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資料被送中?🧬】莫乃光提12問題 要求政府交代病毒檢測私隱保障 📝 #長文慎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
陳肇始教授
要求交代「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和「大規模病毒檢測」詳情
陳局長:
據報,由中央政府統籌、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組建的「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其中七名先遣部隊成員已抵達本港進行工作,該支援隊隊長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在遵守香港的法律法規下開展工作』。政府公佈指支援隊將『展開協助籌備臨時實驗室的工作,以大幅提升特區病毒檢測能力』,而行政長官在日前會議上『已明確指示如何展開大規模病毒檢測』。
本人現根據《公開資料守則》索取以下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的資料,請當局告知:
(一) 當局今年5月27日回覆本人之立法會質詢時表示:『所有為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而取得的樣本,只會用於預防及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或蔓延。有關病毒檢測的個人資料,會儲存於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實驗室資訊系統內,只有獲該服務處授權的人員可以取用。』上述原則是否仍然生效?
(二) 請列出為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之目的所需收集、儲存和處理的所有個人資料項目; 用作「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之深喉唾液或鼻咽拭子樣本有否被用作進行與病毒檢測無關的程序(例如DNA排序);
(三) 第(二)項的各項資料會否被用作其他用途;若會,
(i)哪些政府部門、公營機構或私營機構會取用該等資料及其用途為何、
(ii)哪些工作人員有權存取有關資料、
(iii)取得該等資料的方式(例如獲准登錄系統或獲提供資料備份),以及
(iv)有何措施確保參與監測工作的內地機構或人員採取足夠的資訊保安措施,防止數據被不當地進行備份,或在傳輸中途被截取或修改;
(四) 港府直接向三家私營化驗所(華昇診斷中心、Prenetics、中國檢驗)採購檢測服務為高風險群組進行病毒檢測工作。該等私營機構所獲服務費用為何,截至8月5日已進行檢測的樣本數目為何?
(五) 採購私營化驗所病毒檢測服務合約的以下資料:
i. 各化驗所的具體分工、合約期和期內各項工作的時間表
ii. 有否規定所有檢測及處理工作均須在香港境內進行;若否,是否知悉有關工作會在哪些地方進行
iii. 有否要求各承辦商聘請獨立顧問進行資訊安全審核,以確保處理個人資料的電腦系統及網絡沒有保安漏洞;
iv. 是否知悉化驗所會否把有關工作分判;若會,分判商是否在港註冊公司及有何從事有關業務的往績,以及有何措施確保市民的個人資料不會被傳送至香港境外;
v. 私營化驗所處理或收集所得的病毒檢測樣本以及其他個人資料:
* 分別貯存各項資料的伺服器的所在位置(即政府數據中心、承辦商的辦公室還是其他地點,以及該等地點是否設在香港境內)
* 會採用的數據加密標準
* 有何資訊保安措施,防止數據在傳輸中途被截取或修改
* 政府人員及承辦商人員存取個人資料的權限
* 防止未經許可存取個人資料(包括訂明人員存取個人資料的權限)的保安機制;
(六) 「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及有關人員進行2019冠狀病毒檢測可接觸之個人資料為何,是否包括市民的香港身份證號碼等可辨認個人身份的資料?食物及衛生局和衛生署有何監管機制確保內地私營機構和「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及有關人員嚴格依照本港法例處理個人資料,以及所有個人資料不會被轉移至香港以外的地區?
(七) 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港區國安委)及其組成人員(包括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等)能否接觸在病毒檢測過程中提供之個人資料?若港區國安委或警務處要求索取為進行自願性2019冠狀病毒檢測而收集或使用任何個人資料,特區政府的處理機制為何?食物及衞生局會否公開有關處理方法?
(八) 食物及衞生局在7月14日新聞公佈中表示『我們亦會考慮採取各種措施盡量減少需要收集的個人資料及接觸有關資料的流程。』有關減少收集個人資料及接觸有關資料的詳情為何?請以表格列出所有在病毒檢測過程中獲授權收集、存取、處理或儲存個人資料的組織/人員,以及所接觸的個人資料項目。
(九) 有關前述回覆『有關病毒檢測的個人資料,會儲存於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實驗室資訊系統內,只有獲該服務處授權的人員可以取用。』病毒檢測所需個人資料的儲存期為何,何時會被刪除?
(十) 市民除了可按《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查閱及修正個人資料,有何機制可提出要求永久刪除儲存於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實驗室資訊系統內的個人資料?
(十一) 當局目前有否任何計劃、考慮或研究進行全民強制性2019冠狀病毒檢測?如有,詳情為何?
(十二) 當局有否為委託「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及內地私營機構進行2019冠狀病毒檢測,(i)諮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的意見,以及(ii)委聘獨立第三方評估資訊保安風險及私隱影響;若有,詳情為何,以及會否公開有關意見和評估報告?
鑑於公眾關注上述私隱問題及期望政府公開更多有關資訊,請盡快以中文及英文回覆。
專此函達,順頌
公祺
莫乃光議員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
2020年8月5日
抄送:
食物及衛生局公開資料主任杜美恩女士
衞生署公開資料主任蔣偉根女士
署任個人資料私隱專員
=========
圖片來源:明報、STR/AFP via Getty Images
=========
#CommentLikeShare
Follow 莫乃光:
📣 http://www.fb.com/charlesmokoffice
📺 http://www.youtube.com/charlesmokoffice
📨 http://t.me/charlesmok
📸 http://www.instagram.com/charlespmok
🔍 http://www.twitter.com/charlesmok
💻 http://www.charlesmok.h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馬來西亞工廠重創,避孕套產量降低!(大家真瘋Show 2020) 自疫情席捲橡膠大國馬來西亞後,全球安全套大本營受到了威脅。由於疫情氾濫,全球最大的保險套製造商馬來西亞康樂公司(Karex Bhd)被迫停產一周多,全球安全套供應很快將進入告急狀態。全球每5個安全套,就有一個由康樂生產。康樂...
衛生 署 公開 資料 守則 在 練黑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忠成庸偽·毒害社會】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日前剛上任警隊「一哥」,外界形容他立場一貫「鷹派」及作風強勢。剛過去的星期日(17/11),他便親身上陣指揮紅磡及理工大學一帶,雷厲風行,為自己先立頭威。而過去五個多月社會運動以來,當時為警務處副處長(行動)的他,曾指揮的「踏浪者行動」受各方質疑,加上一直堅拒就「7.21元朗黑夜」作致歉,尤其至今已四個月的「721事件」僅6人被控,香港人不敢忘記。
.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筆者希望簡單分析「新一哥」過去幾天留下了那三把火,當中牽涉多政府部門需要問責之餘,更需要香港巿民同心齊齊撲滅火種,以免於警員執法、公共衛生及醫療健康這三方面,形成更大的社會傷口:
.
第一把火 — 重裝出擊,不留退路
智利當地在最近因地鐵加價觸發的示威持續了一個月,但政府因智利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警方使用的橡膠子彈中的橡膠成分僅佔20%,其餘80%為二氧化硅、硫酸鋇及鉛等有毒物質,因此警方在本周二(19/11)宣布,暫停使用橡膠子彈對付示威者。
.
智利總統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亦在近日公開譴責警隊使用過分武力、侵犯人權,聲言「不會有罪不罰,絕不姑息」,並説:「雖然我們堅決承諾和確保保障人權,但有情况是有人沒有遵循守則,亦有使用過度武力,也有人施行虐待和犯罪。」。促使當地檢察官處理超過 800 多宗涉及虐待的指控,當中包括:酷刑、毆打、強姦。
.
至今,理工大學仍有少量傷者及熱心照顧者在校園內,各方希望他們能平安離開之餘,回想星期日(17/11)警方部署,除了使用警方一直使用之武力外,鄧炳強明顯態度上更顯強硬,各方賢達到場亦沒有多少談判空間之餘,在事件中不留退路給抗爭者外,在各出口位置不斷攻擊及暴力拘捕,迫使孩子只能夠選擇「餓死」或「投降」,另於外圍大量拘散及拘捕聲援市民,造成大量傷者。以下是筆者列出星期日當日,警方使用的升級版武力程度,香港人以後可能會經常面對這種恐懼的心理準備,值得大家回應及譴責,尋求像智利般的改變:
.
- 大量使用中國製造催淚彈及向示威者直射多發橡膠子彈。
- 除大量防暴警察外,還出動黑衣喬裝警員、機動部隊、飛虎隊。
- 出動兩架水炮車、一架銳武裝甲車、一架音波炮車。
- 有警員手持 MP5衝鋒槍、AR-15自動步槍、SIG-516半自動突擊步槍。
- 警方曾用於理工大學範圍內使用閃光彈、震撼彈。
- 飛虎隊狙擊手在高處持長距來幅槍在理工大學四周高處戒備。
.
第二把火 — 化武污染,害人害己
防暴警察一連兩日圍攻香港理工大學,使用大量中國制催淚彈。網媒「香城教育電視」於(17日)警方發射催淚彈理工大學現場量度「山埃」濃度,最高度數為28.6ppm、29.7ppm及超過30ppm的「爆錶」紀錄。因此,催淚彈釋出的山埃濃度已超過相關安全指引至少三至五倍。
.
加上近月警方在多數不必要之情況下,使用能釋放大量毒物質的大範圍武器,對於周邊人士及環境有嚴重傷害外。施放催淚彈之多,使香港廣泛地區之變相成為高濃度「二噁英」及「山埃」的「大化學反應堆」。政府及警方應立即公開催淚氣體、胡椒噴劑、顏色水劑的成分,以及其對人體和環境的災害;並向前線醫護發出臨床指引,支援醫護治療受這些化學武器所影響的病人,負起此人道災難的最大責任。
.
昨天,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及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一直不肯交代催淚彈的化學成份,陳肇始更指當局的專家檢視過醫學文獻和研究,認為一般催淚彈煙的成份不會引致二噁英中毒。筆者非常質疑此説法的客觀性,因為若果醫學文獻和研究說飲「奶粉」對嬰兒有益,那麼小兒專科護士出身的陳局長會否給嬰幼兒飲用中國製的無良「奶粉」?
.
現實是,警方近五個月濫發超過近萬枚催淚彈,而且近兩個月更轉用中國製的催淚彈時,其中證實催淚彈燃燒時溫度能熔下超過1000度熔點的混凝土路面,與歐美醫學文獻和研究所指的催淚彈大有分別,未知這是否像黑心食品般的「大陸黑心催淚彈」?
.
陳肇始稱「警方不想影響其行動部署和行動能力而不想公開催淚彈的化學成份」,其實是聯同警方高層隱瞞真相,令化學知識不足的前線警務人員盲目跟從上級指令,令他們作爛頭卒,失去長遠健康,禍及下一代。因此公開催淚彈化學成份的話,還有那個警員會服從冷氣房內的冷血高層指令,所以陳局長不知是有心或鬼拍後尾枕,坦白説會影響警隊的行動部署和行動能力的主因,正是如此吧!
.
筆者強烈建議相關研究學者及化學專業人士,應組研究團隊在各個施放催淚彈現場拿取各種樣本,在長遠刊出研究文獻的同時,能另出報告譴責警隊濫發催淚彈的責任,為無辜市民、前線警員、相關病人及死者向政府追討賠償,提供有力專家證據。
.
第三把火 — 毒害醫院,社區災難
警方從星期日開始圍堵理工大學以來,大批市民在紅磡及油尖旺多處上街聲援理大校內人士。警方曾不顧伊利沙伯醫院內幾千病人生命安危,於醫院門外多次施放催淚彈,導致有毒氣體進入醫院範圍及空調系統。雖然院方昨日已安排人手用膠紙封密窗門,並向機電工程署借調空氣過濾系統,向各部門員工提供 N95 口罩及購買家用空氣清新機,盡量過濾固體懸浮微粒。可惜 N95 口罩及家用過濾機無法過濾催淚彈有關「二噁英」微粒及「山埃」等毒素,清潔工人亦不斷用錯誤方法清理,可見伊院高層的無知及警隊的不負責。
.
根據網上及官方資料,筆者建議醫院管理局立即封閉醫院、封鎖急症室,禁止所有病人及職員進出避免將污染物進一步擴散,交由政府化驗所及消防處危害物質專隊、處理櫃,出動消防處荔景專隊到場處理。醫院管理局重大事故指揮中心亦應當值指揮,立即運用香港中毒防控網絡,聯合醫院中毒諮詢中心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療中心、瑪嘉烈化驗室。
.
政府及各政策局、部門必須根據第三級災難應對,《生物、化學、輻射及核子劑襲擊事件應變計劃》,作出災難應對處理由消防處危害物質專隊、處理櫃處理受影響伊利沙伯醫院及周圍,警方西九龍總區,暫停任何附近戰術行動,設立熱區封鎖線全力伊利沙伯醫院災難應對處理。
.
由於伊利沙伯醫院地區曾經受到催淚彈污染,應該在大規模消防處危害物質專隊進行處理之後,才恢復正常運作,所以政府受權警方在社區之行動指揮,需要為受影響病人及醫護人員承擔最大責任。
.
— 寄語 —
為解決長達近五個月的社會爭議,是時候雙方尋找溝通及協議的空間,而區議會選舉在即(24/11),所有市民應冷靜以手中一票回應政府,顯示對政府支持或反對立場,齊心今個星期日晨早7:30去票站排隊投票,為「和理非」犧牲一次「早起身」,齊齊「和平、理性、非暴力」,盡公民責任。
筆者亦懇請社會各界及各社會賢達,不論理念和立場,促請特區政府以政治方式解決政治問題,回應社會多數人的訴求,盡快為違法警員和被捕之士,選擇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或選擇特赦方案處理,協商解決社會爭議,恢復社會秩序及溝通,走出當前政治困局,回復社會安寧及法治精神。
.
#鄧炳強 #山埃 #二噁英 #理工大學 #伊利沙伯醫院 #陳肇始 #黃錦星 #消防處 #危害物質專隊 #不想影響警方行動部署和行動能力而不想公開催淚彈的化學成份 #絕子絶孫
==================
參考連結:
【迷霧裏~我發覺周圍 二 噁 英】
https://www.facebook.com/685222358242791/posts/2409542722477404?sfns=mo
衛生 署 公開 資料 守則 在 蕭家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澳門一周新聞回顧】2018/12/31 至 2019/01/05
寫在前面:新聞太多,時間太少,而我們遺忘得太快;但不是說「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嗎?只是,當新聞太多太亂,令人太易遺忘時,我們每次要閱讀、理解新聞時,其實都先得尋回不同的碎片,逐一拼湊,然後才得出事件的大概面貎。如此一來,豈不是費時失事,令人無心情、無意欲看新聞嗎?
作為一個書寫澳門的人,其實我老早察覺這問題——因為每次想就著一些澳門時事發表看法時,我都會好奇:這部分的背景資料不可以缺,因為讀者會跟不上的、那件事的來龍去脈值得多交代一點,否則大家會看不明白。於是我開始思考,怎樣可以令澳門消息的「存活」時間延長、如何能夠令讀者對不同事件的背景有更好的掌握?
我知道,這是場關於時間的競賽:雜亂的訊息在流傳的過程中會敗給時間,但要慢慢建立認知背景,靠的是「揼」石仔,也是時間。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收看杜汶澤先生的網台節目《壹鳩大事回顧》,實不相瞞,我有,而且是會每星期追看;而杜生的節目啟發了我,用回顧的形式來為大家重溫,再旁及一些相關資訊,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做法,於是,我決定東施效顰,雖然杜生的風趣、莊端兒的起伏,以及抵死的改詞,我都一一欠奉,也沒有甚麼認真製作的短片,只有又長又悶的文字,但依然希望自己可以堅持,一周一篇,努力的寫。
暫定在每個星期六晚為大家帶來回顧文章,但先戴一下頭盔,我不是專業的新聞工作者,亦沒有嚴謹的評選機制,所以絕對會有主觀而不中立的情況,同時,在我寫的事件以外,尚有不少值得大家關注的新聞,只是我只有一雙手、一對眼和一個腦,時間和心力都有限,如有遺漏和不足,還望見諒。
而2019年的第一篇,我選了以下三則新聞:
一.市政署於元旦日正式成立
踏入2019年1月1日,澳門市政署正式成立,更於元旦日之零時零分於民政總署大樓「換牌」,隨著「民政總署」的名牌被撤下,象徵著民政總署正式成為歷史。
市政署是《澳門基本法》規定的非政權性市政機構,共設有12廳36處,主要職權是受特區政府委托,為居民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衛生等方面的服務,並就這些事務向特區政府提供諮詢意見;而政府更推出「市政在線」即時反映意見平台,讓市民可透過手機登入平台,對包括「環境衛生」、「公園/綠地及休憩區」、「設備設施」及「食品安全」四大市政範疇提出意見,並隨時登入查詢個案進度及跟進結果。
雖然名號改變,亦加入了科技元素,但去年年尾公佈、由崔特首委任之的委員名單卻被質疑是「換湯不換藥」;看來,澳門人雖然見證了回歸前的「市政廳」改名成「民政總署」,再變成了今天的「市政署」,但要見證真正的民主市政,尚有一段距離。
二.蘇嘉豪提修訂案 促《社屋法》及《經屋法》申請年齡下限改為18歲
去年,立法會一般性通過《修改〈經濟房屋法〉》法案,建議經屋申請人代表年齡由18歲提高至25歲。有關消息一出,「歧視年青人」、令新一代更難上車等評論,不絕於耳。
民選議員蘇嘉豪 Sulu Sou 於1月3日就有關法案提四項修訂案,包括:一.社屋申請人年齡下限維持於18歲;二. 解除社屋申請人「不得為全職學生」的限制;三. 經屋申請人年齡下限維持於18歲;四. 增設經屋家團申請人須有至少一半成員為本澳永久性居民。
而由於有關修訂案涉及政府政策,須得到特首書面許可,之後才可與政府的法案一併於立法會上審議及表決;若提案獲許可、審議及表決通過,將直接取代現有政府法案的相關條文。換言之,目前這修訂案能否進入議事堂,決定權在於崔特首之手,大家又不妨猜猜,究竟它的結局為何?
簡單資料補充:澳門的資助房屋分為社會房屋(社屋)和經濟房屋(經屋)兩類,前者作出租,類似香港的公屋;後者作出售,類似香港的居屋。
阻醉客吸煙遭發難 治安警鳴槍示警
1月4日凌晨,路氹銀河酒店外,一名治安警阻截三名人士吸煙,三人情緒激動,不斷推撞及大罵警員,治安警用警棍還擊不果,故向天開槍示警。
有在場人士拍下影片,並立即上載至社交平台,由片段所見,三名操普通話的人士確實無視警員之執法行為,並多番進逼,情況混亂,而警員開槍後,有關推撞行為仍未停止,最後要由酒店員工協助拉開吸煙人士。治安警事後到場拘捕三名男子,並於1月4日公佈,三名涉案內地男子正被扣留調查,並將被控以搶劫、違令、加重抗拒及脅迫、毀損、加重侮辱,以及加重傷害身體完整性罪等6項罪名。
有關事件引起不同討論,包括新修訂、於元旦日生效之《控煙法》是否太嚴苛、警員開槍是否有指引、三位內地人士被控6項罪名是否殺雞儆猴等等。我對法律沒有太多認識,但是次事件除了法律,其實更是澳門作為旅遊城市,面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習慣的旅客時,該如何自處的問題。
《低俗喜劇》裹面,鄭中基飾演的「暴龍哥」有一句台詞令我一直記住:「响廣西撞死人響我爆龍個朵包你卯事,不過唔好撞到啲太出名嘅人」,一句話,將「視法律為無物」這事演繹得無比精彩。是以,違法吸煙當然要罰,但為了尊重法律,建議警察部門也公開回應開槍守則和案件詳情,讓一切攤在陽光底下,才是還當日執勤警員的一個公道。
===============
以下為廣告時間
面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lvissio
Medium:https://medium.com/@alvissi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lvissio/
#澳門Guide #看見澳門
衛生 署 公開 資料 守則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思浩大談馬來西亞工廠重創,避孕套產量降低!(大家真瘋Show 2020)
自疫情席捲橡膠大國馬來西亞後,全球安全套大本營受到了威脅。由於疫情氾濫,全球最大的保險套製造商馬來西亞康樂公司(Karex Bhd)被迫停產一周多,全球安全套供應很快將進入告急狀態。全球每5個安全套,就有一個由康樂生產。康樂每年向140個國家出口安全套,年產量超過50億個。康樂除了為全球最大安全套品牌杜蕾的代工,還為世界衛生組織及英國國民保健署生產安全套,其自主品牌Carex和One銷量也很大。康樂公司總裁Goh Miah Kiat日前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公司的三家工廠停產了10天,已經造成了1億個安全套缺口。然而,這僅僅是馬來西亞製造業危機的冰山一角。馬來西亞不僅是全球最大橡膠製成品出口國,近兩年也在逐步承接全球電子製造產業鏈中的部分環節。尤其是半導體行業,馬來西亞在封裝測試環節扮演重要角色。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美國小孩執到吊墜,原來已經唔見咗三年!(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Yc0Bu2nT0)
2. 思浩大談日本驚人研究,雙下巴成因關個背事!(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qbvgYZ9NVE)
3. 思浩大談大陸臨床試驗中心,邀請五千人試疫苗!(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ug_Lr9MqI)
#英國 #馬來西亞 #art #街馬 #藝人 #屋企人 #有問題 #係咪有 #唔識 #唔講 #唔做 #唔知佢 #唔需要 #HD #安全套 #路透社 #避孕套 #半導體 #冰山一角 #製造業 #製造商 #必需品 #有個人 #男藝人 #世界衛生組織 #大本營 #此時此刻 #香港買 #莊思敏 #思浩 #保險套 #唔出街 #大家真瘋Show #思浩大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fYUhCE0a9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