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大唸書的時候我會去南投某部落作志工,我要週五晚上先搭火車,到了台中之後轉國光,到了中興新村已經是更晚。在同事家的弟弟房間睡覺,隔天一早雙載前往南投。
一早跟著學生讀經,中午下午就是課程。我是教英文,幾個台北來的老師教別的科目。我花時間備課、通勤,想辦法讓教學生活化。
但挫折接踵而來,小孩上課玩蛇,不專心,一直在講話,小朋友根本不願意學習。原本的紙本、黑板教學,已經不能集中了,我回台北準備影音教材,去買了光碟播放卡通,用英文單字教大家可以看得懂英文卡通。一個字一個字的教,這些字在日常生活當中也用得到。
「老師他用蛇嚇我」
男同學揀了一個死掉的蛇嚇女學生。
另外一個同學很累,就趴著睡著。
「老師你跟國語老師是不是男女朋友」
「我才不想來 阿罵叫我來的」
我們有不想學習的小孩,也有真的想要學習的小孩,在均質化與強迫性的資源提供之下(不用錢啊,所以就把小孩送過去),回到本文敘述的「難民的唯一出路就是學習」,而在相對資源豐富的國家,不重視學習。
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不在課堂上。
所以我在課後,接受同學的單挑
在教堂前面打籃球
例如搞清楚一些問題
小朋友到底想要什麼?是要唸書,還是對其他領域有興趣?
他們的家庭是怎麼樣子的?
比較喜歡英文、還是國文?(我是說科目,不是說老師)
這些問題不面對不處理,到了職場出了社會
一樣的問題還是會出現
還是必須要面對
我也去了阿富汗教過兒童英文
進教室受到的尊重
真的跟我國內地南投的經驗差很多
附註:
阿富汗的時候我拒絕了同學的踢足球的邀約
想想是很可惜
這也是為何後來我在部落會答應同學打球的邀請
篇幅可多了 這個之後再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