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獸日記📚:世上不能掌控的事太多,但你永遠都能學習穩住自己。]
孩子沒安全感或任性自我過頭,硬要選,你比較能接受何者呢?
女兒(小淘氣)相較於哥哥(海豚哥),不是個好帶的孩子。每個孩子的氣質不同我完全同意,哥哥六個月大就能睡過夜,作息規律,晚上九點一到喝夜奶唱唱歌,自然就和小天使一樣睡著。小淘氣則是和為娘一樣是天生夜貓子,只是她青出於藍勝於藍,常常唱完好幾輪睡前搖籃曲、小星星,我都想睡了她還一雙眼睛咕溜咕溜大,曾經我也在無數個哄睡未果的夜晚,思考人生。
最讓我頭疼的,是她不輕易妥協的剛烈性格。
遇到不習慣的事物環境,孩子以哭表達焦慮不安或不滿很正常。但小淘氣哭起來是驚天地泣鬼神,可以聲嘶力竭長達一個多小時不累,都沙啞了還在哭。卯足勁極力哄、用愛包圍繼續哭,嘗試狠下心不管她還是哭,抱緊緊、打開吹風機製造些微聲響、耳邊輕聲唱歌和她講話依舊止不住梨花淚、就像一台煞車壞掉的火車,衝出去就停不下來。
「鄰居會不會以為我們在虐童?」
「啊~已經有人在打113了嗎?」
為娘心疼,到底是怎樣的不開心以致倔強至此,妳的人生才剛開始啊!!
曾經我想這孩子到底是太沒安全感,還是過於任性,實則是操控大人的高手一枚。但無論哪種情況,我都不樂見。站在媽媽不希望孩子辛苦的立場,若兩種情況必須妥協選一種,那媽媽希望妳就任性到底吧!
🌟安全感不假外求。若自我的價值、心中的那份寧靜穩定,都必須透過外來事物證明,妳會很累。又若因無法自求內心平靜,動輒焦慮、疑心、劍拔駑張、必須無盡地和他人討要自己的需求,和妳相處的人也會很累。
🌟越長大,妳會發現這世上不能掌控的事情太多!但沒關係,妳永遠都能學習好好穩住自己。
後來發現要這孩子停止暴走自然踩煞車的方式:帶她開車出去晃晃。
穩定地束縛在在安全座椅上,隨著車子行進輕微地晃動,很神奇地,小淘氣能一下就穩定下來,甚至舒服睡著。我們有段時間常常深夜開車在大馬路上漫無目的地繞圈,享受這種育兒的另類浪漫(淚~)
「她真的和妳很像。」我先生說
「我有這麼詭異難搞嗎?」
「妳媽不是說你以前睡覺都要抱直直放不下來,然後餵奶150c.c要喝半鐘頭以上,是喝一口跑操場一圈嗎?」
「那你真是太幸運了!遇到我們兩個奇葩啊!」
====================
我怎麼培養孩子安全感:
1. ❤️對孩子照顧行為有一致性,但也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小孩很聰明,對於大人因怎樣的情感產生的行為和反應會有他們自己的經驗法則分析。具有一致性的反應能讓寶寶覺得受到的威脅和不可控性較少,感到舒適,而產生安全感。而每個寶寶有不同的氣質,也以不同的方式表達、釋出訊息,來提醒爸媽他們的特定需求。面對不同孩子,就以對他最有意義和舒適的方式予以回應。
2. ❤️建立安全型依附及信任感
剛開始父母能給孩子最基本的,就是滿滿的愛及滿足。讓寶貝了解他們可以依靠父母,滿足他們身體和情感上的需求,日後他將帶著這份豐厚的愛與滿足,更有能力和他人建立、保持親密關係。對於寶寶的需求能適當即時回應,也多擁抱孩子,透過催產素的分泌,父母寶寶都能獲得親密感唷!
藍 海豚 法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專訪】離岸風電兼顧生態安全 借鏡荷蘭五年海洋生態計畫WOZEP(05/13/2019 TEIA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海上幅員廣闊、遠離人群,被選為發展離岸風電的最佳場域。但是,鳥類、蝙蝠、鯨豚、以及廣大的漁場,都將受到直接的衝擊。台灣離岸風電以2025年5.5GW為目標,屆時將有超過700架的風機佇立海上,在海洋生態研究不足的情況下,是否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生態損失?
遠在歐陸的荷蘭也曾面臨一樣的困境。為此,荷蘭政府2016年起展開為期五年、經費1500萬歐元的離岸風機生態計畫(Offshore Wind Energy Ecological Program,簡稱Wozep),以確保荷蘭2030年11.5GW的離岸風電目標能在「生態安全」的路上前進。
為借鏡國際經驗,本報專訪Wozep底棲動物政策研究的計畫主持人、荷蘭基礎建設與水資源管理部風場生態顧問德庸(Maarten de Jong),以了解荷蘭生態研究的特色與法規進展。
縮短知識落差 用科學達到更好的生態保護
荷蘭從1992年就開始建造離岸風場,2007年第一個大型離岸風場Egmond aan Zee(OWEZ)商轉。有感於人們對離岸風電帶來的生態影響還有許多不了解之處,2016年荷蘭啟動Wozep計畫,以現有三座風場為主要研究場域,一面進行生態研究,一面調整法規,確保往2030年目標邁進時,整體離岸風場都能兼顧生態發展。
德庸解釋,早期離岸風機建造時,廠商減少噪音的技術不足,國家標準也訂得太寬鬆,造成海洋生物傷亡過高。隨著對生態的重視與研究、法規調整加嚴、減少噪音與減緩生物衝擊技術的精進,共同為生態環境爭取到更大空間。
研究初期生態資料不足是常見的問題,德庸說明Wozep的研究方式,是先採用比較保守、較嚴格的假設模型。例如,先將鳥類因風機撞擊而傷亡的機率定在10%(實際值比10%低很多),再來計算整體生態影響。這樣即使在最壞的狀況下,生物所受到的衝擊還是能維持在「安全」範圍內。而隨著研究進展與檢討修正,模型會更加精準,也會找出更具體有效的減緩對策以減少衝擊。
舉例來說,北海的蝙蝠常會因遷徙而被風機撞擊。研究後發現,這種蝙蝠的遷徙會集中發生在特定月份(九月)、特定風向和風速(低於每秒5公尺的低風速)等條件。由於條件明確,風機營運商就只要在這種特殊條件下降低風機轉速(每分鐘一轉),就可讓撞擊風機而死亡的蝙蝠減少70%。
德庸說,要配合減速的時間並不多,而且這個時候風速低,廠商損失並不大,還能獲得社會認同,等於是經濟、生態和社會的三贏。
類似這樣的法則將運用於所有離岸風場(含既有風場與預計建立的風場),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其實也是在為日後離岸風電的進一步擴大鋪路。
不只看一個風場 荷蘭研究看重大環境影響
對生態的研究永遠是不夠的。人們對鳥類、鯨豚、魚群會不會因風機而改變習性等問題還是不夠了解,在此同時,離岸風電的建置技術也在改進中,所以Wozep的策略是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法規也須隨之調整。
為了達到2030年11.5GW的目標,目前Wozep正在研究的是累積性影響評估(Ecology and Cumulation Framework, KEC)3.0版。如果2030後還繼續增加風場,KEC也會進展到4.0版。
德庸解釋,累積性影響評估是荷蘭研究的強項,這代表研究不是一次只看一座風場,而是評估多個風場並存的效應,甚至將鄰近英、德的離岸風場效應都一併納入。
德庸說,現在技術日新月異,所以當國家標準加嚴,仍然是技術可行的。舉例來說,光是減緩打樁噪音就有很多選項,荷蘭會採用氣泡幕(bubble curtain)、甚至雙層氣泡幕、最新實驗成功的藍色打樁(Blue hammer)也是另一種做法。在此同時,荷蘭公共工程和水管理總局(Rijkswaterstaat)會確保噪音沒有超過標準,否則打樁就必須即刻暫停。
受壓力物種優先研究 亞洲區影響整體考量
借鏡荷蘭經驗,參與Wozep計畫的Deltares公司目前正協助台灣風場在荷蘭的實驗室進行先驗計畫,了解可行的措施。但兩地情況還是有很多差異。
德庸表示,在荷蘭北海主要受到影響的生物是港灣鼠海豚及海豹等,與台灣物種大不同,他建議先指認受到生態壓力最大的物種作為優先研究的目標。他也提醒要將鄰國風場納入考量。生態無國界,亞洲多個國家都在積極發展離岸風電,鄰近國家風場的累積效益不應被忽略。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17349
♡
藍 海豚 法則 在 雙娜新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50/365
今天玩的主題是「鯨魚」和「海豚」
最近兩位小妹紛紛以「噴水鯨魚」和「噴水海豚」自稱😂
所以趁勢介紹
讓她們更認識「自己」🤣🤣🤣
📖參考書目📖
1️⃣小鏡頭大自然《賞鯨去》
2️⃣第一次大發現《分娩》
3️⃣第一次大發現《動物的生長》
4️⃣牛津樹《Dolphin rescue》
5️⃣臺灣麥克《我的肚臍在這裡》
📌小鏡頭大自然《賞鯨去》
1️⃣鯨豚本是一家人
皆為哺乳動物
2️⃣區分鯨豚的標準:體長
4公尺以上稱「鯨魚」
4公尺以下稱「海豚」
3️⃣鯨豚為群居動物
4️⃣鯨豚與魚的不同處:
1、鯨豚尾部呈水平狀
上下擺動使身體前進
魚的尾部呈垂直狀
左右擺動產生波浪而前進
2、鯨豚以肺呼吸,有呼吸孔
魚以腮呼吸
3、鯨豚皮膚光滑無鱗片
魚則有鱗片
4、鯨豚為胎生動物
魚為卵生動物
5️⃣鯨豚分類
1、齒鯨:有牙齒
以魚、烏賊、魷魚為主食
2、鬚鯨:沒有牙齒,有鬚板
以小魚、小蝦、浮游生物為主食
📌第一次大發現《分娩》
1️⃣哺乳動物:在子宮內成長、吸吮母乳的動物
2️⃣卵生動物:在硬殼或軟殼的蛋裡生長的動物
3️⃣海豚的分娩:
小海豚出生時
有1-2隻雌海豚會保護海豚媽媽
避免鯊魚攻擊
小海豚出生後
海豚媽媽會協助小海豚游到水面呼吸
📌第一次大發現《動物的生長》
🐳關於藍鯨的介紹:
1️⃣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寶寶
2️⃣體重7噸,體長7公尺
3️⃣哺乳期間:7-8個月
4️⃣每日食乳量:90公斤
5️⃣成年每日飲食量:
4-8噸浮游生物
或400-800萬隻蝦
除了知識性的介紹外
我更喜歡書中關於生命教育的部份
1️⃣「每天有數以千計的動物出生
為了物種的生存與延續」
2️⃣「牠們出生時,需要依靠父母的
照顧才能生存」
3️⃣「因為父母的守護、餵哺和照
顧,動物寶寶才能健康長大」
雖然這些文字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生物法則
等到當了媽媽以後
才能真的體認到那些別人眼裡的「理所當然」
其實是多少的辛苦和犧牲換來
但能讓父母毫無怨尤的為孩子付出
其實就是簡單一個字:愛
我覺得這是生物最偉大的部份
讓孩子從書中真切體認這份偉大的價值
才是最重要的事👍
📌牛津樹《Dolphin rescue》
牛津樹英文繪本的內容除了有趣的生活故事外
還有許多關懷生態、弱勢的議題
我覺得非常棒
讓孩子在學習語言之外
還能和書中人物一起關心週遭環境
《Dolphin rescue》敘述孩子們到海邊玩時意外發現擱淺在沙灘上的海豚
故事內容教導孩子如何幫助迷途的海豚如何返回海中
1️⃣隔離海豚並請求專業人士支援
避免不相干的人群接觸喧嘩與拍照
2️⃣將海豚扶正,並挖沙坑以放置海豚胸鰭
3️⃣避免海豚受日曬,可撐傘遮陽
4️⃣利用水桶或濕毛巾幫海豚保濕
5️⃣澆水降溫時切忌淋到呼吸孔(blow-hole)
6️⃣讓專業人士協助海豚返回海中
切勿擅自行動,以免傷害海豚
📌臺灣麥克《我的肚臍在這裡》
最近看臺灣麥克經選世界圖畫書時
意外發現《我的肚臍在這裡》這本書
剛好可以拿來讓孩子認識哺乳動物與卵生動物的區別
故事中的小狗、小貓和小豬在一起玩時
意外發現自己的身體中央有個「鈕釦」(belly button)
三個小動物不知道肚臍是何物
紛紛猜測肚臍的功能
他們猜肚臍是用來聽聲音、是第三隻眼睛、具防水功能的釦子、保持平衡
甚至還天花亂墜的說肚臍是用來打電話🤣🤣🤣
最後是由小豬媽媽解開肚臍的秘密
小豬媽媽告訴他們
肚臍是他們還在媽媽肚子裡時
是用一條臍帶和媽媽連在一起
臍帶就像一根水管連在你們的小肚子上
從媽媽身上獲得養分
等到你們生出來以後就用不到臍帶了
臍帶剪掉後打個結就變成肚臍了
是媽媽送給你們的紀念品
唸到這裡就覺得很神奇
小孩和故事中的小豬、小狗、小貓一樣
一邊摸著自己的肚臍
一邊看著圖中媽媽肚子裡的自己❤️
在探索肚臍時
小豬、小狗和小貓還找上鴨子
試圖在鴨子的肚子找肚臍
最後當然是找不到呀🤣
在這裡可以告訴孩子鴨子是卵生動物
所以沒有肚臍的概念
讓孩子從繪本中認識胎生與卵生動物
🎈「主題式學習」是讓孩子學習從零散片段的知識
經由系統性的歸納統整
最後成為一個多面項的議題認識與學習
經過這樣不段的訓練
孩子在將來的學習
也會利用這種方式去尋求知識的整合
進而在同中求異
培養基本的思考能力
🐳以鯨豚主題為例🐳
1️⃣從最基礎的科普角度認識鯨豚外
2️⃣進而認識生物的分類:哺乳動物與胎生動物的區別
3️⃣哺乳動物連結肚臍的童書繪本
4️⃣結合語言訓練的英文繪本
5️⃣環保與愛護動物的議題延伸
6️⃣生命教育與情感教育的延伸
讓孩子從五本書中
由點、線、面的線索延伸到多面向的學習
讓孩子的學習視野更廣闊❤️
藍 海豚 法則 在 20191007 0955 夢幻模擬戰超時空試練SS3法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沒有討厭的烏賊就是好打. ... <看更多>
藍 海豚 法則 在 根據藍海豚 法則, 每個人都難免陷入負面思考情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藍海豚 法則, 每個人都難免陷入負面思考情境, 但如果能找到快速轉念的鑰匙, 就可以避免沈浸在負面的沼澤中太久而無法自拔。 例如: 上台前好緊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