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想像與虛構】
之前有個說法,大概是說散文和小說的區別,在於散文是真實的,小說是虛構的。
這次分享的這篇文章,討論的也是散文,作者王充閭提到「生活的真實是基礎,藝術的真實是手段」的看法,甚至舉了《史記》《左傳》中的例子來說明散文寫作時的創作技巧。
一起來看看他的說法吧。
-
散文的想像與虛構 / 王充閭
一
如何處理好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這是歷史文化散文寫作中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散文必須真實,這是散文的本質性特徵,一向被我們奉為金科玉律;而散文是藝術,惟其是藝術,作者構思時必然要借助於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張開想像的翅膀;必然進行素材的典型化處理,作必要的藝術加工。兩者似乎存在著矛盾。尤其是,歷史是一次性的,它是所有一切存在中獨一以「當下不再」為條件的存在。當歷史成其為歷史,它作為「曾在」,即意味著不復存在,包括特定的環境、當事人及歷史情事在整體上已經永遠消逝了。在這種情況下,「不在場」的後人要想恢復原態,只能根據事件發展規律和人物性格邏輯,想像出某些能夠突出人物形象的細節,進行必要的心理刻畫以及環境、氣氛的渲染。因此,海德格爾說,歷史的真意應是對「曾在的本真可能性」的重演。史學家選擇、整理史料,其實就是一種文本化,其間必然存在著主觀性的深度介入。古今中外,不存在沒有經過處理的史料。這裡也包括閱讀,由於文本是開放的,人們每一次閱讀它,都是重新加以理解。
很難設想文學作品沒有細節描寫,因為它最能反映人物的情感與個性。《史記》中寫漢初名相「萬石君」石奮一門恭謹,就採用了大量細節。石奮的長子石建謹小慎微,有一次書寫奏章,皇帝已經批回來了,可是,他還要反復檢視,終於發現「馬」字有誤:這個字四點為四足,加上下曲的一筆馬尾,應當是五筆,現在少寫了一筆。他驚慌失措,唯恐皇帝發現了怪罪下來。石奮的少子石慶,一次駕車出行,皇帝在車上問有幾匹馬拉車,他原本很清楚,但還是用馬鞭子一一數過,然後舉起手說:「六匹。」小心翼翼,躍然紙上。太史公通過這些細節,寫出了當時官場中那種終日戰戰兢兢、恭謹自保的政治風氣。
明代思想家李贄講到藝術創造時,說一個是「畫」,另一個是「化」。畫,就是要有形象;而化,就是要把客觀的、物質的東西化作心靈的東西,並設法把這種「心象」化為詩性的文字,化蛹成蝶,振翅飛翔。這就觸及到散文寫作中想像與虛構這一頗富爭議的話題。近年來,隨著新生代作者的闖入,小說家、學者的加盟,以及跨文體寫作的出現,散文創作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特別是作家的主體意識在不斷增強,已不滿足于傳統散文單一的敘述方式,而是大膽引進西方的多種表現手法,吸收其他文學門類的寫作特點,輔之以象徵、隱喻、虛擬、通感、意象組合等藝術手法,意識流動,虛實相間,時空切換,場景重疊,使散文向現代性、開放性拓展。
事實上,早在「散文的想像與虛構」成為問題之前,有些作家已經在悄悄地進行著大膽嘗試了。出現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散文家何為的《第二次考試》,是一篇優秀的散文作品,曾經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可是,許多人都知道,它卻是經過想像與虛構,對真人實事進行大膽加工的產物。1956年上海合唱團招考新團員,一名女青年報考,由於考試前夕她在楊樹浦參加一場救火,弄倒了嗓子,以致影響了考試成績,但合唱團還是破格錄取了她。何為當時正在醫院休養,聽家人講述了這件事,便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設計出第二次考試的情節,加進了蘇林教授這個關鍵性人物,改換了女主人公的名字;文中陳伊玲身著「嫩綠色的絨線上衣,一條貼身的咖啡色西褲,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樹」,實際也並非如此,是作者為了加強形象的感染效果,從所住醫院一位實習醫生那裡移植過來的。
這個典型事例說明了,生活的真實是基礎,藝術的真實是手段。前提是散文是藝術,而且是一種側重於心靈表達的藝術。黑格爾指出:「藝術作品既然是由心靈產生出來的,它就需要一種主體的創造活動,它就是這種創造活動的產品;作為這種產品,它是為旁人的,為聽眾的觀照和感受的。這種創造活動就是藝術家的想像。」「在這種使理性內容和現實形象互相滲透融會的過程中,藝術家一方面要求助於覺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還要求助於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氣的感情。」
二
今年三月中旬,我率領大陸作家代表團訪問臺灣,到日月潭觀光,接待我們的是南投縣文化局長,他是一位文學博士。在同我們交談時,他直率地說,總覺得作家們想像力不足,有時過於拘謹。他說,有一次訪問日本,見到了楊貴妃的墓,便問有關人士「根據何在」。答覆是:「你們中國古代的白居易寫得很清楚嘛!」博士反詰:「楊貴妃不是死在馬嵬坡嗎?《長恨歌》裡分明講:『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答覆是:「《長恨歌》裡還講:『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海上仙山在哪裡?就是日本嘛!」博士說:「這種顛倒迷離的仙境,原都出自當事人與詩人的想像。」答覆是:「什麼不是想像?『君王掩面』,死的是丫環還是貴妃,誰也沒有看清楚;所以才說『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就這樣,生生造出一個「貴妃墓」來,結果還振振有辭!
歷史散文創作講求真實,關於史事的來龍去脈、真實場景,包括歷史人物的音容笑貌、舉止行為,都應該據實描繪,不可臆造;可是,實際上卻難以做到。國外「新歷史主義」的「文學與歷史已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歷史脫離不了文本性,歷史文本乃是文學仿製品」,「歷史還原,真相本身也是一種虛擬」的論點,我們且不去說;這裡只就史書之撰作實踐而言。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有過一段著名的論述:「《左傳》記言而實乃擬言、代言」,「如後世小說、劇本中之對話、獨白也。左氏設身處地,依傍性格身分,假之喉舌,想當然耳」。「上古既無錄音之具,又乏速記之方,駟不及舌,而何口角親切,如聆罄咳歟?或為密勿之談,或乃心口相語,屬垣燭隱,何所據依?」原來,「史家追敘真人實事,每須遙體人情,懸想事勢,設身局中,潛心腔內,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幾入情合理。蓋與小說、院本之臆造人物,虛構境地,不盡同而可相通;記言特其一端」。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孟軻讀過上古時的典章文獻彙編《尚書》中關於「周武王伐紂,血流漂杵」的記載,就曾提出過疑問,從而說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到了宋代,當學生問到「《左傳》可信否」時,著名理學家程頤的回答是:「不可全信,信其可信者耳。」
我們再來看被奉為信史和古代散文典範的《史記》。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詳細記錄了鴻門宴的座次,說是項羽和他的叔叔項伯坐在西面,劉邦坐在南面,張良坐在東面,範增坐在北面。為什麼要作這樣的交代?因為有范增向項羽遞眼色、舉玉玦,示意要殺掉劉邦的情節,他們應該靠得很近;還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而項伯用自己的身體掩蔽劉邦,如果他們離得很遠,就無法辦到了。司馬遷寫作《項羽本紀》大約在西元前94、95年前後,而鴻門宴發生在西元前206年,相距一百一十多年,當時既沒有錄相設備,而戰爭年代也不大可能有關於會談紀要之類的實錄,即使有,也不會記載座次。那麼,他何所據而寫呢?顯然靠的是想像。
三
中國文學史上還有一個典型事例。《古文觀止》中有一篇《象祠記》,作者為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當時,貴州靈博山有一座年代久遠的象祠,是祀奉古代聖賢舜帝的弟弟象侯的。當地彝民、苗民世世代代都非常虔誠地祀奉著。這次應民眾的請求,宣慰使重修了象祠,並請流放到這裡的王陽明寫一篇祠記。對於這位文學大家來說,寫一篇祠記,確是立馬可就;可是,他卻大費躊躇了。原來,據《史記》記載,象為人狂傲驕縱,有惡行種種,他老是想謀害哥哥舜,舜卻始終以善意相待。現在,要為象來寫祠記,實在難以落筆:歌頌他吧,等於揚惡抑善,會產生負面效應;若是一口回絕,或者據史直書,又不利於民族團結。反復思考之後,他找到了解決辦法:判斷象的一生分前後兩個階段,前段是個惡人,而後段由於哥哥舜的教誨、感化,使其在封地成為澤被生民的賢者,因此死後,當地民眾緬懷遺澤,建祠供奉。《象祠記》就是這樣寫成的。其中顯然有想像成分,但又不是憑空虛構。因為《史記·五帝本紀》中,有舜「愛弟彌謹」,「封帝象為諸侯」的記載。據此,作者加以想像、推理,既生面別開,又入情入理。用心可謂良苦。
這在西方也早有先例。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伯羅奔尼薩斯戰爭史》中,演說辭佔有四分之一篇幅。修氏自己承認:「我親自聽到的演說辭中的確實詞句,我很難記得了,從各種來源告訴我的人,也覺得有同樣的困難,所以我的方法是這樣的:一方面儘量保持接近實際所講的話的大意,同時使演說者說出我認為每個場合所要求他們說出的話語來。」
顧頡剛在《古史辨》中說:「我以為一種故事的真相究竟如何,當世的人也未必能知道真確,何況我們這些晚輩。」這話不假。我們都看過《羅生門》這部影片,對於事件的真相,在場親歷者言人人殊。所以,有人說,「史,就是人們口上的一撇一捺。」看來,堅持歷史事件包括細節的絕對真實,「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當然,這種想像必須是有限制的,要在尊重客觀真實和散文文體特徵的基礎上,對真人真事或基本事件進行經驗性的整合和合理的藝術加工,必須避免小說化的「無限虛構」或「自由虛構」;特別是有些散文種類是不能虛構的,比如,關於現實中的親人、友人、名人的傳記以及回憶性、紀念性文章,都是寫作者同時代的親歷親見親聞的事,與事涉遠古或萬里懸隔迥然不同,必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不應隨意地想像、虛構。須知,這類散文美學效果的實現,是借助於其內容或主體的豐富而特殊的客觀意蘊,真實與否,影響是至大的。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的推薦目錄:
-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康Sir的編輯七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心得]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看板NTUCG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好青年荼毒室- 哲學部- 尼采曾說過,虛無主義者會認為 的評價
-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好青年荼毒室- 哲學部- 尼采曾說過,虛無主義者會認為 的評價
-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心得]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NTUCGM | PTT Web 的評價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康Sir的編輯七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8禁】為什麼用嬰兒油不行?
**
第一次讀《天橋上的魔術師》裡的〈金魚〉,我被露骨的性描寫困住了,不是沒讀過更露骨的,而是不解。為什麼作者要安排這段「嬰兒油」與「KY」的情節呢?
其實,這樣問的意義可能不大,對讀者而言,更重要的問題應該是:這段安排對主題、情節或人物產生怎樣的作用?
如果你依序讀《天橋上的魔術師》,第一次看到性的描寫會是在〈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那篇。在那裡,你可以很容易讀出,敘述者「烏鴉」從認為女友的私處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到拿掉孩子以後變成「好像一座被放棄的城市」,其實象徵的正是他內心枯萎的愛的能力。但〈金魚〉裡「嬰兒油」的意象,就顯得晦暗不清了。
在《天橋上的魔術師》的九個故事裡,〈金魚〉讀來格外令人感到莫大的悲涼。敘述者「我」從小父母不詳,被阿姨姨丈收養,經常遭到痛打,高中畢業過離家作板模工,從此漂泊生涯,在與陌生人的性愛中尋得一點點生命的慰藉──
「我愛上了深夜萬華的腐敗氣息,滿街睡倒的遊民,交錯複雜的巷弄,坐在機車上的流鶯。」「整個萬華的流鶯,只有和她做愛可能不會讓我自己有哀傷的感覺。」
敘事者在社會底層遊蕩,如一縷午夜漂泊的遊魂;渴望邂逅的,也只是一點如磷火般的溫暖而已。
這麼哀傷的故事,作者以克制的筆法拉開了與人物的距離,更讓敘述者「我」以疏離的語調來陳述,使得文字不會落入感傷主義的陷阱,反而營造出一種如霧不透令人窒息的悲涼感。
第一次讀懂它的悲涼,但困惑於它性的描寫。〈金魚〉裡,魔術師送給特莉沙的「金魚」意象很清晰,象徵著一種似有若無,難以把握的愛與慰藉──「死掉的魚變得更透明,我差點找不到,簡直就像冰塊做的一樣。」
我們在結尾聽到了冰塊融化的回聲。敘述者「我」最後吻了久別重逢的特莉沙的唇一樣──「非常奇妙的是,特莉沙的嘴唇的柔軟與味道我並沒有忘記。在我無聊的、混亂的人生裡頭,總算還留下了這樣一件 ,即使像冰融化了,還以水的形式存在的東西。」
吳明益的敘事結構嚴謹如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嬰兒油」的意象絕不是作者單純的、異色的、獵奇的情節安排。
於是,我遵循納博科夫的訓示:「一個人不能讀懂一本書,一個人只能重讀一本書。」我同時Google一下:「K-Y™ 是一種無色無嗅及不油不膩的水溶性凝膠狀潤滑劑,可以清水洗淨及不會留在人體內。」杜蕾斯的網站這麼說。
再看。略懂一點了。
我想,就主題與人物而言,這段安排暗示了敘述者「我」的孤僻、自我,缺乏愛的能力。而殘留別人的氣味就「沒辦法回到自己的生活裡頭」,其實也是一種「他者即地獄」的巨大孤絕感吧。
就情節而言,它導出了後面敘事者的自我論斷:「不過這三次零星的戀愛,讓我體認到了自己並沒有組成一個家庭的打算。」沒有之前的鋪墊,敘述者這個心思,就會顯得突兀,生硬。
此外,就文字形式而言,它也形成概述與展示的對比,三個女人,如果都一筆帶過,文字的肌理就平掉了。三個女人不必一一細寫(若全部細寫就顯得敘述者「我」太有情意了),而必需有一位是特殊的,值得細寫,形成概述與展示的錯綜變化。
再者,有具體的人物互動,才能形成「對話」,而「獨白」與「對話」的交錯,就可以使文字形成節奏變化的效果。
我不曉得這樣說對不對,我在〈金魚〉讀到七等生般的虛無。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他還想相信幸福,還想要愛,
然而因為 #血清素 過低,悲傷正在慢慢殺死他。
__________
弗洛朗是個四十六歲的農業工程師,在農業部任職高階主管,負責歐盟農業計畫的討論。雖然頭銜聽起來光鮮亮麗,#其實他知道自己的工作在政治與意識形態之前毫無意義。
離開早就貌合神離的女友後,他從孕育孤獨的巴黎來到農村,與行跡落魄、以農業為理想的好友重聚。人際關係貧乏、對生命沒有期待,對世間大多數事物沒有共鳴,漸漸只能靠著菸、酒或是抗憂鬱藥度日。當年輕時代的理想破滅,在彷彿被世界遺忘的荒涼之中,茫然與憤怒在濃霧中悄然醞釀著讓人不安的氛圍。
本書描寫一個最有道德瑕疵、最擅長激怒讀者的男主角。他曾不止一次接近愛情,但一手搞砸。他無止境地批評所處的世界,卻只是跟著沉淪。他待人疏離又冷漠,毫不客氣地挑戰當代主流社會的信念,也讓始終脅迫人類存有的虛無感無所遁形。
此書咸認是對於法國農民處境、貧富差距等當代社會問題的精準觀察。最終,那些儼然挑釁的、讓人皺眉的獨白宛如一面面鏡子,幽幽映照出隱藏在正向積極「政治正確」的口號下,當代社會的焦慮、恐懼、孤獨,以及仇恨。
__________
什麼是「血清素」?
在人類中樞神經中合成的血清素,其功能包括部分認知能力、調節心情、食慾和睡眠等。當血清素代謝速度過快,或是合成量減少時,就有可能引發憂鬱情緒。本書主角正是因為血清素過低而深受折磨。
__________
法文版首刷320,000冊 《屈服》作者韋勒貝克最新爭議之作 ——《血清素》
繁體中文譯本 —— 麥田出版
__________
關於封面:
脫妝溶解的和平符號,喻示在宏觀敘事理想主義的面目與信仰之外,實際世界同步運作中的憂鬱的現實、信念的虛無。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虛無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懷疑論不必對道德概念的現實做出任何結論,他們也不用在 ... ... <看更多>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虛無主義者的獨白」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虛無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懷疑論不必對道德概念的現實做出任何結論,他們也不用在 ... ... <看更多>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在 [心得] 虛無主義者的獨白- 看板NTUCG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標題殺人法 被害者是某張最近爆紅的卡片
https://www.db.yugioh-card.com/yugiohdb/faq_search.action?ope=5&fid=10755&keyword=&tag=-1
Q:
C1 變身、C2 DNA移植改變屬性會怎樣?
A:
處理時如果額外牌組沒有和該怪獸相同屬性的M HERO
對象怪獸一樣會送墓,只是特召不處理
以這個資料來看
C1 變身
C2 虛無
應該也是一樣的處理
也就是怪物送墓但是特召不處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2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GM/M.1405072677.A.F5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