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愛40首華語歌曲
來到2019年末,該是來整理今年最愛的作品,沒想到一選就停不下來,手心手背都是肉也捨不得刪減,於是最後決定挑出40首(有夠多,完全折磨自己),做為今年的聽覺記憶回顧。
〈#玉女穿梭〉─陳珊妮
就像是一本「玉女心經」,一針見血描述當今奇怪的社群網美怪象,在琵琶聲交錯下,讓公主的武功更顯高深莫測,絕非是年度最佳單曲。
〈#彼個所在〉─魏如萱
四種語言夾雜無盡的思念,沒有一絲刻意,只有最單純的情感表現,娃娃如此的自然創作,可說是今年最具溫度的代表作。
〈#愛人錯過〉─告五人
復古電子合成編曲,展現告五人沒有界線的風格,一句「你媽沒有告訴你,撞到人要說對不起」,則唱出時下年輕世代的坦率。
〈#輸情歌〉─J.Sheon
雙關語的幽默,唱出流行歌的美麗與哀愁,饒舌聽起來很酷炫,但對有些人來說再怎樣還是比不上抒情歌,只能好好唱「輸情歌」。
〈#何妨〉─家家 feat.茄子蛋
愛情或許只要擁有一刻就足夠,靈魂歌姬家家與茄子蛋阿斌的聲音相互交錯,意外產生獨特化學效果,最後一句「多麼深刻,我愛過你了」更是直達內心。
〈#原來我用錯的方式說我愛你〉─余佩真
她的聲音像貓,有點輕佻又帶點嫵媚,看似欲擒故縱的表現,像是在跟你挑戰,但無論如何,最終會被她帶入神秘的大千世界。
〈#HoydeA〉─傻子與白痴
一間政大旁邊的小酒館,酒水與煙圈為夜晚增添一點潮濕氣味,這是傻子與白痴的日常,歌曲特別加入管樂,多了節奏藍調挑逗氣息。
〈#謎樣女子〉─宋楚琳
就像是一杯順口的波本威士忌,只要淺嚐一口就可以有微醺感,宋楚琳就是這樣的歌手,渾厚嗓音配上雷鬼節奏,一聽就很有感覺。
〈#AimHigh〉─9m88
有種歌手能瞬間讓你跟著旋律搖擺,9m88就是有股魔力,忍不住追隨她迷人聲線,叫人無可救藥的沉迷,彷彿都可以感受到她呼吸的節奏。
〈#愛人〉─王若琳
唱出對愛人的聲聲呼喚,也散發憐憫渴求的內心傷感,王若琳挑戰經典卻不失自我風格,表現出與鄧麗君不同的韻味,讓人十分驚艷。
〈#安九〉─老王樂隊
安九是乘載老王在學生時期記憶的一間餐廳,伴隨民謠旋律,讓人有不斷迎風往前的行進感,也表現出當時的天真爛漫。
〈#這款自作多情〉─茄子蛋
刻劃男人對感情的無奈與苦衷,表達出自作多情又怎樣的孤獨感,MV特別與〈浪流連〉、〈浪子回頭〉結合,成為茄子蛋三部曲,一氣呵成好不過癮。
〈#你說〉─知更
像是躺在草原上遙望一片星空發呆,知更的聲音像是一陣微風,輕拂身上肌膚,也安穩慰藉內心的憂傷。
〈#光之外〉─盧凱彤
把跟伴侶對真實的情感,譜成會發光的旋律,她的字字句句依舊充滿愛,是留給這世界最無窮的想念,盧凱彤你一直都在。
〈#雨季不再來〉─鄭興
跳脫民謠的既定印象,融合流行搖滾節奏,不變的是他溫暖又樸實的聲線,再次為雨歌唱的鄭興,這次不讓台北再下雨,帶我們期待著光。
〈#而立〉─韋禮安
這個社會對30歲賦予各種壓力與期待,不上不下的人生,總讓人感到徬徨,但有時候放手一搏,或許生命也有了不一樣的變化,是逢30歲的我,對這首歌非常有感覺。
〈#遠行〉─林生祥
宛如陽光灑落的溫暖,卻又躲不掉現實的無奈,難得唱中文的生祥,娓娓哼唱人生的殘酷變化,也讓人隨著音樂節奏跌入電影世界。
〈#貪心〉─張震嶽
像是騎著一台破舊摩托車在東部濱海公路,破碎支離地翻閱自己的人生經歷,好久不見的張震嶽,即便邁入中年大叔,依舊展現阿嶽情歌的無窮魅力。
〈#獨上C樓〉-YELLOW Feat.范曉萱
延續〈不開燈俱樂部〉的故事,瀰漫電影感的編曲,展現YELLOW強大野心,黃宣的歌唱才華搭上范曉萱畫龍點睛的效果,更是驚喜組合。
〈#太陽如常升起〉─梁靜茹
時隔七年情歌天后再度回歸,重拾擅長的抒情旋律,一把吉他配上溫柔堅毅的聲線,給予內心最強大的鼓勵,告訴我們「你真的可以」。
〈#默念你〉─小宇
R&B是他擅長的武器,律動感的節奏,伴隨真假音自在轉換,散發溫暖內斂的情感,小宇年末神來一筆,成為2019壓軸驚喜之作。
〈#太空人〉─吳青峰
一位在宇宙迷航的太空人,藏著內心的秘密,尋求屬於自己的歸屬,吳青峰化身說書人,用細膩的情緒,勾勒一段遺憾的情感。
〈#U sTuPiD〉─Karencici feat.ØZI
一位是金曲新人,一位金音節奏藍調得主,兩個新生代能量極強的創作歌手放在一起,就是要打破當今華語音樂的舊有規則!
〈#12345〉─唐貓 Feat.異鄉人
唐貓的台式R&B浪漫,配上異鄉人自在隨興的饒舌,兩種風格碰撞出又甜又Chill的濃情鬆軟節奏,不醉也難。
〈#Maleva媽樂法〉─戴愛玲 Feat.阿爆、桑布伊
重回部落尋找歌唱感動,以排灣族的語言「Maleva」散播最單純的快樂,戴愛玲難得褪去苦情印象,用公主身分,帶領所有人到她家作客。
〈#街仔雨落不停〉─鄭宜農 Feat.陳嫺靜
宜農與嫺靜的獨特組合,台語藍調配上台語嘻哈,像是這座城市漫步的光景,又是一首雨天讓人不斷重複播放的一首歌。
〈#吹動生命的風〉─Tizzy Bac
迎接20年的Tizzy Bac,用一首強大能量的歌曲,貫穿眾人的生命歲月,即便生活面臨各種挫折,依舊提醒大家「記得我們深愛過」。
〈#別讓我走遠〉─林宥嘉
破碎的生命,總需要一盞光來指引,作為《我們與惡的距離》主題曲,整首歌散發強大能量,讓人在黑暗中沉溺等待救贖。
〈#別再再再〉─沈安
獨樹一格的「臥室電子樂」,像是處在一間深藍色的房間裡,喃喃自語活在夢境中,沈安的音樂,給人一股James Blake的感受
〈#ZOEA〉─安溥
以毛蟹幼體學名譜出一段生命旅程,電子編曲融入嗩吶的奇特衝突,造就神迷玄學風。回歸本名的安溥,睽違7年再次綻放她的敏銳觀察。
〈#心愛的我會等〉─陳以恆
台式新潮浪漫R&B再一發!浪漫微醺節奏,略帶沙啞的聲線,以獨特浪子口氣,混搭Neo Soul、Funk旋律,給台語歌全新驚喜。
〈#我完美的愛情〉─Vast & Hazy
穿透力的聲音,唱出完美愛情最妒忌的模樣,整首歌散發傲嬌、病態、歇斯底里的多變情緒,只為發出內心最狂妄的佔有欲。
〈#最後一封情書〉─許哲珮 Feat.莫子儀
像是一本童話故事的結尾,但王子與公主沒有幸福快樂的日子,反而多了別離的傷感,莫子儀最後的驚喜獻聲,意外多了一絲溫暖。
〈#如今〉─楊乃文
搖滾女王再次以致命的殺傷力,翻攪內心最不願意面對的傷疤,一次一次把人逼到絕境,用力放聲吶喊最深沉的苦痛。
〈#我是一隻魚〉─落日飛車Cover
經典情歌交由浪漫的落日飛車全新翻唱,聽起來鬆軟搖曳,卻又散發些許無奈氣息,只願渴望得到救贖,能有個人一起游來游去。
〈#糖衣〉─薛詒丹
過去是歐開成員的薛詒丹,單飛後唱起迷人爵士,如同歌名像糖衣一樣甜蜜,厚實聲線又像是一杯順口紅酒尾韻十足。
〈#愛情怎麼了嗎〉─盧廣仲
歷經歲月洗禮,詮釋情歌也比過往成熟,面對愛情各種情緒在內心自我拉扯,只願找回最初的悸動。
〈#直到我遇見了你〉─李友廷
浪漫正中心懷的情歌,伴隨薩克斯風的慵懶,瀰漫甜而不膩的戀愛滋味,雖然還沒等到他的專輯,但已讓人期待他的創作能量。
〈#我在你家樓下等你〉─曾沛慈
跳脫過往印象,曾沛慈緩慢咀嚼一段放不下的感情,透過吉他堆疊,道盡愛情的遺憾與孤寂,也唱出有別於鄭興的情緒。
〈#台北流浪指南〉─傷心欲絕
台北是一座給人希望又讓人絕望的城市,在人群中尋找活著的價值,卻又不想被道德給束縛,所以決定逃出去流浪。
特別推薦
〈Virgin〉─孔雀眼
〈Jerk chicken〉─Funkymo
〈Thank You〉─阿爆
#你的年度最愛有那些呢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opaau土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農曆新年將至,講求大吉大利,不少人買年桔應節。除了少部分有機農夫栽種有機四季桔外,市面上大部份四季桔、朱砂桔、柑桔等,都早已移師在內地種植。「現在本地栽種年桔的,只有三四個農夫。我是其中最大型,也是種得最多的一位,在本地我只種龍膽桔。」強記花園老闆李永強自信地說。 強哥可說是本地農業的奇葩。八十年代...
街仔雨落不停 在 Love DJ 宥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最愛40首華語歌曲
來到2019年末,該是來整理今年最愛的作品,沒想到一選就停不下來,手心手背都是肉也捨不得刪減,於是最後決定挑出40首(有夠多,完全折磨自己),做為今年的聽覺記憶回顧。
〈#玉女穿梭〉─陳珊妮
就像是一本「玉女心經」,一針見血描述當今奇怪的社群網美怪象,在琵琶聲交錯下,讓公主的武功更顯高深莫測,絕非是年度最佳單曲。
〈#彼個所在〉─魏如萱
四種語言夾雜無盡的思念,沒有一絲刻意,只有最單純的情感表現,娃娃如此的自然創作,可說是今年最具溫度的代表作。
〈#愛人錯過〉─告五人
復古電子合成編曲,展現告五人沒有界線的風格,一句「你媽沒有告訴你,撞到人要說對不起」,則唱出時下年輕世代的坦率。
〈#輸情歌〉─J.Sheon
雙關語的幽默,唱出流行歌的美麗與哀愁,饒舌聽起來很酷炫,但對有些人來說再怎樣還是比不上抒情歌,只能好好唱「輸情歌」。
〈#何妨〉─家家 feat.茄子蛋
愛情或許只要擁有一刻就足夠,靈魂歌姬家家與茄子蛋阿斌的聲音相互交錯,意外產生獨特化學效果,最後一句「多麼深刻,我愛過你了」更是直達內心。
〈#原來我用錯的方式說我愛你〉─余佩真
她的聲音像貓,有點輕佻又帶點嫵媚,看似欲擒故縱的表現,像是在跟你挑戰,但無論如何,最終會被她帶入神秘的大千世界。
〈#HoydeA〉─傻子與白痴
一間政大旁邊的小酒館,酒水與煙圈為夜晚增添一點潮濕氣味,這是傻子與白痴的日常,歌曲特別加入管樂,多了節奏藍調挑逗氣息。
〈#謎樣女子〉─宋楚琳
就像是一杯順口的波本威士忌,只要淺嚐一口就可以有微醺感,宋楚琳就是這樣的歌手,渾厚嗓音配上雷鬼節奏,一聽就很有感覺。
〈#AimHigh〉─9m88
有種歌手能瞬間讓你跟著旋律搖擺,9m88就是有股魔力,忍不住追隨她迷人聲線,叫人無可救藥的沉迷,彷彿都可以感受到她呼吸的節奏。
〈#愛人〉─王若琳
唱出對愛人的聲聲呼喚,也散發憐憫渴求的內心傷感,王若琳挑戰經典卻不失自我風格,表現出與鄧麗君不同的韻味,讓人十分驚艷。
〈#安九〉─老王樂隊
安九是乘載老王在學生時期記憶的一間餐廳,伴隨民謠旋律,讓人有不斷迎風往前的行進感,也表現出當時的天真爛漫。
〈#這款自作多情〉─茄子蛋
刻劃男人對感情的無奈與苦衷,表達出自作多情又怎樣的孤獨感,MV特別與〈浪流連〉、〈浪子回頭〉結合,成為茄子蛋三部曲,一氣呵成好不過癮。
〈#你說〉─知更
像是躺在草原上遙望一片星空發呆,知更的聲音像是一陣微風,輕拂身上肌膚,也安穩慰藉內心的憂傷。
〈#光之外〉─盧凱彤
把跟伴侶對真實的情感,譜成會發光的旋律,她的字字句句依舊充滿愛,是留給這世界最無窮的想念,盧凱彤你一直都在。
〈#雨季不再來〉─鄭興
跳脫民謠的既定印象,融合流行搖滾節奏,不變的是他溫暖又樸實的聲線,再次為雨歌唱的鄭興,這次不讓台北再下雨,帶我們期待著光。
〈#而立〉─韋禮安
這個社會對30歲賦予各種壓力與期待,不上不下的人生,總讓人感到徬徨,但有時候放手一搏,或許生命也有了不一樣的變化,是逢30歲的我,對這首歌非常有感覺。
〈#遠行〉─林生祥
宛如陽光灑落的溫暖,卻又躲不掉現實的無奈,難得唱中文的生祥,娓娓哼唱人生的殘酷變化,也讓人隨著音樂節奏跌入電影世界。
〈#貪心〉─張震嶽
像是騎著一台破舊摩托車在東部濱海公路,破碎支離地翻閱自己的人生經歷,好久不見的張震嶽,即便邁入中年大叔,依舊展現阿嶽情歌的無窮魅力。
〈#獨上C樓〉-YELLOW Feat.范曉萱
延續〈不開燈俱樂部〉的故事,瀰漫電影感的編曲,展現YELLOW強大野心,黃宣的歌唱才華搭上范曉萱畫龍點睛的效果,更是驚喜組合。
〈#太陽如常升起〉─梁靜茹
時隔七年情歌天后再度回歸,重拾擅長的抒情旋律,一把吉他配上溫柔堅毅的聲線,給予內心最強大的鼓勵,告訴我們「你真的可以」。
〈#默念你〉─小宇
R&B是他擅長的武器,律動感的節奏,伴隨真假音自在轉換,散發溫暖內斂的情感,小宇年末神來一筆,成為2019壓軸驚喜之作。
〈#太空人〉─吳青峰
一位在宇宙迷航的太空人,藏著內心的秘密,尋求屬於自己的歸屬,吳青峰化身說書人,用細膩的情緒,勾勒一段遺憾的情感。
〈#U sTuPiD〉─Karencici feat.ØZI
一位是金曲新人,一位金音節奏藍調得主,兩個新生代能量極強的創作歌手放在一起,就是要打破當今華語音樂的舊有規則!
〈#12345〉─唐貓 Feat.異鄉人
唐貓的台式R&B浪漫,配上異鄉人自在隨興的饒舌,兩種風格碰撞出又甜又Chill的濃情鬆軟節奏,不醉也難。
〈#Maleva媽樂法〉─戴愛玲 Feat.阿爆、桑布伊
重回部落尋找歌唱感動,以排灣族的語言「Maleva」散播最單純的快樂,戴愛玲難得褪去苦情印象,用公主身分,帶領所有人到她家作客。
〈#街仔雨落不停〉─鄭宜農 Feat.陳嫺靜
宜農與嫺靜的獨特組合,台語藍調配上台語嘻哈,像是這座城市漫步的光景,又是一首雨天讓人不斷重複播放的一首歌。
〈#吹動生命的風〉─Tizzy Bac
迎接20年的Tizzy Bac,用一首強大能量的歌曲,貫穿眾人的生命歲月,即便生活面臨各種挫折,依舊提醒大家「記得我們深愛過」。
〈#別讓我走遠〉─林宥嘉
破碎的生命,總需要一盞光來指引,作為《我們與惡的距離》主題曲,整首歌散發強大能量,讓人在黑暗中沉溺等待救贖。
〈#別再再再〉─沈安
獨樹一格的「臥室電子樂」,像是處在一間深藍色的房間裡,喃喃自語活在夢境中,沈安的音樂,給人一股James Blake的感受
〈#ZOEA〉─安溥
以毛蟹幼體學名譜出一段生命旅程,電子編曲融入嗩吶的奇特衝突,造就神迷玄學風。回歸本名的安溥,睽違7年再次綻放她的敏銳觀察。
〈#心愛的我會等〉─陳以恆
台式新潮浪漫R&B再一發!浪漫微醺節奏,略帶沙啞的聲線,以獨特浪子口氣,混搭Neo Soul、Funk旋律,給台語歌全新驚喜。
〈#我完美的愛情〉─Vast & Hazy
穿透力的聲音,唱出完美愛情最妒忌的模樣,整首歌散發傲嬌、病態、歇斯底里的多變情緒,只為發出內心最狂妄的佔有欲。
〈#最後一封情書〉─許哲珮 Feat.莫子儀
像是一本童話故事的結尾,但王子與公主沒有幸福快樂的日子,反而多了別離的傷感,莫子儀最後的驚喜獻聲,意外多了一絲溫暖。
〈#如今〉─楊乃文
搖滾女王再次以致命的殺傷力,翻攪內心最不願意面對的傷疤,一次一次把人逼到絕境,用力放聲吶喊最深沉的苦痛。
〈#我是一隻魚〉─落日飛車Cover
經典情歌交由浪漫的落日飛車全新翻唱,聽起來鬆軟搖曳,卻又散發些許無奈氣息,只願渴望得到救贖,能有個人一起游來游去。
〈#糖衣〉─薛詒丹
過去是歐開成員的薛詒丹,單飛後唱起迷人爵士,如同歌名像糖衣一樣甜蜜,厚實聲線又像是一杯順口紅酒尾韻十足。
〈#愛情怎麼了嗎〉─盧廣仲
歷經歲月洗禮,詮釋情歌也比過往成熟,面對愛情各種情緒在內心自我拉扯,只願找回最初的悸動。
〈#直到我遇見了你〉─李友廷
浪漫正中心懷的情歌,伴隨薩克斯風的慵懶,瀰漫甜而不膩的戀愛滋味,雖然還沒等到他的專輯,但已讓人期待他的創作能量。
〈#我在你家樓下等你〉─曾沛慈
跳脫過往印象,曾沛慈緩慢咀嚼一段放不下的感情,透過吉他堆疊,道盡愛情的遺憾與孤寂,也唱出有別於鄭興的情緒。
〈#台北流浪指南〉─傷心欲絕
台北是一座給人希望又讓人絕望的城市,在人群中尋找活著的價值,卻又不想被道德給束縛,所以決定逃出去流浪。
特別推薦
〈Virgin〉─孔雀眼
〈Jerk chicken〉─Funkymo
〈Thank You〉─阿爆
#你的年度最愛有那些呢
街仔雨落不停 在 Topaau土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農曆新年將至,講求大吉大利,不少人買年桔應節。除了少部分有機農夫栽種有機四季桔外,市面上大部份四季桔、朱砂桔、柑桔等,都早已移師在內地種植。「現在本地栽種年桔的,只有三四個農夫。我是其中最大型,也是種得最多的一位,在本地我只種龍膽桔。」強記花園老闆李永強自信地說。
強哥可說是本地農業的奇葩。八十年代初,當許多本地農夫陸續退休或北上耕作時,仍是中學生的他已決定投身農業。「明知自己不是讀書材料,倒不如看清自己的興趣。我小學已喜歡種花,加上八十年代鮮花很吃香;香港政府發展農地,本地年花年桔一定有市場。」目標明確,就勇往直前。租農地種年花,又着手研究年桔的品種和方法。
「年桔以四季桔產量最多和大眾化,但它需要人手去扎實,有些生意人不喜歡綁手綁腳。相對來說,龍膽桔比較珍貴,一盆10吋的四季桔三百多元有交易,同樣大小的龍膽桔就要八百多元。」強哥解釋,所以他寧可專注於龍膽桔,要栽種龍膽桔,有特定的方法,動輒用上三年。第一年需要栽種檸檬樹,一年後待它長大,就取龍膽桔的枝做嫁接,待它開花結果又一年,所以有收成是第三年的事。
強哥也不例外,1983年第一次栽種龍膽桔,1985年正待收成時,「豈料就遇上重大挫折。」強哥回憶道。「當年正好碰上厄爾尼諾年,農曆年12月連續下了兩星期雨,桔怕雨水,連續下三天雨就像笑口棗爆開。」當時他種了二三百盆十吋大的,「以當年的技術,每盆可種出五十顆。眼看它們一顆顆爛掉,我沒有灰心,不停去上海街找防水膠紙,但當時最闊的都只得兩咪(英里)。」買回來後,他就冒雨做出雨傘來為龍膽桔擋雨。結果,當其他人的龍膽桔被雨水催殘到每棵只剩三四顆時,他每盆仍有十來個倖存。「很幸運,全數都以正價給掃光。」
自此他在業界漸露頭角,奠定了事業的基礎。或許因此,強哥對龍膽桔投入百分之二百的心血。「第一年出品就給我遇上惡劣的天氣,反而啟發了我,如果要在這行業發展,就要想辦法防範雨水侵害。」經幾努力,他發現原來以色列廠商會製作大型的防水膠布,當中可加入拉力料。他聯想到強韌的米袋,就以此再三與廠商商討,度身訂造。發展至今,再利用水喉通、槽鐵來去固定膠紙。
除了防患未然,平日照料亦無微不至。「作為一個農夫,開工不見太陽,收工時見月亮。」強哥笑說。單是淋水,所用的水,淋水次數和方法亦有講究。「這兒用全天然的大帽山水,大帽山正正有花崗岩石,令水流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得天獨厚。」日常除了澆水灌溉泥土和根部外,在盛夏亦要在晚上為葉面保濕。「因為用了膠膜作雨水棚,晚上的霧氣下不來,日落後就要再向葉子和果實澆水。」原理就跟女士敷sleeping mask一樣。灌溉時,用感覺用眼睛控制水量,「適當時候就要立即收手,所以必須用人手灌溉,以這兒3,000盆桔計,大約花近一小時。」
至於所用的農藥和肥料,因應十多年前出現的紅火蟻事件而作出改變。「五分一的客人都問我,強哥,你這些年桔可以食用嗎?令我反思是否應該作出改變。」自此他用有機肥料,農藥方面盡量用植物農藥。「植物農藥即是可以用於人身上的藥物,我可以在你面前摘一個來吃。」他在家亦醃好龍膽桔,下麥芽糖沖泡來喝。「我以良心做事,不需要欺瞞。」
做好農夫,除了平日作出努力,面對颱風時,更要一夫當關守護龍膽桔。「以颱風山竹為例,在林村這兒形成像鑊形單車場般的旋風。」強哥難忘當年嚴陣以待,為防觸電或給雜物擊倒,半夜穿雨衣、水靴、頭盔不停去巡視。「要搬好年桔,倒地的要迅速扶起,因為一倒地15分鐘內那盆桔就會受細菌感染。」結果他足足走了12小時共四萬步,兩隻腳趾公都脫甲。「以前曾有同行給一些鋅鐵斬中額頭,縫了二十多針。這警惕了我,要對家庭負責任,不要令他們擔心,所以必須做足安全措施,才去拯救我的心血。」
環顧桔場,五萬多呎的地方內,是三千多盆茁壯成長的龍膽桔。這些都是強哥的心血,出身優秀。「要看一棵龍膽桔好不好,有數點要留意。」強哥教路:
1、 有新的枝葉長出,如果本身不強壯,就長不出來。
2、 最好帶青色,代表它年輕力壯,仍未達最成熟的時候,待買回去在室內才漸轉金黃。
3、 葉子呈輕微的弧度,少於10度;如果葉子向上捲起的幅度大,就代表缺水或不健康。
4、 輕力握一下,桔子宜硬實硬手;如果按下去腍巴巴而無回彈,即欠缺生命力。
回顧過去,強哥種桔種出自己一片天,秘訣只得一個,「做甚麼也好,最重要是專注。」強哥看着飽滿的龍膽桔堅定地說。
強記花園
地址:大埔林村麻布尾村村口
電話:9386 5946
營業時間:6am-12mn
採訪:關廣恩 攝影:陳木
#本地農夫 #賀年 #新年 #年桔 #有機
更多土炮好片:
柴灣40年古法叉燒 新桂香燒臘
https://youtu.be/zx_wqdZJEbQ
旺角中式老餅家 鎮店之寶雞仔餅
https://youtu.be/dIxQeKU_ROw
水滾茶靚 港式點心 歎一盅兩件
https://youtu.be/eK8bjW4RIvE
==============================
土炮好片,馬上訂閱YouTube: http://bit.ly/2H7BpYW
==============================
如有各區好人好事、小店情味故事、本地攝影作品、社區有趣大小事等等,歡迎Inbox土炮報料,有機會在專頁上刊登!
街仔雨落不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噓……
天空墨黑,厚雲沒星。手錶上指針是凌晨二時,大部分人已熟睡就寢,街上一片寂靜,黑暗滿佈街角,昏黃街燈,照得人睡意濃濃。
嗞嗞……
機器的轉動聲卻在深水埗福華街,一排關閉的鐵皮小排檔叢後,一間鋪頂上書「坤記士多」四個大字,在鐵閘縫中透出幾扇白光,聲音就從這製糕工場發出,訴說着眾人皆睡我獨醒,明碼實價的起早摸黑,辛勤的一天就從這嗞嗞作響揭開序幕。
「由晚到朝,由早到夜,循環不息,兩三點鐘起身開工磨米,做埋洗埋嘢賣埋,兩更人,收埋鋪夜晚八點幾,年中冇息休㗎!不過唔緊要,慣㗎啦!」半頭白髮的傳永祥一口沙啞地說。
傳永祥是坤記老闆和掌舵人,64歲,對這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勞已司空見慣。還有弟弟傅永康,三個協力的阿哥阿姐夥計,同時在凌晨開工,默默無語。守在四五十度高溫的火爐邊,人人揮汗如雨,各佔各崗位的忙着磨米、抽出抽入竹筲簊、提上提落重甸甸的石頭壓漿,誰也沒注意到這百忙的街外上一絲靜態。
咔嚓……
一手拉開了店面的鐵閘。時為早上七時許,深水埗地鐡站B2出口旁,這不過百呎,80年代士多的舊模樣,汽水、香煙、啤酒、土炮……,老士多的產品。然而主角是陸續放到店門當眼處的各式老糕,白糖糕砵仔糕芝麻糕紅豆糕……琳瑯滿目,吸引途人。連銷售也數十年不變。現時外面的糕都早已包裝好,這裏卻依舊即切即放磅上秤重量,再入小袋給客,這樣的動作常惹客人投訴慢。
「件糕幾重就收幾多,冇呃秤,夠均真!幾廿年都係咁,冇變過,舊時啲人冇投訴㗎!」
隨時代變遷,深水埗生活改變了,舊的事物正在消失,他仍竭力保留這裏的一點一滴。分毫不動,緊握着舊。
「我都後生過,輕佻過,試過變新,錯咗一次,唔可以再錯!」像他的白糖糕,水靈模樣,心眼兒透亮,會有點調皮。他也曾稚氣未脫,違反父旨,背叛自己,陷於迷惘,卻終歸是貼心的。還不忘父訓:「做人做生意要對得住天地良心。」
一度無心之心,使他念茲在茲,謹遵此宗旨,勤懇守着,天荒地老。縱使父已逝,精神卻長存。
父技藝恭謹以待
嗯……
閉目沉思的他,想起父親,思緒如泉湧。他祖籍順德,鄉下作為魚米之鄉,河澤廣佈,水域通達,適於稻米生長。賦予了製作米糕的創造力。選粘米、糖、水這些家常材料製成的白糖糕、砵仔糕等,是稻米變身的傑作。
看來簡單,實際上製作十分繁瑣。父親傳承的技藝,他不怠慢,淘米、浸米、磨粉、壓水、和餡、發酵、灌籠、水蒸,做足八道工序,糕才爽香可口。
滴噠滴噠……
磨米的滴水聲,回應着石頭壓印米漿滴出的米水聲,格外清脆。他將用半新舊的泰國粘米按比例混合,浸泡一晚軟了的米放進磨機,扭動水喉,米粒漸研磨成漿,奶白的水柱細細流進布袋。紮好裝滿米漿的布袋,然後抬塊大石把米漿重重壓着,待水分全部流走,壓成半乾濕的米粉糰。以壓乾的米粉糰上秤,斤両才準確。
「用磨米壓出嘅米漿嚟蒸糕,啲糕有一種膠質,特別煙韌。」他一時忙着調校不同糕點的糖水米漿,這個要加黑芝麻漿,那個要放紅豆……一時又要磨糯米粉,做煎堆、包茶果。磨米機在一邊動,他也像機器一樣,沒有一刻停下來,多磨人!
最不容易是順德獨有的白糖糕,壓成的米粉糰,加入糖水搓勻,擺放到晚上,粉糰不停發酵,晚上變「老種」,又配搭新加了糖的米粉糰去,再發酵到第二日才蒸,往而復來,日日如是。白糖糕好不好吃?還是靠發酵。米與糖水的比例怎樣?發酵時溫度如何?全靠他拌和米漿時,一雙巧手去感應。
將發了酵的米漿倒在竹箕上,拿去蒸。「蒸起咗啦!蒸起咗啦!」隨着他揭開蒸鍋,熱氣上升,夾著帶酒味的甜米香,一股複合香氣撲面而來。剛蒸好的白糖糕白嫩蓬鬆,密密的小氣孔如同蜂巢一般,光滑剔透。嘗一口,軟滑爽口,甜甜的滋味帶着剛出爐的暖意在舌尖化開,口感綿密帶韌勁,微微似米酒的香氣,意想不到的清新吸引。
家傳秘方不易來
呼……
他大力地呼出一口煙圈。這個做糕的家傳秘方,是寶貴的經驗及睿智,都是他的父輩,順德人一代代口耳相傳下來的結晶。最初,也與一口煙有關。
「我老竇叫傅坤信,戰前喺順德嘅茶樓打工學整糕,佢個師傅做嘅白糖糕爽彈細膩,點樣整?佢就教啲唔教啲。不過呢個師傅係食大煙嘅!」
食大煙,即抽鴉片,當年是合法的,很平常,但價格高昂,普通打工的吃幾遍可花掉一個月人工。他父親知師傅有煙癮,出錢請食,期望師傅上足電,會過招教他。這樣的討好非一推即就,師傅一次不教、兩次不教,直到第八次才教少許。之後不斷請食,師傅才像擠牙膏般逐少逐少地教。
「請佢食個大煙,嗰份糧畀晒佢㗎啦!老竇先慢慢學到做糕竅門!」到他父親成功獲知箇中秘訣,幾已傾盡家財,可謂得來不易。和平後,他父親就帶着這秘方,到香港打工。
做米糕養家餬口
依呀﹗依呀﹗
石磨在轉動,轉一圈就依呀一聲,昔時就是用石磨磨米做糕。「我老竇嗰時喺香港嘅油器白粥大牌檔做糕,用石磨磨米,憑學番嚟嘅秘方整出好食嘅糕,其他師傅都冇佢整得咁好,啲客咪叫我老竇不如自己出嚟做生意!」
1965年,他家住唐九樓,在十樓的天台自立做糕,山寨原始,做批發生意。「點知攞貨買嗰啲商戶客,好生意就嚟攞,唔好生意就唔攞,落雨唔嚟攞又唔找數,啲糕剩喺度唔通倒咗佢,我阿媽咪拎出街賣囉!」山不轉路轉,他母親挑起擔挑,秤兩隻竹籮,糕點放在籮上,到福華街、北河街沿街擺賣。那時小小的傅永祥,已跟着媽媽一起上街。
「老竇真係好勤力,佢一個人,用手磨米、石頭壓水、米漿溝糖水、發酵、入爐蒸,嗰時仲用燒柴,乜都一腳踢!」父親就靠這糕養活一家九口,逐漸做到有生意,坤記的雛形就是這樣形成。
窮人孩子早當家
鈴鈴鈴鈴……
鬧鐘響起,早上六點,傳永祥兒時最痛恨這聲音,他不情不願的起床來。「起身幫老竇開檔,之後七點幾返學,到下晝三四點放學返嚟,又磨米、搓糕,整呢樣整嗰樣,到夜晚九點,先去做功課……」
對一個小孩,體力及精神都往做糕去,上學沒精神,成績也越來越差。「整整下無心機讀書,升唔到班,咪冇讀,一路跟住老竇去做糕。」中二就輟學,這遺憾一度令他無法釋懷。
「人哋放學就去玩去踢波,禮拜六禮拜日去露營、去旅行。我禮拜六禮拜日都要開工,好辛苦架!做糕有咩樂趣?」他很矛盾,對做糕,嘴裏說着嫌棄,實則卻又留有美好回憶。「當年冇咁多電子產品,我細個陪老竇開檔有得食,又同其他檔口嘅細路玩,賣出啲糕,老竇賞我零用錢,幾開心㗎!」多年後憶起與父親一起賣糕的時光,苦中有樂,很寶貴,他特別珍惜!
他與父母漸漸做到生意,從街頭做上排檔,他的工資也多了。「嗰時未識諗,冇儲低!啲錢淨係愛嚟行街睇戲食飯,唔夠咪問阿爸攞囉!」
人迹渺意興闌珊
轟隆轟隆……
地鐵行走聲音劃破寧靜的深水埗,時為79年起地鐵。坤記被迫搬到南昌街的大牌檔。「因為唔就腳,完全冇生意,做糕生意差,搵唔到錢。」同期麥當勞又進軍香港,市民多了選擇,坤記漸被擠到邊緣去。生意不佳,令傅永祥更加意興闌珊。
「我都要支人工,飲茶食飯都要錢。做糕冇前景,都諗轉吓行啦!由細對住呢行咁耐真係厭㗎,邊至想做?當然唔想做!」常言做那行,厭那行。他放下了做糕,離開父母和弟弟。當時他考到的士牌,就去揸的士搵食。
當了的士司機,他才發現爭食的士愈來愈多。「的士多,分薄咗,難搵食,我覺得揸的士已經唔合時宜。」他只好回家再做糕去。
人心之花散落時
哎呀﹗
這痛楚的嘶喊,如被一拳激中喚醒做糕的初心。他離去而再回來,父親沒有責怪,但最終也要靠父母,他感覺像欠了一個情。這時父親年事已高,還交付給他打理。他有感傳統磨米、壓漿、發酵,花工夫又費時,生產能力低。適逢工場拆樓,沒地方磨米,他打出如意算盤來。「新時代講求快,可以用現成嘅粘米粉,節省咗磨米艱辛嘅過程,慳番唔少成本。」
有不待風吹而自行散落者,人心之花是也。人心搖蕩、人性明暗,有跡可循卻難以理解。他騙得了自己,卻瞞不到客人,有些熟客吃過,覺得不是死實實,便是散收收,味道不同了。當他面前,把糕丟進垃圾桶,這恍如大力地摑了他一記耳光﹗「我好唔開心!」
客人騙不了,一個個離去,不單虧本,父親打下來的江山招牌也搖搖欲墜。他痛過,才領會,才醒覺。「老竇曾經同我講,做生意最緊要老實,對得住啲客,如果啲嘢唔得賣畀人,等於呃人。」
痛定思痛,自此,他堅持用傳統方法,磨米蒸糕,慢慢把客挽回來。
兵戎相見終告捷
傾哐!傾哐……
電視機傳來武俠劇的刀劍聲,短兵相接,仿如與同行舞刀弄劍的惡鬥……八十年代,大牌檔人稀少,父母接受他的提議,到較多人流的福華街租鋪,他可以邊看着電視邊賣糕。
如今他不辭勞苦,店仍維持磨米做糕,果然吸客,生意滔滔。那時深水埗有不少經營糕點的行家,見其客人川流不息,不免見獵心喜。某行家到來請教,叫他傳授做糕訣竅。「老竇當年都千辛萬苦先學識,而家問一問就要教你,有冇咁便宜嘅事?況且你又喺深水埗做糕,教咗你,咪搶自己嘅生意?傻㗎!」
他拒絕了,於是行家心生一計,急遽地將其租鋪買下。「佢買咗間舖,繼續租畀我哋,遲遲唔收,等我做旺咗佢先至要返,到時接收晒我啲客,賣佢嘅糕。」
他被擺了一道,但對方有鋪佔了優勢。他覺得租鋪不是長遠計,立意要父親買鋪。機緣下他們買到隔鄰的店,即現址的角落鋪,於是搬到鄰店繼續賣糕。行家業主收回原店,賣同樣的糕品,兩家並列打對台。「大家爭,佢鬥平,佢賣五蚊三件,我一件三個半。啲客嚟買,話我貴,但一樣幫襯,因為我嘅糕好食過佢。」
對家乏人光顧,大拍烏蠅,結果結了業。「以前一直覺得老竇嘅手藝好平常,而家我知道係寶。」他深深感到做糕秘方的強悍和魅惑力,亦全憑這贏了漂亮一仗。
仍不敢須臾或忘
啪啪啪啪……
掌聲響起,在百般磨難過後﹗97年金融風暴後生意轉淡,他想到增加產品提升銷售。「試過加整老婆餅、合桃酥,同芝麻糕、紅豆糕、馬蹄糕。啲客都係鍾意食用磨米做嘅糕,麵粉做嘅老婆餅冇得留低,磨米嘅紅豆糕同芝麻糕都賣得,就繼續賣到而家。」
他將芝麻磨粉混合米漿倒進盤內,先蒸熟第一層,然後第二層、第三層,如此類推,蒸到第九層,做出芝麻糕。入口綿細軟滑,慢慢化開,不甜膩,飄散出芝麻香氣,細嚼還能感覺到點點的黑芝麻末,滿嘴生香。內裏沿用父親的磨米米漿,糕身特別柔韌有米香。
03年,《飲食男女》報道坤記,指明香港製造。「由嗰時開始旺,生意幾倍咁升。到15年攞米芝蓮推介,多咗好多外國遊客慕名嚟幫襯。」
店子紅了,親友都建議他擴大工場、增加產量。「要快就要機器生產,就冇咗手做嘅味道。」用手做糕,時間有所局限,快不得,產量不多,如白糖糕一天最多二十多底,砵仔糕一天只一千幾百碗。他斷然回絕。
「唔會大量生產!我一定唔會再犯錯!」他絕不容犯下些許錯,縱使別人不追究,自己卻不敢須臾或忘。堅持遵循父法,不粗製濫造。09年父親因年邁身故。「我會盡自己能力細心做糕。咁樣做係為咗品質,亦係為咗啲客。更大嘅意義,係為咗阿爸。」他回憶中的父親,為人正直,扛起家庭和事業,勤懇堅忍,從未埋怨過辛苦。做人忠誠,對客童叟無欺,因而儲落大批熟客。
入夜,他開啟門口射燈,照着坤記的招牌,淡淡的糕香,歷五十年而不散,讓人念念不忘,有燈就有人,延續父親的精神。
撰文:孟惠良
攝影:關永浩
坤記糕品專家
地址:深水埗福華街115-117號北河商場地下十號鋪
電話:2360 0328
營業時間:7:30am-8pm
詳情: http://bit.ly/2QLfzLk
街仔雨落不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魚蛋,將廉價魚剝皮拆骨打肉,化腐朽為神奇。王老太,王林記魚蛋粉靈魂人物,粗壯爽朗;年輕時是個美人胚子,困頓苦學至中三,在六十年代殊不簡單。
「我有個老師說,人的遭遇講你出生的環境。龍生蛇竇,你就當蛇,蛇一樣的遭遇;鳳生雞巢,你最叻也在雞群,飛不到哪裏。」68歲的她,從沒飛出筲箕灣,和魚蛋糾結大半生:小時在魚蛋檔劏魚;24歲嫁予魚蛋佬,做魚蛋軋斷三指;後來魚蛋佬變醉酒佬,工場與店,她苦苦獨撐……橫逆不息,她一一用狠勁對擊。鳳,終究不是雞;就像草根魚蛋,也蛻變為代表香港的美食。
王林記在筲箕灣東大街的盡頭,平日店外沒人龍,但由六七點早市直下,幾近座無虛席。不獨賣魚蛋粉麵,還有濃郁豬手清腸腩白飯多士;來的不是漁民街坊,就是白領熟客。王老太說,兒子阿傑認為貼名人相太老套,所以常來的發哥周潤發、方中信等全沒合照。
不過,眼前的王老太實實在在是一本魚蛋秘笈。是日清晨七點,跟她接收香港仔買手運來的漁獲。卸魚時,她已知魚新鮮不新鮮:「你看,䱛魚眼仔精精靈靈,好新鮮;倒下來那一下是雪味而非腥味,不新鮮才有腥味。」王老太中氣十足,聲大自信。
這天收了䱛魚、黑門鱔和鰽白。「竹籤(魚)我們也照打,因為現在魚很缺乏。今天有,明天不知有沒有。」她見過內地兩三層高「鐵拖」漁船,「戰艦一樣大,有先進雷達,一掃(海裏魚)就捕光了。」十多年前她發覺漁獲漸少,已置雪房,「魚多我就買多些,先冰封它,無魚了就要拉出來用。」
魚要有魚味
「做魚蛋,魚一定要新鮮。」王老太常掛嘴邊。「魚唔靚,你怎樣雪都無用,但新鮮的魚雪了,牠會有幾成靚存在。」在缺魚如休漁期,她預先冰封「撚手貨」,打魚蛋時再混合艇家釣回來的鮮魚。
今天,很多行家採用供應穩定、由越南菲律賓入口的大黃鱔,「那種大黃鱔,肉很白淨,但無味,你要放味道下去。」王老太鍾情中國海域的黑門鱔,「這種鱔魚肉鮮甜,我們潮州人很喜歡用來煲粥,放鹽和少少冬菜,那煲粥就好正喇!」如此鮮味用來打魚蛋,就不需要放太多調味料了。坊間魚蛋有些死實實,有些爽如蒟蒻,她形容「鬆化」才是正宗潮州魚蛋。人家多少會混些澱粉,她卻堅持全用魚肉不下粉,「我們喜歡幾種魚混合,譬如九棍、黑門鱔、大䱛細䱛,纖維不同;愈多種魚,俗稱的明膠就愈強。」至於魚肉混入多少水分和鹽、浸魚蛋怎樣調節水溫以致一粒魚蛋內外爽彈又鬆軟,全要歲月磨練。王老太的叔仔王炎興打了魚蛋50年,就在王林記擔大旗。
鳳生雞巢
不同魚種的纖維、黏性、魚味濃淡……王老太了然於胸,畢竟做魚蛋超過40 年,可是這並非她原來想走的路。她本名劉蘇女,祖籍潮州,在筲箕灣東大街出世,童年喪父,母親再嫁,弟妹眾多,小時候就很窮。「我們去魚蛋檔幫人免費劏魚,人家就送些魚頭魚春給我們作米糧。魚春當飯魚頭做餸,不飽,只是滯。」她想起也打嗝。
因為母親不識字,常被人欺負;蘇女誓要讀書,靠賣爛銅爛鐵讀上小學。她樣子像混血兒般玲瓏標致,成績也好,是校內的風頭躉;順利考上中學,卻交不出學費,加上家人溫飽排首位,只有去工廠打工,但仍爭取返金文泰夜校,努力讀至中三才再沒有精神兼顧下去。
「知識改變命運」終成泡影。就在失落的14歲,芳心許了同鄉小子王炎林,「我們青梅竹馬,也是初戀,雙眼盲咗!」王老太回到少女時,笑眯眯。24歲那年,患癌的母親病危,為了沖喜,二人半夜拜了王家祖先草草完婚,「媽媽心事了卻,我結婚那天她就走了。好淒涼!」
本來,丈夫在北大酒家做燒臘,沒多久轉跟他大哥學打魚蛋。「我好怕做魚蛋,因為我小時拿着石春揼魚,揼到手指全彎了。」當時她沒選擇:「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隻馬騮通山走。老公做魚蛋,你就跟他做魚蛋。」
1979年,兩口子在山邊台(筲箕灣天后廟後山)母親遺下的山頂小木屋開設工場,做魚蛋批發。她日做最少18小時,每天吃11碗飯但體重才90多磅。「那時夜晚12點才吃晚飯,男人睡了,我還要洗衫洗尿片洗碗,兩點才睡。朝早四點五點就要起床,魚蛋我一個人浸,一個人切,一個人炸……到老公起床時,我第一批貨已經要出了。」28歲那年,因為睡眠不足,「絞魚肉,一插,插了入去,沒了一截。」她輕描淡寫,摩娑着左手三隻手指:食指和無名指指頭被削平,中指斷了半隻;今天已不當一回事。
牛的反抗
日積的勞累褪盡鉛華,88年蘇女腰痛至無法再推貨上下山,於是和丈夫商量買了東大街現鋪,前面擺十幾個座位賣魚蛋粉麵,後面做工場。兩口子從零開始,胼手胝足捱到有樓有鋪頭,她一直等待上律師樓和丈夫簽契聯名做業主,可是丈夫早已靜靜寫了自己的名字。
「為何我沒有?」有天她忍不住問。「有甚麼呀?你似甚麼呀?你似一隻牛罷了!牛耕田馬食穀。你有腦嗎?你無腦。」王老太憶述丈夫的回應,依然動氣。「就被他一句驚醒夢中人,原來我是一個無腦的女人。」抹乾眼淚,她明白不需再為這男人仆心仆命。
蘇女大解放,即刻重拾舊夢——返夜學,去英國文化協會讀Free Talk,又去劉家傑那裏學英語。家婆是個守舊潮州人,重男輕女,「我生了三個女,她已不喜歡;我讀書更加不得了。她說,你讀這麼多書為何?你想控制我王家呀!」丈夫以前打魚蛋,因魚肉要加冰,冬天尤其寒苦,習慣飲烈酒如瀘州大麯、拔蘭地禦寒。那時已上酒癮,功夫盡喪,也不忘揶揄她:「你學這麼多英文幹甚麼?東大街有幾多個鬼佬跟你說話呀?」
41歲的蘇女做到七勞八傷,於是向丈夫「辭工」。她一離開工場,丈夫無法做下去,唯有將工場和訂戶一起讓給五弟炎興。蘇女不參與批發,只負責店鋪樓面,丈夫自此再沒給她家用。「家婆教他不要過錢給我,怕我『走佬』。實在,我不捨得四個子女,不容易放棄這個家。」她於是跟丈夫「講數」:「得!你不用給我錢,但你供仔女讀書、出國留學。」丈夫對子和女總算公平,後來讓大女和孻仔放洋讀飽書。
貓狗也溫飽
2002年,王老太跟叔仔商量將王林記現鋪全做門市,在對面街另置工場。其時丈夫終日醉昏昏,店務早由她一手打理。至於4年前開大坑分店、今年9月開柴灣分店都是兒子接棒的後話,丈夫無從見證,因為7年前他「被酒浸死了」。
王老太自小命途多舛,心有千千結。45歲到志蓮淨苑學了4年佛學,種下因緣,慢慢放下從前怨恨。「兒女眼前冤,夫妻渡客船。到底是我太強,還是他太自卑?難說。對我老公恨與不恨都算數喇!總之我日日都有三枝香插給他。」她哈哈大笑。
現在,她在王林記已是半退休,主要任務是買魚收魚,9點吃過魚蛋早餐做了QC,便去筲箕灣避風塘游泳兼餵野貓野狗,風雨不改。三道防波堤不接陸地,十足孤島,上面卻有很多水上人棄養的貓狗;王老太見牠們無水又無食物,於心不忍。王林記每日都用老雞熬高湯,她就挑骨留肉,混入魚腩或牛腩碎作貓糧或狗糧。
「我餵了30年了。我們這一代,小時最緊要有溫飽。」她笑言,小時侯信基督教和天主教,因為前者派奶粉,後者派米,餓肚皮話事。因為自己困難過,幾十年來她買魚日日清數,不需買手墊支;教子女做生意,不可騙人也不可欠夥計錢。
「人又好,貓又好,狗又好,最緊要有溫飽暖著。」她慣租的小機船駛向石壆,高呼一聲:「貓!」十幾隻肥貓即從四面八方的石罅跑出來,翹首朝她喵喵叫;其他堤上的黃狗、黑狗,未待叫喚,老遠看見她,已不停搖着尾巴蹦蹦跳。
撰文:韓潔瑤
攝影:梁偉德
王林記魚蛋粉
地址:筲箕灣東大街10號東寶大廈地下A號鋪
電話:2886 006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6:30am-8:00pm
詳情: http://bit.ly/2R7wbwZ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