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北來在地特蒐:點廢殼成金—嘉義海風藝術營】2020/7/4~8/28
台灣有一小塊地方很神奇,那是最難界定的一塊「活」國土,因為它每天移動20公分,每年移動60~70公尺,那正是靠近嘉義東石的西側外海的一片沙洲——外傘頂洲。
它原本位於台灣雲林縣臺西鄉外海,但隨著沿岸流及東北季風的影響,不斷往西南方向飄移,也逐漸往台灣靠攏,預估2060年將會和台灣的土地連結在一起,但屆時你可能也再也沒有機會看到它,由於攔砂壩的影響,外傘頂洲的土地正不斷地縮減,可能在2028年就從「移動的國土」變成「消失的國土」,沒入到海下。
那天我們搭了近一小時的船程,踏上這個一望無際的沙洲,你實在很難想像,過去這裡居然曾居住近千人,沿著島的中線生活著,風吹砂自然形成的沙丘,竟能高達2、3樓層高,因而能蓄水,往底部隨手一挖便有淡水可飲用;他們有如「海上吉普賽人」般,靠著自己搭建竹子跟茅草為房,以討海與養蚵維生,時不時連海豚也成了島上的糧食來源之一,更不可思議的是島上還有賣涼水的雜貨店、藥鋪等等⋯⋯該有的都沒少。
從這樣偏遠的一小塊沙洲開始,4、5千座的蚵棚造就嘉義沿海經濟發展的榮景,在年產量20萬噸蚵殼產業中,這裡就佔了全台養殖產業的1/4,位居全球第六位。
在榮景的背後,卻是堆積如山的廢棄蚵殼,即使有工廠在清洗回收少部分蚵殼,好讓它們再度回到養殖業中再利用,卻年產出量約在10至14萬噸的蚵殼,數量過於龐大,經常被當成廢棄物隨處倒置,造成環境的髒亂與可怕的氣味,有礙觀瞻外,甚至還影響海岸線生態。
要怎麼處理?一直是當地頭痛的問題,今年 工研院串連許多業者、台灣美學職人,不斷地深入研究,終於找到蚵殼的新出路!
#點廢殼成金
蚵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碳酸鈣在高溫下,會生成二氧化碳與氧化鈣,他們發現加水變成熟石灰後,再吸收二氧化碳就能變成不溶於水且質地堅固的碳酸鈣,便可用於建材填充物及油漆、塑膠膜等應用,還可結合在藥錠中。
過去碳酸鈣的來源都是從大理石直接磨成粉末,但開採石材必須挖山取礦,影響山林生態,如今若能將廢棄蚵殼轉化再利用,預計1年可回收5萬公噸的量,不僅解決蚵殼的廢棄處理問題,還能補齊這項原料缺口,同時也為農漁業創造嶄新的商業模式,改善蚵農的收入,達到循環經濟的功效!
#兼具實用與美感的海風藝術營
除此之外,製成的「蚵粉」透過設計加工後,也能變成為各式各樣實用且具有美感的生活用品,這次嘉義的「 承億文旅 ✕ 工研院 ▎海風藝術營」也就因應而生。
今年七八月,工研院特別邀請三位工藝職人: 蒔和造物工作室的王芷琳、 南方設計的江玉婷和 翌耕工作坊的沈家伊,在每週末於 承億文旅 桃城茶樣子駐點,舉辦藝術工作坊。
他們利用蚵殼粉的特性,分別與水庫淤泥、藍染、手工肥皂作結合,取代原先材料中化學媒材,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小物。邀請旅客們來一趟蚵的旅行,從「 移動的國土」認識蚵的誕生,並且入住「 #2019全台最美飯店」承億文旅桃城茶樣子,欣賞系列特展的同時,還能品嚐館內「 隨處樂料理廚房」的季節限定鮮蚵風味料理。
#蚵殼質感瓶器
擅長在不同媒材進行雷射切割、雕刻的王芷琳,對於各種媒材的應用使用十分有心得,此次她選用同樣為廢土再利用的「水庫淤泥」,將蚵殼粉與其碎片,取代傳統水泥製作中會加入的砂石,來強化結構,與瓶器結合,製成美麗的桌上小夜燈。
#蚵藍染方巾
藍染職人江玉婷分享,藍染雖然是天然植物染,但是會需要添加化學鹼劑,使用過後若無妥善處理,會造成環境的污染,這次將蚵殼粉取代原先在藍染所需的鹼性成分,利用蚵殼不規則的特性來創作不同的圖案,讓嘉義東石國小的師生們驚呼從來沒想過原來蚵仔可以這麼有趣與美麗,製作的過程也可以如此環保又令人安心。
#蚵殼奈米抗菌造型皂
沈家伊則是因蚵殼經高溫處理後,及具有天然的殺菌效果,把蚵殼粉加入肥皂原料之中,製作天然殺菌手工皂。
#主題特展
除了工藝職人們的作品,還有由聯合南臺科大創新產品設計 王文雄 (Bear Wang)教授帶領研究所一年級學生,以「開放生態互利共生為理念透過美學共享、供應廠與美學職人合作新鏈結」,進行各式各樣以蚵為主軸的創意發想,做出有趣的新產品,於桃城茶樣子一樓大廳的主題特展共同展出。
#活動報名由此去: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zSt0US1ReFsc2vdS72EXrwr3nm0ukehSMieIsBxhbbALy-Q/viewform
#嘉義海風藝術營
#工研院
#產業生態
#台灣美學生態職人
蚵殼粉成分 在 科技農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粉專推推 Science Based,認真不浮誇的資材粉專
聽過孫黃的,肯定是行家!
常見的土壤改良劑:孫黃
引述{【資材介紹--孫黃SH土壤添加物】
《孫黃到底是甚麼?》
為甚麼會取名為孫黃呢?最初看到還以為是某種中藥材呢
主要因為研發出此資材的為中興大學孫守恭教授(S)與黃振文教授(H),這種合成土壤添加物含有蔗渣粉、 稻殼粉 、 蚵殼粉、 尿素、 硝酸鉀 、過磷酸鈣、礦灰(矽酸爐渣),最初研發的目的是為了對付一種相當頑強的病原菌:尖鐮孢菌。
《有甚麼好處?》
孫黃除了可誘使鐮孢菌的厚壁孢子發芽並將之殺死外,當中的矽有益於放線菌 (可將土壤中有機物轉換為腐植質) 的生長..}
*更多土壤改良資材介紹,請見 大虫農業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worm01/posts/1434128203290611
【資材介紹--孫黃SH土壤添加物】
又快到適合使用孫黃的季節了阿~
在進補的時節,也來好好改良一下土壤吧!
《孫黃到底是甚麼?》
為甚麼會取名為孫黃呢?最初看到還以為是某種中藥材呢XD
主要因為研發出此資材的為中興大學孫守恭教授(S)與黃振文教授(H),這種合成土壤添加物含有蔗渣粉、 稻殼粉 、 蚵殼粉、 尿素、 硝酸鉀 、過磷酸鈣、礦灰(矽酸爐渣),最初研發的目的是為了對付一種相當頑強的病原菌:尖鐮孢菌。
《有甚麼好處?》
孫黃除了可誘使鐮孢菌的厚壁孢子發芽並將之殺死外,當中的矽有益於放線菌 (可將土壤中有機物轉換為腐植質) 的生長,還能夠避免土壤中的磷被固定,植株吸收磷後更易於根的生長;此外,當中幾種成分能提高土壤pH值,硝態氮也會降低鐮孢菌引起的病害。如此一來,能夠使植株更健壯外,還可以抑制壞菌、培植好菌、改良酸性土壤,使土壤更健康,是非常好的土壤改良劑。可以有效防治鐮孢菌以及其他多種土壤傳播性病害,抑制作物根部病害,促進作物根部發育及作物生長,增加了産量和抗病的能力,同時具有防治和增產的效果。
《怎麼使用呢?》
一般會在本田播種或定植之前施用,用於改良土壤、調整pH值,建議每分地施用此添加物 160公斤,請勿超量,均勻撒佈土面,並與土壤均勻拌合,否則可能產生肥害或鹼害。
一年施用一次即可,由於在土壤中進行酸鹼中和反應時,會放熱使土中溫度升高,建議在秋冬天氣較涼冷時使用,並且採收過後再翻攪土壤會增加其效用,約在施用後的4-6個月到達效用的巔峰,此時剛好為夏季鐮孢菌生長旺盛之時,可有效減輕使鐮孢菌病害。
延伸閱讀:
1.植病界的終身傳奇 孫守恭以放大鏡守護台灣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87926/
2.S-H土壤添加物的發展與運用
http://ir.lib.nchu.edu.tw/bitstream/11455/83931/1/3.pdf
#資材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