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書評]
.
跳舞,就是革命——林巧棠《#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
「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永遠也不會害怕
也不會憂愁
我愛在暴風雨中翱翔
剪破一個又一個巨浪」
——雷石榆,《假如我是一隻海燕》
.
八歲學舞、跳舞至今,儘管沒有走上專業舞者之路,也僅在心力有餘裕時進場看舞,但每當在不同文類間看見舞者身影,總會不自覺停駐目光。遠一些的像黃碧雲《血卡門》,近一些的如李維菁《人魚紀》、何曼莊《有時跳舞Newyork》,2020年則有林巧棠的《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衛城出版,2020.02)。
.
這是一本由碩士論文改寫,面向一般讀者的「舞普」讀物。它兼具非虛構寫作的企圖與散文的書寫質地,書中串連 #蔡瑞月、#李彩娥、#劉鳳學、#王仁璐、#黃忠良、#林懷民 等舞蹈大家的生命故事,勾勒出1930年代至解嚴前後的臺灣現代舞發展史。林巧棠的文字流麗,史觀清晰,用五個章節編織出臺灣現代舞啟蒙、萌芽、被扼殺、破土、解放的過程。難以取得影音資料的日治時期,她以報章雜誌等史料,幫助讀者重臨歷史現場。於是我們驚訝地發現,原來臺灣現代舞的啟蒙得益於朝鮮舞蹈家 #崔承喜 的演出。對身體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追求,讓現代舞成為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而日本現代舞蹈家石井漠所帶來的影響,同步在日本的殖民地迴響,影響了崔承喜,也影響了蔡瑞月。讓臺灣的第一支現代舞,誕生在太平洋之上。
.
然而,熟悉臺灣歷史的讀者當可預見,這樣強調自由、解放、抵抗的藝術形式將會遭逢怎樣的打壓。跳舞少女蔡瑞月和李彩娥走過情感認同複雜的日治時期,儘管戰後曾短暫呼吸過自由的空氣,戰後社會保守氛圍、對女性身體的壓抑、白色恐怖和發展「中國民族舞蹈」的官方政策,卻成為難以突破的牢籠。蔡瑞月受丈夫雷石榆牽連,先後入獄。在幾欲窒息的時刻,讀者跟著蔡瑞月苦中作樂。來自統治者的高壓並無法完全束縛跳舞的身體,蔡瑞月在獄中仍帶著隊友拉筋,甚至編舞和女囚們登台演出。林巧棠在此寫出了現代舞的自由精神:
.
「也許,這就是舞蹈的力量——能安撫身體的人才能掌握心的鑰匙,一旦撫平了心中躁動不安的火焰,才有機會撐過看似永無止境的牢獄生活。而這也是現代舞的精神,讓人舞出內心所思所想,所盼所願。窄小的牢房可以囚禁一個人,卻關不住想跳舞的身體與渴望自由的心靈。」
.
可是,來自國家的監控從此如影隨形,在蔡瑞月出獄後,仍要面臨一次次的盤查和刁難。而她的舞也轉以民族舞和芭蕾舞為主要內容,降低了現代舞的創作數量。與她同時期的劉鳳學,則低調沈潛地投入「中國現代舞」的實驗,用中國古代樂舞創作新的現代舞。
.
渴望自由的身體,總能想辦法在黑暗中找到光。一九六〇年代,隨著美國文藝政策和現代主義傳入臺灣,美國現代舞團來台演出,蔡瑞月也趁機邀請美國舞蹈家來臺教授。此外,從美回臺的黃忠良,引介美國舞蹈家康寧漢的技巧和概念;王仁璐也把美國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的技巧觀念帶進臺灣。七〇年代第二波西方留學學舞的風潮,則養成了林懷民、游好彥等年輕舞者。他們一方面接受現代舞技巧的訓練,一方面則受國際外交形勢影響,反思既有的國族認同,重新定位「我們是誰」,尤以雲門一九七八年的《薪傳》為經典案例。
.
到了一九八〇年代,臺灣現代舞持續吸收來自歐美的後現代舞養分,尤其深受碧娜·鮑許(Pina Bausch)影響。除了結合戲劇和舞蹈,將社會議題帶入舞蹈劇場,也深入挖掘臺灣元素入舞。解嚴前後,平珩、古名伸、陶馥蘭、羅曼菲,創作豐盛的舞蹈家們,用更多元的方式與臺灣社會對話。一次一次地突破身體的框架,性別的框架,各種既有觀念的框架。現代舞還記錄了重大歷史時刻。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林懷民編了〈今天是公元一九八九年六月八日下午四時⋯⋯〉(後來更名為〈輓歌〉),由羅曼菲演出。無止境的旋轉是編舞者身體所感,再化為舞者的極致表現。一代一代嚮往自由的舞者,用身體回應強權:
.
「在這以萬物為芻狗的天地之間,依然有一個人不屈不撓地站在那裡,企圖以人類的渺小,比擬宇宙之永恆,跳一支無始無終的舞」
.
除了以文字捕捉舞蹈這樣抽象的身體語彙,我特別喜歡這本書將現代舞史和臺灣民主史交錯並置的寫法。跳舞時最重要的是呼吸,這使它成為一個迷人而憂傷的隱喻。來自物理環境和心理思想的箝制,將使人呼吸凝滯。在有太多身心壓抑的島國,好好跳舞,就是革命,就是解放。
.
雖然囿於篇幅無法介紹更多九〇年代後的現代舞——比如稍晚誕生的林麗珍的無垢舞蹈劇場;現代舞對官方意識形態的抵抗或依從,還有討論的空間。封面上對現代舞的視覺詮釋,總覺得還容許不同的想像。以及貪心地想看見更多舞作劇照——想必授權和印刷都更困難。無論如何,這本書很適合當作認識臺灣現代舞的入門磚,為脈絡奠基,吸引人往深處一探究竟,並產生更豐富面向的詮釋。
.
在雲門都已走入第二任舞蹈總監的時代,回望歷史,舞蹈家的生命流轉和一支支舞作翻飛於書頁之間,讓人揣想舞者的力度和節奏,停頓和呼吸。它觸及深層自我,帶我們認識自己;外延斯土斯民,重新思考何謂臺灣,何謂自由,而終於如書中結尾:
.
「誕生在南方島國的兒女,都像海燕一樣,在翻騰的巨浪裡學會了飛翔。」
.
薪傳主要內容 在 我在台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台南,你可知道西港刈香?】
來到台南第三個國定民俗介紹,各為有沒有對於台南的民俗活動有更進一部的了解跟興趣呢?😛今天要來介紹的國定民俗是為在西港區的刈香繞境活動。香境含蓋九十六村,被譽為「台灣第一大香路」。
西港慶安宮由「五角頭」共同管理,創建於康熙51年(1712),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一般認為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可能隨鄭軍而來,但天上聖母則是分靈自鹿耳門天后宮,這也就是每屆刈香前必先至鹿耳門「請媽祖」的歷史背景。
西港慶安宮的刈香遶境活動,一般叫「西港仔刈香」,俗稱「西港仔香」,起源於1784年八份姑媽宮甲辰科的香科繞境,1823年第14科起由慶安宮接辦,1847年 因重建廟宇落成而舉行首科王醮,開始有王船祭典,並擴大遶巡香境。「西港仔香」主要內容分「刈香繞境」及「王醮」兩部份。
刈香繞境可分:南下臺南一帶的「南巡」、前往鹿耳門天后宮的「請媽祖」,和一連三天的轄域遶境,多由香境各莊總動員。刈香繞境場面浩大,參與的陣頭中,有許多是各村莊自組的陣頭;由於拓墾、血緣或遷莊等互動關係,致使香境莊與莊、廟與廟之間,產生榮辱與共的共同情感,在武陣上形成所謂的「腳巾」組織,計有👉紅腳巾、黃腳巾、青腳巾、藍腳巾和綠腳巾👈等5種,堪稱是「西港仔香」最大的特色。
因為聲勢浩大、範圍廣闊,也會看到許多傳統文化的陣頭傳承與展現。如九十四歲何國昭更是國內少數精通拳術、武術、宋江陣、白鶴陣、金獅陣的大師,長達六十六年時間參與「西港香」、親自指導宋江陣頭操練,也長期在社區推廣教學,民國九十二年曾獲得薪傳獎殊榮。
何國昭說,至今仍沒有退休是希望能將傳統民俗文化、優質的廟宇文化繼續傳承,讓下一代能了解到台灣文化獨特與豐富的一面。🤗
#我在台南拜王爺 #西港香 #繞境活動 #超級熱鬧
相關網址連結:http://lnk.pics/1D7KV
相關網址連結:http://lnk.pics/1D7LJ
相關網址連結:http://lnk.pics/1D7QL
相關網址連結:http://lnk.pics/1D7QR
薪傳主要內容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VR市場降溫:Facebook關閉200個體驗站
北京新浪網 (2017-02-14 06:12)
本報記者 藏瑾 深圳報導
據《中國VR體驗店經營現狀白皮書》顯示,2016年能實現盈利的VR體驗店不足三成,純粹做體驗店的能盈利的更少,大部分經營者都在嘗試用餐飲等增值服務對衝風險。而52%的VR體驗店只有一到兩成的回頭客。
Facebook子公司Oculus為了推廣其VR頭盔Rift,在百思買店內設立了500個免費體驗站。但因門可羅雀,200個體驗站於2月8日關閉。事實上,包括索尼、HTC和谷歌在內的VR巨頭的線下體驗店也都門庭冷落。
據《中國VR體驗店經營現狀白皮書》顯示,2016年能實現盈利的VR體驗店不足三成,純粹做體驗店的能盈利的更少,大部分經營者都在嘗試用餐飲等增值服務對衝風險。而52%的VR體驗店只有一到兩成的回頭客。
拓墣產業研究院穿戴設備分析師蔡卓卲表示,VR/AR當前新鮮期已過,而廠商也發現實質的回報有限。隨著資本的撤出,只有真正跨入該產業的相關大廠與新創廠商仍持續推出相關的產品與應用,換言之,VR/AR正從話題性轉往實操的層面。
市場降溫
「我們依然認為體驗站是推廣VR最有效的方式」,Oculus新聞發言人安德里亞·舒伯特表示,體驗站的收縮主要是因為「一些季節性原因」,公司會挑選一些大市場,在百思買店鋪內演示產品。
這一說法隨即被百思買員工否定。據許多百思買員工透露,Facebook狠心關店是因為來體驗VR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有時候一天里機器連啟動的機會都沒有。
VR對於Facebook的意義有如無人駕駛之於谷歌。2014年,Facebook花費30億美元收購Oculus,在Facebook的十年規劃中,未來將專注於連接、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技術三項事情。
雖然扎克伯格堅信VR會成為下一代的計算平台,但他也多次表示大眾接受VR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此,VR體驗店必然不可能像二十年前的網吧一樣野蠻生長。作為三大頭顯之一,Oculus Rift頭盔實際上很笨重,而要獲得最優體驗,還需要用線與PC連接,而這些PC的價格也很昂貴。此外,即使擁有了設備,能夠體驗的內容也並不多。
這也是目前行業的尷尬。總結來說,VR硬體目前發展不成熟,又缺乏精品內容,再加上消費性價比不高,導致用戶體驗差。整個產業尚未被用戶普遍認可、也沒有建立起盈利模式。在這個時段內,體驗店無法帶動硬體設備的銷售,場地、設備投入資金過高,關店也就不難理解。
而在一向被認為是消費電子的風向標的CES展會上,今年三大廠商中Oculus Rift缺席;索尼既沒有推出新款PS VR,也沒有帶來傳聞中的「AR眼鏡」;而HTC Vive也沒能更迭,HTC只是推出兩款VR配件,宣布打造第三方生態圈。
蔡卓卲指出,AR應用在本次CES展上受廠商關注度甚至高過VR,如採用高通晶元的ODG、英特爾支持的Vuzix,還有愛普生、Kopin等都投入AR眼鏡的發展,並展示更多虛實之間的應用服務。VR部分,雖然全球廠商持續投入發展VR設備,但因三大領導廠商索尼、Oculus、HTC現階段著力於配件上的更新,全新一代VR產品需等到2018年才會正式發售,使今年的VR市場熱度降溫。
將目光拉回國內市場,2016年下半年以來,業內也傳出許多令人不安的消息。諸如,米多娛樂被爆欠薪、傳聞暴風魔鏡團隊裁員過半、盛景網惡意拖欠員工薪資、鎚子科技孵化了兩年的VR業務宣布分拆等等。
回歸理性
事實上,索尼等幾大廠商並沒有主動公開過出貨量。而作為行業先行者,這些主要廠商的出貨量很大程度反映了市場的接受程度和用戶規模。而在剛剛萌芽的VR市場,這些數據也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創業者的選擇和投資者在市場蟄伏期的決策。
根據SuperData聯手Unity發佈的2016年VR市場研究報告,2016年三大巨頭中,索尼PS VR銷量為75萬,HTC Vive銷量為42萬,Oculus Rift銷量為24萬。相比之下,銷量最大的反而是三星GearVR,其銷量達451萬。
蔡卓卲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認為,三星的高銷量主要是由於手機附送VR。而索尼、Oculus、HTC全新一代VR產品需等到2018年才會正式發售。目前VR產品的良率和市場反應都不如預期,廠商回報有限。另外,投資者也早已意識到了問題,他們也正從非理性的狂熱中冷靜下來,中國資本的撤出導致了部分廠商的資金斷裂。
一位智能硬體領域的投資人也表示,VR有自己的發展周期,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從估值來看,目前絕大多數的VR公司的運營狀況是撐不起已有估值的。從市場發展規律來看,經過了近一年的投資熱,大家現在都在觀察所投公司的成長情況,觀察其能否在當前的模式下生存下來。
「真正留在這個行業里必須要能賺到錢。除常見的VR遊戲應用外,今年CES上廠商在嘗試發展更多VR/AR應用,包括旅遊、工作、倉儲物流管理、無人機視頻信息連接等,這些領域將成為產業成長的基礎,而非眾多各廠商看似相仿的硬體產品。」 蔡卓卲進一步表示。
根據拓墣研究院的預估,2017年VR軟硬體產值將達34億美元,2020年VR軟硬體產值才會出現爆發性增長,達到224億美元。
而在上周舉辦的Facebook財報分析師會議上,扎克伯克也表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Oculus不會貢獻太多利潤,而Facebook會在VR領域繼續投入巨資,希望投資者保持耐心。
資料來源: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214/20616194.html
薪傳主要內容 在 王者之生薪傳劇場《喜劇與傻的距離》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王者之生薪傳劇場為台中市各中小學親師生共創之戲劇藝文展演團隊,旨在引人發笑的專業娛樂,主要演出內容為適合親子闔家觀賞之兒童喜劇,全場以快樂的喜劇氛圍感染群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