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普通、注定被遺忘的一篇舊文。
寫的時候固然認真落力,但我從不會將自己寫的看得太重要,只是很輕很輕,一個須臾存在於塵世的偶然。
——————————————————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之味】
永遠是我難以明白的味道。
那一年,她突如其來送我一本《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英文版。我說了聲「多謝」,便不知道可以再說甚麼。
甚至連一句「我會睇的」都沒有說。
跟她不算熟絡,只是某一段時間突然多了接觸,每一晚都會傾傾電話,有時又會約出來睇戲——是的,成世人話長唔長話短唔短,期間總會失驚無神同某一個人頻繁接觸,原因連你自己都答不來。
唯一肯定是:她絕對不是我會喜歡的類型。
我不知道她知不知道,反正我從來沒有問(也不好意思問吧);但她應該知道我當時正在追系裡某人,某個在後面睇都比她靚的人。
踏入暑假前的一天,她送我一本《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英文版後,從此就在我生命中消失——她沒有退學,只是我倆揀選的課都沒有重疊,加上各屬不同書院,見不到,好正常。
對於米蘭昆德拉這本小說,自然一早聽過,但從沒想過去看——當時我正沉迷村上春樹的小說,沉迷他小說所呈現的都市感受性。捷克的歷史苦難與傷痕?太遙遠了。
其實主要原因是我本人英文實在太渣。我試過睇,但連一開始有關尼采那個Eternal Return的說法都睇唔明——不是不明白這說法的真正意思,而是根本就睇唔明啲英文噏乜。惟有放棄。
後來,某一天下午,我如常到當時大圍一間影碟舖租LD(位於積福街,天天樂機舖隔籬,大圍人應該記得)。影碟舖由一對年輕夫婦經營,但我跟他們從來冇講過半句嘢,他們亦從來沒過問我甚麼(我就是喜歡這一點,未夠秤時租三級片他們都懶理)。
那一天,如常想租一齣情慾片回家享用,唔覺意望見一個LD封套,封套上有一對裸著的男女攬到實一實,而女方正是當年其中一位最愛,Juliette Binoche——當年正值作狀之齡,經常(相約異性)去睇一些Art Film,奇斯洛夫斯基《藍白紅三部曲:藍》正是上世紀90年代其中一齣必睇的Art Film;問心,我不太能明白當中所陳述的「自由」命題,而只感受到Juliette Binoche本人所呈現的正……如今眼前正有一齣她裸體演出的戲,我找不到不租嚟睇的理由。鹹濕蒙蔽理智,連戲名都冇留意。
只能說,Juliette Binoche的確有不少全裸演出,但我看見的,只有沉重——尤其去到中段一場黑白的戲,畫面只見一架架坦克進佔一個城市,Juliette Binoche就拿著相機,不斷拍著這些來勢洶洶的坦克……然後我拎起封套,瞥見片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好熟面口——頂,這不就是當天她送給我的那本小說嗎?
一種早經時間磨蝕的沉重感覺突然濃罩著我。
那個原本預留給情慾的午後時光,突然變成一個我生命中不願承受的時光。
時間向前推進,大學三年級的夏天——找不到工作的我,每天匿在大學圖書館,看著台灣時報出版、由韓少功翻譯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中譯版,或許因為睇過戲,我很快就投入了書中描述的那段時光,明白到電影那一段黑白戲,拍的其實是小說中的一章「偉大的進軍」,蘇聯軍隊進入捷克的史實。問題是,我們生命真正承受不了的,究竟是這些重要歷史時刻所伴隨的沉重,抑或是當歷史已成過眼雲煙不值一提後那份淺薄的輕?
Philip Kaufman的電影版無疑讓我進入了原著世界,但電影版又的確不能呈現原著的所有命題——冇計,昆德拉不只寫故事,也愛介入其中,順手議論——不計對歷史輕 / 重的種種探討,就連「媚俗」這關鍵詞語的意涵,Philip Kaufman已經束手無策,只能乾脆擺埋一二邊。
偏偏「媚俗」卻是昆德拉最想探討的一個關鍵詞,一個呈現了人類歷史大部分問題的關鍵詞,例如「共產主義」最初為世界披上的美麗面具為甚麼是媚俗?「博愛」這種被不少人高舉的行為為甚麼也是媚俗?
而為甚麼當日她會送這一本小說給我?送了給我後又從此在我生命中消失?我不知道,永遠都不知道,而這種「永不知道」,似乎也構成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
#是物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up 媒體 Cup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藍白紅三部曲」導演奇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鋼琴戰曲」導演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和「鐵人」導演華意達(Andrzej Wajda)皆出師自世界級電影搖籃 —— 波蘭活茲電影學院(National Film School in Łódź)。適逢學院...
「藍白紅三部曲」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藍白紅三部曲 在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藍白紅三部曲 在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藍白紅三部曲 在 電影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藍白紅三部曲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藍白紅三部曲 在 [好雷] 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紅色情深-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藍白紅三部曲 在 又是一次人性的洗礼!速看《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藍白紅三部曲 在 光點華山電影館, profile picture 的評價
- 關於藍白紅三部曲 在 藍白紅三部曲-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藍白紅三部曲 在 藍白紅三部曲-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藍白紅三部曲 在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說到波蘭電影,我的印象還停留在奇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想起上世紀90年代他的《藍白紅三部曲》,想起大學一年班暑假約女同學去睇戲,為了展示自己(從未擁有過的)文藝氣息,提出去睇《紅》,豈料對方話咁悶不如去睇《虎膽龍威第三集》(Die Hard with a Vengeance)好過啦……
藍白紅三部曲 在 電影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藝術家倪傳婧設計嘅《藍白紅三部曲》海報!
Victo Ngai 倪傳婧
藍白紅三部曲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藍白紅三部曲」導演奇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鋼琴戰曲」導演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和「鐵人」導演華意達(Andrzej Wajda)皆出師自世界級電影搖籃 —— 波蘭活茲電影學院(National Film School in Łódź)。適逢學院成立 70 周年,今集「陶傑動世界」,陶傑就走訪這所經歷冷戰時期,到現今依然堅持培育一代代藝術電影大師的學院。
延伸專題:
【陶傑遊波蘭:走訪蕭邦博物館 聽一段前衛愛情故事】
https://goo.gl/BH2TvM
【陶傑遊波蘭:800 年來屹立不倒的古鎮 —— 格但斯克】
https://goo.gl/pZ3oLo
【第一次世界大戰,恐怖電影的起源?】
https://goo.gl/K5iiy9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Telegram 頻道】https://t.me/cupmedia
【WhatsApp 群組】https://goo.gl/9BPmQ1
【追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upmedia/
藍白紅三部曲 在 光點華山電影館, profile picture 的推薦與評價
等待已久,奇士勞斯基藍白紅三部曲即將上映!! 集滿光點電影館三部曲票根即贈送<光點華山x伊聖詩香氛噴霧藍白紅電影膠捲鐵盒限定版> 乙份(共三款,隨機贈送, ... ... <看更多>
藍白紅三部曲 在 [好雷] 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紅色情深-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2016 這一年,西方世界超不安定,從難民與移民問題開始激起了歐美人隱忍不說的憤懣。美國有建立高牆的川普崛起、歐洲難民危機也用高牆分裂了東西歐、英國有放棄歐盟的 Brexit 、比利時與法國連續恐攻都有濃厚的移民色彩、本週德國四件暴力事件一是移民三是難民、歐盟推動數十年的「多元文化主義」屢屢受到嚴峻挑戰...
面對歐盟今日的困境,也許剛好適合重看一遍數位修復版的「三色」系列電影,心得大不同,原來早在 1993 年奇士勞斯基就已經預言了一切,「藍白紅三色」系列根本就是「歐盟三部曲」!這個聯想雖然是種腦補,不過腦補也是有明確的劇情出發點:在打頭陣的《藍色情挑》裡,女主角糾結與超越的明確標的就是「慶祝歐盟 12 國的交響曲」。
這「藍白紅三色」在本系列就是指涉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影迷們早已如數家珍二十多年,三片中都有法院場景,仰角鏡頭都有法院門口高掛的 Liberté, Egalité, Fraternité。歐盟制度是法,歐洲人民是情,自由、平等、博愛,要如何一步步從情到法再從法到情、建構理想歐盟呢?
藍色情挑 Trois couleurs: Bleu (1993)
西歐,巴黎,老歐盟 12 國,放下過去攜手未來,才是真自由。
《藍》片上映的 1993 年,正逢 1992 馬斯垂克條約通過、1993/11/1 歐盟正式成立,歐盟旗 12 顆星就是西歐 12 國,片中女主角的作曲家丈夫譜寫的交響曲也是慶祝歐盟 12 國。作為三部曲的第一部,《藍》片的範圍還是個西歐故事。以法國國旗藍色的「自由」為主題已不是新鮮事了,那這片如何以傷心女子追尋「自由」隱喻歐盟呢?
《藍》片劇情簡單,卻多以女主角 Julie眼睛所見的環境物件、以及外部特殊環境視角回觀 Julie面容,來側寫她的心理狀態,在我國中時是三部曲中看得最迷茫的一部,長大後再看卻最喜歡。Julie 車禍失去了丈夫與女兒,表面堅強地埋葬一切過去展開新生,渴望從創傷走出重拾自由。代表自由的「藍色」包括藍色房間、藍色風鈴、藍色游泳池、以及茱麗葉畢諾許大臉上常泛的藍光,不過這些她以為是自由的「藍色」,有沒有可能只是自我逃避的牢籠呢?
看看 Julie到巴黎租的新藝術小閣樓套房,每天關在裡面自得其樂、自己一個人享用藍色游泳池、聽見外面有事情只知關起門不理會,這不正是高懸空中的鳥籠嗎?這條 Rue Mouffetard 可是巴黎超熱鬧的市場大街,每天有街頭藝人又有販夫走卒豐富得不得了,但聽見路上有人打架還逃進樓梯間,她只知道關起門來自掃門前雪。
三部曲都有的「回收玻璃瓶老婦」,讓藍色 Julie撞見時,是眼不見為淨,因為她的自由世界只是個向內看自己的牢籠。當然 Julie關懷別人的心還是會悄悄冒出來的,譬如本來只是懶得管樓下妓女的事而誤打誤撞救了她一回,但當妓女打電話求援時沒想到自己居然還是去了;Julie 接受別人關懷的心也會悄悄冒出來,譬如滑板小弟要歸還項鍊她也接受了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天。
不過這片的 Julie自我防衛意識堅強,偶一通達馬上醒醒腦子又豎起荊棘壁壘,往往讓茱麗葉畢諾許大臉靜靜一聲 “Oui”或 “Non”,配上驚悚如雷的一聲配樂,畫面轉黑兩秒等轉白時,本來快要釋放感情的臉已變成冷峻甚至冷笑,頂著鮑伯頭穿著黑風衣簡直女版魔鬼終結者。
能開始讓 Julie機器人壁壘潰堤的,恐怕還是生寶寶的老鼠一家,失去全家的 Julie這回當兇手帶貓進來滅人家門,這自私壁壘天理不容,難道就是她夢想的自由嗎?能徹底讓 Julie放下自我、走出陰影、攜手前進的,還是身為女人理應最討厭的「小三」,這個與「正宮」理論上水火不容的敵人,但在感情與處境上卻是最了解自己的同路人。為了小三與寶寶,可以收回大宅讓給她、可以給她純粹祝福、可以與她一起談丈夫的點點滴滴、更可以重新考慮丈夫未完成的交響曲。
本片亡夫 Patrice所作的這首「歐盟交響曲」,是 Julie最念茲在茲要埋葬的過去,是丈夫譜寫的就是專屬於他的純粹,有人懷疑自己捉刀絕不容忍,情夫 Olivier 想要接續完成也絕不容忍。不過當 Julie放下壁壘後,過去的敵人可以一起生活、丈夫的遺作可以由自己和情夫接手成為多人作品。看到這裡,這是不是有那麼幾分「西歐諸國,放下過去,攜手經營歐盟未來」的隱喻呢?
片尾接著配樂的連續幾鏡,不只是 Julie,還帶過了本片幾乎所有角色。人人都受過傷、不願回想、不敢敞開心胸擁抱、成為不相往來的孤島們,你以為這就是藍色的「自由」嗎?西歐諸國還是要放下歷史傷痕吧,彼此看見互相扶持,一起攜手「譜寫」歐盟新樂章,才是解放自己的「自由」。在這歐洲部落主義甚囂塵上的 2016 年,正是時候重新看看《藍》片的通達。
不過「自由」只是歐盟實驗的開始而已。
白色情迷 Trois couleurs: Blanc (1994)
東歐,華沙,新歐盟的東西磨合,平等與不平等,都是無情功利。
除了 1993/11/1 西歐 12 國成立歐盟外,同年六月通過了展望未來的《哥本哈根入會標準》,標準建立時已經目標對準東歐 13 國,經過十多年努力終於一一成功納入歐盟,包括波蘭與其他九國於 2004 年加入。《白》片上映的 1994 年,波蘭尚未加入,如本片的「波蘭勞工移民西歐」雖然仍然關卡重重但已是進行式,更是歐盟即將面對的未來。
相較於用一大堆意象側寫的《藍》,《白》片比較有故事,而且還是個悲喜交集的諷刺喜劇?雖然似乎悲傷居多,但男主角 Karol小人物向上爬的身段處處充滿喜感,在我國中時是三部曲中最享受的一部,長大看反而歡樂少了點悲傷多了點。波蘭男主角 Karol跟著妻子 Dominique來到了巴黎,卻水土不服挺不起來而被狠狠休夫,流落巴黎街頭甚至躲在行李箱裡偷渡回國後,忍辱負重汲汲營營力爭上游,終於揚眉吐氣完成甜蜜復仇!
標題的法國國旗「白色」象徵「平等」也不是新鮮事了,不過是什麼樣的平等呢?是如我們中華民國旗說的「陽光普照」嗎?在本片似乎沒有這麼溫暖,而是波蘭大地上的靄靄白雪與冰凍河川,儼然警示我們「平等」這個普世價值的黑暗面:平等是無情、冷峻的,只是禮尚往來、各取所需、等價交換,而這關係走不通了就變成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毫無感情。
真要說本片主角 Karol 與 Dominique 毫無感情嗎?當然還是有!只是在其他俗世價值的夾擊之下,感情被壓抑了無法表達。兩人都珍惜彼此,卻都咬咬牙選擇以公道的「平等」為名伸張其他慾望,而斬斷了感情。
Dominique 當然愛丈夫,但隨著妻子來巴黎掙扎不得至的丈夫失了魅力也失了性致,變成拖油瓶只有自己養他、他卻無法滿足自己需求,當然要「平等」地訴諸法院好好離婚,一乾二淨。丈夫在此仍苦苦珍惜過往感情,Dominique 眼中也不時流露一絲絲惋惜與憐憫,但都一閃而逝馬上翻臉不認人。
Karol 當然也愛妻子,一開始都是他在懷念舊情不肯放棄,被逼到絕境才黯然偷渡回國。意識到世界的功利,Karol 也漸漸學會世故無情,抓準小機會錢越賺越大沒有作不到的事、沒有換不到的東西。在功利的交易下,西歐與東歐的立足點「不平等」,總是委曲求全要讓巴黎的大爺小姐們頤指氣使耍派頭;於是波蘭小子忍辱負重積累汲營也要迎頭趕上,努力追到「平等」以冷冷回將高傲的法國妹一軍。
遇上三部曲都有的「回收玻璃瓶老婦」時,白色 Karol不像藍色 Julie視而不見,而是既然權利義務上不干我事,看見有人比我還倒楣就幸災樂禍一下也好,這就是純建立在權利義務關係上面的平等之冷漠。然而 Karol在一路黑化中也有他感情迸發的一面,一路幫自己偷渡回波蘭的朋友要自殺,自己怎麼能冷冷地公事公辦成全他去死?看見 Mikolaj終於棄死求生,兩個小人物抱在一起樂不可支,令人動容。
兩人都有感情,但在「爭平等」的競爭關係中感情都隱形了,只有一起走入死胡同。在自己喪禮上的遠望,Karol 不是看對方終於真情流露而動容。而是欣喜於自己已毫無感情:妳要性老子就給你性,要愛很抱歉妳還不配,這就是算盤打精帳要算清的「平等」。天理恢恢,輪到高傲法國妹體驗在異鄉啞巴吃黃蓮的絕望還被打入大牢,終於一報還一報的 Karol以為自己可以洋洋得意,誰知卻是帶著悔恨流淚滿面收場。心底在意的還是婚禮上那最初的兩小無猜,但走到這步誰也回不去了。
西歐找到了「自由」開始攜手,攜手東歐時卻互爭權利義務付出回報的「平等」而陷入僵局,僵局最後的解法是什麼呢?
紅色情深 Trois couleurs: Rouge (1994)
中歐,日內瓦,歐盟之外中立國,沒有包袱也沒有憤懣,只有純真的博愛。
歐盟擴張計畫,在 1993 年《哥本哈根入會標準》就已計畫的 13 國之外,後來只再納入了東歐三國,剩下只有瑞士冰島挪威與巴爾幹諸國,以及曾經是文明希望現在是獨裁包袱的土耳其。這第三部《紅》片背景設在瑞士,而我們若想把它代入其他國家也未嘗不可,它們沒有西歐過去列強紛爭的包袱、也沒有鐵幕兩邊東歐西歐發展落差的包袱,《藍》片的悲傷陰影與《白》片的不平等憤懣都不存在,終於讓紅色天使脫穎而出。
說「紅色天使」,是因為三片主角(二女一男,茱莉蝶兒算配角)當中,角色複雜度與演技成熟度呈現遞減。藍色 Julie角色最深、層次最多,白色 Karol歷程複雜、演技多元;相較之下紅色 Valentine角色單純、演技天真爛漫,拍起來甚至頗有 1990s 文青/玉女的味道,多愁善感又楚楚可憐,往往讓她在對話戲與獨角戲中顧影自憐莫名感動靜不下來,比起藍色茱麗葉畢諾許的低調深沈演技,紅色伊蓮雅各乍看之下似嫌太過花瓶。
國中時我的確是以看美女的角度來看這片,算是三部曲中看得最小鹿亂撞的一部,向女友坦白「心目中的美女就是伊蓮雅各」還被作文簿打了一頓 XD 不過長大後卻在《紅》片中看到了撥雲見日的超越。「藍白紅三色」系列,以紅色作收的確是超越,從奠定電影基本調性的配樂就可看出,藍色配樂如聖樂般磅礡、白色配樂如驚悚片般詭譎、紅色配樂則如行走伸展台般輕盈超脫。伊蓮雅各畢竟是《雙面薇若妮卡》老班底,導演絕不可能放她演技單面淺薄,而是認真刻劃這個角色的天真單純。
正如《里斯本夜車》的瑞士老男主角天真傻氣闖蕩沈重歐洲,《紅》片的瑞士少女主角 Valentine 一樣是天真傻氣闖天涯。簡單生活當模特兒學芭蕾舞的 Valentine,她傻傻地眷戀自傲的遠方男友、善良地撞到狗馬上救回去找主人、單純地跟主人講開話匣子發現竊聽的驚悚現實、天真地想去為被竊聽者揭露真相才初識人間苦楚... Valentine 與老法官 Joseph,一個是極端天真一個是極端世故,《紅》片不像《藍》片多用意象而用一老一少的直白講古,在抽絲剝繭之餘正面描寫角色。
老法官 Joseph,受過感情的傷,養成憤世嫉俗的心理,不相信命運能有善果,只埋首竊聽冷眼等著別人隕落;女學生 Valentine 不同,她不世故地多想只天真地去做,儘管做著做著才知人間苦澀,但她傻氣卻堅定的誠意與善心終究融化了老法官,從冷眼旁觀變成大方坦承,從冷血棄狗變成慈愛養狗還養一整窩。《紅》片的「紅」,出現在 Valentine 的大紅攝影背景、在 Auguste那擁有熱情卻自我壓抑的紅色小車、更在 Joseph 最後前來欣賞 Valentine的紅色伸展舞台,紅色就是 Fraternité「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血性。
這片裡冷血棄狗的,其實是小法官 Auguste,不過從種種似曾相識的 Auguste 情節與 Joseph 回憶,我們顯然可以假設老法官與小法官可能是同一人,也可能不同人但是命運極為相似的分身,只是小法官 Auguste 雖與女學生 Valentine 住在日內瓦同一社區街口,彼此卻從無交集。這就不禁令觀眾想像一個有趣的問題:老法官遇到紅色勇敢的純愛,冷漠一生臨老融化了;那甫走向悲慘人生且封閉自我的小法官,如果有緣在船上就遇見這紅色天使,是否可以從頭就把人生活向正軌呢?
歐洲諸國,人人有遙遠的夢想或理想,在小法官 Joseph 身上可能是遠在天邊的劈腿女友與姦夫,等著他遠赴天邊狠狠復仇實踐正義;而在 Valentine 身上可能是那遠在電話另一頭的天邊男友,等著她冒著對方頤指氣使愛理不理的風險也要傻傻回去相聚。帶著空泛理想的兩人,就像各自帶著遠大理想的歐盟各國,滿懷雄心壯志搭上歐盟大船,但大船總有翻覆的一天,這一天說不定就是歐盟處在分崩離析邊緣的 2016 年。
《紅》片開宗明義就是「想像在他方」的電話纜線意象,末尾則是翻覆中的歐盟大船,2016 的歐洲隕落,1994 的奇士勞斯基彷彿早已預見。沉船了、夢想隕落了,其實都沒有關係,《紅》片作為三部曲結尾雖然是個大災難,卻出奇地療癒:「藍白紅三色」的六位男女主角都奇蹟似地存活。歐盟人人帶著不同的遠方想望搭船前行,終將翻覆;但只要相逢的人能放下一切攜手渡過,歐洲不論是老西方、新東方、還是中立的瑞士,在大難中仍能一起存活下來,珍惜彼此。本來只是在鏡頭前擺擺樣子的 Valentine,大難當前攜手共渡,終於展現身歷其境的憂鬱與滄桑。
「藍白紅三色」系列電影,雖是 1993-1994的一時之作,但其取材自法國精神而又給予雙面新詮的「自由、平等、博愛」之主題卻是永恆。在 1993-1994可以當未來幻想電影看,在 2016 的今天則可以當現世驚悚電影看,甚至跳出歐盟危機的 2016 年,這個主題一樣可以套用在未來任何區域與任何社群的包袱(自由)、憤懣(平等)與四海一家的感情(博愛)上,如果哪天拿來看中台日韓與南海諸國,一樣可通。
這回全台僅六廳上映的奇士勞斯基逝世 20 週年「經典數位修復」系列,給早已收藏 DVD在家裡看過不知多少次的影迷們,一次睽違二十年的大銀幕體驗。當然這六廳的時刻表都很差,下班後的好時段都撥給熱門票房大片了,不過我仍推薦沒要上班的學生來連看三場馬拉松、上班族利用假日或下班時間拼湊三場、退休族也來馬拉松回想當年時代精神。三色系列屬於 1993、屬於 2016、更屬於未知的每一個未來年代與異質社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42.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69477038.A.24A.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42.19), 07/28/2016 00:15: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