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璧的由來
現在的小朋友是不是已經不太會念古文,我常常遇到沒聽過和氏璧典故的朋友...@@
讓小小狸多年前的文章來告訴你林氏璧的由來吧!
------------------------------
我的把拔叫做林氏璧。
他是一個東京迷,旅館控,夜景控,他很愛我和馬麻。
他常常說,之所以叫作林氏璧,要先知道和氏璧的故事。 (以下出自wiki百科)
和氏獻璧
和氏璧最早見載中國東周末年著作《韓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國人和氏(全名字為卞和)在楚地的山中發現一塊外裹岩石的美玉,將這塊玉獻給當時的君主楚厲王,而楚國王室御用的玉匠聲稱和氏貢獻的只是一塊石頭,欺騙了君王。於是楚厲王下令將和氏左腳砍去。厲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將該玉獻給他,武王命令玉工鑒定這塊玉石,鑒定的結果是和氏所貢獻的仍是一塊石頭,結果和氏右腳被砍掉。最後和氏帶著玉石回到楚山,在那裡他慟哭了三日三夜,新即位的楚國國君楚文王派人詢問事情的緣由,和氏說「我並非因被砍去雙腳而傷心,而是寶玉被認定為頑石、忠臣卻被認為是騙子,這才是我所傷心啊」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才看到了這塊玉,於是楚文王將該玉璧命名為「和氏璧」。
與趙惠文王同一時期的秦國君主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歸屬趙國王室後,於前283年向趙國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市來換取和氏璧,這便是成語「價值連城」的由來。後來還發生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秦滅亡了六國後,據說以和氏璧被雕琢成為傳國玉璽。
所以把拔的前半生,過了很長的一段寂寞的日子。
遇到的人都當他是石頭,丟在路邊沒人要,就差沒被砍去雙腳惹!
後來終於遇到了識貨的馬麻: 林氏小狸!
發現把拔是個璞玉,從此把拔就被叫作”林氏璧”啦。
把拔常常跟我說,以後要好好的找到你自己的璧,要準備好,耐心等待,忍受寂寞,相信自己,他會出現的!
但他要我充實自己能夠認出他的能力。
如果愛情來了,自己沒有準備好,那就太可惜了。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英雄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腿斷志不斷,打斷跤骨顛倒勇的代言人登場。 加入頻道會員|https://bit.ly/2sIrQcr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英雄Telegram|https://t.me/HeroStoryTW 編劇:阿睿 剪輯:Allen 最強兵聖孫武的故事▶ ht...
「藺相如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藺相如故事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藺相如故事 在 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藺相如故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藺相如故事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藺相如故事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藺相如故事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藺相如故事 在 ️E媽說故事 《廉頗與藺相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藺相如故事 在 負荊請罪。藺相如。廉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藺相如故事 在 負荊請罪【成語故事系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藺相如故事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評價
藺相如故事 在 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音享版》史記故事4-負荊請罪
今天的音享版,來到史記故事的完結篇:負荊請罪
一塊稀世寶玉─和氏璧,除了造就了一代名臣藺相如,流傳出千古名句「完璧歸趙」,還成就了一段佳話「負荊請罪」,讓道歉的藝術達到了極致~~。
道歉不但需要口才、誠意、更要有很大很大的勇氣!小朋友今天可以藉著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學習到古人「做人的智慧」,長大以後出來江湖行走如果遇到了類似的狀況就能拿出來應用應用。
其實,這本『史記故事』裡,還有非常多知名的歷史篇章,這些或許未來的教科書不一定會教到(誰曉得呢?教育部很難測…),但可以透過自行選讀些精采的課外讀物,為孩子們「補血」,做一個有鑑古知來能力的現代人哦~~。
https://youtu.be/NNUttUWeXzc
#目川文化
悅讀森林的故事花園
#史記故事
藺相如故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正史中完美的周瑜為何遭後世狂貶?|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在史書《三國志》裡,陳壽對於周瑜的評價很高,多次以「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盛讚之,並評價其:政治上高瞻遠矚,忠心耿耿;軍事上「膽略兼人」,智勇雙全;人格修養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漢末年東吳集團將領,傑出的軍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長壯有姿貌,多謀善斷,胸襟廣闊。後與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臥龍鳳雛幼麟冢虎。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為東漢太尉。其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初崛起時周瑜隨之掃蕩江東,並送錢糧物資助孫策成就大事。袁術仰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正式投奔孫策,與孫策一起南徵北戰,為打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深受孫策信任。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執掌軍政大事。曹操消滅袁紹後,威逼孫權送兒子為人質,周瑜志向高遠,勸阻孫權送質。赤壁大戰之時,力主抗曹,並慧眼預見到曹軍的劣勢和己方的優勢,指揮全軍在赤壁、烏林大敗曹軍,是以少勝多的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其後又成功地攻克了荊州戰略要地南郡,曹仁敗走。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建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吞併劉璋,與曹操二分天下,體現了一個軍事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
周瑜去世,孫權痛哭流涕,說:「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後依賴誰呢?」他稱帝後,仍唸唸不忘周瑜,曾對公卿們說:「沒有周公瑾,我哪能稱尊稱帝呢?」「東吳的王圖霸業,隨周瑜猝死化為泡影,自此從欲染指天下轉為偏安一方。」可見周瑜在東吳所起的作用是無人可替代的。
《三國志》記載,周瑜舉賢薦能可比鮑叔;折節為國可比藺相如;謙禮忠君無人能比。雅量高致,氣度恢弘。孫策初亡,孫權「是時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程普不睦。」諸將禮簡時,周瑜對比自己年幼的孫權極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評語,僅與程普不和,但他折節下交,終令程普歎服。史載,「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
與人相交時如飲醇酒,典故就出自程普與周瑜交往的感受。而陳壽提到的「曲有誤,周郎顧」,則成為後來的文學作品中一個常用的典故。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中記載: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如此一個剛柔相濟的人物又有無可挑剔的優秀品格和令人讚嘆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別偏愛給了他俊美的外貌,內外皆秀又風度翩翩,周瑜稱得上是十分完美,像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
然而到了後世,周瑜的形象卻開始不斷地變異,甚至最後在民間變得面目全非了。
到了東晉,周瑜的厄運就來了。這個偏安江左、只擁有半壁江山的封建王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開始在正統論上大做文章。他們巧妙地選擇了同樣割據一方的蜀漢作為正統,開始認定,周瑜為「小人」。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習鑿齒的《漢晉春秋》。
此後數百年,蜀魏正統之爭紛紛揚揚。到了唐朝,正統之爭開始出現在唐詩中。首先是杜甫,對蜀漢的諸葛亮極為推崇,對於這位憂國憂民的名相表現出了深深的同情。再就是杜牧,這位詩人在詩中不加掩飾地調侃周瑜,歷史在文學中開始出現偏差,「東風不予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到了宋朝,宋人治史之風頗盛,常常明是治史實為思想政治觀的較量,文人政客間的朋黨之爭更是驚心觸目,三國正統之爭也在爭鬥之列,宋文壇多位大家被捲入。最終朱熹的理學佔據了歷史的上風,帝蜀寇魏、尊劉貶曹漸成定局。隨後的元明清三代,史家多承朱熹的「帝蜀寇魏」論。人物的善惡褒貶也隨之潮起潮落,數度浮沈,最尷尬的當屬身處其中的東吳。為了尊劉,自然就得貶曹貶孫,作為孫權集團的周瑜,其形象自然也難逃打壓。
然而,在民間的話語權裡,周瑜的身後命運更慘。
三國故事在三國時代結束之後不久便在民間有所流傳。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已經徹底地扭曲了。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為久遠的資料,就是宋元之際出現的話本《三分事略》。在這部為適應市民娛樂需求而產生的話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經是一落千丈了: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為一己私利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在軍事上,他看似頗有才華,卻又似乎人皆可敗;在人格修養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狹隘。史傳文學中那個雅量高致、出眾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賢嫉能的平庸之輩。
市井間「尊劉貶曹」的觀念早已有之。在蘇軾的小品《東坡志林》中,就曾對民間三國有過這樣的描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感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民間對人物的褒貶品評是有著自己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他們「尊劉」,擁「帝蜀」,而對於站在對立面的周瑜,自然不會有好感。
之後,羅貫中著的《三國演義》的出現,徹底把周瑜的形象釘在了自相矛盾的演義標準上。
一方面,它肯定周瑜結交孫策,開拓江東,定建霸業;舉薦魯肅,納降甘寧,舉賢任能;最後火攻破敵,建立不朽功勛。
而另一面,當遇到劉備集團的中心人物,周瑜又不得不退一射之地。對於那些中心人物,周瑜只能是陪襯。
這一切,在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中徬彿達到了極點。
《三國演義》對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貶低,在此將演義與正史不同之處進行對比,以正視聽。
關於諸葛亮三氣周瑜:正史記載,連劉備都評價周瑜「器量廣大」,周瑜氣量寬宏根本不會被氣死。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於周瑜病逝後,送喪弔唁的是周瑜舊下屬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關於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孫權,演義描寫周瑜嫉妒諸葛亮是徹頭徹尾的捏造,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巧計借箭的正是周瑜本人。
關於賠了夫人又折兵:歷史上是孫權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單純的政治婚姻,和周瑜的計謀根本沒關係。
關於智激周瑜:純粹子虛烏有。周瑜是東吳最有力的主戰派人士,正是孫權聽了他的勸說才有了赤壁之戰。
關於借東風:虛構,諸葛亮並未參與赤壁之戰,赤壁乃周瑜等東吳將領之功。
關於荊州問題:實乃周瑜死後,魯肅為了「聯劉抗曹」把周瑜打下的荊州南郡地區借給劉備。周瑜生前掌握江陵彝陵等入川水道,東吳攻打西蜀不存在和劉備借道的問題。周瑜死後,在魯肅的主張下把南郡地區借了劉備,此後東吳派出孫瑜伐蜀被劉備擋道,演義中可能故意把孫瑜和周瑜搞混了。
正史的影響力,遠遠不及永遠的暢銷書、擁有億萬讀者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明朝之後,人們對周瑜的瞭解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嘆息迴蕩在幾百年來的民間話語中。劉繼興認為,假如周瑜真地下有知,估計他會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三國演義》?
原文載於《劉繼興讀史》作者:劉繼興,出版社:崇文書局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藺相如故事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腿斷志不斷,打斷跤骨顛倒勇的代言人登場。
加入頻道會員|https://bit.ly/2sIrQcr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英雄Telegram|https://t.me/HeroStoryTW
編劇:阿睿
剪輯:Allen
最強兵聖孫武的故事▶ https://youtu.be/en5u4Este5M
英雄故事網站|https://herostory.tw
英雄故事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rostorytw/
#孫臏
#龐涓
#孫子兵法
藺相如故事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或許王翦名氣不如李牧,但在許多人心中,都藏著說不出口的小秘密:有王翦可以當,誰要當李牧。
加入頻道會員|https://bit.ly/2sIrQcr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英雄Telegram|https://t.me/HeroStoryTW
編劇:阿睿
剪輯:Jin
金牌門將李牧的故事▶ https://youtu.be/y9KKHz_c1iY
英雄故事網站|https://herostory.tw
英雄故事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rostorytw/
#李牧
#白起
#四大名將
藺相如故事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著作與他本人一樣神秘,孫武的傳奇一生。
加入頻道會員|https://bit.ly/2sIrQcr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英雄Telegram|https://t.me/HeroStoryTW
編劇:阿睿
剪輯:Allen
毛利元就的嚴島大戰▶ https://youtu.be/kv--uYM_doA
英雄故事網站|https://herostory.tw
英雄故事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rostorytw/
#孫武
#伍子胥
#孫子兵法
藺相如故事 在 負荊請罪。藺相如。廉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藺相如 。廉頗. 61,238 views61K views. Mar 29, 2010 ... 無用之用道術將為天下裂DSE十二篇範文莊子《逍遙遊》:哲學說 故事. StorytellerHK 說書客. ... <看更多>
藺相如故事 在 負荊請罪【成語故事系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故事 摘要】 藺相如 與廉頗都是趙國的大臣, 藺相如 的地位原本不如廉頗,在立下幾次大功後,趙惠文王便將 藺相如 的官位提升。廉頗因此感到很不服氣,便 ... ... <看更多>
藺相如故事 在 ️E媽說故事 《廉頗與藺相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E媽說 故事 《廉頗與 藺相如 -司馬遷》睡前 故事 │歷史 故事 │寶寶 故事 │世界名著│床邊 故事 │ 故事 精選│名人傳記 · Music in this video · Learn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