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紐約雙子星大樓遇襲。不到一個月,時任總統喬治.布希(George W. Bush)揮軍阿富汗展開報復行動。由恐怖組織塔利班(又譯為神學士)建立的「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在同年11月瓦解,僅維持五年國祚。但這場戰爭卻並未結束,因為塔利班勢力依然揮之不去,這場阿富汗戰爭,整整維持20年。
.
現任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於上月宣布,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將在8月31日結束,留下的是四面楚歌的親美阿富汗人。美國不願繼續深陷戰爭泥沼,選擇離開等於拱手將政權讓回塔利班,令人想到1975年美國從南越撤退的情景。許多人無法理解為何美國選擇撤離,就像《戰爭機器 War Machine》(2017)問世時,也沒有人搞懂這部片究竟想表達什麼。
.
《戰爭機器》改編自記者麥可.海斯廷斯(Michael Hastings)於2012年出版的著作The Operators,原作內容是海斯廷斯對駐阿富汗國際維和部隊司令史丹利.麥克克里斯托(Stanley McChrystal)上將的觀察,不過他在滿任期一年後便倉皇離任。電影基於事實改編,只是將主角改名為「葛倫.麥馬洪」(Glen McMahon),由影星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出演,他同時也身兼本片監製。
.
作品透過Netflix(網飛)上映之後,歐美影評紛紛予以惡評。《衛報》(The Guardian)影評人彼得.布萊蕭(Peter Bradshaw)指出,「這部電影描繪的英雄無法贏得觀眾的尊重,布萊德.彼特古怪詮釋讓你不確定這是對角色的讚美抑或諷刺」。《綜藝》(Variety)影評人彼得.德布魯(Peter Debruge)更狠,他開宗明義地說:「每個人的笑點都不同,但很難想像有人會被《戰爭機器》逗樂,這是一部計算錯誤的諷刺電影。」
.
《戰爭機器》會遭到這些負面批評的理由不難理解,因為觀者始終難以抓住這部電影的具體調性。若說它是諷刺類型的喜劇,卻沒有夠多的笑點足以支撐,情節也不夠荒謬,但也不像一部正經的歷史劇。眾人最大的疑慮之一,莫過於布萊德.彼特的表演,他的詮釋確實看起來不太具可信度,像是慵懶地裝腔作勢,與其說是成為角色,更像是一種假扮式的戲仿。
.
不過,澳洲導演大衛.米奇歐(David Michôd)或許不是拿捏失當,而是刻意為之⋯⋯(詳全文請點下列連結)
.
本文重點:
●「葛倫.麥馬洪」上將是現代麥克.阿瑟?
●《戰爭機器》對美國戰爭電影的顛覆?
●歐巴馬在片中不是以正面形象示人?
●從2021年的局勢來回頭觀賞,似乎更能看清《戰爭機器》的內涵?
.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54/5644142
撲朔迷離的《戰爭機器》:美國與阿富汗的現實矛盾顯影
鳴人堂 #戰爭機器
「衛報可信度」的推薦目錄:
衛報可信度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世界知道「監警會」淪為「藍警會」】
若論國際社會對港取態,一般而言,國會議員不受制於行政機關的國家外交政策,當然會較易採取鷹派強硬態度,旗幟鮮明支持香港抗爭。
相反,行政機關始終會處處受限,記得駐華盛頓的敖卓軒 (Jeffrey Ngo)曾說過,一個國會議員的取態定調,頂多可能會經過十個幕僚和團隊交流協作,但國務院的任何聲明,很多時候也有好幾十人,以致幾個部門,更不用說在科層架構實情較低的海外領事館,就會更為小心慎重,否則一個微小失誤,導致首都官員致電詢問就不了。
這便說明了,為何爭取國際社會支持,往往在該國首都的國會議員們,甚至行政機關官員取態,往往會比起駐港領事館的技術官僚們,更為進取,或對中共強硬。(題外話,所以部份國家的駐港領事,一向如要跟民主派聯絡,也是頂多跟議員交流,跟眾志之類的民間組織還是會保持距離)
所以,實不相瞞,過去大半年來,也有為數不少取態較為保守,對警暴問題覺得不痛不癢的技術官僚和領事,常會問我和羅冠聰 Nathan Law:「有獨立調查當然最好,但為何不能取信於監警會?」……當然,要解釋國際專家也因監警會缺乏獨立調查和傳召權而退出,以及引述數據說明監警會如同無牙老虎,還是可以嘗試的;但現實是官僚還是會對監警會採取觀望,並說甚麼「如果能夠從現存政府已答允的制度解決,就當然最好啦,我們國家也不樂見暴力和衝突」
無論如何,如今報告見街,連不少國際傳媒也認為可靠性存疑,也是時候繼續讓國際社會明白,對港府現行管治思維,真的不能容下丁點良好意願,當「監警會」已淪為「藍警會」,就是時候和盤托出,讓世界知道殘酷真相,支持香港抗爭,絕不是那麼簡單,因對民主普選實踐的堅持,更是說明不論本地社會還是國際間,也不能對現行香港體制抱有任何期望,「藍警會」就是最有力的例證。
-------------------------------
《Reuters》路透社:去年12月,由於對其獨立性的懷疑,五名外國專家退出了監警會諮詢職位。
https://cutt.ly/hyW0dWF
《The Washington Post》華盛頓郵報:辭職唔做監警會報告嘅國際專家Clifford Stott提到無論邊個角度睇,問題唔一定係警察做錯,重點係佢地做乜都錯。
https://wapo.st/2WYGbNc
《TIME》時代:報告還一再指責抗議者煽動警察的反應,幾乎似乎暗示了示威者也是一個有組織的實體,具有使用致命武力維護法律的權力。
https://bit.ly/2LtlfbM
《The Telegrpah》英國每日電訊報:週五,一份期待已久的監督報告調查了針對香港警察的投訴,這大大加劇了官員們在去年動蕩的民主抗議中使用武力的結論,並得出結論說,中國統治的這座城市似乎正陷入“恐怖主義時代”。
https://bit.ly/3bI1ckF
《The Guardian》英國衛報:睇黎呢份監警會報告,就等如香港宣告要定立一套設計咗嘅「新真相」。
https://bit.ly/2LxSIBL
《BBC》英國廣播:監警會沒有解決騷亂數月期間針對個別官員的不當行為的指控,在此期間逮捕了8,000多名抗議者。
https://bbc.in/3fStsUG
《DW News》德國之聲:報告有合法性問題…林鄭月娥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稱該報告“客觀”和“基於事實”……然而,報告發布之前,專家們對該報告的中立性仍持懷疑態度。
https://bit.ly/2zHdkoF
《AL Jazeera》亞拉伯半島:報告可信度存疑:監警會指該報告並未調查針對個別警官的不當行為。去年12月,五名外國專家組成的小組因“獨立調查能力”存有疑問,從顧問角色中辭職,從而使調查的信譽受到打擊。
https://bit.ly/2LynOsY
《France 24》法新社:在周五下午,在充滿暴力抗議圖片的背景前,加上口號“關於香港的真相”,林說,報告稱該報告“全面,客觀,以事實為依據並且權重很高”。
https://bit.ly/3fSQ4Vm
————————
🎥 http://www.youtube.com/香港眾志Demosisto
📷 http://instagram.com/joshua1013
📱 http://t.me/DemosistoOfficial
💰 http://demosisto.hk/donation
🏃🏻♂️ http://demosisto.hk/joinus
————
不屈火苗 存亡號召 Ballot, or Bullet
#黃之鋒・#梁凱晴
衛報可信度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好書分享:奇幻科幻小說《大滅絕首部曲:感染》】
「一場逃無可逃、攸關世界存亡的生死之戰,沒有人能是局外人!」
(拿大聲公)請問你現在有輕微的打噴嚏、咳嗽、流鼻水、發燒、額頭冒汗嗎?如有上述症狀,請掀起上衣,對著鏡子仔細觀察,腹部或胸部有無密密麻麻的紅疹(昨天晚上被種草莓不算啦!!)(摔大聲公)?
若上述病情一一齊備,恭喜您中大獎了!這可能是波及全球四十六億人的「曼德拉病毒」前兆症狀,疫情出現第十天,全人類即有一百萬人死亡,驚人的傳染速度和致死率遠超過十四世紀肆虐歐洲的黑死病,和1918年帶走五千萬條無辜生命的西班牙流感。
為了保護您和家人親友之健康,所有交通運輸港口均已封閉,路面禁止私人車輛通行,各地電話與網路皆受到管理和封鎖。家中有曼德拉病毒症狀的患者及其家屬,請在防疫人員協助下,依序登上各社區和公寓門口的大巴,染病、年長和體弱者會經層層篩選。請大家於這段期間暫居已清空的小巨蛋,盧廣仲演唱會暫時取消(並沒有)(被盧廣仲及粉絲飛踢),有必要的話,他會在現場演唱《今天睡在這裡》給大家聽。
順帶一提,曼德拉病毒的生還機率是3%,祝大家有個愉快的夜晚~
上述是《大滅絕首部曲:感染》部分書中劇情,請各位無須恐懼(自己邊說邊戴上防毒面具),我很怕發生像1938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火星人入侵地球》之群眾集體恐慌,只是想讓讀者稍稍感受一下末日來臨前的震撼。小說、電視和電影是多麼美好的發明,我們可以吃著爆米花享受身歷其境之刺激體驗,同時對一切危殆保持安全距離。
《大滅絕首部曲:感染》在我看來,是一部「大書」,也就是你能津津有味看完後放進書櫃,隔段時日重溫體會,永遠不想把它放上二手書平臺,你對它的感情,可能比對眼前這個男人/女人/或這片牆壁還忠貞不二。(牆壁就算了吧)
作者構思本書時,做了許多縝密的研究功課,書中提及之科學理論大多奠基於真實,故敘述瘟疫蔓延、全球各地逐一淪陷之境況,十分具可信度,撰寫筆法帶來強烈、具體的畫面感,彷彿一部紙上電影正於翻轉的書頁間上演。這種嚴謹寫作架構、宏大格局,對於科學的探討以及批判精神,讓人聯想到已故的「科幻驚悚小說之父」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
主要故事線分兩條進行,後段相互交匯,其一以男主角戴斯蒙為主,他逐漸拾回記憶的過程有幾分像馬克華柏格(X)麥特戴蒙(O)主演的電影《神鬼認證》(The Bourne Identity),現在的戴斯蒙在過去的戴斯蒙引導下,一路抽絲剝繭,步步接近事件核心。我很佩服其足智多謀,他永遠有備案的備案的備案,上輩子可能是水鏡八奇。
身為疾病管制局流行病學家的女主角佩彤.蕭,則深入第一線調查肯亞的疾病源頭,險象環生、危機四伏之遭遇讓人想到多年前的經典電影《危機總動員》(Outbreak),只是這次沒有壽山獼猴跑來湊熱鬧,取而代之的是控制不住的疫情、漫天焚燒的大量屍體,隻手獨力難回天,在眼前一寸寸崩壞瓦解的現代社會。
角色刻劃豐滿立體亦為本書優點,你會為了如廢墟般荒蕪的人類世界擔憂,也會為了浮沉於屍海的愛與信念流淚。也許就算外界伸出援手,所有人都難逃一劫,然正如書中所言:「信心是良藥,藥石罔效的時候更是。」改變人類歷史方向的方向盤正顫巍巍地掌握在主角手上,唯有發掘真相才能阻止難以挽回的悲劇。
我猜測,《大滅絕首部曲:感染》的疫病源頭可能源自於上千年宗教集團之人類惡意,對於全球人口的「淘汰」、「淨化」和「清洗」,而非自然與人類之競奪。首部曲下了很大一盤棋,有太多撲朔迷離的陰謀詭計與令人訝異之橋段,我看不透故事背後羅織密佈的網,故享受著內容並滿心期待其後開展。幸好整套書預計於今年陸續上市,否則本人可能會站在望書崖上等到衣帶漸寬終不悔(這裡的「寬」是衣帶越來越寬,等著焦急了就吃零食打發空檔)。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大滅絕首部曲:感染》,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索取。
2、留言請留:『《大滅絕首部曲:感染》:災難最能凸顯人性中的光明與黑暗!』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9/04/28(日)晚上十一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者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19/04/29(一)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大滅絕首部曲 #感染 #傑瑞李鐸 #TheExtinctionFiles #AGRiddle #奇幻基地 #作者名列美國亞馬遜百大名家 #橫掃美亞三大科幻排行榜冠軍 #作品總銷量突破四百萬冊 #翻譯成24種語言發行全球 #近3000位讀者星級好評 #英國衛報和出版人週刊聯手讚譽 #科幻小說 #奇幻小說 #醫療驚悚 #末日
★博客來:bit.ly/2KZeq44
★城邦:bit.ly/2UQEgfa
★誠品:bit.ly/2W2xCz1
★讀冊:bit.ly/2GvAvSp
★金石堂:bit.ly/2vgk47s
※影片說書:bit.ly/2Gv3R3p
衛報可信度 在 太陽報可信度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可信度 :☆. #3较可靠媒体: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每日 ...维基百科禁止《每日邮报》作为可靠消息源-观察者网2017年2月10日· 而此轮关于《每 ... ... <看更多>
衛報可信度 在 Meta:Messenger 和Instagram 點對點加密功能延宕至2023 年 ... 的推薦與評價
而外媒《衛報》報導更指出,根據統計,2020 年科技業向美國國家兒童失蹤 ... 對內部網路中的橫向攻擊進行有效地管理控制,對用戶可信度的訪問權限進行 ... ... <看更多>
衛報可信度 在 太陽報可信度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可信度 :☆. #3较可靠媒体: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每日 ...维基百科禁止《每日邮报》作为可靠消息源-观察者网2017年2月10日· 而此轮关于《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