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驚喜
居家的個案當中居然有
“轉位機”
(將長者或個案,從床移動到輪椅/輪椅移動到床的機器)
因為單價較高以及大部分有請看護,
請看護直接位移即可,
所以較少出現在居家個案的家中
(個案家屬表示已經很久未使用了😅)
------
目前僅開放急性(術後)/疼痛處理之個案
實體課程-需要器材、場地(健身房)之個案
先以“線上課程”方式進行
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小盒子提問
我們會進一步瞭解您的狀況
評估您合適的方式
如需不適緩解/疼痛預防訓練/講座需求/內訓
歡迎小盒子諮詢或至FB預約專頁查看時段
批踢安伯兒IG : ptamberxsport
生活IG: anita831008
YOUTUBE: 批踢安伯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身心壓力多大,聽心跳頻率就知道:梁恆彰醫師四招處理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身心症狀」介紹 訪問作者:梁恆彰 醫師 內容簡介: 用智慧型手機或手錶的監測心率功能,測量睡覺前後、上班前後、 休息前後、壓力前後的心率,掌握身心壓力的平衡點! 第一本關於...
術後疼痛 機 轉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法鬥輸尿管異位
#年輕母狗的漏尿是大有問題的
#累到今天還是很累回家昏迷睡了一下
#醒來就很想講怕忘記
#牠們術後疼痛的叫聲提醒著我所以不會麻木
因為疫情,兩周前還多了個停電鬧場,害我本來停電那天要做的這個內視鏡手術,終於在昨天完成。
從下午兩點多誘導麻醉,進行影像檢查後,就轉到手術房做尿道鏡手術。
牠是一隻一歲出頭的法鬥妹妹,在小的時候就發現常漏尿,到了節育後更為嚴重,在前一個醫師的超音波檢查下,發現很有可能是異位輸尿管的問題,便建議轉診至本院進行尿道鏡檢查。
💡科普時間:何為異位輸尿管?
輸尿管開口正常狀況下應該位於膀胱三角區,但異位輸尿管病患的特徵是輸尿管開口位於三角區以外的地方。任何性別都可能發生此疾病,但約有90%是母犬,常常自出生起就有尿失禁症狀。此疾病是造成幼犬幼貓尿失禁最常見的原因,也可能會發生在其他動物。診斷時,必須配合血管造影或尿道造影進行放射線學檢查,或是以內視鏡確認輸尿管在尿道的異常開口。本疾病的患者,常見因尿灼傷而出現脫毛現象,也會引起繼發性膀胱炎。💡
在內視鏡檢查下,的確看到應該要開口在膀胱裡的輸尿管開口,竟然直接開在進尿道的地方,所以每天無時無刻都在漏尿。輸尿管開錯地方,在過去可能傳統手術就要打開腹腔,將輸尿管重移植,但是時代進步,還好有內視鏡可以搭配雷射將輸尿管開口燒開,讓開口退回膀胱。
昨天光在雙側輸尿管燒灼的部分就做了一個多小時,後續還多處理另一個問題-會陰的清創跟外翻手術。因為超過半年以上的漏尿,牠的會陰因慢性尿液刺激,有嚴重的化膿性皮膚炎,麻醉時,當助手在幫牠刷洗時,我看到真的覺得牠一定很痛,很可憐⋯所以額外又跟飼主建議,讓我多進行一個軟組織手術,把會陰部處理好。前後一共開了三個小時,昨晚回家就覺得背跟脖子痠痛不已,真心佩服常常開刀10幾小時的人醫們,希望這不要是你們的常態。
這樣的病患,其實在我們醫院不是少數,而且有的除了異位輸尿管,也可能會合併尿道括約肌機能性失禁(USMI),術後若還是漏,那就可能需要吃一種控制漏尿的藥物,或是要再考慮做另一個手術,在尿道外圍安裝一個人工植入物(AUS)。
今天一早,除了追蹤這周開刀的BOAS法鬥病患,也同時打給昨天剛做完輸尿管手術的她,問了她的媽媽今天有沒有看到一整泡的尿,飼主說家人有跟她說有看到一大泡完整的尿了,我聽了也不自覺的在電話那台也高興的大喊「太好了~」🥲🥲🥲🥲
不過仍不敢大意,因為如前面所說的,牠們常合併括約肌的問題,昨天仍舊還是開了幫助尿道肌肉收縮的藥,因為怕漏尿會汙染剛手術好的會陰部。
《以下是我在每次開完這些辛苦的病患的感受,這是我的言論自由,不喜勿看~謝謝》
我想說,我不是個喜歡喊著領養代替購買的人,也不喜歡獵巫喜歡某種品種犬貓的人,狗就是狗,貓就是貓,不論是誰被帶來了,生病了,我就想醫你讓你好,所以不論品種,對我來說,我都想救。如果明知有辦法讓動物在人擇下活的健康,卻沒看到有人這麼做,那我看到了,就會依著我的良知實話實說。
身為飼主,我希望你們即使是購買,也可以有更多勇氣,去回報給動保處,還有告知你購買的犬隻的店家,請追溯出牠的種公種母跟繁殖者,煩請停止有機會製造出「一隻」異常的源頭,繼續在不知情下複製,大家都要負責任,飼主的責任是養了牠就照顧到底,與其去鬧賠錢、或換狗了事,不如提醒繁殖者,不再複製異常性狀的狗,那才是功德無量,而製造者的負責任,就是不要讓牠再生下一代,同胎的也要追蹤健康。
相關主管機關除了在法規的制定外,也想問問臺灣的畜犬協會,除了從外表來判定冠軍犬,還沒有更科學而且跟上動物福利的方式,來教育繁殖者呢?另外,製造這些年紀輕輕就要看病的犬貓的人,不論你是有牌還是無知的私繁者,或許可以來看看這些個經由手術才能生存下去的動物,必須要經歷醫療過程帶來的風險跟痛楚,聽牠術後清醒時因為疼痛、因為害怕的哀鳴,你覺得如果有機會事先預防,是不是能讓牠們少些折磨。
你為什麼不多了解一點再去製造牠們?
你為什麼只用外觀就定義牠的價值,而不是用牠的健康?
你擁有了一隻需要藉由手術和藥品才能活的動物,你為什麼不說牠從哪來的?
你為什麼還在自私的用這樣常生病的品種做商業廣告來行銷?
你在醫療的時候有沒有提過牠們會有什麼疾病問題?
你在害怕什麼?你在猶豫什麼?
這些你,都是在寵物飼養環節裏出現的不同角色。
高喊「領養取代購買」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每個在這個寵物產業環節的人,都要有為生命負責的態度,問題才有可能被解決。
術後疼痛 機 轉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擁有成長視角的人,認為自己的品質、智力、天賦、能力等都是可以培養、可以發展的,面對生活的挑戰,他們感受到的並非是威脅,而是難得的成長、進步的機會。
在遭遇失敗時,他們知道這是成長的一部分,因而能從中找到收穫,從而在下一次挑戰中表現得更好。
在靈活的注意視角下,任何經歷都存在不同的兩面:喪失的一面與收穫的一面。當我們選擇性地關注其中一面時,我們的生活會隨之發生變化。
取自《擺脫內耗人生》
……………………………………………………………..
各位朋友,早安:
在昨天的贈書直播之後,我想特別分享這篇摘文,跟大家討論黎老師的視角轉換。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12676309385186/
各位朋友如果有聽直播,會很明顯感受到黎老師看待單親挑戰的視角不同。而得與失,常常跟視角的轉換有關,也影響未來的成長。
所以,除了摘文中易懂好讀的例子之外,黎老師本人的親身實證,也是我們絕佳的學習典範。還沒參與昨天贈書直播的朋友,非常歡迎您點開昨天的直播連結,即使不是為了贈書,您的點閱與留言,也能讓更多人關心單親議題。
另外,這本書也有贈書活動,連結附在下方,也歡迎參與。祝願您,能採取成長視角,幫助自己心智更靈活,也更有機會走向屬於您的成功!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734858933197056/
……………………………………………………………..
成長與收穫視角
【文/ 于德志】
要擺脫內耗,必須注意靈活性的不可或缺。
在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中,據說記者採訪時問他:「你為什麼不放棄呢?那麼多人都失敗了,你自己也失敗了五千多次,為什麼不乾脆放棄?」愛迪生的答覆是:「誰說我失敗了五千多次?我成功發現了五千多種無效的設計方案,這是一個巨大的收穫。」最終,在失敗了一萬多次後,愛迪生成功發明了燈泡。
這就是注意力視角的力量—不存在所謂的「失敗」,每一次經歷帶來的都是寶貴的收穫與經驗。
其實,在靈活的注意視角下,任何經歷都存在不同的兩面:喪失的一面與收穫的一面。當我們選擇性地關注其中一面時,我們的生活會隨之發生變化。正如上面的記者,當他關注於五千多次失敗時,他感到的是挫敗與無望;與他相反,當愛迪生關注於五千多次的成長時,他看到的是越來越靠近目標的收穫與希望。
注意視角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對這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
義大利都靈大學醫學院的生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法布里奇奧.貝內德蒂的一項研究,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收穫視角的療癒力量。他與同事一起,針對胸腔手術病人的術後疼痛感做了研究。在術後一小時手術麻醉效果消失後,手術造成的劇烈疼痛感會出現。醫生會為病人注射硫酸嗎啡止痛。在注射止痛藥時,貝內德蒂教授與同事做了些細微調整:一半病人由醫生在病床旁注射,另一半的病人由提前設置好的程序自動注射,兩組患者藥物注射量完全相同。
結果,相同的注射量,在採用不同的注射方式後,患者的感受卻截然不同:看到醫生為自己注射止痛藥的一組病人,疼痛迅速減弱;而另一組並不知道自己被注射了止痛藥的病人,疼痛減弱速度變慢。在後期關於焦慮症患者、高血壓患者、帕金森患者的類似研究中,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能否注意到自己的收穫,決定著我們所感知到的疼痛程度。
哈佛大學克魯姆博士與蘭格教授針對七家不同飯店的八十四名房間清潔人員做了另一項研究:注意視角的改變對她們意味著什麼?
這些清潔女工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當被問到每天是否會鍛鍊身體時,她們的回答是「沒有」。其實,她們每天對房間的清潔工作,就是最佳的運動。
克魯姆博士首先測量了這些女性清潔人員的體重、血壓、體脂率、對工作的滿意度,然後將她們分為兩組。第一組,研究人員為她們進行了十五分鐘的講解:用一系列的資料讓這些清潔女工相信,她們的工作就是很好的運動,而每天運動帶來的那些健康益處她們都會擁有。第二組, 則不做任何干預。
四週後,研究人員對所有被試進行第二次測量,結果顯示,注意到並相信自己的工作就是很好的運動的一組,體重下降,血壓下降,體脂率下降,對工作的滿意度更高;而另一組,則幾乎沒有變化。
該實驗再次說明:改變注意視角,將帶來一系列身心變化。
史丹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Carol S. Dweck)教授是思維模式研究領域的領先人物,在幾十年的研究中,她發現人有兩種基本思維視角:成長視角和固定視角。這兩種思維視角,可以互相轉化,但影響截然不同。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固定視角。一個擁有固定視角的人,相信自己的品質、智力、天賦、能力等都是固定的,是不可改變的。對他們來說,變化的生活更容易喚醒恐懼。比如,我看起來是否聰明?犯錯是否會改變我的名聲、改變他人對我的看法?我是不是不像別人希望的那樣足智多謀,還是會讓他們失望?
在這種恐懼中,他們會逐漸遠離挑戰,遠離失敗,遠離一切不確定性。但生活本身就充斥著挑戰、失敗和不確定性,因此,這種視角很容易導致內耗:無法面對真實的生活,遭遇持久的痛苦。
與固定視角不同,擁有成長視角的人,認為自己的品質、智力、天賦、能力等都是可以培養、可以發展的,面對生活的挑戰,他們感受到的並非是威脅,而是難得的成長、進步的機會。在遭遇失敗時,他們知道這是成長的一部分,因而能從中找到收穫,從而在下一次挑戰中表現得更好。
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總結自己和同事幾十年的研究結果,認為:成長視角與固定視角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一個擁有成長視角的人,可能會因為年齡、地位的變化而變成固定視角,但成長視角是個人心理靈活性發展以及個人成功的關鍵。
.
以上文字取自
擺脫內耗人生:走出焦慮、自責、憤怒、悔恨⋯⋯透過有效練習轉化情緒,讓你停止內在糾結、化解自我衝突,重新拿回生命主控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293
麥田出版
.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術後疼痛 機 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身心壓力多大,聽心跳頻率就知道:梁恆彰醫師四招處理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身心症狀」介紹
訪問作者:梁恆彰 醫師
內容簡介:
用智慧型手機或手錶的監測心率功能,測量睡覺前後、上班前後、
休息前後、壓力前後的心率,掌握身心壓力的平衡點!
第一本關於身心壓力的新觀念、新技巧,以臨床醫療實證直指:
心病從心藥治不好或更糟時,就更要從治癒身體病痛做起,
因為,你我熟知的心理或情緒問題,絕大多是生理因素造成!
行醫三十年之久的梁恆彰醫師醫治過無數病患:
成天唉聲嘆氣的長者、足不出戶的青壯年、抗癌成功卻憂鬱者,親友認為只是無病呻吟;
課業求好心切的好學生、愛運動陽光型男美女、事業有成創業者,竟轉瞬間身心崩潰了;
不由自主頻頻洗手、或摳指甲、或抓頭髮、或割腕等身心失控者,自殘到令人心疼……。
然而,當梁恆彰醫師聽聞與觀察他們的身心苦楚之後,
以厚實的醫學觀點與豐富的醫治經驗發現,
當他先調理好病患的身體疼痛與生理缺口之後,
幾乎所有人整個外觀煥然一新,心理狀態也都大大改觀!
⊙打破身心科治療盲點,為心病找解藥!
尋求解藥是人類本能,端看是否能對症下藥!面對壓力與情緒困擾時,人們會產生尋找解藥的慾望與行為,但是當遇到壓力嚴重的情形又無法自己解決時,許多人就會求助於心理諮詢或藥物的協助,然而這兩種方法都有著無法根治的盲點。
盲點1:心理治療多糾結於過去與現在的情境找元兇
盲點2:精神科治療常陷入藥物的副作用與戒斷症狀
站在醫療現場第一線的作者梁恆彰醫師,有著他人少見的婦科與麻醉科兩項專科。他以婦產科醫師問診時,對許多前來求診的女性病友坦言心理壓力很大,甚至嚴重到有自殘行為或有自殺念頭;同時,他也是麻醉專科醫師,基於對神經與生理學的運用,在面對手術前焦慮不安或身體疼痛問題的患者,在臨床上有他獨到的心得與見解。
梁恆彰醫師懂得傾聽患者身心痛楚的仁心仁術特質,始終想為病患解身體的痛,也解心理的苦。在行醫多年之後,感悟並觀察到:心理問題絕大多數根源於生理現象。
→原來身體笑了,心花也跟著開!
作者簡介:梁恆彰醫師
具有麻醉學與婦產科學的訓練與經歷,在30餘年的行醫中吸收各種醫理,從日常對症下藥的治療中逐步發展出無藥治療的醫術。獨到的針法對於疼痛與自律神經症狀的治療常有不藥而癒的效果,可以使患者減少藥物使用過度的種種問題,從而大大改善生命的品質。
˙ 學歷:台大醫學士
˙ 經歷:麻醉科專科醫師、 婦產科專科醫師、前台大、國泰、北醫醫師、前台大麻醉部、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
˙ 現職:台大癌醫中心麻醉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癌醫中心疼痛門診醫師、身新醫學診所院長
˙ 特殊專長:疼痛與身心症的非藥物治療法,包括:一般疼痛、神經痛、手術後疼痛、癌症疼痛、婦女疼痛、演奏與運動傷害後疼痛、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憂鬱、失眠、情緒、記憶、眼花、鼻塞、心悸、呼吸、腸胃、泌尿症狀、身心藥物戒斷
作者粉絲頁: 身新醫學診所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