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綠癌,缺你不可✊】
小花蔓澤蘭被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繁殖能力極強生長速度極快,會攀爬覆蓋其他植物阻擋植物行光合作用最終導致衰弱死亡,對生態環境影響甚鉅☠️小花蔓澤蘭防治月,邀你一同除蔓守護臺灣生態✊
下方分享 #移除小花蔓澤蘭行動照片 或 #參加除蔓活動照片,就有機會獲得小花蔓澤蘭炭皂+炭化小花蔓澤蘭-土壤改良劑*9名🎉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9/15 23:59
🎁得獎公告:9/22
❗除蔓前,須知道❗
💥如何除!
開花前人工拔除!小花蔓澤蘭種子數多,細小且輕盈,易散播蔓延,在每年8月和10月進行拔蔓作業,可預防小花蔓澤蘭開花結果外,也避免隔年再萌發。拔除時務必連根拔起裝袋喔!
💥如何分辨!
小花蔓澤蘭的葉片呈三角狀或心型,邊緣為不規則鋸齒狀,花期約在10至11月,會開出一大片白色至白綠色小花!👩🏫你可能想問:我也看過粉色、紅色的花呀!?那是臺灣原生種植物 #酸藤,雖然酸藤也會攀附樹木,但不會影響樹木行光合作用也不會造成樹木死亡!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以 #花期 和 #花色 區分,酸藤花期為5至6月開出粉色或紅色小花,小花蔓澤蘭花期則為10至11月開出白綠色小花。
💥發現小花蔓澤蘭,怎麼辦?
撥打1999或向所在地縣市政府通報!
#九月的第1個星期六 #小花蔓澤蘭全國防治日
✨全國除蔓活動一覽表👉 https://www.facebook.com/twforest/posts/1878483025657084
✨自製小花蔓澤蘭環保酵素這裡請👉 https://www.forest.gov.tw/forest-news/0068060
資料參考:農傳媒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KFBG(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 -KFBG)前稱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是香港一個環境保育教育中心及植物園,位於新界大埔區大帽山北坡和山麓,林錦公路近林村白牛石以及元朗觀音山一帶,佔地148公頃,範圍橫跨了大埔區和元朗區。1949年,大量...
蘭花種植土 在 小尹的無國界代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一小瓶寶貝撒在料理上,瞬間變米其林等級法式料理!
The Spice Lab 義大利黑松露海鹽 113g
✅ 利用西西里海鹽的獨特力量來增強這種珍貴的意大利蘑菇的風味和香氣。
✅ 全天然意大利黑松露鹽將黑松露的獨特味道與純西西里海鹽相結合,為您喜愛的所有菜餚創造出非凡的美味。
✅ 具有天然的鹹味,並帶有巧克力味和泥土味。創意廚師的夢想,意大利黑松露鹽可以為任何菜餚增添真正美味的味道。
✅ 這種優質細粒海鹽來自地中海沿岸的西西里島。這些黑松露原產於意大利,來自落葉樹的野生地下根系,松露獵人在夏末至早春季節收穫。黑松露種植難度大且稀有,因此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美食珍品。
✅ 黑松露鹽可以為牛肉、雞蛋、土豆和意大利面增添了一絲泥土蘑菇味。這種混合鹽的濃郁風味與任何鹹味或甜味菜餚相得益彰。用黑松露鹽提升炸薯條、爆米花和菜花和西蘭花等蔬菜。搭配烤奶酪、烤土豆和花椰菜泥也很美味。
The Spice Lab – 全球首屈一指的海鹽和調味混合物供應商。
擁有廣泛的鹽類產品線、屢獲殊榮的調味料和調味料、優質香料、胡椒、天然糖和獨特的美食禮品。
全產品皆是天然的、OU Kosher 的,而且大部分都是無麩質的。品牌還提供多種喜馬拉雅鹽產品,包括廣受好評的喜馬拉雅鹽龍舌蘭酒小杯、鹽盤、浴鹽等。
蘭花種植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荷蘭在線 Netherlands On Line》7/18
* 【不辦展覽的博物館——鹿特丹藝術品倉庫將於年底開放】
今年11月6日,位於鹿特丹博物館公園的Boijmans Van Beuningen倉庫將正式開放,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向公眾開放的藝術品倉庫。
倉庫中將收藏約 151,000 件藝術品。除了為 Boijmans Van Beuningen 博物館的藏品提供存儲空間外,該倉庫還將提供隔間供私人和企業收藏。私人收藏家將有機會由專業博物館管理其收藏的藝術品。收藏家可以保持匿名,並且可以通過私人入口進入這些空間。
這棟獨特的41米高的鏡面大樓由荷蘭建築公司 MVRDV 設計,其建築面積將達到 15,000 平方米,其中 20% 至 40% 將向公眾開放。從一樓的接待處,一條曲折的路線直接穿過建築物,到達帶有展覽空間、餐廳和雕塑花園的綠色公共屋頂。從四周設有擋風玻璃的屋頂上,公眾可以將鹿特丹的全景盡收眼底。館內,公眾除了能選擇自行遊覽或是導遊陪同在倉庫中參觀外,還能見到倉庫的處理區域和藝術品修復過程,使人們對博物館的幕後工作更為瞭解。
* 【漲漲漲!荷蘭買房潮】今年上半年,荷蘭的房屋交易量達到了近10萬套。荷蘭銀行(ABN Amro)預計今年房價將繼續上漲12.5%,是自1995年以來的最高漲幅。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VM表示目前一套房子的成交時間平均為24天,是荷蘭有史以來的最快交易時間。
* 【荷蘭人又做出了世界上最貴的漢堡】
你是漢堡愛好者嗎?近日,荷蘭廚師Robbert-Jan de Veen製作出了世界上「最貴」的漢堡——The Golden Boy(「金童」),打破了目前由美國人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不是荷蘭人第一次在漢堡上大下功夫。三年前,荷蘭廚師Diego Buik製作的漢堡賣出了近2000歐元的高價,該漢堡用材奢華,僅食材成本就要近一千歐。
這次Robbert製作的「金童」漢堡賣出了近5000歐元的價格,價格的關鍵在於製作漢堡的食材,它們不僅是昂貴且獨特的,更是在口味上相互融合。
漢堡本身由日本和牛製成,並用白鯨魚子醬、帝王蟹、西班牙帕萊塔伊比利亞牛、白松露、英式切達乾酪和由獨家咖啡和蘇格蘭威士忌製成的燒烤醬製成。最後,在漢堡上鋪上金箔,並用浸漬威士忌的煙薰一下。
「最貴」漢堡的故事不止於此,「金童」最終被一家荷蘭知名的醬汁企業買下,而廚師Robbert將所得收入捐給了荷蘭的食品銀行——為有經濟困難的家庭與個人提供免費食品的慈善組織。
* 【佈雷達杉木國家公園——讓夏日的森林治癒你】
位於荷蘭北布拉班特省的佈雷達Mastbos杉木國家公園是荷蘭最古老的森林之一,有著500多年的歷史。
這片森林的歷史要追溯到1515年,拿騷的亨利三世伯爵用蘇格蘭松樹的種子種植了這片森林,主要生產木材用於佈雷達城堡的翻新、西班牙艦隊的建設、以及為船隻提供桅桿。後來拿騷人也將其作為狩獵場。
漫步在樹木繁茂的Mastbos森林中,能看到松鼠、松貂或狍;在沼澤地附近,還能見到白鷺或琵鷺。
讓我們跟隨無人機的鏡頭一起來看看這片歷史悠久的森林。
https://m.youtube.com/watch?v=dNFaXNJjhQY
* 【荷蘭花90萬歐元號召年輕人吃貽貝】
荷蘭貽貝部門獲得了一筆90萬歐元的撥款,將用於向荷蘭和比利時的年輕人推廣食用貝類。
在貽貝當季的時候,荷蘭人要吃掉大約1000萬公斤的本土貽貝。不過大約65%的荷蘭貽貝出口到了比利時,同時法國也是一個重要的出口市場。
然而,食用貽貝的主力人群是50歲以上的人。儘管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25歲至35歲的年輕人不吃貽貝,但該行業希望通過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和廣告(例如指出貽貝健康、可持續生長、環保和美味)讓他們也加入消費貽貝的大軍中來。
去年的一項類似舉措讓年輕人食用貽貝的數量增加了18%。Mosselbureau推廣機構的蒂莉·辛尼克拉斯說,這個季節很適合吃貽貝,因為寒冷的春天過後,緊接著是陽光和雨水,為貽貝的生長提供了一個營養豐富的生長環境。
* 【荷蘭著名調查記者街頭遭暗殺受重傷,仍在醫院為生命而戰】
荷蘭時間週二晚19:30,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街頭,皮特·R·德·弗利(Peter R. de Vries)剛結束電視節目的錄制。四五聲槍響後,這位著名的荷蘭犯罪調查記者倒在了血泊中。
晚上十一點,阿姆斯特丹市長Femke Halsema召開了緊急新聞發佈會,稱皮特正在醫院「為自己的生命而戰」,並未透露過多傷病信息。目前,阿姆斯特丹警方已逮捕了兩名此次暗殺行動的嫌疑人,將於本週五傳訊。
這次襲擊事件收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被視為對新聞與法治的攻擊。此前,皮特正協助荷蘭黑社會驚天販毒謀殺案的關鍵證人Nabil B.作為機密顧問,此次襲擊事件被猜測為此案相關人員的報復行動,警方仍在對此進行調查。
勇敢追求正義的人為了打擊黑暗勢力已經付出了太多,不該就此停下人生旅途。讓我們一起為Peter R. de Vries祈福!
* 【低窪之國的抗洪寶典——震驚世界的三角洲工程】
荷蘭作為治水專家,在防洪建設上為世界各國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世界十大建築奇觀之一的三角洲工程——在荷蘭三大入海口附近建立防線大壩,把海水攔在外面。
其中最大的一道屏障就是就是在荷蘭西南沿海的東斯海爾德堤壩(Oosterscheldekering),這個巨型防洪屏障在35年前正式完工啓動,長達9公里,擁有無數巨大的滑動閘門,可在水位高漲或者發生洪災時將閘口提起,確保堤壩滴水不漏。
讓我們跟隨無人機的鏡頭,伴隨海浪聲聲,來欣賞這片奇觀。
https://m.youtube.com/watch?v=jzLMHZ6BCho
蘭花種植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KFBG(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 -KFBG)前稱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是香港一個環境保育教育中心及植物園,位於新界大埔區大帽山北坡和山麓,林錦公路近林村白牛石以及元朗觀音山一帶,佔地148公頃,範圍橫跨了大埔區和元朗區。1949年,大量中國大陸難民湧入當時的英國殖民地香港。猶太裔的羅蘭士勳爵及賀理士爵士兄弟在1951年聯同胡禮先生(Mr. Norman Wright)和胡挺生先生攜手創立「嘉道理農業輔助會」(簡稱「KAAA」),研究及開發農業技術,讓這些中國難民務農維生。賀理士爵士偶然在大帽山的高嶺發現一株無人料理的橘樹,當時一般相信香港的高嶺地勢太陡峭而氣候潮濕,不適宜種植柑橘屬樹木,然而山上那株橘樹仍能生長,由此萌生開設嘉道理農場的主意。五年後的1956年獲政府批租現址的土地並以「嘉道理試驗及推廣農場」名稱營運,示範高效能及有利可圖的耕種和畜牧方法,同時致力改善牲口的品種及培訓香港農民和駐港的啹喀兵。隨著香港的農業日漸式微,於1995年1月立法局通過「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公司條例」,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FBG)正式成為非牟利及慈善機構,把重點轉移至自然保護及教育方面。KFBG雖然是一所公眾公司,但其資金和管理由私人經營,經由「嘉道理基金」信託人委任的董事局獨立管理。嘉道理農場每年開支約為8000萬港元,由「嘉道理基金」撥出,而佔地148公頃的KFBG,部份屬政府租地,其他為機構擁有。KFBG與多個政府組織、大學和非政府機構進行多個合作項目。員工數目約230人(80多人為專家,硏究及行政人員,例如蝙蝠、爬蟲類,哺乳類,蘭花、鳥類, 淡水魚類, 樹木, DNA 研究等) 。 2016年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成立60週年紀念。
觀音山海拔546公尺高 ( 英語:Kwun Yam Shan ) 是香港新界元朗區東北部的一座山,位於大帽山以北近嘉道理農場一帶,海拔546公尺高。據清代《新安縣志》記載,觀音山因其峰頂建有觀音廟,因而得名,現時峰頂仍有一尊魚籃觀音像,而觀音像旁的熱氣洞(溫泉眼)更會排出暖氣。每年春天都有大量遊人前往嘉道理農場觀賞山櫻花及櫻桃花,前往觀音山山頂的園內車票迅即完售。傳說觀音菩薩得道之後,便化作普通百姓,深入下層人民,對他們進行教化。有一次,觀音得知東海之濱住著很多化外之民,不懂禮儀,不諳教化,於是便化妝成一名漁婦來到東海之濱一個小鎮。正趕是小鎮的集市很熱鬧,便提著一隻竹藍,竹籃裏裝著兩尾魚,便混迹在那一群賣魚人當中。衆人忽然看見一個很漂亮的漁婦來賣魚,便一擁而上,紛紛搶著買魚。可是漁婦卻問他們:“你們買魚作什麽用呢?”衆人都說:“當然是回去做菜吃。”漁婦卻微笑著說:“我這魚呀,不能賣給你們做菜,只能賣給你們放生。”衆人一聽,都不願意,誰也不想花錢買條魚又放了。結果漁婦站了一天,兩尾魚都沒有買出去。第二天早上,漁婦又來了,仍然堅持只能賣給他們放生,結果還是沒有人願意買。只是有個馬郎的人卻開始注意漁婦他發現那漁婦賣的還是昨天那兩尾魚,可是那魚離開了水整整兩天還是活蹦亂跳,實在有點小可思議,可又實在看不出什麽名堂。不久,金沙灘上的漁民,特別是那微單身漢,見漁婦長得實在漂亮,於是便紛紛跑來說親,爭著想娶她爲妻。漁婦笑著說:“你們這麽多人,叫我嫁給准呢? 這樣吧,我教你們頌經,你們誰先在一天之內學會,我就嫁給誰。”大家一聽,都覺得可行,於是便答應了。漁婦便教他們念頌《普門品》,結果一天之後,有半數的人背會了。漁婦又說:“還是不行,《普門品》還不能最後分出勝負,我再教你們念《金剛經》,誰一夜之間念會,我就嫁給誰。”十多個人都同意了。於是漁婦又教他們念《金剛經》,第二天,能完全背會的,只有三四個人,其他人只好怏怏地走了。 漁婦又對剩下的幾個人說: “先別急,最後的勝負還沒有分出來,我這裏還有一部大乘寶藏《法華經》,誰能在三天之內背會,我一定嫁給他。”結果三天之後,只有馬郎一個人背會了。於是漁婦便答應嫁給馬郎。可是新娘那天,新娘卻無緣無故地死了,而且屍體很快就腐爛了。馬郎很是難過,可又沒有辦法,雖然心中奇怪,也只好將屍體掩埋了。此後,馬郎經常沒事的時候便念頌漁婦教給他的三部經,念來念去竟也悟出點道理。觀音菩薩脫身離去之後,經過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馬郎已經開始悟道,於是便又變成一個老和尚,前去點化馬郎,跟他談經論道,指點迷津。後來又告訴他,原來他以前娶的那個漁婦是觀音菩薩變的,不信可以掘開墳幕看看。馬郎將信將疑,果真跑去掘開了墳墓,裏面真的沒有屍體,卻只有一副黃金鎖子骨。那老和尚說:“現在相信了吧。菩薩化身漁婦是爲了點化你。她既然教給你三部經書,你就應該宣揚佛法,切莫辜負菩薩一片度化之心,”馬郎聽了,連連點頭,忽然那和尚就不見了。馬郎知道肯定又是菩薩在點化他,於是回去之後,便把自己三間草屋變成庵堂,又塑了菩薩的神像供奉起來,仍然是漁婦的模樣,人們便稱之爲“魚籃觀音”。
蘭花種植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任何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手持解剖刀,在螢光顯微鏡下解析細胞的生命奧祕。某日,偶然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後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運用彩筆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而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藝術玩人」。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住民生態智慧,而常回到母親的故鄉 —花蓮,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尋常的美景;更恣意揮灑畫布,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
對於外婆的依戀.對於光影的迷戀
温宛菁,台北人,但從小就和台灣東部有著不解之緣,對於光和影一直都有一種深刻的迷戀。記憶中,艷陽下,東部外婆家的樹木與光線交織而成瞬息萬變的投射,總能讓她蹲在樹蔭下癡迷許久;而對於外婆的依戀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外婆過世後,院子裡的草木就成為一種對人的追憶,宅院裡斑駁牆面上的海棠花在光與影、虛和實之間搖曳,彷彿是外婆的一生,即便身處困境仍然保持著生命中的彈性。
外婆是道地的傳統客家婦女,十九歲時隨著外公從西部到後山打拼,大半輩子就這麼在花蓮的鳳林小鎮上落地生根。宛菁印象中的外婆慈祥婉約,寡言多能,喜歡蒔花養草;外婆和外公好像比賽似的在前後院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時常跟著任教職的母親回鳳林的宛菁,在那兒度過了無數個寒暑假,就連小時候得了腸病毒,也是回到這個小鎮上休養。於是在這幢日式宅院綿生的記憶裡,外公的蘭花、外婆的海棠花,孕育出宛菁的第一件與第二件感人的作品。
不引人注目但保有獨特的美感與生命歷程
在油畫作品中,藝術家想要表現的不是壯麗遼闊的東部風景,而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小片光影。記憶中的花蓮生活,是從吃完中餐開始,趁著外公睡午覺的當兒,鄰家玩伴會聚集在蘭花架下玩沙泥。宛菁卻愛一個人踩著腳踏車,跑出小鎮亂晃,有時來到中央山脈山腳下,蹲在一棵棵不同姿態的大樹底下觀察光影,享受著光影交織的虛實心境。
藉由對於童年的回憶以及對於外婆的思念,宛菁循著外婆行走過的足跡,畫出當下心情的悸動。她說:「庭院裡牆頭上的那一株海棠花隨風飄逸,很像外婆的人生,不名貴不顯眼,但卻堅忍不拔,我的畫作中那種寧靜其實是在訴說外婆給我的安心感。」十二年前外婆過世時,宛菁感覺頓時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心靈支柱;直到如今,每次回到日式老宅院中,就彷若看見那位安靜的坐在屋子裡,將世界隔絕在外,專注踩踏著縫紉機的外婆。對於宛菁來說,這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光影。
從理性科學到感性美學
溫宛菁從小就喜歡塗鴉,小學到高中,常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獎,但由於家族親人的期待而念了第三類組。從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到台大研究所的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再到中央研究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事事要求完美的個性總是讓她非常忙碌,幾乎鎮日窩在實驗室裡埋首做研究。直到幾年前的某個假日,媽媽請她陪著一位學生去「拉丁區畫室」學畫,沒想到啟動了她學習油畫的興趣,因此而遇見了油畫啟蒙老師—沈辯。相距這件事之前,宛菁最後一次拿畫筆是在大學時的國畫社揮毫,無疑的,油畫媒材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接觸。只要周末得空,她就會趕到畫室習畫。沈老師指導的不只是繪畫創作上的技巧,還有對於美的感受和認知,還常下書單讓宛菁多方面接觸藝術領域。拿起油畫筆的那一刻,生命中最重要的光影—日式宅院、外婆的身影油然而生,於是就這樣陸陸續續畫出了記憶中的依戀。第一件作品「外婆的海棠花」讓她在畫中揣摩了許久許久,終至感動到落淚;第二件作品「外公的蘭花」也是她在忙碌的實驗室生活之暇緩慢地完成的。
30歲那年的低潮與轉機
實驗工作有段時間非常忙碌,以至於很久沒去畫室習畫。某天,沈老師捎來一個令宛菁驚喜的消息,沒料到擱置在老師家的畫作居然被某位畫廊經紀人欣賞,並問是否有意願辦個展。温宛菁和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只是一笑置之,但時隔半年後,因為夜以繼日的實驗工作和心理的壓力,讓宛菁的身體不堪負荷而造成胃出血,正好此時也被教授告知在中研院努力多時的實驗失敗。頓時,宛菁的心情跌入幽谷,原以為自己會一直順遂的走這條喜歡的路,沒想到在這時候遇到了瓶頸!人生的低潮讓宛菁有些喪志失意,此刻半年前的一笑置之湧上心頭,她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讓30歲的自己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於是便規劃了自己嶄新的人生方向——先畫出心中的感動吧!
與東部的機緣,被踢離原本的軌道
在研究所灰心喪志的那段時日,宛菁心中的鬱卒難解,於是常跑去她最熟悉的東部海邊沉潛,蒙受燦爛陽光的撫慰。沒想到因此慢慢地與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有了連結,而開始認識了令她著迷的原民文化,起初是受人之託寫了東部的部落故事,後來因為東部發展條例的討論而變成義務志工。有一段日子,白天她在中研院趕實驗,晚上則是趕去參加「東部議題」校園巡迴的分享講座;而在NGO組織裡認識的老師也邀請她一起做宜花東的能源研究。諸多的機緣讓溫宛菁被踢離原本的軌道,嘗試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她認為自己並沒有放棄生物醫學研究,只是單純的希望透過展覽,將這些年對於東部的光影、親情的追憶呈現出來,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金車文藝中心)
温宛菁簡歷:
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用螢光顯微鏡試圖解析肉眼看不見的生命奧祕。某日,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玩人」。
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民生態智慧,常在東部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身邊的尋常之美,而恣意揮灑在畫布上。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與一起生活的人分享。
蘭花種植土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聖淘沙Sentosa在馬來語中意為「寧靜」,是很受歡迎的新加坡島嶼和旅遊勝地,每年有2千萬遊客到訪。島的南岸有長度超過2公里的海灘,二戰留下的西羅索炮臺Fort Siloso、兩個高爾夫球場及7間酒店。當中包括聖淘沙名勝世界及新加坡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到了2007年起,島內原有的碼頭、噴泉花園、音樂噴泉及Asian Village等設施因興建聖淘沙雲頂世界及新加坡環球影城主題公園而被迫拆卸。新加坡海底世界是亞洲最大的海洋生物館,有將超過2500種的海底生物,彙集了各種普通品種和珍稀品種。最占數量優勢的就是熱帶魚,種類繁多。這是日本之外的首個夜間水族館,遊客還可看到奇特的夜晚海底神秘世界。海洋館裏最受遊人歡迎的就是讓遊客可以更近距離觀賞水中動物的隧道,長達83米,而且是電動人行道。遊人可以隨著電動人行道的緩緩前行,透過玻璃罩看各個角度的海底生物遊動情景。還有一處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危險魚類走廊,很多對人或者動物造成生命威脅的魚類在這裏集中展出,像電鰻、水虎魚等。坐落於入口處外側有海龜池,為那些瀕臨滅絕的稀有品種,如綠海龜等提供了一個安全的樂園。觸摸池位於入口處的右側,遊客可在此自由地接觸一些海洋生物,如摸上去手感柔滑的藍點虹魚、背部粗糙的盲莎,頭生雙角的牛魚,還有乖巧的海星。池中的刺河豚在受到威脅時,身體因吸入大量的水而迅速膨脹,繼而嚇跑敵人。另外還有短小精悍的弓箭魚,它通過向水面噴射水流而射中昆蟲,捕獲食物。
新加坡植物園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佔地74公頃,除國家蘭花園外全園免費。2015年7月4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1822年,博物學家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在福康寧的政府山(Government Hill)上建立了第一個「植物學實驗園」。其目的是評估該地區有潛在經濟價值作物,包括高產的水果、蔬菜、香料等。1829年,該植物園首次關閉。直到30年後,建立了現在的新加坡植物園。殖民政府用駁船碼頭(Boat Quay)的土地從商人胡亞基(英國人稱之為黃埔,Whampoa)那裏換來了32公頃的東陵的土地,並授予農業園藝協會(Agri Horticultural Society)以建立植物園。勞倫斯•尼文(Laurence Niven)被聘為園長和景觀設計師,將一個植被茂密雜亂的區域改造成一個公園。現在新加坡植物園的佈局很大程度任與尼文的設計相同。1874年,由於農業園藝協會資金不足,殖民政府接管了植物園。1877年,從英國皇家植物園運來的第一批橡膠樹種子。1888年,博物學家亨利•尼古拉斯•裏德利成為了園長,並帶頭種植橡膠樹。種植試驗的成功,他的方法得以在馬來西亞推廣開來。這使馬來西亞後來成為了世界上天然橡膠的第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另一個成就是由埃裏克•霍爾特姆(Eric Holttum)教授在1925年至1949年創立的雜交蘭花產業。他的雜交技術使新加坡之後成為了世界頂級的花卉交易中心之一。
蘭花種植土 在 養蝴蝶蘭用什麽土栽培?這次總算明白了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養蝴蝶蘭用什麽土. 種養蝴蝶蘭對土壤要求比較高,需要透氣、耐腐爛、微酸、透水。盆栽蝴蝶蘭的植料不宜使用泥土而宜採用水苔、浮石、桫欏屑、木炭碎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