT遊戲區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防雷] [以上防雷] 請問一下在左下沙漠格魯德小鎮的周圍, 可以跟一個在路跑的人接到拿沙地靴的任務, 他會叫你去找“第八位英雄“ 在此任務說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