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論壇系列活動 #湯瑪斯魯夫連線對談講座
國美館將於3月27日推出德國杜塞爾多夫學派著名代表人物,同時也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大型攝影個展。展覽自藝術家 1979 年創作以來的 31 個系列作品中,選出其中 15 個系列共 105組件的作品,是湯瑪斯・魯夫近年來在最完整的展覽之一,其中藝術家的新作《中國樣板畫》系列更是亞洲地區的首次展出。
在展覽登場前,典藏帶你深入了解「#杜塞道夫學派」,講座最終回也將和藝術家連線對話。近年以國際拍賣會上交易紀錄,超過100萬美元價格的輸出照片,杜塞道夫攝影學派市場佔有率高達驚人的5成。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張看似平凡無奇的輸出照片,輕易突破新台幣1億元?杜塞道夫學派在當代藝術史上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在攝影進化論的快速翻滾中,杜塞道夫學派又扮演何種角色?
典藏德國杜塞道夫學派系列講座,「#典藏王道論壇」將結合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力邀創作者、畫廊、藝博會、教育推廣、收藏家等重要貴賓,與遠在德國杜塞道夫的藝術家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作視訊連線,瑞士蘇黎世的Mai36老闆維克托.吉斯勒(Victor Gisler)預錄影片分享,親炙大師級創作理念,並分享國際攝影賞析與推廣心得。
📌講座報名連結:https://bit.ly/3vJTn90
#講座便利貼
【典藏王道論壇】
親炙大師級創作理念-德國攝影哲學家湯瑪斯.魯夫視訊連線。
杜塞道夫攝影美學的賞析與收藏關鍵-瑞士Mai 36(Mai 36 Galerie)維克托.吉斯勒(Victor Gisler)預錄影片分享。
● 時間:3/26(五) 14:00-17:30
● 地點:王道銀行音樂廳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99號)
● 費用:單場500元,現場提供精緻下午茶點、典藏咖啡。
【主題I】杜塞道夫攝影學派的萌發與Thomas Ruff藝術創作
邀請藝術家姚瑞中與藝術家/策展人/攝影藝術教育學者-張美陵,從杜塞道夫攝影學派的源起與發展脈絡,再深入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創作及作品賞析。
【主題II】來自國際的訊息:德國杜塞道夫的湯瑪斯.魯夫、視訊連線對談瑞士蘇黎世的Mai 36老闆維克托.吉斯勒(Victor Gisler)。
● 主持人:簡秀枝(典藏雜誌社社長)
● 連線對談: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維克托.吉斯勒(Victor Gisler)
●對談人:王維薇(MAI 36 畫廊亞洲區總監)、岳鴻飛Robin Peckham (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姚瑞中(藝術家)、張美陵(攝影藝術研究專家)
● 主辦單位:典藏藝術家庭
● 合作單位: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同時也有7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藝術史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屯門畫室 Tuen Mun Studi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心得] 藝術史/學所考研(上):書單v.2017 -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心得] 藝術史所-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關於藝術史這堂課的心得- 成功大學板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藝術的故事ep 81 我們一定要接受現代藝術嗎? (深度講解)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心得] 109公費留考-藝術類/美術史- studyabroad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一日一頁藝術史評價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心得] 研究所準備心得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心得] 藝術史/學所考研(上):書單v.2017-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中國藝術史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中國藝術史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史心得 在 Re: [心得] 台大藝術史所口試心得- graduate - MYPTT 的評價
藝術史心得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典藏論壇系列活動 #湯瑪斯魯夫連線對談講座
今年3月28日,國美館將重磅推出「德國當代攝影大師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大型個展」,藝術家湯瑪斯.魯夫與近日備受關注的奈良美智都是出自德國杜塞道夫學院,「#杜塞道夫學派」在台灣,已成為熱門話題。近年以國際拍賣會上交易紀錄,超過100萬美元價格的輸出照片,杜塞道夫攝影學派市場佔有率高達驚人的5成。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張看似平凡無奇的輸出照片,輕易突破新台幣1億元?杜塞道夫學派在當代藝術史上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在攝影進化論的快速翻滾中,杜塞道夫學派又扮演何種角色?
3月,典藏將舉辦德國杜塞道夫學派系列講座,「#典藏王道論壇」將結合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力邀創作者、畫廊、藝博會、教育推廣、收藏家等重要貴賓,與遠在德國杜塞道夫的藝術家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作視訊連線,瑞士蘇黎世的Mai36老闆維克托.吉斯勒(Victor Gisler)預錄影片分享,親炙大師級創作理念,並分享國際攝影賞析與推廣心得。
此外,在王道論壇前特別規劃小班制的「#典藏藝術私塾」,由攝影藝術家久方武,為大家深入淺出認識杜塞道夫攝影學派。
📌講座套票報名連結:https://bit.ly/3c370av
📌單場講座報名連結:https://bit.ly/30vu9gd
#講座便利貼
德國杜塞道夫學派在台灣系列講座活動
一、【藝術私塾】
●杜塞道夫攝影學派(上)
●時間:3/14 (日) 14:00-17:00
●杜塞道夫攝影學派(下)
●時間:3/21 (日) 14:00-17:00
●地點:典藏咖啡館長安店(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8之1號4樓)
●講師:久方武(攝影藝術家)
●費用:單堂500元(含精緻咖啡茶點)
●系列優惠:【私塾】+【論壇】三場同報特價1200元。
二、【典藏王道論壇】
親炙大師級創作理念-德國攝影哲學家湯瑪斯.魯夫視訊連線。
杜塞道夫攝影美學的賞析與收藏關鍵-瑞士Mai 36(Mai 36 Galerie)維克托.吉斯勒(Victor Gisler)預錄影片分享。
● 時間:3/26(五) 14:00-17:30
● 地點:王道銀行音樂廳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99號)
● 費用:單場500元,現場提供精緻下午茶點、典藏咖啡。
● 系列套票:【私塾】+【論壇】三場同報特價1200元。
藝術史心得 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漫畫全民講堂🎉🎉有話大聲說
「漫畫閱讀行為大募集」
該怎麼進行研究漫畫呢?我們可以從藝術史、出版史、媒體傳播史或大眾文化史的角度切入,但是今天就讓我們從正熱門的「閱讀史」切入討論吧!
雖然閱讀史是廣義書籍史的一種,但是如果把漫畫視為廣義的書的一部份,那麼漫畫也可以被納入閱讀史的討論。從書籍史的角度來看,書籍包含了三個面向:文本、物質型態及閱讀行為。換句話說,就是書本的內容、書本的形式跟使用書本的方法。以漫畫的角度來說,即是漫畫的內容、漫畫的形式及漫畫的閱讀。
關於漫畫的內容,大家可以從小編一直以來分享的每月選書看到,漫畫的內容可以包含少女、歷史、科幻等等。而漫畫的形式則呼應先前小編分享閱讀器的貼文,漫畫可以是雜誌的開本、單行本的材質,甚至是數位型態。
.
以上提到的兩個面向都可以在博物館裡找到,我們典藏了很多主題的漫畫,它們的形式也各有特色,但是閱讀行為又該如何被博物館典藏、展示呢?
.
漫畫讀者們,現在就是各位大顯身手的時候啦!要是沒有「你」分享自己閱讀漫畫的經驗的話,屬於漫畫的閱讀史就無法完整!
⭐你有什麼樣的漫畫閱讀經驗呢?
◾你喜歡在什麼地方看漫畫?沙發?床上?馬桶上?
◾你喜歡紙本?電子書?手機看條漫?
◾你誰會跟分享你的漫畫?老是借朋友到最後忘記借給誰了?每週追著大家在西洽上的心得文?
.
🔥屬於你的漫畫閱讀經驗🙋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漫畫全民講堂🎉🎉有話大聲說,一起討論,一起讓漫博館變得更好!
.
#漫畫全民講堂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NationalComicMuseum
藝術史心得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乾隆 #印章 #藝術史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19【動畫】廣告段落
02:09 一切都不是偶然!
02:49 眼光欠佳的大收藏家:愛新覺羅弘曆
03:21 當皇子的時候,明明就還客客氣氣的啊
04:14 乾隆有多少印章?
05:13 什麼?他蓋章是為了檔案管理?
06:03 最寶貝的收藏,上面會蓋什麼?
06:53 除了蓋章寫心得,乾隆還做了什麼?
07:37 最慘的案例:《快雪時晴帖》
08:25 學者對這些行為的評價
09:21 我們的觀點
10:33 問題
10:49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Elanor
|腳本:Elanor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邱士華〈博物館界的帝王、奇才,及其題跋狂──乾隆的書畫收藏癖大解密〉:https://bit.ly/37j8V8K
→鄧欣潔〈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前置評量規劃及施行〉,故宮文物月刊
→許媛婷〈乾隆皇帝的文青魂與品牌形象——側寫皇室圖書的出版與包裝〉,故宮文物月刊
→許媛婷〈取益在廣求——談乾隆皇帝的皇室收藏與整理編目〉,故宮文物月刊
→余佩瑾〈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特展簡介〉,故宮文物月刊
→蔣得莊〈乾隆皇帝收藏再思考〉
→何傳馨〈深心託毫素——乾隆皇帝的書法志業
→郭倉妙〈乾隆時期書畫藏品的典藏與維護
→樓秋華〈董誥與乾隆皇帝的代寫佳話——兼談書畫代筆〉
→故宮:快雪時晴帖:https://bit.ly/3rRMf9m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藝術史心得 在 屯門畫室 Tuen Mun Studi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屯門畫室Patreon 頻道】▶https://www.patreon.com/tuenmunstudio
屯門畫室已經在 patreon.com開設了頻道,內容包括更深入的實時專屬繪畫教學影片、心得文章、實用教材,想在網上自學畫畫的你,千萬不要錯過!
【我親自教授的畫班, 畫室電話 8101 3600】
簡易水彩入門班 ▶ http://tuenmunstudio.com/watercolour/
簡易油畫入門班 ▶ http://tuenmunstudio.com/oilpainting/
簡易素描入門班 ▶ http://tuenmunstudio.com/drawing/
【日本歐美畫材用品綱上店】
▶ https://www.minipetit.com
【訂閱】
YouTube ▶ http://goo.gl/mmzxEk
Facebook▶ 屯門畫室 Tuenmunstudio.com →http://goo.gl/QBKkww
Facebook▶ Minipetit.com日本歐美畫材專門店 → http://goo.gl/2c2EFo
Instagram▶ tmstudio_mini
【成為YouTube專屬會員】
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wTcif0ooLQ7X6uctZcnOg/join
【繪畫教學】
水彩教學 Watercolour Tutorial ▶ http://goo.gl/33NXP1
素描教學 Drawing Tutorial ▶ http://goo.gl/6n9EJa
畫材介紹 www.minipetit.com ▶ http://goo.gl/vMHGGo
油畫教學 Oil Painting Tutorial ▶ http://goo.gl/FL1bJN
粉彩教學 Pastel Tutorial ▶ http://goo.gl/WfWQAe
英文書法 Calligraphy Tutorial ▶ http://goo.gl/dzkqPE
塑膠彩教學 Acrylic Tutorial ▶ http://goo.gl/mMG2Vt
藝術雜記 Art in Life ▶ http://goo.gl/yW9eWV
YouTube Live 直播 ▶ http://goo.gl/UCQQ1L
#藝術史 #藝術的故事
藝術史心得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空拍機#mavicair2#空拍
今天要談如何用Mavic Air 2拍出最高畫質的影片與照片,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手邊的空拍機,能夠拍出理想的影片,雖然可以用後製加強,但如果拍攝當下時沒有掌握要訣,也不盡然可以達成目標。
而Mavic Air 2號稱2020年CP值最高的空拍機,能用較為親民的價格,購買到幾乎是功能齊全的機種,不過許多人還是很想知道它的錄影能耐,到底能錄出多棒的影片。
以下就是我用Air 2製作過20幾部影片後的心得分享,首先要說明的是個人是用iMovie後製剪輯的,所以所有的可能,也會侷限於此軟體所提供的工具選項上,而Air 2擁有三種錄影規格可供選擇4K、2.7K和1080p,雖然可用4K錄影,但普通跟HDR有所差異,4K普通可達60p,但4KHDR最高只能到30p,不過4K普通就算後製,所能調整的空間,還是不如HDR寬廣,色彩飽和度也很難達到較滿意的水準,如果用白話一點來形容,4K普通較硬較清楚,4KHDR較軟較柔美。
當然也跟使用的幀數有關,幀數越高,拍出來的影片就越清晰,此外用4K和1080p規格錄影,當然畫質的細膩度有所差別,而且如果將4K輸出成1080p的畫質,也比純1080p出來的影片畫質好,所以當下用多大的影像檔記錄,都會影響到後製的可能,這跟攝影的原理也是相同的。
還有拍攝時要調整鏡頭角度,透過螢幕來找尋景點可能的視覺美感,通常45度角最能拍出比較飽和的色彩,順光也比逆光好,陽光充足更是理想。此外一個好的空拍點至少要飛三趟左右,也就是用盡三顆電池的飛行時數,如此影片在剪輯上,才有足夠的素材可供選用,飛行高度也可以有所變化,從60公尺到30公尺,再到10公尺左右。
所以如何用Air 2拍出最高品質的影片,我的建議就是用4KHDR來拍攝,並在光線良好及善用45度角拍攝的條件下,至少進行三趟的拍攝工作,而且一定要後製調整色彩的飽和度,如此才有機會達到預期的目標。
至於如何製作出流暢的影片,最好的方法就是剪輯完後,反覆的輸出檢視,每部影片最好檢視五六次以上,這樣才能發現細微的缺失,而加以修正。如果是純空拍的影片作品,個人建議要以配樂為主,先選定喜歡的音樂後,再來對影片做適當的剪輯,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對影片做快慢長短的修正,如此也能增加影片的可看性。
最後Air 2可否拍出超越2 Pro的影片,答案是不太可能,畢竟兩者的價位和鏡頭規格是有所不同,不過Air 2當成入門機,也更適合當個人貼身秘書,協助我們記錄一些戶外活動的畫面。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Mavic Air 2與2 Pro的攝影效果比較,用空拍機來攝影,除了有種上帝視角的獨特視覺魅力外,如果只是單純的直上直下,操作上也就相對簡單又安全,也是最不驚擾他人的空拍方式,當然兩種空拍機各有優劣,使用的範圍也有所區別,Air 2適合記錄,2 Pro則是較為專業,拍攝的規格及選項也較為豐富。
無法否認這兩台空拍機都無法超越單眼相機拍攝的效果,但在拍攝的角度與內容選擇上,當然遠勝於單眼相機,也能拍攝許多我們無法踏足的地方,這也就是許多人為何會迷上空拍的主因之一,以下就是針對兩機的拍攝效果,做較為簡單的比較與說明。
首先為了忠實呈現攝影效果,所有圖檔皆未經過後製處理,兩者除了鏡頭與感光元件規格不同外,其實在拍攝後輸出的照片尺寸也略有不同,例如180度全景照片,Air 2略寬於2 Pro,Air 2的尺寸是 8192 × 3302,2 Pro 的尺寸是8192 × 2746,而對普通照片的規格設定,也有所不同。Air 2的普通照片是 4000 × 3000,2 Pro則是5472 × 3648,在廣角拍攝尺寸上都是 8000 × 6000,但在廣角的拍攝焦距設定上,則有明顯區別,Air 2拉近許多,是用普通照片的焦距,而2 Pro 是用全景的焦距。
當然2 Pro的整體色彩飽和度都遠勝於Air 2,Air 2除了360及180度全景照片外,無論廣角、直拍還是普通照片,拍攝時必須留意天候條件,若是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容易過於昏暗,也很難後製改善,而2 Pro就較無明顯差異。
雖然兩機抗風等級皆為五級,但 Air 2三級以上就建議取消拍攝全景照片,而2 Pro則是仍可應付,此外在海邊拍攝時,面海拍攝全景照時,通常失敗率較高,這也是必須有所留意的重點。
以上就是我所分享內容,希望能對您在掌握空拍機的拍攝效果上有所助益,也謝謝您的觀賞,我們下回見。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藝術史心得 在 [心得] 藝術史所-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文章有點長~沒興趣的就按左鍵離開吧^^")
我是今年六月要畢業的歷史系學生
校內成績......除了大三下學期很認真衝到前十名
一直都屬於班上的50%...
大二那年在思考自己到底畢業之後要做甚麼
後來看到一張自己學校藝術史所第一屆招生的海報
而因為自己以前的高中美術課有穩扎穩打的美術史教育
對西方美術史本來就有興趣 再加上自己科系的關係
所以我大二開始就決定要考藝術史研究所
成績是:
台大 正取
北藝大乙組 正取
中央 通過初試(因為後來去正取學校報到了 所以也就不會去複試了)
師大西洋組 (自己的學校反而連初試都沒通過XD)
雖然說我大二就決定好要考了
但是我直到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去年七月)才開始念書 囧"
我的書單有:
中國美術史:
《中國繪畫三千年》
《中國藝術史》(薄松年)
《美感與造型》
《中國工藝美術史》(田自秉)
《風格與世變》
《中國美術史稿》
《藝術史與藝術批評》
*多看台大美術史研究所集刊、故宮文物、故宮學術季刊
西洋美術史:
《藝術的故事》
《西洋藝術史》四本(H.W. Janson)
《劍橋藝術史》八本
《藝術史的原則》
《History of Art for Young People》(H.W. Janson)
美學:
《西方美學史》(朱光潛)
《在藝術終結之後》
《西方美學原則》
《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
《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
讀書方式:
我沒有補習,我覺得我看的書已經是很少了,西洋藝術史和中國藝術史的書當然是必
看,因為每間都會考。
西洋藝術史的準備方向,我覺得人名、風格名稱、藝術品名、專有名詞最好都
記英文,《藝術的故事》和《西洋藝術史》一定要看得很熟很熟,尤其是《藝術的故事》
裡面很多"觀念"很重要。英文那一本最好要看,因為師大、北藝大、中央都要考文獻翻
譯,我北藝大和中央都是6X,我不知道算低算高,但是因為有些考藝術史的人是來自英文
系的,所以為了不要輸人家,英文一定要重視他!!
我是用筆記本,看第一遍《西洋藝術史》的時候,邊看邊用鉛筆把重點寫下;看第二
遍的時候,輔以《劍橋藝術史》,將《西洋藝術史》沒有寫到的重點再用藍色筆註記在旁
;第三遍、四遍、五遍的時候,就各用不同顏色的筆畫線。顏色越多越重要,我是這樣提
醒自己的。
中國藝術史方面我就是一直反覆看吧,因為其實我一開始是想考西洋美術組的,對中
國藝術一開始沒有抱持著很大興趣。繪畫、書法、青銅器、陶瓷….我覺得好多好煩= =,
但是要考就是去搞懂他吧。我沒有像準備西洋藝術史一樣的去做筆記,因為原本沒有興趣
,但是在暑徦讀到八月的時候,其實我就開始產生一點點興趣了,不過當然還是比較喜歡
西洋藝術啦XD。另外因為我們系上有開一門叫作「明清古蹟與文物」的課,所以有幫助到
我了解明清文物這一塊。
我覺得不管是西洋還是中國藝術對各個時代風格的轉變"原因"很重要,釐清了再去
背他就不難。可是也許我是讀歷史的,所以對時代背景的了解會比其他人還要吃香一點。
但是我要提醒的是,政治史和藝術史並完全不平行,要注意一種風格是可以跨兩個朝代的
台大和師大都有考「歷史」,但是不會像考史研所那樣難。因為是歷史系出身,所以
我十月才開始準備= =,而且也沒有很認真看(汗)。後來去考的時候就是憑在系上學的
記憶。台大是兩題中國史、兩題外國史,但是因為不認真,所以只能到5X,真是不要學我
這點!師大因為我考西洋組,所以全部都是外國史。然後我覺得在這方面必看的書是王世
宗的《現代世界的形成》,《古代文明的開展》。
中央的美學……..老實說,我真的是有點隨便給他看過去,因為我真的很受不了美學
,因為哲學的東西每個人講法都不一樣,我實在力不從心去把每一個人的想法背起來。
《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是我看完的兩本書>”<,這點真的不要學
我,其他的書雖然我都有看,但是我真的記得的東西不多,最後中央美學只得4X,所以就
請想考的人耐心地把他看完吧。
讀書時間:
七月開始,我就每天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都待在圖書館裡。
八月回學校打工,但是工作時如果沒甚麼事的話,助教都讓我看書,整天下來加加減
減大概也看了七個小時的書。
九、十月開學,很多雜事,每天大概也只能看個五個小時吧。(開始看第二遍)
十一月還遇到報告、學校運動會甚麼的,根本沒甚麼在看。
十二月、一月收拾心情再出發,並且也開始寫考古題。
二月留在學校全力衝刺,每天看十個小時以上。(第三遍、四遍、五遍...狂看...)
考古題:
考古題,四間的我都有寫。我覺得寫考古題真的很重要,因為台大的中國美術史申論
題前年出了中央的考古題;今年出了北藝大的考古題。解釋名詞偶爾會從中央的題目出來
,這是我寫考古題時的發現。而且因為寫過各家的考古題,到最後中國藝術史、西洋藝術
史、中外歷史我猜題都有各猜對一題,所以很重要吧。
還有寫考古題的時候可多多去找網路上的資源,因為不可能每一題都在書上找到。
注意時事:
近年的作品和展覽也要多多留意,像台大西洋藝術史就叫你寫出最近的展覽在西美史
上的影響;中央出了一題雍正皇帝裝扮成西洋人打老虎的圖片。(考完中央時,還有人在
我旁邊一直討論這一題到底是甚麼XD。似乎沒有注意到兩岸故宮合作的"雍正大展")
其他:
今年台大、中央、師大都有複試,可能都會需要繳交歷年作品。所以我覺得可以在大
學作報告的時候都盡量做和藝術史相關的報告。
研究計畫我是等到公佈進複試才開始準備,我是拿「明清古蹟與文物」這堂課的報告
加以修改,再請系上教授幫我看。但是我覺得即使我這樣做也太晚而且太累,所以有志報
考的考生請早點準備喔!
台大口試心得改天再p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4.185
... <看更多>
藝術史心得 在 關於藝術史這堂課的心得- 成功大學板 的推薦與評價
當初修的時候,假日去了三次戶外教學(駁二高雄美術館三地門),當中所有花費皆需自理,且每次都要寫2000~3000字的遊覽心得,課堂上一整個學期要做 ... ... <看更多>
藝術史心得 在 [心得] 藝術史/學所考研(上):書單v.2017 -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警告:本文極其冗長,沒興趣者可速按左鍵離開。
編按:
近年台大的出題方向有變,而且學生沒弄懂基本概念
就被趕鴨子上架的挫折也浮上抬面。
因此刪改這份書單,加入系統性的入門書和通論,
以及建築、佛教美術等相關書籍,同時避免與前人的書單重複,
將重點放在藝術史研究的基本問題,供後來者參考。
我是政大新聞系延畢生,2009年暑假才決定投考藝術史所,
在此之前沒有藝術領域的相關經歷。
考試結果:
台大 正取
師大東方組 複試缺考
中央 正取
成大 複試缺考
我的準備方向以東方藝術(尤其是中國)為主,
因此書單會偏重中國藝術。
先列書單,後附解說,
希望能幫到想考藝史所的版友:)
書單列舉如下:
一、入門級
(一)中藝:
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中國藝術史》,曾堉、王寶連譯(台北:南天,1992)
(二)西藝:伍德福特等,《劍橋藝術史》8冊(台北:桂冠,2000)。*
*原文版:Susan Woodford,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art. 8冊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三)台美:顏娟英等,《臺灣的美術》(淡水: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6)
(四)建築: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2008)。
(五)佛教美術:李玉珉等,《寫給大家的佛教美術》(台北:東華,1998)
二、基礎級
(一)中國繪畫:
1. 高居翰(James Cahill),《中國繪畫史》,李漁譯(台北:雄獅,1989)。
2. 楊新等,《中國繪畫三千年》(台北:聯經,1999)。
3. 石守謙等,《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1997)。
(二)書法:
1. 朱惠良,〈無形之相─書法藝術〉,《美感與造形》(台北:聯經,1981)。
2. 高明一,《中國書法簡明史》(台北:雄獅,2009)。
(三)西藝:
1. E.H. Gombrich(宮部里希),《藝術的故事》,雨云譯(台北,聯經,1997)*
*原文版:Ernst Hans Gombrich, The story of art, Oxford
2. H.W. Janson(楊生),《西洋藝術史》4冊,曾堉、王寶連譯(台北,幼獅,1989)*
*原文版:Horst Woldemar Janson; History of Art: the Western Tradition. 2冊
Pearson/Prentice-Hall出版。
(四)中國藝術史研究方法:
1. 石守謙,〈賦彩製形─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美感與造形》。
2. 石守謙,《中國古代繪畫名品》研究篇。
(五)西洋藝術史/學理論:
1. 曾堉、葉劉天增譯,《藝術史學的基礎》上篇(台北:東大、三民,1992)。
2. 沃夫林(Heinrich Wolfflin),《藝術史的原則(英文版The 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曾雅雲譯(台北,雄獅,1987)。
3. 歐納(Hugh Honour)、弗萊明(John Fleming),〈導論〉,《世界藝術史(原文版A
World History of Art)》(台北:木馬,2001)
4. 夏綠莫 (Jean-Luc Chalumeau),《藝術原理:柏拉圖至今日的藝術哲學、批評和歷史
》(台北:藝術家,2007)。
(六)台美:顏娟英等,《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台北:雄獅,2001)。
(七)建築:
1.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五南,2008)
2. 黃蘭翔,〈臺灣店屋的歷史溯源及其在近代都市改造下的轉化〉,《城市與設計》,
第6卷第22期(2015),頁19-54。
3. 黃蘭翔,〈戰前日本帝國大學之籌組與校園空間的「巴洛克」化:從東京帝國大學到
臺北帝國大學〉,《民俗曲藝》,182期(2013),頁221-301。
4. 黃蘭翔,〈20世紀前後日本住宅形態之蛻變〉,《師大藝術史研究論叢》,1卷(2011
),頁105-144。
(八)中外歷史、文化史:高中課本...
三、功略級
(一)中藝:
1. 石守謙,〈山水之史由畫家與觀眾互動角度考察中國山水畫至13世紀的發展〉,
《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台北:中研院、聯經,2010),頁379-475。
2. 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台北:石頭,2010)。
3. 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台北:允晨,2012)。
4. 王正華,〈聽琴圖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畫風格與意義網路〉,《美術史研究集刊》
第5期(民87),頁77-122。
5. 王耀庭,〈傳顧愷之女史箴圖畫外的幾個問題〉,《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7期(民93)
,頁1-51。
6. 陳韻如,〈蒙元皇室的書畫藝術風尚與收藏〉,《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
與藝術》(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266-285。
7.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台北:允晨,1996)。
8. 石守謙、顏娟英主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台北:石頭,2014)。
9. 美術史研究期刊論文,網站
https://www.press.ntu.edu.tw/ejournal/j_query.asp?jname=11
10. 台大藝術史所、中大藝術學所學位論文摘要。
11. 謝明良,《中國陶瓷史論集》、《貿易陶瓷與文化史》、《陶瓷手記》、
《陶瓷手記2》若干篇章摘要,允晨出版。
(二)西藝:
1. E.H. Gombrich,《藝術與幻覺:繪畫再現的心理研究》,周彥譯
(長沙:湖南人民,1987)。原文書名:Art and Illusion。
2. Erwin Panofsky(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
戚印平、范景中譯(上海:三聯,2011)。原文書名:Studies in Iconology。
3. Meyer Schapiro(沙皮羅)相關著作,參考台大藝術史所網站參考書目西洋藝術類
https://homepage.ntu.edu.tw/~artcy/students/bibliographies.pdf
4.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看得到的世界史》2冊,劉道捷、拾已安譯
(台北:大是,2012)
(三)台美:
1. 顏娟英,〈日治時期寺廟建築的新舊衝突1917年彰化南瑤宮改築事件〉,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2期(2007年3月),頁191-269。
2.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卷2期(1993),頁469-610。
3. 顏娟英,〈日治時期畫家的臺灣意識問題從「水牛」到「家園」系列作品〉,
《新史學》15卷2期(2004),頁113-141。
4. 邱函妮,〈陳澄波繪畫中的故鄉意識與認同──以《嘉義街外》(1926)、《夏日街
景》(1927)、《嘉義公園》(1937)為中心〉,收在《台大美術史研究集刊》33期
(2012年9月),頁271-342。
5. 邱函妮,〈創造福爾摩沙藝術—─近代臺灣美術中「地方色」與鄉土藝術的重層論述
〉,收在《台大美術史研究集刊》37期(2014年9月),頁123-236。
6. 蕭瓊瑞等,《台灣美術史綱》(台北:藝術家,2009)
(四)建築:黃蘭翔,《臺灣建築史之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建築》
(台北:南天,2013)
四、沿伸編
(一)中藝:
1. 台北故宮、北京故宮網站。
2. 圖錄《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名品篇。
3. 故宮、歷史博物館、國美館、北美館等相關特展圖錄。
4. 維基百科(中文和英文版)、Google大神...
(二)西藝:
1. 歐納(Hugh Honour)、弗萊明(John Fleming),《世界藝術史》本文圖版。
2. 維基百科等。
3. 相關展覽:含現代美術、特展等。
看到這邊還沒按左鍵,大概表示我們志趣相類了 XD
接下來是我實踐這份落落長書單的方法
──我當然沒讀完每本書 XD
書單乍看之下非常繁雜,其實只要掌握到前面的基礎知識,
建立起筆記架構,就可以知道後面專論探討的對象。
而且各書在內容上都有連結,可相互參照,增加印象,
只要做好整理補充,就能大致掌握考試的申論範圍。
方法解說如下:
一、入門級:給像我一樣,初來乍到,沒有藝術或歷史相關背景的非本科生。
蘇立文的《中國藝術史》是寫給美國大學生的課本,算是基礎知識大補帖。
雖然翻譯名詞有些怪異,但不致影響文意解讀。
可以藉這本書來架構中國藝術史的筆記,再從其他書填補相關細節。
書中圖版也多是重要的作品,值得特別留意。
《劍橋藝術史》雖有8冊,但開數不大也不厚,內容深入淺出,
適合拿來架構西藝整理筆記,讀完整套便能對西洋藝術史有大略的瞭解。
《臺灣的美術》用最簡明的概念介紹台灣美術史,如果對台灣美術毫無概念,
這本書是比較無痛的入門之選,可用本書架構台美的整理筆記。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是理解台灣古建築的入門著作,
書中所選的建築都算是重要古蹟,可以從中理解它們在建築史裡的重要性。
近來佛教美術越來越重要,但對沒信佛的人門檻不低。
《寫給大家的佛教美術》至今仍然是相關研究生推薦的唯一中文入門讀物 XD
有興趣鑽研佛教美術的朋友,可以在看過這本書後,再讀:
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史》(台北:東大,2001)
顏娟英,《鏡花水月》(台北:石頭,2016)
二、基礎級:用於考試答題的基礎知識,是準備筆記的重點!
(一)中國繪畫:
掌握《中國藝術史》之後,其他的書籍便是加強作品印象和補充筆記的材料了,
高居翰的《中國繪畫史》對中國傳統的藝術史提出不同角度的看法,
各代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從《中國繪畫三千年》補充,
並參酌《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圖錄,
後者的圖版尤其重要,可以加以強記。
(二)書法:
〈無形之相─書法藝術〉精要簡述中國書法發展史,
是我書法史的筆記架構。
讀完全文,並參考《中國書法簡明史》補充筆記,
最多再輔以重要的名帖圖錄,增加印象,這方面的準備就差不多了。
(三)西藝:
Gombrich在《藝術的故事》中平鋪直敘,並將自己的觀點融入史實,
其實不太容易抓出重點。
如果時間不夠,可以乾脆拿之前的筆記來對,有多寫的就加入筆記,否則就當複習。
不過,本書插圖多為名作,考前可加以強記,作為答題舉例之用。
楊生《西洋美術史》屬國外大學的西洋美術史教科書,
有志研究西方藝術者可加以參照補充。
(四)中國藝術史研究方法:
藝術史理論、史學方法是研究藝術史的重要工具,
也是考試時答題的主軸。
前面的史料都是實例,而理論則將這些實例串起來,
成為完整(或自圓其說)的答題內容。
因此這方面的準備重點在於「理解」、「應用」而非死記,
每篇文章劃記重點,並試著用100字以內摘要即算完成。
〈賦彩製形─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統整並導讀傳統畫論,
第一次沒讀懂別緊張,後面的書單會一直呼應和反省這篇。
《中國古代繪畫名品》研究篇提出中國繪畫研究上的盲點,
簡介畫史書目,並敘述中國藝術百年來的研究發展,
對畫史考題及研究計畫的撰寫很有用。
(五)西洋藝術史/學理論:
《藝術史學的基礎》三兩下就解決掉幾個重要概念,適合藝術史學方法入門者。
有志西洋藝術者可挑戰下篇書目,不然讀完上篇就夠了。
《藝術史的原則》是藝術史研究開基立業的老書,
所以書單裡的其他理論書都會提到這本書的重點。
再加上這本書的中譯本不好,因此沒時間可以快速翻翻當複習就行~
《世界藝術史》是一本A4開面共900頁的藝術通史,短時間不容易讀完,
所以我只讀導論:P
導論除了講述藝術史的研究發展,也簡述了幾項當前重要的研究方法,
如前面《藝術史的原則》、宮部里希、潘諾夫斯基、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等,
算是研究方法的大整理,答題很好用。
《藝術原理:柏拉圖至今日的藝術哲學、批評和歷史》
是我拿來應付幾所「藝術理論」考科的書籍,
內容簡述古希臘至今幾個重要的藝術理論,
供大家參考。
(六)台美:
《風景心境》是日治時期報紙對台灣美術的報導和評論選譯,
我只讀了上冊導讀7篇,補充之前台美筆記。
(七)建築:
李乾朗的《台灣建築史》是早期系統性整理台灣古蹟、歷史建築的著作,
可藉此對建築史的研究材料有所了解。
台大近年建築的研究焦點之一是台灣的近代建築,但目前還沒有比較好的通論書。
所以就用黃蘭翔老師的三篇期刊論文暫代。
這三篇都從近代的建築(也就是日治時期的古蹟、老房子)
討論台灣當時面臨的「現代化」課題。
雖然都是研究個案,看完就能拿來作為答題舉例之用。
(八)中外歷史、文化史:
我只看高中歷史課本的重點劃記和整理。
找不到或者不想讀課本者,
可參考板友librelibre的考研心得:)
另外,中國工藝是現在的藝術史研究的新趨勢,台大出題的比例明顯增加,
相關書籍可參考謝明良、Jessica Rawson(羅森)和施靜菲的著作,
工藝領域和亞洲藝術可見於其他版友的書單,不再贅述。
三、功略級:研究方法佐藝術史料的實例,考題接招重點!
對我來說,基礎級的史料和研究方法準備到一定程度後,
還需要讀一些學術論文才有辦法答題,
不然看到考題時,會出現空有史料及研究方法,
卻不知如何下手答題的窘境。
書單雖長,但基本上每篇論文的重點都只有一個,抓住重點就能答題。
舉例來說,
〈傳顧愷之女史箴圖畫外的幾個問題〉
研究繪畫內容以外的題記、刻印、裝裱等鑑定線索;
〈聽琴圖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畫風格與意義網路〉、
〈蒙元皇室的書畫藝術風尚與收藏〉說明皇室(政治勢力)與藝術的互動等,
只要答題時舉出這些學者的論文(有些就是所上老師的研究),
我相信能多拿一些分數。
近年台大的考題偏向區域交流、跨媒材風格沿用、藝術在近代化的發展,
以及不同族群藝術品味文化的研究,這也是當前的研究焦點,可以多加留意。
這些研究大多是專文論述,因此「抓重點」尤其重要。
考生可針對這幾個有興趣的領域去找相關論文。
搜尋範圍視各所而定。
山水畫是中國繪畫史一個重要的課題,
〈山水之史〉從歷史情境來解說早期山水畫的演變,
可藉此理解元代以前山水畫的發展史。
另外,收入本文的《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還有其他相關專論,
有興趣的領域可以加以摘要參考。
《風格與世變》探討繪畫史在不同時代的重要轉折,並分析其原因,
是應對有關「變革」考題時的答題利器,
較新的的研究個案可進一步參考《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
《從風格到畫意》從個案中討論藝術史研究的基本問題,
這是近年出題的方向,考驗考生對各種研究思考的涉獵程度。可先從導論下手。
《移動的桃花源》探討繪畫史裡中、日、韓間的交流課題,
可用於應對跟區域交流有關的考題。
其他專論可參考台大藝史所美術史研究期刊網站、
以及台大藝史所近幾年的學位論文摘要。
對特別領域有興趣,
或自覺不足的人可參考相關論文集的摘要,
求其重點瞭解就好。
西洋藝術史的論文我幾乎沒有涉獵,
畢竟不是個人考研的方向,
因此改推薦研究方法的經典著作。
《藝術與幻覺》和《圖像學研究》連維基百科都有介紹,
也是老師們研究方法的主要理論來源。
《看得到的世界史》則是從世界史的視野進行作品研究,
其中也包括文化交流、藝術作品與近代化社會的關係。
這是老師們推薦的普及讀物,淺顯易懂,也可以藉此作為答題舉例的個案。
其他對西洋藝術有興趣者,
可從台大藝史所網站的參考書目中,就西洋藝術部分下手,
或者參考師大、中央的期刊及學位論文。
另外,書單裡《台大美術史研究集刊》的文章,
都可以在https://ejournal.press.ntu.edu.tw/全文下載,
可以免去一點奔波找書的辛勞 ^^
台灣美術的部分,目前「現代性」與「殖民」仍是學界關注的重點,
書單中五篇論文都以個案研究的方式討論這兩項課題。
閱讀時可以跟《台灣的美術》和《風景心境》相互參照。
而戰後台灣美術的發展,可以讀《台灣美術史綱》,
書中戰前的部分也可以當作複習~
《臺灣建築史之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建築》是本厚達811頁的論文集,
可挑有關亞洲、區域交流、建築源流的篇章摘錄重點。
四、沿伸編:對付台大冷僻的名詞解釋,以及令人傻眼的申論題目。
這方面其實是最難準備卻又不得不準備的類目,
連方向都無從抓起,充分表現藝術史領域的博大精深...
我建議的方法是:
把台北故宮2000年之後的展覽圖錄快速翻過一輪...
最起碼看一下書名和導讀,介紹篇幅比較長的名作就留意一下。
再上台北、北京故宮的網站,
讀過上面的著名展品說明,
留下一點印象。
接著看台大考古題的名詞解釋,
用Google把這些名詞查出來...
然後,如果考試當年或前一年,故宮(包括南院)、歷史博物館、北美館、國美館等
有重要的藝術史相關特展,請一定要去看展,並翻閱展覽的圖錄。
這幾年台大狂考展覽相關的題目,有看展、有讀圖錄就是賺到。
行有餘力的,如果剛好附近大學的圖書館有中國大陸《文物》、《考古》期刊,
可以找一下近三年類似「年度X大考古發現」之類的專題,
可能會是名詞解釋的考題來源。
另外,可以看一下近兩年老師們出了哪些書和論文、開了什麼課、什麼演講,
還有他們學生的畢業論文,有時候論文和講題的關鍵字就會是會考的名詞 (汗),
把關鍵字google一下,知道那是什麼就好。
如果還有時間,可以翻翻圖版圖錄,作為答題舉例參考,
例如《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名品篇等,
聽說師大複試會考圖版,看一些圖或許會有用處。
其他書目就完全看個人的時間與興趣,
《世界藝術史》本文我只對照圖版,
但說實話,如果沒有考試壓力,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沿伸編的準備方式簡言之:
圖錄工具書、搜尋引擎、看展及量力而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91.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