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的基本認識
1. 在台灣,過去常稱為過動兒
2. 特殊教育法中,正式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3. 自我控制缺陷是主要的核心問題
4. 常反應在注意力、活動量及衝動控制等問題
5. 通常在兒童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被診斷
6. 只是診斷過程常讓部份家長不太信服
7. 問卷填寫式的判斷往往是主要抱怨之一
8. 開藥速度之快,是主要抱怨之二
9. 利他能與專思達常是第一線被給予的藥物
10. 親師爭議也往往因為是否需服藥而起
11. 家長常常會問ADHD長大會不會好?
12. 或者常問ADHD是不是一定要吃藥?
13. 活動量太大往往是幼稚園老師煩惱的事
14. 注意力不集中則是家長一進國小在意的事
15. 順利的孩子,僅維持這些自我控制的問題
16. 坎坷的孩子,則常被其他伴隨的問題所折騰
17. ADHD的確是一種生理上的病
18. 父母管教態度不是造成ADHD的原因,但卻是明顯影響預後的關鍵
19. ADHD的可塑性相當高
20. 也期待大人們可以看見他的好
和您分享六部關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注意力缺失症(ADD)的影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加拿大電影《親愛媽咪》(Mommy)(2014)
美國電影《逆風少年 Different Drummers》(2013)
美國電影《她不怪,她是我妹妹》(My Sister)(2014)
美國電影《藥命謊言》 (ADDicted)(2017)
美國電影《天生蠢材必有用》(Trainwreck: My Life as an Idiot)(2007)
美國紀錄片《請服藥》(Take your pills)(2018)
(圖片來源:IMDb)
衝動控制 藥物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DHD的基本認識
1. 在台灣,過去常稱為過動兒
2. 特殊教育法中,正式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3. 自我控制缺陷是主要的核心問題
4. 常反應在注意力、活動量及衝動控制等問題
5. 通常在兒童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被診斷
6. 只是診斷過程常讓部份家長不太信服
7. 問卷填寫式的判斷往往是主要抱怨之一
8. 開藥速度之快,是主要抱怨之二
9. 利他能與專思達常是第一線被給予的藥物
10. 親師爭議也往往因為是否需服藥而起
11. 家長常常會問ADHD長大會不會好?
12. 或者常問ADHD是不是一定要吃藥?
13. 活動量太大往往是幼稚園老師煩惱的事
14. 注意力不集中則是家長一進國小在意的事
15. 順利的孩子,僅維持這些自我控制的問題
16. 坎坷的孩子,則常被其他伴隨的問題所折騰
17. ADHD的確是一種生理上的病
18. 父母管教態度不是造成ADHD的原因,但卻是明顯影響預後的關鍵
19. ADHD的可塑性相當高
20. 也期待大人們可以看見他的好
和您分享六部關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注意力缺失症(ADD)的影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加拿大電影《親愛媽咪》(Mommy)(2014)
美國電影《逆風少年 Different Drummers》(2013)
美國電影《她不怪,她是我妹妹》(My Sister)(2014)
美國電影《藥命謊言》 (ADDicted)(2017)
美國電影《天生蠢材必有用》(Trainwreck: My Life as an Idiot)(2007)
美國紀錄片《請服藥》(Take your pills)(2018)
(圖片來源:IMDb)
衝動控制 藥物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家有ADHD兒須知】
昨天我的朋友臨床心理師 - 王意中老師,在臉書上po了一則很棒的貼文,名為「ADHD的基本認識」。
經王老師同意,在這邊與大家分享:
………….
(王意中老師 - 原文)
ADHD的基本認識
1. 在台灣,過去常稱為過動兒
2. 特殊教育法中,正式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3. 自我控制缺陷是主要的核心問題
4. 常反應在注意力、活動量及衝動控制等問題
5. 通常在兒童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被診斷
6. 只是診斷過程常讓部份家長不太信服
7. 問卷填寫式的判斷往往是主要抱怨之一
8. 開藥速度之快,是主要抱怨之二
9. 利他能與專思達常是第一線被給予的藥物
10. 親師爭議也往往因為是否需服藥而起
11. 家長常常會問ADHD長大會不會好?
12. 或者常問ADHD是不是一定要吃藥?
13. 活動量太大往往是幼稚園老師煩惱的事
14. 注意力不集中則是家長一進國小在意的事
15. 順利的孩子,僅維持這些自我控制的問題
16. 坎坷的孩子,則常被其他伴隨的問題所折騰
17. ADHD的確是一種生理上的病
18. 父母管教態度不是造成ADHD的原因,但卻是明顯影響預後的關鍵
19. ADHD的可塑性相當高
20. 也期待大人們可以看見他的好
和您分享五部關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注意力缺失症(ADD)的影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加拿大電影《親愛媽咪》(Mommy)(2014)
美國電影《逆風少年 Different Drummers》(2013)
美國電影《她不怪,她是我妹妹》(My Sister)(2014)
美國電影《藥命謊言》 (ADDicted)(2017)
美國電影《天生蠢材必有用》(Trainwreck: My Life as an Idiot)(2007)
……..
作為一位親職教育工作者,我特別注意到的是第18點:「18. 父母管教態度不是造成ADHD的原因,但卻是明顯影響預後的關鍵」。
對於ADHD的孩子,正向教養的方式、和成人內在的安定,往往是幫助他們的關鍵。
孩子的拖拖拉拉、丟三落四、毛毛燥燥、屢講不聽,甚至有時候的自暴自棄,都不是他故意的。他們在生活上給大人的困難與挫折,也不是他們想要的。他跟每個孩子一樣,都希望自己是個好孩子。
他們希望跟我們有的是連結,而不是仇恨。
作為幫助他們發展的成人,以下方式能增長他們的歸屬感與價值感:
1 多使用正向的語言(關懷句、啟發式問句),而非負向的言語(命令語、質問語、責備語);
2 在孩子完成一件事時,給予他即時、誠懇的鼓勵;孩子會因此覺得自己被看見、被在乎;
3 多給予具體的肯定與感謝,說出他所做到的貢獻;孩子會因為自己能貢獻而產生價值感;
4 具體的示範,讓他看到完整的做一件事的步驟;在他自己做時,給予適時的陪伴,讓他感受到你的支持;
5 相信孩子,內心都有著「希望自己更好」的心。我們要幫助他這個心發芽、茁壯。
6 「積極暫停區」,是家長需要在家裡必須為自己設置的區域;自己有情緒時要到暫停區健康地生氣,避免把負能量傾瀉到孩子上。
..............
有關更詳細的做法,歡迎參考羅老師新書【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
衝動控制 藥物 在 衝動控制障礙治療巴金森氏症副作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巴金森氏症需長期用藥,主要治療 藥物 是左旋多巴及多巴胺促效劑。早期患者用藥治療的效果很好,但是 藥物 副作用較為常見,包括頭暈、噁心、腳水腫等, ... ... <看更多>
衝動控制 藥物 在 衝動控制障礙治療巴金森氏症副作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衝動控制 障礙治療巴金森氏症副作用】 巴金森氏症需長期用藥,主要治療 藥物 是左旋多巴及多巴胺促效劑。早期患者用藥治療的效果很好,但是 藥物 副作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