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追想曲 ◎陳達儒
身穿花紅長洋裝
風吹金髮思情郎
想郎船何往
音信全無通
伊是行船遇風浪
放阮情難忘
心情無地講
想思寄著海邊風
海風無情笑阮憨
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想思情郎想自己
不知爹親二十年
思念想欲見
只有金十字
給阮母親做遺記
放阮私生兒
聽母初講起
愈想不幸愈哀悲
到底現在生也死
啊~伊是荷蘭的船醫
想起母子的運命
心肝想爹也怨爹
別人有爹痛
阮是母親晟
今日青春孤單影
全望多情兄
望兄的船隻
早日回歸安平城
安平純情金小姐
啊~等你入港銅鑼聲
*****
歌詞正字版本提供
https://kuasu.tgb.org.tw/song/422/?fbclid=IwAR1G_9tiseP0-rR0IBW1lwhQQ9a4nkVcgPEreZ8-5dRO-nJPA-r8rfGJTUE
*****
│身穿花紅長洋裝
sin tshīng hue-âng tn̂g iûnn-tsong
│風吹金髮思情郎
hong-tshue kim-huat su tsîng-lông
│想郎船何往 音信全無通
siūnn lông tsûn hô óng, im-sìn tsuân bô thong
│伊是行船仔逐風浪
i sī kiânn-tsûn-á tú hong-lōng
│放阮情難忘 心情無塊講
pàng gún tsîng lân bōng, sim-tsîng bô-tè kóng
│相思寄著海邊風
siunn-si kià tio̍h hái-pinn hong
│海風無情笑阮憨
hái-hong bô-tsîng tshiò gún gōng
│啊 不知初戀心茫茫
ah~ m̄-tsai tshoo-luân sim bông-bông
│
.
│相思情郎想自己
siūnn-si tsîng-lông siūnn tsū-kí
│不知爹親二十年
m̄-tsai tia-tshin jī-tsa̍p nî
│思念想要見 只有金十字
su-liām siūnn-beh kīnn, tsí-ū kim si̍p-jī
│給阮母親仔做為記
hōo gún bú-tshin--á tsuè uî-kì
│放阮私生兒 聽母初講起
pàng gún su-sing-jî, thiann bú tshoo kóng-khí
│越想不幸越哀悲
jú siūnn put-hīng jú ai-pi
│到底現在生也死
tàu-té hiān-tsāi sinn ia̍h sí
│啊 伊是荷蘭的船醫
ah~ i sī Hô-lân ê tsûn-i
│
.
│想起母子的運命
siūnn-khí bú-kiánn ê ūn-miā
│心肝想爹也怨爹
sim-kuann siūnn tia iā uàn tia
│別人有爹疼 阮是母親晟
pa̍t-lâng ū tia thiànn, gún sī bú-tshin--á tshiânn
│今日青春孤單影
kim-ji̍t tshing-tshun koo-tuann iánn
│全望多情兄 望兄的船隻
tsuân bāng to-tsîng hiann, bāng hiann ê tsûn-tsiah
│早日回歸安平城
tsá-ji̍t huê-kui An-pîng-siânn
│安平純情金小姐
An-pîng sûn-tsîng Kim sió-tsiá
│啊 等你入港銅鑼聲
ah~ tán lí ji̍p káng tâng-lô siann
◎歌曲背景:<安平追想曲>在1951年,由許石作曲、陳達儒作詞,該歌曲經由許石以舉辦作品公開發表會發表,因題材新穎,歌詞曲調婉轉動人,頗受歡迎。<安平追想曲>隨後由許石創辦的中國唱片公司(後改名為大王唱片公司)收錄出版,首度演唱者為鍾瑛,但根據收藏家曲盤上資訊,係由中國錄音製片公司(亦即臺灣女王Queen唱片)所出版,原唱者為美美)
資料來源1:陳達儒 - 台灣流行音樂維基館 (tpmw.org.tw)
資料來源2:陳達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資料來源3:【經典懷舊歌曲】 耀眼詞家 撐起半邊天——陳達儒 | 台灣大紀元 (epochtimes.com.tw)
資料來源4:專欄:<粵語流行曲的流行文學>略談林夕 錢瑋東 @ 踏歌──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刊 :: 隨意窩 Xuite日誌
◎作者簡介
陳達儒(1917年2月10日-1992年10月24日),字發生,是一位出生於臺北艋舺的流行歌謠作詞家。他一生創作約300篇歌詞,其代表作為<白牡丹>、<青春嶺>、<心酸酸>、<安平追想曲>、<青春悲喜曲>、<港邊惜別>、<南都夜曲>等。此外,他曾在1989年獲頒第一屆金曲獎特別獎。
◎小編張寶云賞析
一九五一年,台灣戰後初期,已是勝利唱片公司歌詞創作台柱的陳達儒,受許石的邀請,為這首具有小步舞曲風格的曲調寫詞。創作的靈感據說是陳達儒夫婦返回台南夫人的娘家時,聽聞當地商人買辦的女兒與荷蘭的船醫戀愛後,生下一位混血的金髮女兒,而這個女兒又一如母親被棄的命運,愛上一位漂浪的行船人,在安平古都的氣氛暈染之下,故事的背景似可置放在十七世紀的荷治時期,又可拓延至整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台灣被輪番遺棄的殖民情境,幾乎可視為一則國族的隱喻。
全曲在結構上區分成三個小節,第一個小節先鋪陳出故事的概略輪廓,由鮮明的金髮女子形象帶出思念情郎的主軸,再以行船人漂浪的命運婉轉訴說港邊的懷想及戀心,風中悲泣的聲音不斷傳來,思之側然;第二小節則將敘事重心轉往女孩的身世,原來自己也是被遺棄的父親所生下的孤兒,「金十字」、「荷蘭的船醫」這些意象,具體的保留愛情信物的隱喻及遙遠父親的瀟灑風姿,但是遠方不知生死的父親卻與如今漂浪的行船人一樣若斷若續,加深了金髮女子命運的雙重悲劇性。
第三小節將母子二人共同的命運交疊在一起敘說,而自己的遭遇比起母親卻更加沉重,「青春孤單影」成為自身揮之不去的印記,當歷史重複疊幻出少女的命運也幾乎等同於國族的命運,「全望多情兄…早日回歸安平城」成為一種軟弱的召喚,「安平純情金小姐」擁有混血的血統卻依然在意識上保有純情的心願,故事最後究竟是否是happy ending?在詞曲最後沒有明確的指示,她似乎永遠在等待、永遠保有她的純情,也永難翻轉她悲哀的命運,入港的銅鑼聲最後成為此詞的餘韻,在港邊徘徊著。
如同《詩經.衛風.氓》一詩,也以一名女子的口吻,在幾個章節安排架構出一則波盪起伏的婚戀故事,創作者也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式,抒發自身慘痛的遭遇,並以民歌的形式廣泛流傳。
<安平追想曲>同樣在簡短的篇幅中安置必要的故事細節,以構成詞曲感性傳遞的元素,這無疑是創作者言說的功力純熟所致,再配合當時引進的現代性曲風,留存台灣近代的民間風華。
--
美術設計和攝影來源:李昱賢,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陳達儒 #安平追想曲
行船人的純情曲林海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參加由馬世芳先生主持、陳培豐老師的新作《歌唱臺灣》新書發表會,也在發表會前匆匆快覽過這本書,覺得相當有意思。
這本書份量不輕,不過最主要的一個課題是:戰後初期乃至於70年代的臺語流行歌曲,為什麼這麼像日本歌?陳老師用了相當嚴謹與仔細的方法去考察、研究,從臺日的時代背景,從曲風、唱腔到歌詞如何翻譯,爬梳臺灣戰後音樂的形塑脈絡。
正因為陳培豐老師本質是個學者,雖然這個議題本身很「庶民」,音樂本身很「娛樂」,不過老師硬是以論文發表的方式來分享,展現了一絲不茍的態度。馬世芳先生本身是資深樂評以及廣播節目主持人,適時的提問和補充,為這場發表會做了恰到好處的潤滑,兩人的合作是個絕配。
這本書裡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甚至違背直覺的見解。例如問起「為什麼傳統臺語歌會跟日本演歌這麼像」,很多人直覺想法是「日治時代受到日本音樂影響」,但書裡用了許多當時臺日曲盤的唱腔做例子,證明在剛開始有流行樂的時候,臺灣歌謠的唱腔與其說受日本影響,毋寧說是受到歌仔戲唱腔的影響較大。臺語歌開始往演歌靠攏,反而是從戰後臺灣脫離日本之後開始的。為什麼離開日本了才開始學日本歌?這在會後的提問有兩位聽眾提出了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政治上討厭「新主」懷念「舊主」因此開始學日本,有人認為是受日本音樂教育的人才開始集結活躍的成果。這番討論相當有趣。
書裡花了一個章節討論的議題我也覺得很有趣,臺語歌的「港口」意象非常常見,從戰後乃至80、90年代的「碼頭酒」、「行船人的純情曲」皆是,但臺灣由於戒嚴的關係,事實上一般民眾對於可以出海的「港口」是沒有那麼熟悉的,漁業從業人員的比例也沒有這麼高,所以這種「港口」成為那段時期一種「想要逃離」的象徵......
會後由於時間不多,我本來預想補充一件事情和詢問兩個問題,沒有時間提出,在這裡發表以及跟大家討論。
會中主持人提到〈孤女的願望〉這首歌,談起當時的孤女是什麼身份?是養女、童養媳、被雙親遺棄、還是父母雙亡?再來是孤女上台北到工廠找工作,有可能是什麼工廠?
〈孤女的願望〉翻唱於1959年,當時的時空背景而言,社會是還有許多養女、童養媳沒錯,但她們的身份通常註定只會與養兄送做堆,在家幫忙種田;如果在外有「工作」,通常是被賣到私娼寮,不會到工廠的,所以那時的「孤女」通常真的是父母雙亡。1959年距離二戰與228其實並不遠,戰亂時的幼女長到1959年,恰好是該到工廠找工作的年紀。
再者「孤女」這個形象也不一定真的代表現實的孤女,在臺灣新文學作品的傳統上,經常用弱女子來代表台灣/台人的處境。臺灣第一篇現代小說是謝春木的〈她要往何處去〉,就探討了女性處境問題。所以我認為〈孤女的願望〉可以只是一種人民集體的象徵,並不必深究當時社會是否真有那麼多孤女。
這個孤女當時到台北去,應徵的是什麼工廠呢?臺灣早期提起工廠,最具代表性,甚至只要提「會社」兩字,不必細講是幹什麼的會社,就是糖廠了。不過雖然50、60年代臺灣糖業在國際正蓬勃,全台也有許多糖廠營運,但就是因為糖廠全台都有,這個孤女似乎不必大老遠跑來台北應徵,理應在家鄉附近就有糖廠才是,所以糖廠的可能性就降低了。查了一下50年代大量崛起的工廠,最具代表的應該是紡織廠吧;問問走過那年代的長輩,大概都舉得出幾個親友當年就是去紡織廠工作的故事。
以上是發表會中關於〈孤女的願望〉我的一些補充看法。接著是我的疑問。
一、既然臺語歌有這麼多「港口」意象的歌曲,象徵人民對於現狀不滿、想逃離的情緒(陳老師說:臺語歌的出航,幾乎都「有去無回」),為什麼華語歌曲似乎沒有這麼多港口意象?或曰外省人在國民黨的保護下,他們沒有想逃離的情緒,這個講法無法說服我。白色恐怖的迫害,受難者外省人比臺灣人多,而漂泊失根的情緒,真的「出航」到國外留學甚至移民者,也是外省人的比例多。所以要論「逃離」的情緒,我不認為外省籍會比台灣人淡薄太多。
二、臺灣從開始有「流行歌曲」(有別於傳統念歌、民謠)開始,似乎就走向「詞曲分離」,也就是沒有「詞曲咬合」。臺語流行歌似乎直到1990年林強的〈向前行〉才讓大家驚覺「臺語原來用念的也可以譜成歌」。但是粵語流行樂裡,沒有「詞曲咬合」的歌是會被調侃的,粵語歌唱出來,每個字的音調高低不能與念法相差太大。臺語歌和粵語歌對於詞曲該不該咬合有這麼大的分歧,分水嶺從何開始?是打一開始各別誕生「流行歌」的時候就決定了嗎?原因是什麼呢?
這些問題我沒有答案,希望能有音樂文化研究者日後能夠為我解惑。
(書影圖片來源:衛城出版)
行船人的純情曲林海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雪花飄飄」的中華民國美學:記七七事變八十三週年
許多人都聽過費玉清的〈一剪梅〉,但或許比較少人聽過當年的整張專輯。
當年與〈一剪梅〉同一張專輯的,還有旨在喚醒對岸人民的〈長江水〉、關懷泰北孤軍的〈美斯樂〉。
說到這裡,已經可以大致帶出〈一剪梅〉的歷史脈絡,那是1983年3月,經過1970年代的退出聯合國的一連串打擊,距離1979中美斷交不過數年,正是中華民國在外交上最孤立無援、天地一片蒼茫的時期。
國外不懂中文的網友把這首歌理解成「人生到達低谷,環境也逐漸惡化,卻對此無能為力」,其實並沒有大錯,甚至非常契合曲子的背景。而許多人並不知道梅花就是中華民國的國花,自然也無法像當年的人一樣,感受到梅花對於中華民國的影射。
這首歌當年是作為連續劇《一剪梅》的主題曲,該劇是一個共用水源的兩村人爭奪水源的故事,故事架構一樣充滿了政治暗示。男主角寇世勳出身鄰鎮,因其父不齒當權者的作派,父子二人出走來到沙河鎮,從此以沙河鎮人自居,其子並一肩扛起責任,在絕境中,領導鎮民找尋活路。
〈一剪梅〉歌詞中「只為伊人飄香」的「伊人」,引用《詩經》「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可以簡單解釋為「心中的人」,也可以拿來影射「在水(海峽)的那一方的人」,作詞者真的非常非常厲害,用多層次的涵意撩撥著各種人的心緒。
看了幾個版本的〈一剪梅〉歌詞英譯,「一剪」有人翻成「a spray of(一枝)」,但嚴格來說「剪」應是「two sprays of(兩枝)」,總之不要理解成花團錦簇的樣子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此外,傲立雪中的「傲」,幾乎都翻成「proudly」,但這裡的「傲」,也不應該理解成驕傲的傲,而是傲骨的傲,就是絕不投降、絕不放棄之意。
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在風雪中孤身挺住的意象。
如果我們對於光明、積極、節約、淨化,這些所謂的「中華民國美學」感到不解,那可能是我們作為後人,已經丟失了這個美學所試圖回應的具體問題。
讓我們回到那個火熱的戰爭年代,抗日戰爭打到一半,《大公報》跑到前線採訪了一個底層軍官,問他對於抗日戰爭的看法。該軍官回答記者:「我們中華民族必勝。」記者再問:「勝利後,你要做什麼呢?」軍官回他:「勝利我早就死了,這場戰爭,軍人肯定要死光的。」
是什麼樣的東西,能夠在那個時代量產如此眾多為國為民盡忠的英雄?
答案是1934年開始的「新生活運動」,所謂中華民國美學,基本也奠基於此。
這個運動,是中華民國還處於中國國民黨訓政體制時,所推行整體社會改造方案。它是以軍事化、生產化為主軸,並包含一大堆鉅細彌遺的個人衛生與行為規範。
它所推崇的「軍事化」,針對的是九一八事變之後對日本終將一戰的基本局勢;
「生產化」,推崇實業,反對奢侈、反對不勞而獲,就是針對那些發國難財的投機商人;
而繁瑣的個人衛生與行為規範,則是衝著傳統禮教而來,試圖將人民從過於親密的傳統家庭倫理中解放出來,打造一個個有意識地會與人保持距離、但又不妨礙與陌生人協作、融入更大團體「國族」的個人。
有些人可能經歷過,在學校或軍隊的團體生活中,有著「個人衛生杯」這樣的制度,那就是新生活運動的遺跡。使用公筷(而不是直接一人一份),也是從新生活運動開始大規模推廣。
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熟悉了,但這種重視生活紀律、重視負責任態度的軍事教育,偶爾還會出現在新聞中,作為扶貧、扶弱事業中,有效的第一步。
新生活運動在國共內戰期間提出,對於中國共產黨的針對性自然也不言而諭。
有別於新生活運動對於個人衛生的堅持,中國共產黨方面則認為,知識份子應該以農民的形象改造自己,衛生習慣方面當然也要與農民的標準一致,起床後抱怨全身都是跳蚤的,是一種知識份子尚未覺醒、亟待改造的症狀。兩方的理念是尖銳對立的,在許多照片與紀錄中,雙方在氣質上的差異,往往也是一望即知,追根究底這是雙方在美學上的差異。
無論是新生活運動中的「禮義廉恥」,或是後來針對訴求破舊立新的文化大革命所提出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明眼人一看即知,這裡面的禮義廉恥、文化復興,早就不是傳統上的意義,而是揉合了傳統、民主、科學的全新東西。
它的意義是兩方面的,一方面堅定地扛著過去的招牌,一方面堅定地納入新的東西。
回到〈一剪梅〉的80年代台灣。現在大家想到80年代的台灣,恐怕比較多的是想到1980年的林宅血案、美麗島大審,1981年的陳文成命案,或許還有1984年發生在美國的江南案,只是事實上,就在〈一剪梅〉發行的隔月,1983年4月,也發生了聯合報與中央日報的兩報爆炸案,此時的台獨運動也染上了恐怖主義,兩報爆炸案只是1970年代以來一連串爆炸案、行刺案的其中之一。
雖然大家總是試圖把自己的故事說成是正義與邪惡的簡單二元對抗,但真實的歷史卻更像是一幅太極圖,局勢越是往穩定推進,敵對各方的內部反而越有鷹派試圖用更極端的手段激化局勢、以奪回話語權,破壞任何折衝與漸進的進程。七七事變當時的中日如此,二二八事件的美中台如此,70到80年代的台灣亦然。
一旦局面失控,敵我的鷹派全面佔據政治制高點,苦的永遠是雙方百姓,這一點對於現在的台灣,特別有意義。
撇開政治上的紛紛擾擾不談,1983年台灣的外匯存底首度突破百億美元(1987年超過700億)。對外長期且大量的出口順差,對內超額儲蓄,名為「大家樂」的民間賭博開始流行。70年代以來正確的經濟政策,已在80年代開花結果,兩次石油危機也沒能阻擋奇蹟展現。
翻開當年張小燕《綜藝一百》的金榜,1983年4到6月,費玉清這張包含〈一剪梅〉的專輯排第7,排行第8的是蔡琴的《不了情》,第9的是陳一郎的閩南語專輯《行船人的純情曲》,第2是鄧麗君,位居榜首的是林慧萍的《往昔》。和平、安定的生活下,人民迸發了奔放的創造力,那不就是當年成千上萬的無名戰爭英雄希望帶給我們的?
面對絕境,有人悲哀、抱怨、憤怒、焦慮、嫉妒、慚愧、羞恥,這些情緒有的促使他們逃避、有的促使他們去戰鬥,這些毋寧都是可能的反應,但就在眾聲喧嘩中,也有人順著〈一剪梅〉這樣的路徑,希望提供眾人寧靜但堅定的基調。
寧靜而堅定,不但讓人們在必將一戰的局勢中,明恥教戰,以待可勝之機,也在無需一戰的局勢中,免疫來自己方、敵方甚至是第三方的挑釁,為自己,也為敵國人民,或那些「伊人」,守住珍貴的和平。
這是中華民國美學的核心,也是中國國民黨最寶貴的黨產。
行船人的純情曲林海 在 六禾音樂館- 黑膠唱片的故事之26 行船人的純情曲 ... 的推薦與評價
... <行船人的純情曲>以及到邱芳德退休後,都沒有人提出疑問呢?又何以現在的版權登記為林海先生?以<行船人的純情曲>在台語流行歌謠史上的重要性來說,值得 ... ... <看更多>
行船人的純情曲林海 在 陳一郎- 陳郎YouTube>情影陳郎 - Rtimh1Rb 的推薦與評價
陈郎— ,本名陈铭农, 屏东县新园乡五房村人,是知名台湾台语歌手,有“ 酒国歌王称号。 知名曲有阿郎阿郎、行船人的纯情曲、红灯码头、流浪的歌声等。 目录2. ... <看更多>
行船人的純情曲林海 在 行船人的純情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Provided to YouTube by 鶴鳴唱片有限公司 行船人的純情曲 · 鶴鳴大樂隊· 林海 環場音樂記錄招牌歌2℗ 鶴鳴唱片有限公司Released o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