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聽故事的人》
前一陣子多年的好友終於忍不住問我「我很好奇為什麼妳這幾年有了這麼大的轉變和不同呢?」接著他又問「妳現在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因為我對我的人生目標很迷惘,也許從妳的故事裡可以找到答案⋯」
是的,我相信每個人總會有過相似的經驗,那就是「期待從別人的故事裡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我承認過去的自己也是這樣的;特別是在面臨無法抉擇時,總是會不斷地往外尋求答案,四處聽取意見、嘗試在各種心靈勵志的書本中找到⋯⋯那種想要趕快從別人的意見中找到解藥心情我明白;甚至也許心裡面早有答案,但仍想要從外人的口中得到一種認同⋯⋯
#瑜珈療癒 #心理素質提升 #學習情緒的管理 #內在信念的建立 #覺察能力的培養
這三年來瑜珈療癒對我來說最特別之處在於~~
“它不會給你答案,而是透過引導與練習讓我們一步步往內去尋找答案”
************************************************
還記得我曾分享過自己在同學的輔助下進入蝗蟲變化式的練習,當下的我覺察到一股來自左側胸口的壓迫感,延伸到喉嚨附近有種莫名卡住而無法順暢呼吸的感覺⋯對於這些感覺的產生,老師不是用一種「讓我來幫你下診斷、讓我來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讓我給予你答案」諸如此類所謂的”治療”!而是從觀察與對話間引領我們嘗試與生活、過往的經驗一層一層地剝開與連結。當然,這需要日積月累的不斷練習與堆疊,才能夠慢慢深入、探索真正的自己。
尋求答案的旅程向來就不容易,正因為如此更需要我們學習向內的觀看!很多時候人們太習慣往外尋求解決之道,卻總忘了回頭問問自己、聆聽內在真實的聲音。每個人都有種不同的人生經歷和生命故事,就算是處在同一個時空背景條件下的兩個人,還是會延伸出不同的人生劇本。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持續與自己對話和相處,進而開闊眼界、從自身發想、走出自己的道路,覺察每一個片刻的感受,逐步培養覺察的能力,才能夠帶著我們回到中心、找到自我。
「覺」不是硬擠出來的
當你準備好的時候 自然會來到
「答案」不是來自他人給予的
#只要你願意我會在這裡陪伴你
#因為答案一直都在你內心深處
蝗蟲用什麼呼吸 在 生活的藝術 Vita Lia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變形蝗蟲直搗虎穴記
清晨瑜珈第二天進行半途,維達老師說「兩手交握放在背後,蝗蟲式,兩腿抬起來」,這是我從未做過的變形蝗蟲。只覺得要在背後夾緊雙肩,無比困難。但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一個動作啊,可是我的背部,尤其是兩邊膏肓穴處,卻是酸緊到不行,彷彿在跟猛虎惡獸搏鬥般吃力,哪有力氣抬起雙腿。接著進入下一個體位法,我卻還趴在瑜珈墊上喘氣。
但我十分驚訝意識到藏匿在體內長期的疲憊居然是躲在這裡,這躲在很深層面的東西,有時會在我忙碌的日子跑出來,讓胸部緊繃,呼吸困難。我一直知道有一股氣在體內作怪,卻不知那是什麼。但是在這一刻,這個變形蝗蟲,居然這麼厲害,直搗虎穴,揪出這個壞東西。這是我過去經常熬夜與忙累所累積在膏肓穴的一股疲憊怨氣,以及長期使用電腦累積在頸間脖子處的酸緊,現在居然現形了。
次日,也是第三天的瑜珈是宏基老師帶領的,並沒有碰觸到那特別的區塊,但是在白天,我發現自己抬頭挺胸,胸部變得非常寬廣非常舒服。很明顯,那個壞東西已經離我而去了。今早做了普通的蝗蟲式,我趁機進入變形蝗蟲,發現竟然是那麼舒暢不費力。
感謝維達老師!清晨瑜珈團練,不同的老師,各有絕招。有時不同的招式與帶領,真的可能帶來不可思議的收穫呢!歡迎大家有興趣一起來!
蝗蟲用什麼呼吸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70年前的德國雜誌,是怎麼看蔣介石撤守台灣的?】
最近一直在翻老報紙,無意間也會看台灣有關的新聞
我只能說哇靠,以前的德媒這麼誠實的嗎?
.
1949年8月,這時國民黨已經差不多撤守台灣
德國《明鏡週刊》在一篇〈帶金條的蝗蟲〉(Heuschrecken mit Goldbarren
)寫道:
「毛澤東的武力攻勢,掐滅了蔣介石國民軍的最後一絲呼吸。在中國南部的攻擊,摧毀了蔣佔據一個或是多個沿海省份的最後希望。」
.
這時的蔣介石迫切需要一個反共基地,而福爾摩沙就是最後的希望。
接下來明鏡週刊一整個撿到槍:
「650萬福爾摩沙人斜眼看著前來準備的中國佔領勢力」
「根據《開羅宣言》,日本應該返還一切從中國侵佔的領土」
「但當時沒人去問福爾摩沙人。他們比較想獨立」
.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接管治台工作
「就算沒有解體,福爾摩沙的經濟與繁榮也崩潰了」
「三天後,福爾摩沙人稱他們的解放者為『蝗蟲』」
.
到了1955年,明鏡週刊又登了篇〈幻覺之島〉(Insel der Illusionen)
描述政府那時的反共復國宣傳,這篇感覺更機掰、但也更能描述當時人們
尤其是外省人的集體幻覺:
「......當夕陽緩慢在福爾摩沙西邊下沉、並染紅天空的時候,國民黨的宣傳人員不會想到晨星,而是會說:『我們飛機的炸彈,正在大陸沿海熊熊燃燒!』而島上的人們都相信他們。(不知道真的假的)」
.
「因為整個島都是一個幽獄,上面困滿了中國災難的受害者----
沒有權勢的將軍、沒有故國的部長、沒有群眾的詩人。等待著屬於他們的救贖。
這裡充滿一種集體的精神錯亂,有點像1944到45年
幾百萬中歐人都堅信『最後勝利』那樣。」
.
「不帶偏見的旁觀者越是清楚的看見,蔣介石這些流離失所的士兵永遠不可能重新踏上大陸;這些士兵就越是緊抱希望、堅信他們會很快以勝利者之姿返回失去的家園。」
這一句最靠杯:「但因為這些期望在現實中就跟『審判日』一樣遙遠。所以這些移民在觀察家眼中不是一個理性而鬥志堅定的群體、比較像一個宗教派別。」
.
說到底,這些老雜誌看到最後,總是會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好像自己突然從熟悉的環境中被抽離出來、變成第三者來觀看這一切這樣。
尤其明鏡週刊又是那種畫面感很強的雜誌,比如說在描寫二二八事件時
記者就藉由一段在艋舺發生的事,清楚提到當時台灣的「米荒」現象:
「在這裏,福爾摩沙人有時會用淡水河骯髒的河水、淹死自己剛出生的女兒;
因為稻米在最近發生的事件中,已不夠所有人食用」
.
不曉得大家能不能理解我說的呢?
好啦這只是我在找麥卡錫主義時順便看到的小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啦
希望大家喜歡~
.
#欸那麥卡錫的文章什麼時候出來呢
#哈哈哈哈哈哈
#書單有夠難找的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1949年8月號、1955年2月號
蝗蟲用什麼呼吸 在 我們測量在以色列不同氣候區的近緣種蝗蟲於DGC 及連續呼吸 ... 的推薦與評價
又到了星期五下午了,36 屆年會又有新消息跟大家分享囉! 今年年會新增一系列特別的演講,名為『mini keynote speech』。學會邀請了3 位傑出的學者在相關symposium 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