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琪夫人信箱 】動作冒失容易與人碰撞的四歲男孩
小墨魚媽媽:
V媽您好,我想請問您怎麼用慢慢刷幫助兒子小墨魚?我只有一個兒子3歲11個月,明年要上學讀中班了,現在的小墨魚會因為動作大冒冒失失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容易產生碰撞,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怎麼樣產生碰撞怎麼受傷,請問這種狀況需要就醫嗎?還有就是開心或要引起別人注意的時候就會很大聲唱歌或說話,在場的人有告訴他不舒服,我們也不斷提醒小墨魚把音量放小,也很難去導正這種情況。碰撞和大聲這二個狀況是讓我很擔心上學後會造成學校和他自己困擾的地方,請問使用慢慢刷有幫助嗎?家裡已經有慢慢刷,但他說腳底會癢不喜歡,不喜歡就先不刷,對嗎?
V媽:
小墨魚媽媽,看了這一段文字,腦袋瓜裡突然浮現前陣子看的一本書,書裡有一個兒童食譜,是一位名為“克拉克男爵夫人”寫的,很有趣,想跟您分享~
~保護兒童食譜~
原料:
一片草地、一打孩子、六隻狗(如果有的話最好是小狗)一條小溪、一百磅(約45公斤)的鵝卵石
方法:
把孩子們和狗“倒”在田野裡,混合均勻。
把小溪“倒”在鵝卵石上,直到微微泛起泡沫。
當孩子們變成漂亮的棕色時,
在卵石泡沫中冷卻下來、擦乾,
搭配牛奶和新鮮出爐的薑餅。
不知道小墨魚媽媽看到這食譜時腦袋裡浮出什麼畫面呢?想像三歲多的小墨魚和其他朋友開心的和狗狗玩耍著,玩得一臉興奮、一身髒,有水有泥巴有石頭有草皮,有風有雲有太陽有汗水,追著跑著打滾著大笑,累了,跑到媽媽身邊休息、擦汗,喝著溫暖的飲料和好吃的點心~~多滿足的童年!
#玩耍的童年
在滿足的自由遊戲過程中,小小孩子慢慢透過滾草皮、玩沙玩水等感覺到自己的身體; 透過走平衡木、盪鞦韆等學習控制自己的力道,還有練習大力氣小力氣、大聲小聲等身體肌肉與聲帶肌肉的彈性控制等;玩累了就休息、餓了吃點心渴了喝水,可以練習察覺自己的身體感受、不會硬ㄍㄧㄥ; 你看,自由的遊戲對小小孩來說多麼多麽重要啊!也就是說,快4歲的小墨魚就是要從這些遊戲過程慢慢學習覺自己身體的存在、然後好好練習感覺別人的感覺。我們大人用按摩、用慢慢刷、用卷壽司等遊戲,甚至帶著孩子進廚房、做挖土等小園丁,其實也是在幫助小小孩比較快、有更多機會認識自己身體的邊界,好讓他更有覺察力,免得冒失弄到別人而不自知、容易與人產生碰撞、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受傷的、搞不清楚什麼是大聲什麼是小聲等抽象主觀性語言、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聲帶肌肉.....這些,我們在感官場講座或界線練功坊講座中都會很重要的提到的很多觸覺上的協助(例如:捲春捲、包壽司遊戲...)。
#跟觸覺工作
當然有一個方式很直接、也能在短時間內有幫助,那就是:
按摩及擁抱!
緊緊的按摩及擁抱!
全心全意的按摩及擁抱!
這真的是老生常談卻極度重要的議題了,跟孩子的觸覺工作。如果腳底會癢,就換成別隻動物慢慢刷來陪伴,例如最粗的刺蝟先生,讓小刺蝟靜靜有力道的待在他的腳底不要動、待上一段時間,讓他身體久違的觸覺受器鮮明起來,然後接著用一樣的方法放在不同部位,讓孩子身體各個不同部位的觸覺慢慢甦醒。接著,再試試是否能進入到“刷”的階段。
我們人的觸覺神經接受器在接受外在刺激後,是由兩大神經路線傳遞訊息:一條用來分辨(與探索、動作計畫能力有關),另一條是用來傳導(與反射動作、執行保護能力有關)。我們有許多皮膚受器去分辨不同的感覺形式,舉例來說:我們在皮膚無毛區和手指頭的地方,有一群被膜包住、長成膠狀的小東西叫「梅斯納氏小體」( Meissner's Corpuscles),這群可愛的小東西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速度或輕觸,例如螞蟻爬過、風吹過、甚至感覺拍手這種速度的震動、或「咻」滑過去的光滑感等等,都是梅斯納氏小體在負責接收的;有的受器呢是住在皮膚很深很深的地方,例如有一群很像洋蔥外衣一樣一層一層呈現大而平疊盤狀的「帕西尼氏小體」(Pacinian Corpuscles),這些住在深處的洋蔥盤子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震動與深度壓覺,像砂紙的粗糙感或床墊下的豆子顆粒感,這些洋蔥盤子就會幫我們感受到而使我們有敏銳的反應。當然皮膚感覺接受器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
觸覺神經接受器接受了外在刺激後,這兩大神經路線,用來分辨與傳導的這兩個神經系統之間失衡時,就可能導致孩子觸覺遲鈍,感覺不太到周邊環境和別人的感覺,所以撞到別人也不知道,別人告狀時一臉無辜錯愕;失衡時,也有可能導致觸覺過於敏銳、警醒度太高,怕濕怕黏怕髒,別人還沒碰到他,他就大喊:「媽媽,哥哥踩到我了!」「老師,小明看我,他一定是在笑我!」之類的,這些都只是好小好小的例子,但也都足以讓大家理解觸覺的極重要性!當然,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的孩子需要在觸覺上好好工作,如果孩子的共學夥伴、同學、朋友、座位鄰居觸覺需要被協助卻沒被好好按摩好好擁抱好好與之工作的話,我們的孩子如何好好學習好好參與活動呢?這,絕對是一個需要有共同意識、「共好」的時代!因此,好好的跟孩子的觸覺工作實在非常重要!
#試著把口頭抽象提醒具體化
我們大人很容易用“不斷的用嘴巴提醒”當唯一方法,但孩子大腦理智上的「知道要小聲、知道不要去碰別人」,但對快4歲的小墨魚來說,實在很難轉化為「身體的做到」,就像我腦子知道少吃多動才能減去一身肥油,但一遇到聚餐開心場合,身體就往另一方向執行,唉~哈!總之,腦子知道不代表身體做得到,碰撞和大聲說話真的很難用口頭提醒去內化成孩子的身體作為,我們在即將線上起跑的「小學不再碎碎念講座」裡,會分享到其中一種「真實拍手方式」,讓孩子能用身體、用眼睛具體感受什麼是抽象的大聲小聲,例如我們玩一首拍手遊戲,五隻手指頭玩時是大聲唱歌、四隻手指頭玩時是小聲一點、三隻手指頭玩時再小聲一點、兩隻手指頭再小聲、一隻手指頭玩時是超級宇宙小小聲(像蚊子一樣)唱歌,用這樣的方式去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因為小墨魚才快四歲,這樣的體化概念可以化身成很多繪本或故事裡的遊戲,例如聽貓頭鷹故事時,大貓應說話大聲、小貓頭鷹說話很小聲,讓孩子去模仿大小貓頭鷹的聲帶控制差別; 講到巨人/小矮人國的故事時,巨人走路咚咚咚很大聲、說話轟隆隆很大聲,小矮人走路輕輕跳、說話輕輕柔小小聲,讓孩子去有趣的演出來,用小墨魚自己的身體/聲帶去模擬、去感受、去內化。
小墨魚媽媽,有很多小學中學端的大哥哥姊姊在班上也都還有碰撞、大聲等狀況,小墨魚其實也才快四歲,他真的可以透過好多好玩肢體的玩、痛快自由的遊戲去達到平衡,玩,真的很重要!
祝福小墨魚~
V媽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
---------------------
🔸V媽小學不再唉唉叫線上講座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6Y3
🔸V媽線上讀書會:療癒我們的孩子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7b3
🍎 放學後放電好物,彎板、慢慢刷現貨搶購中
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000000......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螞蟻卵大小 在 艾妃媽咪 SAY Hell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現代父母似乎比我們那個年代更注重孩子的興趣,因爲我竟然連續兩個週末帶孩子們去「台灣昆蟲館」看甲蟲,不僅到台北館參觀,也去到新竹館參加付費性質的課程,就為了滿足孩子對甲蟲們濃厚的喜好,想讓他近身觸摸,大開眼界一番😏
兩間台灣昆蟲館佔地都不大,但還是設有數個大大小小的展示櫃,昆蟲或爬行類都有,一旁都有放置說明標示,讓爸媽可以輕鬆為小孩子作介紹,牆上也陳列著豐富的蝴蝶、蜘蛛、甲蟲標本,大人小孩都驚呼原來昆蟲世界這麼廣大又奧妙,大人也跟著長知識了。
館內的主力明星還是以「鐵甲武士-甲蟲類」為主,獨角仙和鍬形蟲都是是時下正夯的甲蟲們,托孩子的福,我才能正視牠們的存在😅😅 這次幫孩子報名的就是「甲蟲王者-大兜蟲+鍬形蟲 互動體驗」,兩歲以上,一個人是150元的費用,可以聽老師講解,還可以近身觸摸或拍照喔!過程中老師會展示比較特別的甲蟲,如彩虹鍬形蟲、長頸鹿鍬形蟲、南洋大兜蟲、毛大象大兜蟲,以及帥氣的赫克力士長戟大兜蟲;雖然媽媽本身很怕蟲,但在孩子面前只能壯膽啊😆 之前去圖書館借了很多甲蟲書,現在再聽老師講解,有種應證的感覺,還如願以償的近距離一睹甲蟲們的風采,說什麼也要放在手上感覺一下觸感,孩子嘴裡直呼「刺刺的、癢癢的」,還是興奮的樂在其中,這麼難得的體驗,媽媽覺得很值得👍🏻
昆蟲館有很多課程,有分室內課和室外課,日間及夜間體驗,另外因應團體還有客製化的營隊活動,館內本身也有協助小朋友飼養獨角仙,可以固定到昆蟲館來換土,還有人會把昆蟲寄養在這裡,然後固定來量量昆蟲的體重。對於生活在都市的我們,想近身接觸大自然生物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昆蟲館的設立也算是一種都市中的生態教育吧!
愛護大自然,從接受喜愛這些小生命開始,讓孩子從中學會尊重生命,也能更重視我們所在的自然環境。
#對某種事物熱忱就是散發自信
🎓長知識時間到了,如果妳跟我一樣剛入門甲蟲世界的媽媽,有些甲蟲的基本知識妳一定得清楚,不僅提高親子對話的空間,更能增進親子關係😆😆
✔️獨角仙和鍬形蟲外觀有什麼不同?
獨角仙又稱兜蟲,獨角仙的雄蟲頭部有一隻巨大的角,故稱為獨角仙,腳有細毛。(雌蟲沒有角),喜愛吸食樹液,尤其是光臘樹的樹液。
鍬形蟲的名稱是日本人佔據台灣時訂定的。鍬形蟲的雄蟲有兩個大顎,雌蟲的顎則小而短,腳沒有毛。一生和樹木密不可分,舉凡樹叢、樹洞、樹皮縫隙、枯木堆都是棲身之處。
✔️ 獨角仙和鍬形蟲的一生如何生長?
牠們都是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需歷經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不過獨角仙一代是一年,不像鍬形蟲一代要那麼久。鍬形蟲完成一代的時間至少要兩年,有的種類甚至要花三年時間才能完成一代。
✔️獨角仙和鍬形蟲的幼蟲叫什麼名字?
外觀白白的,身體捲曲呈現C字形,都稱為「雞母蟲」,但是獨角仙的幼蟲適合生長在腐質土裡,鍬形蟲卵孵化後,幼蟲則愛在木頭屑裡鑽來鑽去,喜歡吃朽木。
✔️ 獨角仙和鍬形蟲的天敵是誰?
細菌和螞蟻
✔️成蟲的獨角仙和鍬形蟲的壽命?
獨角仙約一個月、鍬形蟲約一年
🦎台灣昆蟲館官網(課程報名)
http://taiwan.insectweb.org
🕷台北昆蟲館
週一 週二 18:00~21:00
週三 12:00~21:00
週四 週五 16:00~21:00
週六 週日 10:00~21:00
台北市和平東路3段406巷8號B1 (近麟光捷運站)
聯絡電話:02-77293709
🕷新竹昆蟲館
週二-週日 10:00-17:00
館址:新竹市東區食品路66號
螞蟻卵大小 在 蟻心蟻意- 《認識螞蟻》 第三篇卵幼繭的介紹今天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張圖取自螞蟻的家,已經經過螞蟻的家侯修煒大大允許使用。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蟻后一開始生下來的就是卵,卵孵化之後就變成幼蟲,而幼蟲從小幼中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