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摸寧星期二給自己一個閱讀的機會
書名:荒涼手記
作者: 黃斐柔
出版社:采實文化
這本,我叫做床頭書,就是那種可以翻幾頁,看一篇故事,不會有那種知識型文字燒腦,不過會被這文字又再找回那種被冷漠掩蓋的滾燙的心.
荒涼手記的作者感覺跟我年紀相仿,應該在經歷著三十好幾的日子. 我們都擁有鄉下發財車擔任移動菜市場在上頭賣菜的回憶, 我還記得我外婆在車旁挑蛤蠣的樣子, 這本書有幫我喚起那個喜歡的回憶, 有幾頁我能聞到泥土味, 也聞到那個七年級生的孤獨與寂寞.
目前的我感受到的三十幾歲, 是跟抖音不太熟, 開始在接觸陌生的人生難題, 比價面膜筋膜槍, 這個比較接地氣一點, 都忘記自己是怎麼撐下來走到今天的了. 但是這本書, 我讀起來有一種被理解的感覺, 他才不是那種市面上販售心理學剖析的書籍, 他是那一種, 你知道你還想要保有一些感性與堅持, 於是在為那個精神捍衛跟努力, 原來不是只有自己是這種人, 這樣的人依然在, 也因為她的文字,可以讓我知道, 原來用自己的方式製造小時候曾經被照顧過的溫暖, 他不是一件壞事.
流離在人群與自我之間,
遊走在對理想的追求與對生命的困惑之間,
一篇篇手記,記錄了30代女孩心中迢迢的富足與荒涼,
她的文字,奇異地讓人在荒原上看見富足,在人情中讀到荒涼。
「所謂的命運,其實,是自己帶自己去的地方。
出發與否,只有自己能決定,
只要上路了,這世界便再也沒有一個真正遙遠的地方。」
書籍連結按這裡: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659
蛤三篇文字版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白鷺鷥的抗議 ◎白樵
盤旋在遭受汙染能見度不高,朦朧的大氣
我小心翼翼地選擇航線
低空飛行,避免遇上飛機
發生失事的悲劇,用雙眼
被輻射線損傷的雷達,偵查
一處安全,適合落腳的地方
只敢在遠遠的沙洲
忍受汙泥侵襲,卻不敢停靠
河岸,生怕不測的危機
從發臭的倒影,我底身軀消瘦
羽毛披上灰色敗壞的外衣
營養不良,黑皺的腳爪攫住汙水
生活是越來越艱困
河中到處飄流垃圾、化學物質
魚蛤、貝類和牡蠣
正面臨動物界的經濟大恐慌
不景氣的食物、環境生態
像文明的黑死病再次蔓延
而這次,不知曉有沒有特效藥
回想,僅僅數十年前
祖先還在這個美麗如南風的寶島
這條豐碩潔淨如天使的河流
展開純潔雪白的翅膀翱翔
清朗如多瑙河的天空
魚族們穿梭在渡河快樂的舟楫
蘆荻搖曳著新世界飛舞的美夢
漁民們仍談論著,數百年前
從大陸海口攜帶過來的幸福感
雖有戰亂,卻滿懷希望
我也曾對生命滿懷希望
像每種存在的生物種族
繁衍在自然造化裏,充滿喜悅
但不知何時,我底信心勇氣麻木了
目睹同伴被獵殺,死亡的陰影
籠罩天上每寸自由,我也看見
魚族們一箇箇翻白肚,掙扎吐沫
而撿便宜,為了活下去的我們
也一箇箇抽搐,羽毛脫落
生存對我們,是一種神聖的負擔
暮秋時,我越來越孤獨
向南下避寒的灰面鷲揮淚訣別
牠們知道,歸途將有一半同族消失
我在河洲沉思,那句響亮的格言: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標語般,藏在環境保護局的貯存室
思慮著,上帝究竟賦予人類
何等權力,能忽視自然的公理正義制裁
用戰爭殘殺自己的同類
用獵槍、毒物消滅無辜的動物
用廢棄、工業遊戲毒殺僅有的地球
於是,我想邀集所有動物代表聚會
共同表決,通過避孕節育的提案
減少生產,或是絕種
向罪魁禍首──人類提出
歷史上最大的抗議:「這個地球
已經不是我們願意生存的地球。」
但是無力的哀的美敦書
如何用信使傳達,只能想像
在下個世紀靜寂的春天裏
鳥類昆蟲不再鳴叫
河川不再奔流,森林不再綠色
而現在,我決定靜坐沙洲
節食抗議,用不再純潔的灰羽
拍出最純潔的呼聲
*編按:「哀的美敦書」即Ultimatum,意指最後通牒。
--
◎ 作者簡介
白樵,作者資料不詳。本詩原發表於1983年《臺灣詩季刊》(林白出版社)第三期,被《1983台灣詩選》選入。
--
◎小編 #宇路 賞析
白樵的這首〈白鷺鷥的抗議〉,收錄在吳晟編選,前衛出版的《一九八三台灣詩選》。其背景正值台灣的現代詩論戰時期,因此分析這首詩以及下一篇將要賞析的陳斐雯〈養鳥須知〉,特別具時代意義。吳晟在主編序〈誠惶誠恐話編選〉一文當中特別指出,鄉土意識的崛起,或許使現代詩逐漸走向語言淺白,意象單純的的風格,但是卻大大擴張了詩的題材豐富性,也擺脫過去語言晦澀,意象混亂模糊,以至於意義主題不明確的詩風,他更主張,鄉土和現實才是創作的兩大根源,不該予以譏笑,應根植於鄉土而不囿於鄉土,開拓更寬廣的視野。就讓我們來看看在此種觀點下,詩如何表現其藝術性,以下為筆者對詩的解析:
〈白鷺鷥的抗議〉以白鷺鷥化成第一人稱視角「我」,控訴整個台灣的環境汙染問題,可預見的即是平白的敘述口吻,從第一段「我小心翼翼地選擇航線/低空飛行,避免遇上飛機/發生失事的悲劇……」就能感受到身為一隻大自然中的動物擔心害怕的心境,延續到第二段從牠的視角看見空氣、水以及土地皆被各種垃圾和化學物質汙染。二段六行處,突然跳出很有趣的比喻:「魚蛤、貝類和牡蠣/正面臨動物界的經濟大恐慌/不景氣的食物、環境生態/像文明的黑死病再次蔓延」以人類視角來看,動物並無文明,何來經濟?但此處的「經濟大恐慌」,不只生動地將食物短缺比喻為人類的經濟蕭條,更用了疫病的意象──文明的黑死病,在covid-19疫情中的現在,我們能非常深刻地體會每天生活在恐慌之中的心情,「而這次,不知曉有沒有特效藥」,連即便有疫苗的我們,還是會擔心副作用的問題,更何況沒有呢?
第三段,作者將個體的生存議題,擴大為整個物種的延續,且明確地寫出了「死亡」,不只是因為這些環境中的汙染,還有人類獵殺的因素,剝奪了動物的自由。為了填飽肚子的白鷺鷥,即使看到死掉的魚,也只能飲鴆止渴而吃進重金屬和毒物。進入第四段,我們看到了其他鳥類──灰面鷲的出現,顯示出不只是留鳥,包含短暫過冬的候鳥也受到同樣的生存危機,並建立不同的物種之間也是朋友的關係,才會有「揮淚訣別」的動作,而在此處凸顯出失去朋友的孤獨感。接著才出現本詩的最大重點,也就是作者藉白鷺之口所要控訴的對象──人類,在動物和自然的眼中是多麼罪大惡極,上帝卻要賦予人類這些權力?
最末段,我認為是整首詩最奇幻的一段:「於是,我想邀集所有動物代表聚會/共同表決,通過避孕節育的提案/減少生產,或是絕種」作者寫出了一種超越擬人化的想像,將動物/自然的意志,化為一種民主的討論過程。為什麼這件事值得一提?我認為在過去的藝術作品中,大部分以「動物」來做政治比喻或描寫時,都是「上對下的統治階層關係」,就如自然界有食物鏈一般,是一層一層的關係,也就是「弱肉強食」的概念,對應的是人類社會中的不平等。然而在這首詩中,動物們是彼此平等的地位,透過民主,也就是「理性的」討論及表決,得出「減少生產或絕種」的決定,當然這也是一大諷刺,物種的數量減少,絕非自由意志的選擇,而是人類造成的結果。
綜觀整首詩,雖然語言平易近人,沒有各種華麗的文字技巧,但是將人類的情感,以及文明的產物如經濟與民主制度,以動物的視角寫出對人類的控訴,比起單純用人類角度還要更具衝擊性與說服力,此為這篇作品具開創性的特點,並且符合「根植於鄉土」的文學理念,可以理解為何這首作品會受到吳晟等編選人員的青睞。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白樵 #白鷺鷥 #年度詩選 #臺灣詩選 #前衛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19.htm
蛤三篇文字版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簪花男子:#離畢華詩作特輯(三),及代售資訊※
本篇為詩人、畫家離畢華(盧兆琦)老師二○一二年榮獲國立台灣文學館「#好詩大家寫」(現代詩組)獎項的作品,向同好分享。
※
離畢華〈島的詠嘆調〉
我挺起304公里的脊樑
就有了中央山脈
我化作千風流行,披著
飾有高山杜鵑和淡紫藍龍膽花樣的綠綢衣
裙襬金絲銀線繡著藍鵲綠眼。東山日照時
所有的灌木喬木針葉闊葉和草原全都豎立
我臥在黃金千疇的平原,溪河啊你流動
歌聲孵養蝦蟹螺和蛤、吳郭羅漢大肚魚
領口別一枚明麗如潭的胸針,海鷗與波濤貼近
這島,有歌唱的青鳥歡喧騰躍的獸、蟲和魚
我也有火山,那是歷史的裂縫
如果刀槍劍戟是握手的手臂,它們將傷了你自己
且讓我們用智慧掩埋以愛灌溉,滿山的鐵炮百合
如果你倦了,請闔上眼睫,燈塔燃亮基隆嶼和鵝鑾鼻
有光,為你守候到永夜
當艷陽用西方的海水卸下彩妝
閃動銀片的海波訴說永恆的疑問,群魚是哲人的沉思
默默的天空會有星子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離畢華 創作,粉專 #銀月步雪離畢華
#愚魚 手寫,粉專 愚魚《字有》,Instagram:sillyfish_yuyu
※收錄於《簪花男子:離畢華詩.文.畫集》(遠景出版社,2014年7月)。並按:愚魚老師之手書限於紙幅,不得不自行換行,敬請見諒;詩人原來的長句,請參考文字檔。
※離畢華(簡介,主要引自作者粉專)
本名盧兆琦,畫家、詩人,藝術學碩士。
曾出版:佛學小說《道生法師──頑石點頭》,詩集《縱浪去吧》、《迷人》、《山中曆日》、《春泥半分花半分:台灣新俳壹百句》;小說集《花間總問鳥聲否》;散文油畫集《心裡的光亮著》;長篇小說《十三暝的月最美》;離畢華愛美書(一)《盛開的女人──造型設計十講》、(二)《彩妝設計》;油畫畫冊《野草花園》,及創作集《簪花男子:離畢華詩‧文‧畫集》。
※離畢華《簪花男子:離畢華詩‧文‧畫集》、林思彤《艷骨》,林家淇《讓風吹起》代售※
大家好:
離畢華老師的詩集目前已經買不到,詩人林家淇《#讓風吹起》(#白象文化)亦然,還有我們總召林思彤《#艷骨》(#醇文庫),對這三本書感興趣的讀者,均可透我們訂購。打折後的市價,任一本均280元,任選兩本500元,三本750元,意者請寄訊寄我們粉專,或是聯繫我們首任總召 #李蕪:https://www.facebook.com/voiceof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