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一張張日常生活的照片
當作寫日記是件很棒的事 🤳
覺得每一個時刻都很值得被記錄下來#也習慣把每張照片依照時間地點分類好
除了記錄日常我最喜歡的主題應該都是街頭攝影,日前在Instagram動態問街頭攝影需什麼很重要‼️
「故事、色調、構圖跟耐心」
👨🚀當然有一點是不管手上工具是什麼,當你想捕捉眼前的畫面,你應該善用你手上器材的功能或是焦段來捕捉,而不是想你沒有什麼,這個拍攝思路很重要。
-
四個都是完成一張照片的其中一個因素
不過耐心真的是我認為在街頭攝影一個很重要的條件。
老實說不光是街頭攝影,在記錄日常的時候也是,當你對生活有熱情,也喜歡拍攝照片,就不知覺得會很有耐心的紀錄每一個畫面。不過這都需要時間去練習。
-
近年手機是大眾最常使用的拍攝工具,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相機速度流暢跟質感,使用光斑人像在拍攝跟錄影都能輕易地製造出後面色彩的散景!能製造出一些很有趣的畫面!
#OPPOReno6系列
#每一種情緒都值得被記錄
街頭日記 重要 主題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場會議】
6個男孩,有大有小,大的可能是12歲左右,小的說不定才6、7歲,正圍成一圈聚在一起,看來煞有其事的認真模樣,是否讓你也忍不住好奇他們到底在商量什麼事?
左邊個子最高,戴黑帽穿黑衣的〝大哥〞身上背著書包,手裡不曉得拿著什麼東西,吸引了其他人注意。唯一正臉面對我們的男孩,臉上紅噗噗的,身披藍色工作服(smock),嘴裡咬著棉線,面色〝凝重〞望向大哥。藍袍男孩對面,完全背對我們的〝小弟〞,雙手放在背後,注意一下,他也穿著黑色工作服。
這類工作服具備減少服裝耗損的重要功能,畢竟在那個年代,製作或購買衣服都不如現在方便,勤儉持家的媽媽們常會讓孩子套上工作服,保護衣料、延長使用壽命。舊時某些歐洲國家的學校甚至會將工作服當成校服的一種,例如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期,藍色工作服就是法國男孩上學常見的穿著,一直到二戰結束之後才逐漸式微。
要是仔細看的話,會發現藍袍男孩一旁僅捱著另一位男孩,他也穿著藍色工作服,最右邊那位男孩的黑色工作服連袖子都掉了。然後,左右各看到側臉的兩位,眼神也都盯著大哥手裡的不知名物體。
因為工作服這個線索,我們大概可以判斷這群男孩應該只是小學生,所以才會穿著工作服上學。
--------------
從男孩們破舊的衣鞋、一旁頗為殘敗的木板柵欄、柵欄上已經毀損的海報,以及隨意畫上幾筆的塗鴉,都可以知道這應該是19世紀末巴黎藍領階級的生活區域。
然而幸虧因為曾經兩度任職法國總理的政治家茹費理(Jules François Camille Ferry,1832-1893)提倡,使得國會於1881至1882年通過「費里法」(Lois Jules Ferry),實行強制性免費義務教育,讓15歲以下男、女童皆可入學接受教育,因此也才讓這群男孩有機會穿著工作服上學去。
透過基礎教育,或許這群勞工的孩子還會有翻身的可能。
--------------
這整個畫面很有戲的畫作,其實名稱也很好玩:《一場會議》(A Meeting,1884)。
明明是乳臭味乾小P孩,卻正經八百聚成一攏,該不會正在討論等著被大人揍的某個偉大計畫?然後柵欄邊還有個女孩剛剛經過,她又聽見了什麼?要往哪裡去?
如此可愛又似曾相識的情節,是不是會勾起你的好奇、童心或是回憶?
--------------
出身俄羅斯貴族的女畫家-瑪麗・巴什基爾采夫(Marie Bashkirtseff,1860-1884)在1884年畫下了《一場會議》。
在那個美術學院拒絕女子入學的保守年代,貴族後裔的身分和環境,使得瑪麗有機會追逐夢想,良好的家庭背景和教養從她精通法文、俄文、英文和義大利文便可知。只是早年瑪麗原本立志要當聲樂家,卻不幸因為被醫生誤診的烏龍事件,導致從此失聲,再也無法高歌,於是她便將目標轉向繪畫創作。
瑪麗來到巴黎之後,1877年進入私立的朱利安學院(Académie Julian)接受繪畫訓練。朱利安學院為當時有志投身藝術志業的女性,或者尚無法進入美術學院的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殿堂。拋去貴族千金的嬌養和架子,為了畫畫,瑪麗每天都長時間待在學院裡拼命練習,就為了增進技藝,而她的努力也有所收穫,陸續創作出得到官方沙龍認可的精彩作品。
--------------
《一場會議》完成之後,便獲准進入巴黎沙龍展,同時獲得大眾和媒體一致好評。瑪麗運用精細的色彩、出色的描繪以及精準微妙的表情捕捉,表現出她周遭的巴黎生活和街頭百態,那是19世紀末的布爾喬亞階層試圖以超然眼光所觀察的庶民樣貌。
穩穩扣住時下最流行的當代生活主題,《一場會議》既能展現瑪麗的技法能耐,也創造了欣賞的趣味,難怪得到愛戴。同時,也能觀察到官方沙龍嚴格的古典標準已經逐漸鬆動,畢竟以往此類風俗畫地位並不如宗教、神話或是歷史主題啊~
對一位年僅24歲的女畫家來說,獲得如此肯定應該很開心吧?可惜不然。
好評歸好評,由於並未獲頒獎章,使得瑪麗感到非常忿忿不平。她在日記中寫下自己失望和憤怒的心情,例如覺得自己的才華被羞辱,還有啊,更氣人的是,明明表現很差的作品卻拿了獎…等等的。氣成這樣只差沒丟筆翻桌了吧。
--------------
瑪麗小姐為什麼如此氣憤?
原因當然包含(自己覺得)能力沒有受到應有的賞識,另外可能也是因為知道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此時的瑪麗重病纏身,已經明顯感受到生命一點一滴流逝,然而藝術志業仍未酬,還有太多事情想要完成卻再也無能為力,一旦離世,很可能就此被遺忘…此刻的她,該有多麼無力、無助又折磨?
逐步面對死亡的恐懼,讓這個24歲的女孩對《一場會議》在巴黎沙龍的表現感到極度挫折,始終無法釋懷。
沙龍展後5個月,瑪麗因為當時還是不治之症的肺結核,永遠告別這個世界。
--------------
紅顏薄命總讓人唏噓,何況是位才華洋溢的可愛女子。瑪麗逝後,留下了作畫7年來的成果,包含230件作品,主要為油畫和素描。另外還有從青春期開始以法文書寫的日記,記敘了她的情感、生活與藝術創作等生活大小事,包含她的自戀情結。
在整理和刪除一些不利於家族名譽的內容之後,像是瑪莉詳細描述讓她感到自豪的身體部位:手臂、胸型等當時被禁止在公共場所展示的部分,悲痛欲絕的瑪麗母親於1887年為女兒出版了日記《瑪麗・巴什基爾采夫:年輕藝術家的日記 1880-1884》(Marie Bashkirtseff:The Journal of a Young Artist 1860–1884)。這是法國史上第二本付印的女性日記,出自一位早慧傑出的藝術家之手,當然會引起廣大注意。
瑪麗的日記1890年被翻譯成英文出版後,更迅速引起轟動,尤其在英國大受歡迎,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一本暢銷書。然而這些肯定若是在她生前便來到多好啊…
--------------
終其一生,這位來自烏克蘭的年輕女畫家都用盡全力,試圖突破傳統性別的枷鎖,為了興趣和志向而拚搏;儘管拖著被結核桿菌侵襲的孱弱身軀,依舊鬥志高昂,持續創作。
要是她再晚出生幾十年,等到卡介苗問世之後躲過這場白色瘟疫,相信她讓我們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絕對不只有《一場會議》和其他遺作。
最後,你覺得這群P孩的〝會議內容〞究竟是什麼?
#P孩人生也有大事
#女畫家真不容易
#紅顏薄命好唏噓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街頭日記 重要 主題 在 職涯成長駭客-Cryst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斜槓時代高效閱讀法】
-斜槓必備動態自學系統四模組
#100天主題式閱讀分享
#個人成長類
016/100
▍Why:如何建立自己的高效學習系統?
這樣的斜槓時代,從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呆帳率提升不少,而所謂的呆帳率,就是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已經飛快的落伍...其實我在大學就有這樣的感覺,而最近又跟室友去夜間部聽課,想不到我大學畢業已五年,老師教授的內容居然一樣,而且沒有幫學生做生活場景上的連結,而這五年世界變了很多,這樣的知識堪用嗎?對於學生來說,只是雜訊吧!
依賴學校教學不如自學吧!許多能力都是在職場中學習或自我學習的,於是我想建立一個能夠自動化學習的系統,比被動的接受知識更有意義。
▍How:有效自學由四個模組組成
1⃣戰略:擬定自己的學習戰略
出發要有個方向,你的學習要有戰略,什麼意思呢?世上的知識太多你很難全部都學,決定方向前,可以先盤點自身的強項,思索未來想要發展的方向,找出適合發展的戰略。
例如作者的學習戰略是-「在人文學科與經營管理學的交叉點工作」
所以他將哲學、美學、歷史、社會科學、心理學等人文學科的見識,
與經營管理學的見識組合在一起,碰撞出與他人有差異化的啟發或洞察。
而值得注意的是,戰略只要有個大略方向即可,有些重要的概念是偶然得到啟發的,我們得留些空白作為緩衝,迎接那些「啊哈!」時刻。
2⃣輸入:把大範圍資訊來源用五感進行知識生產
擬定戰略,相當於把天線校準並打開準備大量輸入,而我們輸入的範圍不限於書籍,演講、談話、課程、街頭廣告創意、雜誌封面等都是輸入的來源。
而作者認為,透過自己眼睛與感官所得到的輸入,會是屬於自己的東西,跟別人相比就容易產生差異化,不過若是能夠將資訊高度抽象化並產生獨特洞察者,也就不必免強自己一定要取得第一手洞察。
3⃣抽象化、構造化:資訊變知識的關鍵是將資訊賦予意義
吸收到的資訊要經過「抽象化」和「系統化」才能轉換成屬於自己的知識,否則只是資訊而已。
而什麼是「抽象化」呢?簡單的來說就是把一個複雜的現象或概念,萃取出一個簡單的概念或假設,找出啟發或洞察;抽象化後的知識可以把相似的知識綁在一起,這稱之為構造化。
4⃣儲存:創造有效率的知識提取系統
腦袋是用來思考的,整理過的知識可以放在一個隨時可以抽取出來的檔案系統中。
這個部分就是要善用數位資訊系統,不管是notion、evernote、雲端硬碟等,只要能夠用搜尋功能取出需要的紀錄就行。
▍What:建立屬於自己的動態自學暨知識管理系統
這個時代建立屬於自己自學系統和知識管理系統變得很重要,這將是我們能比職場工作幾十年前輩勝出的關鍵。
過去我曾參與一個計畫,兩年財務自由計畫,主理人認為年輕人如何達到這件事情,必須透過站在巨人肩膀解讀、以及大量閱讀,去彌補場景經驗不足的狀況,當然還有一套管用的日記記錄系統,因為每天五感所接收的訊息,都有機會成為派上用場的知識,我從這個計畫維持日記習慣到今年已五年,雖然退出計畫已久,但當時的所養成的習慣真的幫助我許多。
而目前好用的數位工具越來越多,我會持續優化自己的自學知識管理系統,並也運用這本書所提出的動態自學模組,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學習戰略、輸入過程等甚至是紀錄系統,持續提升自己。
一起建立屬於自己的動態自學暨知識管理系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