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版畫與「香港字」🀄}
一個小地方的首長真奇怪,會公開批評講本土是壞事。有特色、有競爭力,首要強調本土文化。一隻井底蛙,連自己踩著的一片地都不敢維護,真可笑。
今日先來講講有驚喜的香港本土藝術。
「20/20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 及 「字裡圖間 - 香港印藝傳奇」,都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
(如果有Follow 我IG,就有看到之前Stories限動有po。立馬去Follow,可看平日一些生活鎖事。)
🖼 沒想到版畫原來可能性很大,藝術展以20條問題作引子,再以20組藝術家的作品回應。
🧅Onion Peterman 的作品繽紛易入口,把香港的街招表現得立體可愛。💀身兼紋身師的版畫家李寧,有種暗黑超現實的圖騰風。馮浩然的作品多挑戰不同媒介,有以📷底片和沖曬技術融合的風景版畫,水彩顏色的層次,又具復古感。另一系列🐲《十一吉祥動物》,以香港的馬頭角一帶為題材,那區有11條以瑞獸命名的街道,向區內的修車房收集零件及工具🔧,印製出瑞獸的藍印布,很有生活感。
古早一點的版畫,沒想過是由胡適引入,當時其他的藝術家作品,還描繪了草根階層💉賣血的生活。
其他版畫也少不了插畫家🐆楊學德、麥震東的作品。內容太多,繽紛豐富,不一一描述了。
📖另一展場有香港印藝歷史的展覽,相對資料性重。但沒想過有一度以為失傳的「香港字」實物。
㊙所謂的「香港字」,是1860年的明體活字;原來香港英華書院是中華地區第一間中文鉛活字鑄字作坊,這批活字模以出產地為名而稱為「香港字」,是當時全球最重要的中文活字。一度以為全失傳了,機緣下發現現存於荷蘭萊登國家民族學博物館,再邀請當地的鑄字工房幫忙重鑄其中73個「香港字」作研究及展示。
📰場內也有請來印刷師傳現場示範1960年代德國生產的海德堡風喉照鏡印刷機,還有上環的老印刷廠借出的活字模。
🖍現場更可以手印小小的卡片做紀念品。
❗很有趣及價值的本土文化歷史,卻好像沒有很受到大規模的關注。甚至難能可貴的「香港字」,可能有一天都不能再強調了。會覺得意外嗎?
⏳香港的朋友,值得去看看,展期頗長,但也不要拖到最後才去。認真細看的話,2-3小時走不了。
🏛20/20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 及 字裡圖間 - 香港印藝傳奇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展覽廳
📆日期:10月7日至2021年2月22日
⌲ ⌲ ⌲ ⌲ ⌲ ⌲ ⌲ ⌲
🌐 Comment + Like + Follow + Share
🌐 留言、讚好、追蹤、分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石室聖心大教堂Sacred Heart Cathedral坐落於中國廣州市一德路,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以及中國其中一間最具特色的大教堂。教堂建於1863年,落成於1888年,歷時25年。由於教堂的全部牆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岩石砌造,所以又稱之為石室或石室耶穌聖心堂、石室天主教堂,1996年被列為全國...
藍田書院特色 在 周春米 立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動鼠」在屏東演武場🐭💕
小米應邀參加「感動鼠」屏東特展,現場除了聽取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工作人員導覽外,也與現場小朋友激盪、挑選屬於屏東的色彩及形容,小米應允小朋友寫出「美好的屏東」外,同時自己也挑蓮霧紅、竹林綠、石獅灰等代表屏東的顏色,大、小朋友彼此呼應的很熱絡開心。現場有藝術家及屏東6所學校師生彩繪「感動鼠」系列作品約160件,她希望大小朋友透過活動來發掘家鄉的色彩與人文,讓美感教育向下扎根🥰
屏東縣政府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合作,5月16日起至7月5日在屏東演武場舉辦「感動鼠 屏東特展」,由藝術家創作的「大感動鼠」,為藝術家洪易創作的素胚造型,邀請黃文暉、黃銘哲、倪再沁、陸先銘、顏名宏、廖堉安、林思瑜共七位藝術家彩繪創作,透過藝術創作之詮釋,呈現藝術家對於年節習俗的想像與創意🧑🎨👨🎨
「小感動鼠」為藝術家莊普創作的素胚造型,以抽象幾何的直線、三角形設計造型,傳達理性及果敢,象徵新的一年充滿智慧勇氣,邀請屏東縣大成國小、玉光國小、竹田國小、竹林國小、唐榮國小、萬安國小共6校156位孩子,以家鄉文化色彩為主要用色,所創作完成的彩繪作品👏👏👏
系列活動透過田調找到的家鄉色彩,包括萬年溪「溪水綠」、屏東書院「磚牆紅」、阿猴城門「玄武石灰」、石光見湧泉「泉水藍」、竹仔腳「竹林綠」、排灣祭典「小米黃」、客家敬字亭「磚塊紅」、在地漁產「龍膽石斑灰」、在地畜產「鹹鴨蛋黃」、在地花卉「文心蘭黃」、在地農產「巴掌蓮霧紅」等,展現學校特色課程與在地社區的緊密連結,以及孩子豐沛的創作能量☺️☺️
本次展出的影像與裝置作品,從宗教信仰「屏東慈鳳宮」、建築古蹟「阮家花園」、商業交通「竹田車站」、地方產業「西瓜苗嫁接與蓮霧」、族群特色「客家伙房新埤張家清河堂」、文化傳承「排灣萬安送情柴」,發現屏東獨特的人文歷史與多元族群文化,由當代風土考現窺見今昔流轉,激發大眾對於文化的保存與關注,透過文化色彩看現屏東之美😍😍😍
藍田書院特色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屏東演武場「感動鼠」特展 孩童彩繪家鄉文化色彩
屏東縣政府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合作,5月16日起至7月5日於屏東演武場舉辦「感動鼠 屏東特展」,展出藝術家及屏東學校彩繪「感動鼠」系列作品約160件。參與彩繪的6校學生,透過文化踏查發掘家鄉的色彩與人文,讓美感教育向下扎根。
由藝術家創作的「大感動鼠」,為藝術家洪易創作的素胚造型,邀請黃文暉、黃銘哲、倪再沁、陸先銘、顏名宏、廖堉安、林思瑜共七位藝術家彩繪創作,透過藝術創作之詮釋,呈現藝術家對於年節習俗的想像與創意。
「小感動鼠」為藝術家莊普創作的素胚造型,以抽象幾何的直線、三角形設計造型,傳達理性及果敢,象徵新的一年充滿智慧勇氣,邀請屏東縣大成國小、玉光國小、竹田國小、竹林國小、唐榮國小、萬安國小共6校156位孩子,以家鄉文化色彩為主要用色,所創作完成的彩繪作品。
文化處表示,為啟發大眾由文化中尋找靈感及學習色彩,發表屏東文化色彩30色,參與創作的6校師生,透過田調找到的家鄉色彩,包括萬年溪「溪水綠」、屏東書院「磚牆紅」、阿猴城門「玄武石灰」、石光見湧泉「泉水藍」、竹仔腳「竹林綠」、排灣祭典「小米黃」、客家敬字亭「磚塊紅」、在地漁產「龍膽石斑灰」、在地畜產「鹹鴨蛋黃」、在地花卉「文心蘭黃」、在地農產「巴掌蓮霧紅」等,展現學校特色課程與在地社區的緊密連結,以及孩子豐沛的創作能量。
本次展出的影像與裝置作品,從宗教信仰「屏東慈鳳宮」、建築古蹟「阮家花園」、商業交通「竹田車站」、地方產業「西瓜苗嫁接與蓮霧」、族群特色「客家伙房新埤張家清河堂」、文化傳承「排灣萬安送情柴」,發現屏東獨特的人文歷史與多元族群文化,由當代風土考現窺見今昔流轉,激發大眾對於文化的保存與關注,透過文化色彩看現屏東之美。
文化處表示,展覽期間開放免費參觀,並於週末開放團體預約導覽。線上報名 www.xuexuefoundation.org.tw/ptmouse。
藍田書院特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石室聖心大教堂Sacred Heart Cathedral坐落於中國廣州市一德路,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以及中國其中一間最具特色的大教堂。教堂建於1863年,落成於1888年,歷時25年。由於教堂的全部牆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岩石砌造,所以又稱之為石室或石室耶穌聖心堂、石室天主教堂,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58年,兩廣地區的教務由澳門教區獨立出來,交由巴黎外方傳教會接管,成立粵桂監牧區,該會法籍會士明稽章(Bishop Philippe François Zéphirin Guillemin)獲教廷委任為首任宗座監牧。明稽章本人早於1848年10月來粵傳教,當時他已有要在廣州建立一間大教堂的設想。鹹豐一年(1851年)在當時的兩廣部堂旁邊購置房產,並建立了一間小教堂。鹹豐三年(1853年)開始與廣東地方當局談判建造教堂的有關事宜,但當時的談判並不順利。其後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城,新城內靠近珠江的兩廣總督部堂被摧毀,當時的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俘。戰後明稽章依據清廷所簽的《北京條約》中第六款「傳教士可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天主教堂」的規定,要求廣東地方當局歸還以前被充公的教堂屋宇,用作新教堂的用地。最終在當時駐紮廣州的法國海軍總兵Coupvent des Bois的軍事支持下,逼使兩廣總督勞崇光於1861年1月25日簽訂合約,將兩廣總督行署基址,永租給巴黎外方傳教會興建天主堂,面積為42畝6分6釐,每畝租金為1500文錢,1863年3月又再增租地17畝6分9厘。自此以教堂為中心,在北至大新路,南至賣麻街,東至白米巷,西至玉子巷的廣闊區域,逐步建立起孤兒院、育嬰院、聖心書院、明德女子中學、日新小學、聖方濟各小修院和中華無原罪聖母女修會等等附屬設施,形成教徒群集區和華南的天主教傳教中心。教堂的地基部分在1861年6月28日耶穌聖心節當日開工,在奠基儀式上,當時的法國駐廣州領事李天嘉男爵(Baron Gilbert de Trenqualye)和明稽章主教分別致辭。取自耶路撒冷的一塊石頭和取自羅馬的一千克泥土被放置於兩塊奠基石之下,以示基督教創立於東方之耶路撒冷,而興起於西方之羅馬之意,兩塊奠基石上分別刻有「Jerusalem 1863」和「Roma 1863」的字樣。石室教堂是全球數座全石構的哥德式教堂之一,建築面積為2924平方米,東西寬32.85米,南北長77.17米,中殿屋頂高28.2米,塔尖到地面高度為52.76米,是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哥德式風格教堂,也是中國最大的石構建築。教堂的主要建築師是來自法國南錫的Léon Vautrin。石室教堂的正立面是仿照巴黎第七區的聖克羅蒂德教堂而建,而中殿和半圓形後殿的內部則是參照法國的圖勒大教堂,整座教堂而言是屬於19世紀興盛於歐洲的歌德復興式風格。由於教堂全部使用花崗石建成,而廣州並不出產花崗石,教堂用盡了當時從香港九龍的牛頭角及茶果嶺開採出來的大麻石。這些石用帆船運至廣州,再用人工打鑿,吊裝,粘合。建造過程經歷重重艱難,最初由兩位元法國建築工程師指揮,由於與本地工人語言不通,加上中國人從來沒有建造哥德式教堂的經驗,工程開展數年,僅壘起幾尺高的石塊,兩位法國建築師因水土不服,在開工兩年後提前回國,後來得一位到工地探望同鄉的廣東揭陽縣坪上鎮尖田村南門(一說為揭陽縣河婆鎮)建築工人(石匠)蔡孝留下擔任總管工,前後歷時25年,終在1888年完成。單單是開採用石,就已用了8年。石室聖心教堂正面是一對巍峨高聳的雙尖石塔,西側石塔裝置時鐘。教堂內有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合掌式的花窗欞分佈在正面大門上和四周牆壁。教堂的門窗均以紅、黃、藍、綠等七彩玻璃鑲嵌,既避免了室外強光射入,又使室內光線終年保持著柔和,形成慈祥、肅穆的宗教氣氛。在高處俯瞰整座教堂,會發現其像一個平放的拉丁十字架。教堂門外的石階梯原來是七級,後來由於多年積土和地面的抬高,現在實際上只看到五級階梯。
藍田書院特色 在 藍田書院(文昌祠),位於台灣南投縣南投市,創建於清道光十 ... 的推薦與評價
書院特色是不燒金紙不點燭火,以符合環保概念,書院內供奉有大成至聖孔夫子、文昌帝君、微國公紫陽朱夫子及關聖帝君等。 其實一開始聽到藍田書院,還以為是一間文青 ... ... <看更多>
藍田書院特色 在 行動學習-藍田書院簡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02 藍田書院的大小 · 03 奇賢門、醒心鏡 · 04 石碑區介紹 · 06 介紹門神-神荼ㄕㄨ、鬱壘ㄌㄩˋ · 07 藍田書院-神明 · 08 後殿的建築特色-出簷的網目斗栱 · 09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