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澎湖,千萬別錯過天使墜落的眼淚~
也是傳聞中的玻璃海 (漲潮前往為佳)
一條筆直往海延伸的橋面,tiffany色的涼亭,
現場看保證比照片看更美~
📍 跟著小腹婆出去玩。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fupogo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烙野孩imyeahh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八十七部影片,金門旅遊 拍攝於2021.03.21-28 烙野孩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7%83%99%E9%87%8E%E5%AD%A9-108421374001542/ 烙野孩IG:https://www.instagram.com/im_yeah_...
藍眼淚漲潮退潮 在 背包客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九天八夜 東引 莒光 南竿 北竿 馬祖的美 回憶滿滿 感動久久!
這次與大兒安排了一段 告別童年 邁向青澀 探索慢活之旅~(船去機回)
幾點分享:
1.想去東引 真的搭船最省時省錢(先馬後東) 台馬之星夏季除颱風天基本上很穩 臥舖也很舒適 記得廣播下船要先走到最下層等 從車輛出入口下船~
2.善用馬祖民宿的熱心服務 舉凡景點推薦 還有代訂船票 機車 基本上他們都會幫忙^^
3.除了南竿 在馬祖各島租機車都不用看駕照的>< 一天500/4小時300 防曬做好 其實吹海風騎車沒有想像中的熱
4.東引景色壯麗 起伏大騎車要小心 東湧燈塔一早去 國之北疆傍晚去 中間很熱去安東坑道 雖然小累但很有特色 有體力建議要走
5.第三天從東引經南竿去莒光 我事先詢問機車行能否寄放行李一晚 他來碼頭幫我載走 輕省很多!
6.時間夠 莒光真的要安排兩天一夜 覺得很值得! (東犬燈塔 7月還能看到藍眼淚 星砂~) 福正沙灘很美 漲潮可游泳 退潮可挖螺貝 我發現馬祖沙灘一旁大多有沖洗處 津沙也是 很貼心
7.南竿往北竿班次多 整點都有(北往南是半點) 但無法事先購買 只能提早半小時前到現場買下一班的 說是控管人數 注意一下
8.(關於民宿) 西引-海角民宿 景色無敵/東引-印象北疆地點 方便乾淨 東莒-幸福居 晚上帶看藍眼淚 踩星砂 燈塔觀星 真的很幸福!/ 南竿-12據點刺鳥書店(民宿)視野無敵可以看夕陽賞日出 雖然沒有國旅補助但可體驗住碉堡/津沙-福哥青旅1 便宜乾靜又體驗閩式建築 對面的流津歲月吃東西聊天玩桌遊都很方便^^推!/北竿-芹壁渡假村 風景實在美!
9.(關於吃) 我完全沒事先找 問問當地人最好 禮貌詢問民宿老闆跟遊客中心 通常都會有不錯的建議 像東引泰利的老闆還把南北竿的推薦餐廳一併告訴我^^ 南竿遊客中心則建議我去附近的清水村儷儐 去了才知道是人氣名店 依嬤也是路人推薦 都比事先找資料再巡點更輕省彈性
10.善用各島遊客中心 收集特色印章蓋滿小手冊是帶孩子的回憶樂趣(沒在玩手遊的) 正中午很熱躲一下吹冷氣 看看各島介紹影片深度瞭解當地風情 景點餐食諮詢 紀念品採購等 除了西莒各島都有~
陸續增加說明....
真的 不用非要出國 台灣之美 更勝一籌~
藍眼淚漲潮退潮 在 跟著Andy逍遙世界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68年,為戰略需要而開始的「北海計畫」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地下碼頭」,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如今在軍方釋出之後,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戰地景觀」,若無造訪北海坑道,便如同沒來過馬祖。
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為一深入山腹,貫穿岩壁,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水道高18公尺,寬10公尺,長640公尺,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在退潮時才能進入。
這座可供百餘艘登陸小艇使用的地底坑道,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共出動2個師、3個步兵營、1個工兵營以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除了用炸藥爆破外,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不少官兵因而犧牲,工程之艱鉅、氣勢之壯闊,堪稱鬼斧神工之作。
在過去戰雲密佈的年代,北海坑道曾經試圖要扮演著地下碼頭的運補功能;今日當人們走進深邃的坑道中,一幕幕雄偉壯闊的岩壁、幽暗浮動的倒影,都讓遊客不自覺地發出陣陣讚嘆。
近年來,由於「藍眼淚」的發現,再加上據點坑道口少有光害,南竿藍眼淚的追淚熱點之一就在北海坑道,搭乘搖櫓船,慢慢搖入坑道內,尋覓散發細微光芒的光暈,是值得一探的體驗。
藍眼淚漲潮退潮 在 烙野孩imyeahh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八十七部影片,金門旅遊
拍攝於2021.03.21-28
烙野孩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7%83%99%E9%87%8E%E5%AD%A9-108421374001542/
烙野孩IG:https://www.instagram.com/im_yeah_hi/
這次,我們來到金門,找了一些比較少人拍攝的地方,又覺得有趣不錯的,介紹給大家~
1.馬山觀測所,算是有名的觀光景點,以前Allen在金門當兵的時候來過,當時第一次從這裡的望遠鏡看到對岸的人,覺得有趣,也覺得附近風景很漂亮,景點整理得不錯,特別帶Amber來看看。
2.水頭碼頭坐船前往小金門,這也是小三通的碼頭。
3.小金門南山頭綠石槽,第一次來到這裡,很漂亮的自然景點,海很遼闊,沙灘乾淨,綠石槽形成綠色的草皮,巧遇當地小朋友們來校外教學,一個個都好可愛。這個沙灘真的很美,旁邊還有一個小據點復興嶼,佇立在海上。
4.虎軍圓環,以前虎軍部隊建的,路上的小圓環,是以前Allen當兵聯隊的前身,他很有感覺。
5.L-18據點,雖然規劃成觀光景點,但是Google Maps是找不到的,點位放在下面,據點左右對稱,面相大海,從上方看,很像一個愛心的形狀,增添一點浪漫氣息。在據點的望遠鏡,可以看到廈門的海岸,有人在玩水,還有給我們的統一訊息XD......
6.大帽山坑道,回到大金門,大帽山坑道一樣是新的景點,Google Maps是找不到的,點位放在下面。早期運補船用的軍事坑道,面向台灣方向。是一個很好看海的地方,坑道另一端還有軍事用途,坑道漲潮會被淹沒,沒事不要進入,以免觸法。
7.歐厝沙灘戰車,也是最近熱門的景點,M18地獄貓式戰車,因打靶需求拖至海攤,現已無打靶用途,陷入沙灘中,退潮時可以看到,漲潮會被淹沒,從停車處要走15分鐘。
8.北山播音牆,奇特的長方形大喇叭,戰時對對岸喊話的播音牆,現在佇立在北山斷崖一旁,頗具特色。
9.高洞祕境,Google Maps是找不到的,點位放在下面。一樣是以前的軍事據點,現已無使用。特色是很高,真的很高,進入要打手電筒,進入高洞左轉會到海邊,可以爬出窗戶回到停車點,剛好一圈。
離開時要帶走垃圾,最好可以帶袋子幫忙撿垃圾。
對影片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有幫助的話🙇懇請按讚訂閱分享。
馬山觀測所:https://goo.gl/maps/uhKcxaZ1qJcyiW4w6
水頭碼頭(坐船的地方):https://goo.gl/maps/sZNEoiXn3zWbEVUq7
南山頭綠石槽:https://goo.gl/maps/WzBxs36SZisiqeTo7
虎軍圓環:https://goo.gl/maps/1r5GV7AtJu9Wg8Ds9
L-18據點:https://goo.gl/maps/ZaLy7HYH59KBvwHe6
大帽山坑道(停車點):https://goo.gl/maps/iuLsEe1dWP8ExBS29
歐厝沙灘停車點(戰車):https://goo.gl/maps/zj9AN26arbZKFg2d6
北山播音牆:https://goo.gl/maps/HLPPHbhaSHi84SG97
高洞祕境(山羊):https://goo.gl/maps/VN3MhwupZNHWozJC9
#Taiwan#台灣#金門#Kinmen
#Beach#沙灘
#Outdoor#戶外#旅遊
#烙野孩#imyeahhi

藍眼淚漲潮退潮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文/王姿佩
採訪當天,我們踏進雲門劇場的展覽空間,攝影師楊順發正在調整台灣土狗的展覽作品,152張照片預計要拼成一個五公尺寬的巨幅相片,這麼大的作品,展出的相片畫質依然精緻,完整呈現楊順發創作時耕耘影像的精神,他在一個全景的空間裡分割拍攝每一張照片,雖然拍攝及製作的過程其實相當費工費時,但在後續影像的拼貼組成上,能包涵更多的思考性。
楊順發從2014年開始,便著手進行海島海民的一個計劃,這個計畫是受到他的老師李俊賢所發起的「打狗魚刺客」影響,試圖以海洋的角度來看台灣。這個計畫從高雄旗津的遠洋漁船開始,當時楊順發在拆船廠拍了七八個月,將漁船的勞工們他們的內心的狀態拍攝出來。第二個作品是《台灣水沒》系列,將台灣的地層下陷包裹了一層柔美的糖衣,第三個是得高雄獎的作品,延續地層下陷的概念完成《台灣水沒-保國復土篇》,第四輯就是《台灣土狗Taiwan To Go》。
拍攝《台灣水沒》的作品,讓楊順發開始深入了解台灣沿海地層下陷的問題。影像中泡在海水中的房子,色調美得讓人駐足,仔細觀看才發現其中令人驚訝之處,被淹沒的電線桿、汪洋中隱約出現的道路,它們告訴你這裡曾經有人居住,柔美的畫面如他形容,像是一個包著糖衣的解藥。
《台灣土狗Taiwan To Go》系列創作,楊順發則深受他的老師李俊賢的影響。他在彰化的海邊,觀察到一群不怕海的土狗,在那邊跨海、跨沙洲,他就站在那邊一直拍,「我看得整個眼淚都快流出來。為什麼這一群狗,震撼力會那麼大」。楊順發形容牠們之間散發的感情像人一樣,「走到一半領頭狗還會回頭關照同伴」,土狗之間互相照顧的精神,讓他深受感動。
『牠們踏這群水路的一個過程啊,我發現,牠們不是土狗,牠們不是流浪狗,牠們是台灣人。』牠們把最底層的台灣人那種很打拚出頭天的精神,完全表現出來。這次展出的作品,就是楊順發待在海邊兩三個小時,看到一群土狗表演的一個劇場。作品最後視點消失的地方,是一隻狗望向遠方,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向觀看者叩問『這群土狗到底要去哪裡?』。
土狗最後不知該往哪去的畫面,讓楊順發想起老師李俊賢的畫作《台灣TO GO》,一隻雄赳赳氣昂昂的土狗,站在一個T字形的路上,旁邊有一個土地公祠,土狗望向前方,不知道向左走或向右走的意象。而去年老師過世,楊順發便積極完成《台灣土狗Taiwan To Go》作品來紀念老師,希望自己能繼續延續以海為視角的創作精神。
環境影響作品風格
過去楊順發的攝影風格強烈,濃郁粗重的色調是他的特色,不論是拍攝十八層地獄的警世作品,或是高雄紅毛港系列,他將他所感受到的高雄,那種壅擠、重工業的氛圍傳達出來,因此當時用很濃厚的色彩、濃厚的反差去做作品。
「自從我踏出高雄,走到台灣的海岸線,將高雄又濃又黑的色調放在台南的海邊時,發現拍出的照片完全不對。」他自言,海岸線走了那麼久,大環境的美學觀點,在默默的影響著他,自己也意識到作品的風格差異很大,「我想這是大環境可能帶給我的影響」
想一步一腳印走完台灣海岸線
當初在為《台灣水沒》命名的時候,楊順發坦言他很痛苦,以台灣為題,也代表他必須要有勇氣及毅力立下走完台灣海岸線的決心。走到現在,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彰化的海岸線,他認為是最美最特殊的一個地方,「漲潮跟退潮,海岸線差了兩三公里遠,因此也是最好玩,親水性最強的地方。」
彰化海邊獨特發展出來的採蚵車生態,讓他印象深刻,「那個採蚵車跟我們路上的採蚵車不一樣,它那個輪子特別高,引擎是裝在上面的,所以在海面上跑,它不會有問題」。而不論是土狗、採蚵車,或者是彰化發展出的海牛生態(牛在海面上拉著牛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都是從工具裡發展出人與海之間磨合、契合的結果。
「我在找讓我感動的事情,讓我感到震撼的事情。」楊順發台灣海岸線的踏查目前已進行了六、七年,還沒走完,未來的計劃就是想繼續將台灣的海岸線走完,繼續發現讓他感動的台灣精神。
小檔案
楊順發,1964年生,台南善化人,退伍之後考上中鋼,從此便移居高雄,目前是任職於中鋼的藍領工人。作品曾獲邀至法國、香港、科索沃、北愛爾蘭等國展出,並獲國內外各大美術館收藏。
作品提供 楊順發
場地提供 雲門劇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