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用聽的公司
華研是 9 月份大家票選的 第 10 名追蹤個股,過去我總共寫過 2 次,第一次價格是 125 元,第二次價格是 108 元,目前價格則是 100.5 元,期間雖然有配發一次 9 元的現金股利,但累積至今報酬為 -12.5%,價格也越來越低,華研 (8446) 出了什麼問題嘛!? 或者 說市場在擔心些什麼 !? 是低估還是陷阱 ?
.
👨🏫 研究報告分享
毛利率上升 20%,淨利率卻只增 3%,華研 (8446) 的隱憂在這 2 點 : http://a1.pise.pw/3939ta
-------
📌 華研 (8446)
成立於 1999 年,為台灣第一家娛樂文創產業上櫃公司,主要從事流行音樂之製作及發行銷售、提供相關著作權之授權,及經營藝人演藝活動,許多 80、90 年代的知名歌手、演員與藝人,都曾待過華研,甚至是華研親自培養出來的,包括 :
SHE、林宥嘉、動力火車、郁可唯、曾之喬、
Tank、FIR、閻奕格、周蕙、飛輪海、賀軍翔、
謝佳見、Popu Lady、蘇見信(信樂團)、倪安東等...
其中最成功,也是最早 (2000) 的第一批藝人 SHE,在 2018 年 9 月決定不再續約,當時掀起一陣軒然大波,市場認為華研 (8446) 的金雞母要走了,公司大概也撐不下去了,股價從 180 元跌至 75 元。
但其實 歌曲的所屬權仍在華研手上,華研轉變營運重心,將經典歌曲授權予中國音樂平台賺取授權金,股價又從 75 元漲至 140 元。
.
📌 主要產品
華研過去 20 年累積 2000 多首歌曲所屬權、
1700 多首詞曲創作權、110 類商標註冊、
700 首視聽著作、歌曲MV、演唱會DVD、
電視特輯、花絮等....
目前旗下有 40 位藝人,
其中 林宥嘉、動力火車、郁可唯、F.I.R.、
周蕙、閻奕格、曾之喬、曲家瑞、王治平、
鄭建國 Roger、文慧如 等人,
是目前公司經紀收入的主要來源。
.
📌 營收結構
截至 2020Q2 :
實體產品收入 : 1%
授權收入:90%
演藝收入:10%
.
📌 終端應用:
耳朵懷孕
.
📌 銷售地區
中國市場占比達 70%
從 2011 年起,
台灣演藝事業全面西進中國,
藝人靠著在台灣市場累積的大名氣,
去中國開演唱會、參加節目賺錢,
商演&片酬價碼據說是台灣的 5-6 倍,
與隨行人員還可以住五星級飯店,
待遇可說相當好。
.
💁♂️實戰練功房(15~16篇/月) :
https://pros.is/KBETU
.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藝人商演價格 在 吳是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早在入行之前就知道會很辛苦
所以也早有覺悟
只是這當中的難熬
還真他媽的比我想的還要難熬
不上不下的成就,我該給自己幾分?
奮鬥了不少年
有幸遇到了你們這些好聽眾朋友
一點一滴累積下來
但終究還是有現實面
我的名氣不夠
所以我商演價碼不高
校園也是為了能有露面機會
很多都是唱只拿車馬的
大多打平了開支
我其實很好奇其他的藝人都在幹嘛
他們的收入來源都哪來?
我自己認識的那些音樂人朋友
狀況都跟我差不多
他們也都是夾縫中求生存
平時教教學生
難得有露面機會就去
即便人家看不起
幹,硬是壓低價格
說成本有限但是是個不錯的露臉機會
你不演還有很多人搶著要。
所以很多事情也都是勒緊褲檔在撐著
有一次我身上完全沒錢了
還好我的製作老師請我吃晚餐
還塞了一些錢給我害我差點跪他
很多人說你們公司怎麼不花錢讓你上通告幫你打偶像劇
拍謝,我們公司是小公司
所以很多通告小咖都得自己花預算才能上
哈,我們也沒那個預算
這些我覺得反而老師說的有道理
曲子優秀才是王道
你看09和911開始也只是歌曲很屌在網路發酵成為我的榜樣
09曾經跟我說你花錢上電視幹嘛
那沒意義啊
你還不如多充實自己把自己變強以後就是人家花錢請你上節目
這句話到現在都還是我的精神糧食
我知道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看有梗有帥的玩意
從法拉利姊到泛舟哥的崛起
連露奶都沒什麼人要看了
時代改變得太快我有點適應不良
成功通常屬於那些撐到底的人
我一直以來都報喜不報憂
這些話我也猶豫了好久該不該說
最後還是決定跟你們分享我心中的壓力
反正在我倒下之前我會繼續撐著
你們也都在那我就很開心了
好啦,說完心情好多了
阿你們分享我的歌或視頻了沒?
😂😂
藝人商演價格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是Spotify 用戶,我認為時代改變就是這麼一回事,世界已經給唱片業者很多時間了,但他們一直堅持著 CD 媒介,卻忘了音樂的本質其實該是感動,這是我在 Spotify 上找得到的東西。
事實是,在訂閱Spotify 前,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買唱片了,因為不太能試聽、價格越來越貴,防拷機制也似乎在懲罰我這種人,沒辦法放到手機聽、沒辦法多燒一張車上聽。
時間會證明很多事情,要順著趨勢還是逆著趨勢,當然是每個人自主的選擇,趨勢會一直向前走,不會在乎......
** 音樂人的未來就要斷送在串流手中!!! **
各位知道嗎,台灣串流音樂龍頭KKBOX即將要推出「Freemium」的服務,這無疑是為多年來已經惡化的音樂產業再火上加油!!!
Freemium是什麼?就像現在Spotify的免費會員,聽歌不用錢但當中會穿插廣告。對於使用者當然很爽很開心,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那這些數位音樂平台、提供歌曲的唱片公司、版權公司、歌手、詞曲作者、編曲製作人、樂手…他們要怎麼賺錢?
相信有些人知道,在Freemium的模式下,平台是靠著廣告收入盈利,在將所得拆分給提供歌曲與版權的公司及個人。但是這當中的問題是,平台並無法保證廣告的收益,而且如今串流音樂當道,實體唱片消亡,這些以音樂為名的科技公司,挾持了音樂人的命脈,要你生要你死都可以。當串流音樂成為主流,平台說他要拿99%,分給你1%,你敢說不嗎?你有本錢抵制嗎?串流平台塑造的假象是:你不用花一毛錢就可以在這裡聽到全世界的音樂,但是攤開他們的報表,九成以上的音樂根本依然乏人問津。不懂得看書的人,把他丟到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他也不會就變得會看書!就好像連鎖便利商店壟斷了零售業,向有意販賣商品的公司索取上架費,然後全世界都賣一樣的無聊的東西;或者是原本攸關人民居住權利的房屋,被不肖建商炒了數十年,壓迫一般希望安居樂業的平民。
為什麼我們常苦笑說現在藝人發專輯像名片?肇因於數位時代,而串流音樂更是惡上加惡,因為他們直接要把音樂的價值變成零!當音樂價值變成零的時候,請問音樂工作者該如何賺錢過活?有人會說他們可以靠商演吃飯,靠接廣告吃飯,但那些幕後工作人員呢?詞曲作者難道能上台演唱或是接廣告嗎?
你能想像自己辛苦做出來的產品,被人拿去當營運資產,卻不給你一毛錢,反而跟你說,如果我們有賺錢再分你。拜託,借錢給人也是要收利息的吧!如果你進到一家全聯或小七,架上的東西通通不用錢,商品提供者只能靠全聯或小七收到的廣告費拆分,這不是超級荒謬嗎?最後有賺錢有前景的是誰?不就是全聯小七以及那些出得起廣告費的大公司?
現在的串流月費已經非常低了!! 假設一家平台擁有百萬付費會員,月費149元,每天每個人平均聽四小時音樂 (約64首) ,那麼一首歌被聽一次能得到的錢是149 * 1000000 / 64 * 30 * 1000000 = 0.0776元,然後這0.0776元要分給平台、唱片公司、版權公司,再往下分給詞曲作者等等,請問一人能拿多少錢?這還只是個粗略的計算而已呢。而付費又有什麼前景?每個人最多就是付149元,市場終會飽和,到了所有人都付了149元的那一天,還要怎麼玩下去呢?
信不信由你,比起沒串流有盜版的年代,在有串流沒盜版的年代音樂是更沒價值的!起碼在從前,你必須花時間去找種子,找盜版商,花時間整理你的音檔或燒錄片;現在呢,你只要上網打打字就解決了還不用付錢花任何時間,人與音樂的關係是疏離的,因為你沒有為它花過一分力氣,你沒有嘗過在唱片行找到一張苦尋多年的專輯的歡喜。當音樂跟自來水一樣開了就有,你哪會去珍惜呢?
說真的串流音樂跟本專頁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它傷害了我們珍愛的音樂、以及幕後辛苦的音樂工作者!我們再也很難買到想要的專輯,因為現在唱片市場縮水唱片公司不敢引進;我們親眼見證大眾對於音樂的態度一百八十度翻轉;加上唱片公司的預算也逐年下降,製作人又能怎樣做出好音樂?
我們來看看KKBOX為什麼要來搞Freemium。他們的其中一個說法是: "為了擴大用戶,提高付費會員數" ,但是你推出免費方案,怎麼會有人還想要對付費買單呢?而KKBOX自己提供的數據也顯示,近四成退租的付費會員的退租原因是 "Freemium就夠用了" 。這還不夠荒謬嗎?
KKBOX執行長去年表示 "我們其實不用拯救音樂產業" ,這當中的驕傲自大彰顯無疑。音樂產業為何自甘被「根本不屑你是生是死」的公司牽著走?請唱片公司仔細想想,你們為了宣傳、為了先前對串流音樂公司的投資而墮落至此,實際上是自尋死路!創作人要聯合起來拒絕串流平台的要脅!藝人樂手製作人編曲人都應該要站在同一線,因為你們的付出本就該有價!而歌迷,你可以做的就是花錢聽你想要的音樂,真正與它產生連結,也許你無法花錢買一張張唱片,但至少你要拒絕Freemium!!
繼Taylor Swift退出Spotify之後,日前冰島歌手Bjork也表示"「我花了兩三年的心力在上面,然後這張專輯突然就免費了。」 Björk 表示他在意的不是錢,而是聽眾是否尊重藝人的技藝,以及他們為專輯付出的努力。"(新聞擷自Earworm網站)
如果所謂科技或時代進步帶來的是惡果,我們必須擁有這樣的勇氣說「我們不要這樣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