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經濟發威_實體門市勢必轉型線上
#運用電商平台跨境銷售讓10萬補助物超所值
經濟部統計處預估,受疫情影響之下,未來3月零售業的營業額將會年減3.9%至6.9%,估計因而淨減少營業額擴大到824.9億元。
近期政府推動這項轉型方案
「 零售業上架電商服務方案 」
是適用已經有 實體門市 的店家
鼓勵轉型線上,每家店最多補助10萬元
在這同時也不少 電商平台 已經提前搶客
推出多項「 自家振興專案 」
像 PChome商店街,3月開始就推出自家的「實體店紓困轉型e專案」。只要全台中小企業擁有實體店面符合條件,即可申請網路開店專案,PChome將補助前6個月交易0%成交費。
樂天市場 就強調凡通過申請補助的零售業者,樂天將再加碼十萬元行銷補貼;並強調自家的「樂天Pickup」網購店取服務,能夠協助實體業者透過電商導客。
蝦皮購物 則指出,一旦成功申請補助,蝦皮將加碼贈送輔導服務及行銷廣告曝光。同時, 蝦皮也強調可以免費東南亞跨境銷售服務 ,這也成為上架蝦皮購物的特殊加值。
松果購物 強調,該平台免年費、免上架費、免廣告費,僅向零售商收取成交佣金,以每筆商品售出的分潤費用為主。也就是說,松果購物將按照零售商開店所銷售每筆商品的分潤費用,去申請經濟部補助;有銷售才有支出。
有興趣的朋友,快來研究一下吧~
趁這波 轉型計畫 善用資源!!
*經濟部公告「經濟部推動零售業上架電商服務方案補助作業要點」適用服務提供者及補助款申請等事項
https://gcis.nat.gov.tw/mainNew/publicContentAction.do?method=showPublic&pkGcisPublicContent=5169
*近期 大倫老師 也是與 青創會 推出合作課程
是藉由大倫老師曾在SARS期間慘賠2000萬又賺回2000萬的經驗以及輔導上千家業者,分享給大家在這次防疫期間甚至年底前的市場轉變下,如何透過線上買賣日貨走出致勝關鍵。
附上課程介紹影片網址,讓大家可以比較清楚課程簡介內容:
https://woeiluenjp.pixnet.net/blog/post/224562342
*先前老師曾在 #大倫愛碎念 與大家聊了:
光只會買廣告 衝流量 夠嗎..
你一定要知道的 電商業績公式=流量x轉換率x客單價
從吸粉到圈粉的中間重要橋樑「轉換率」,先來進行優化吧~
錯過這段影片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https://woeiluenjp.pixnet.net/blog/post/224604834
蝦皮免運補貼專案 在 Rabbie 創業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和生意其實都是B2B生意
「蝦皮」應該是近期電商行銷圈相當多人討論的議題,從一開始「免運、免成交手續費」引起同業一陣譁然、接著「讓電商龍頭跟進釋出利多到引起廠商反彈」開始從供應商端傳出延伸話題,到近期公布財報,全面補貼戰18個月以來共燒了36億廣告費更引起了一陣討論。
相當多討論,都把焦點擺放在蝦皮打「資本戰」,這其實有點忽略事實上蝦皮在「產品」上也未必遜色於對手。從使用者體驗來說,蝦皮具有極大後進者優勢,不單單是有行動優化介面,甚至是符合今日多數使用者購物習慣,從介面到購物流程透過APP跟行動導流做到行動優先。
但是談電商平台「產品面」,平台功能本身其實只是「起點」,關鍵還是在於提供了多少商品;如果一個購物網站很好用,但是上面幾乎沒什麼商品,能夠留得住終端「消費者」嗎?相信答案相當清楚,同時這也是蝦皮要透過全面補貼打「資本戰」主因。
我曾經提出一個概念:「任何生意其實都是B2B生意。」在課堂上也有跟學員探討過這個問題。即便最後獲利來源在於一般消費者customer,但如果前端的企業business可以站穩優勢,那麼自然可以透過價格、產品等各項利多吸引更多消費者,進而再反饋到企業端。
但是談論蝦皮的策略,單純從資本戰來談,我覺得除了沒什麼意思,單純以資本輾壓市場作法也不可能是一般中小企業可以做得到,但如果是能「影響市場」的資訊戰呢?或許就稍稍有點可能性。
單純談資本戰,必須打到最後讓對手真正消失或是很難卡到生存空間才有意義。雖然Pchome感覺有稍稍亂了陣腳,但事實上他們只要穩住,蝦皮另外必須面對還有「消費者使用習慣」這件事。
但燒36億搶市佔也未必是件傻事,因為如果單從各家電商平台公布的2016年公開業績來看,Pchome、momo跟Yahoo三家就綜合商城跟購物中心部分來看就有約639億總消費總額,蝦皮一年燒掉的補貼成本約佔其中4%,這筆生意值得做嗎?看起來如果加上其他成本,如果最後無法真正讓對手無法喘息,似乎有些勉強。
但《華杉講透孫子兵法》這本書在探討「計篇」時提到這麼一句話:「你給別人錢,不是給對方定價,是給自己定價。」
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說蝦皮花錢打補貼戰是打「資本戰」,我個人倒覺得從「資訊戰」角度切入來看更有意思。就很像一些販售產品涉及療效的品牌,無視法令規範大剌剌打違規廣告意義為何?把罰金當廣告費支出,對他們而言說不定是一筆好生意。
「花錢就能解決都是小事。」這句話相當多人應該都聽說過,然而對於錢該如何花,《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又補充了下列見解:「在間諜(以此案例來說轉為資訊、情報更適合點)上花錢,又是最節省。」
一般B2C品牌,可以透過廣告增加品牌能見度或產品話題,增加產品使用者,但是通路品牌這類B2B2C產業則複雜許多。換言之,36億與其說是「補貼」,不如說是廣告費來得實際一點,甚至於比起一般投放廣告,蝦皮更整合資訊戰,倍增「廣告」效益。
切入微商時代最好運作的個人賣家,進而透過這些個人賣家觸擊消費者,進一步延伸出消費者體驗跟社群曬單效益,最後再透過「媒體」放大功績。36億補貼換來超過1000萬名會員,你覺得值得嗎?
------
此為訂閱內容摘要,原文約3000字,更多內容請參閱訂閱專案 >>> https://goo.gl/yPcp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