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https://ably.com/blog/no-we-dont-use-kubernetes
八月第一篇,就來個有趣的文章,來看看 ably 這間 SaaS 公司為什麼沒有使用 Kubernetes,不但當前沒有使用,甚至短期未來內都不會想要使用
更是直接的說如果你有興趣來加入團隊,千萬不要把將 Kubernetes 導入到團隊中是一個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滿好的,因為是認真的去比較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對團隊來說到底是可接受還是不可接受
而不是所謂的人云亦云,人家要我也要,人家不要我也不要...
文章分成兩部分,前述介紹當前 Ably 的環境架構是什麼,而半部分則是很技術的去探討如果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
最終權衡比較之下,會發現導入 Kubernetes 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好處。
文章開頭先簡述了一下 Kubernetes 這幾年的風潮,從最初 Google Borg 的開發開始談起,作者特別提到當初 Borg 的用法可是將一堆實體機器給搭建出一個 Private Cloud 的叢集給團隊使用,
而目前 Kubernetes 更多的用法則是搭建於 Public Cloud 上面的虛擬機器中,透過將 Kubernetes 部署到這些不同的 Cloud Provider 似乎帶來了介面統一的結果,對於 DevOps 人員來說
不同 Cloud Provider 如今看起來都是 Kubernetes 的樣貌。
Ably 目前到底怎麼部署應用程式
Ably 主要使用 AWS 作為其 Cloud Provider,並且於 EC2 機器上使用 docker/container 來部署團隊中的應用程式。
作者團隊中沒有使用任何已知的 Orchestration 服務來管理多節點上的 docker/container,取而代之的則是每個 VM 開機後則會根據 autoscaling group 的機制來判斷
每個機器應該要部署哪種 container/docker。
對於 Ably 來說,團隊中沒有任何 scheduler 相關的服務來調度各種服務,這意味每個 VM 就代表一種服務,所以將 VM 上的服務從 Core 轉換成 frontend 這種行為不會發生。
今天需要針對需求轉換服務時就以 VM 為基準來整批換掉即可。
每個節點上面都會有一個輕量的監控服務,用來確保運作的 Container 如果掛掉後可以被重啟,甚至如果當前運行的版本不符合需求時也能夠將該服務給停止。
流量方面,因為每個 Autoscaling Group 就代表一個服務,所以直接使用 NLB 與 Target Group 來將流量導入該 Autoscaling Group 即可。
至於容器與容器之間的內部流量(譬如 k8s service 等)作者認為也不是太大問題,畢竟每個機器本身都會被 VPC 賦予一個 IP 地址,所以使用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接下來作者從幾個層次去探討當前設計與使用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分別有 (原文很多,這邊摘要不然文章會太長)
題外話,由於 Ably 的 Infra Team 數量有限,所以要考慮 K8s 只會考慮 K8s Service,如 EKS。
1. Resource Management
Ably:
a. 根據服務的需求來決定每個服務要用到的 VM 等級
b. 不需要去煩惱如何處理將多個小服務給部署到一個適合的大 VM 中
c. 作者稱這種行為其實就是 AWS 官方強調的 Right Sizing, 譬如只能跑兩個 Thread 的服務不需要 16vCPUs, 久久寫一次硬碟的服務也不需要一個 90,000 IOPS 的 SSD
d. 選擇一個正確的元件來搭建一個符合服務的 VM 讓團隊可以控制成本同時也減少額外的管理負擔
K8s:
a. 必須要使用一個比較強大等級的 EC2 VM,畢竟上面要透過 Container 部署很多服務
b. 針對那些需要小資源的服務來說,透過這種方式能夠盡可能的榨乾機器的資源,整體效能使用率會更好
c. 但是針對資源量沒有很辦法明確定義的服務則是會盡可能地去吃掉系統上的資源,這種被稱為 nosy neighbors 的常見問題已經不是首次出現了, Cloud Provider 本身就需要針對 VM 這類型的服務去思考如何處理資源使用,而 Cloud Provider 都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再處理這一塊
而所有 Kubernetes 的使用者則必須要自己去處理這些。
d. 一個可能的作法則是一個 VM 部署一個服務,不過這個做法跟團隊目前的作法已經完全一致,所以就資源管理這一塊,團隊看不到使用 Kubernetes 的優勢。
2. Autoscaling
Ably:
a. EC2 VM 本身可以藉由 Autoscaling Group 來動態調整需求
b. 有時候也是會手動的去調整 EC2 的數量,基本上手動跟自動是互相輔佐的
c. 團隊提供的是 SaaS 服務,所以其收費是針對客戶實際上用多少服務來收,如果開了過多 EC2 VM,則很多不要的花費與開銷都是團隊要自行吸收
d. 團隊需要一個盡可能有效率的方式能夠即使遇到流量暴衝時也能夠保證良好的服務的機制
K8s:
a. 可以透過不少方式來動態調整 Container 的數量,
b. 甚至可以透過 Cluster autoscaler 來針對節點進行調整,根據需求關閉節點或是產生更多節點
c. 動態關閉節點的有個問題是關閉節點時通常會選擇盡可能閒置的節點,但是閒置並不代表沒有任何服務部署再
上面,因此該節點上的 Container 都要先被轉移到其餘節點接者該目標節點才可以被正式關閉。這部分的邏輯作者認為相對複雜
d. 整體來說,k8s 有兩個動態調整的部分,動態節點與動態服務,而現有的架構只有一個動態節點。所以使用 k8s 則會讓問題變得更多更複雜。
3. Traffic Ingress
Ably:
a. Traffic Ingress 基本上每個 cloud provider 都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團隊只要能夠維持每個服務與背後的機器的關係圖,網路流量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需要團隊管理的。
b. 使用者會透過直接存取 NLB 或是透過 CloudFront 的方式來存取團隊內的服務
K8s:
a. EKS 本身可以透過 AWS VPC CNI 使得每個 Container 都獲得 VPC 內的 IP,這些 IP 都可以讓 VPC 內的其他服務直接存取
b. 透過 AWS LB Controller,這些 Container 可以跟 AWS LB 直接整合,讓封包到達 LoadBalancer 後直接轉發到對應的 Container
c. 整體架構並不會比團隊目前架構複雜
d. 唯一缺點大概就是這個解決方案是完全 AWS 綁定,所以想要透過 k8s 來打造一個跨 Cloud Provider 的統一介面可能就會遇到不好轉移的問題。
4. DevOps
Ably:
a. 開發團隊可以透過簡單的設定檔案來調整部署軟體的版本,後續相關機制就會將 VM 給替換掉,然後網路流量也會自然的導向新版服務
K8s:
a. 開發團隊改使用 Kubernetes 的格式來達到一樣的效果,雖然背後運作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終都可以對開發團隊帶來一樣的效果。
上次四個分析基本上就是,使用 k8s 沒有帶來任何突破性的好處,但是 k8s 本身還有其他的功能,所以接下來作者想看看 k8s 是否能夠從其他方面帶來好處
Multi-Cloud Readiness
作者引用兩篇文章的內容作為開頭,「除非經過評估,否則任何團隊都應該要有一個跨 Cloud-Provider 的策略」
作者表明自己團隊的產品就是那個經過評估後斷言不需要跨 Cloud Provider 策略的團隊,同時目前沒有往這個方向去追求的打算。
同時作者也不認為 K8s 是一個能夠有效達成這個任務的工具。舉例來說,光 Storage 每家的做法都不同,而 K8s 沒有辦法完全將這些差異性給抽象畫,這意味者開發者終究還是要針對這些細節去處理。
Hybrid Cloud Readiness
管理混合雲(Public Cloud + Private Cloud based on Bare-Metal servers)是作者認為一個很合理使用 K8s 的理由,畢竟這種用法就跟當初 Google Borg 用法一致,是經過驗證可行的。
所以 Ably 如果有計畫要維護自己的資料中心時,底層就會考慮使用 Kubernetes 來管理服務。畢竟這時候沒有任何 Cloud Provider 提供任何好像的功能。
不過 Ably 目前沒有任何計畫,所以這個優點也沒有辦法幫助到團隊
Infrastructure as Code
團隊已經大量使用 Terraform, CloudFormation 來達成 IaC,所以透過 k8s YAML 來維護各種架構不是一個必要且真的好用的方式。
Access to a large and active community
另外一個很多人鼓吹 K8S 的好處就是有龐大的使用者社群,社群內有各種問題分享與探討。
作者認為
a. AWS 的使用者社群數量是高於 Kubernetes
b. 很多情況下,一個迭代太快速的產品其實也不一定對團隊有太大的幫助。
c. 很多人都使用 k8s,但是真正理解 k8s 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想要透過社群來幫忙解決問題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難,畢竟裡面的問題太雜,很多時候根本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有效的答案。
Added Costs of Kubernetes
為了轉移到 K8s, 團隊需要一個全新的 team 來維護 k8s 叢集以及使用到的所有基本服務。舉例來說,EKS, VPN CNI, AWS LB 帶來的網路好處並不是啟動 EKS 就會有的,
還必須要安裝相關的 Controller 並且進行設定,這些都是額外的維運成本。
如果找其他的服務供應商來管理 Kubernetes,這意味公司就要花費更多的$$來處理,所以對團隊來說,金錢與工作量都會提高,不同的解決方式只是這兩個指標的比例不同而已。
結論:
1. Ably 覺得 Kubernetes 做得很好,但是團隊目前沒有任何計畫去使用它,至少目前這階段沒有看到任何實質好處
2. 仔細評估後會發現,導入 k8s 其實也會帶出不少管理上的問題,反而並沒有減輕本來的負擔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簡單說: 建立一套有效的程式,然後持續去做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barley...
衝流量程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實現邊玩邊賺的夢想?以Axie Infinity為例看區塊鏈與遊戲的未來
https://earning.tw/news-0713/.
.
個人對axie研究不深,稍微看一下有幾個感想:
1.目前只少要好幾顆eth才能湊好一隊,我想一般人玩遊戲應該不會先投入幾千美金才去玩,steam他不香嗎?何況也有很多一樣好玩但免費的手遊,由此判斷目前大部分玩家都是衝著投機去的。
2.Axie的收益應該會慢慢回落,或是需要付出更高的時間成本。
3.Axie的模型能走得多遠我們不知道,但他驗證了play to earn的商業模式,關注Axie後續玩法的擴充或下一個潛力項目,也是高CP值的選擇。
.
Axie Infinity是目前排名第一的NFT遊戲,也是以太坊上流量最多的應用程式之一,玩家在開始遊戲前必須先至官方市場或Opensea買入三隻Axie小精靈,這是該遊戲最核心的 NFT 資產,而每隻小精靈皆有著不同的數值以及屬性,影響遊戲效率,遊戲主要的賺錢機制為使用小精靈進行戰鬥賺取SLP(Small Love Potion)代幣,或是透過繁衍系統生出新的小精靈後至市場販售。
.
Axie Infinity正是由區塊鏈技術驅動的「玩遊戲-賺取 (P2E) 」模式,向全新的人口部分開放數字原生經濟機會的很好的例子。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需要其他收入的較貧困族群往往受益最大,目前東南亞國家是主要的玩家族群,因疫情失業後透過該遊戲大大地改善生活現況,甚至能購屋置產。
.
TG訂閱群 https://t.me/lazyeconomics
Line討論群 http://bit.ly/bitcoin-station
.
【虛擬貨幣懶人包】:https://earning.tw/crypto-airtcles/
衝流量程式 在 蕭凱莉實驗室 HK Lab - 旅行/運動/健身/旅館 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聽說寫很多字,就感覺專業😆
如果你不是需要投廣告的業界相關人士,那聽我前半部自言自語完,後面你可以省略。
.
google 廣告系列第四集了,每完成一篇我都氣力耗盡。
文章在某個充滿各個行銷大神的社團,獲得了蠻好的回響。我覺得很開心,某種程度,又一次的證明了自己
.
有人問我,寫這幹嘛? 或者直接聯想如何營利的事
其實對我而言
一直以來,我常循著自己的感覺走
有時候老天爺就真的很眷顧
我沒有想貪,
反而給我更多
.
寫廣告教學系列,初衷就是想 1. 整理我的心法, 2. 用我的小力量貢獻社會
.
學習,沒有什麼比練習更快的方式,沒有什麼比寫出來更記憶深刻。
例如背課文絕對要默寫,例如考數學,習題絕對要練習八百遍。我大學跨數學系去修數理統計,手邊永遠都是密密麻麻算數學的紙。
.
我不是很聰明,但我很願意努力與忍耐吃苦。
每個人都值得鼓勵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
但請不要用你的專業去輾壓別人
.
以後麻煩要罵我不會投廣告或是沒能力的人
套一句朋友說的話,請先把你廣告對帳單拿出來跟我比
做好事寫分享文教大家和嗆聲,一起達成
耶!
................................................................................
大家好,又來分享投廣告的故事了。
投google廣告再怎麼厲害,在這疫情下,也是全死。😭
今天就來講講,特殊狀況下,#廣告到底該不該停? #增減預算的時機?
【google ads 廣告活動預算一次該調多少? 該不該暫停?|實戰經驗分享-4】
👇👇詳細圖文我放在部落格文章
https://twkelly.site/%e8%a1%8c%e9%8a%b7/google-ads-%e5%bb%a3%e5%91%8a%e6%b4%bb%e5%8b%95%e9%a0%90%e7%ae%97%e4%b8%80%e6%ac%a1%e8%a9%b2%e8%aa%bf%e5%a4%9a%e5%b0%91-%e8%a9%b2%e4%b8%8d%e8%a9%b2%e6%9a%ab%e5%81%9c%ef%bd%9c%e5%af%a6%e6%88%b0/
.
前三篇,謝謝大家的支持。尤其是看到每篇文章底下的留言
都會提到我的文字能讓他們看得懂廣告,
看到後台閱讀人數的數據,無形中,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對我而言,寫文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雖然花了很多時間整理思緒,按條理統整歸納才寫出來
一面寫,一面也是再次的檢視自己學會的東西
很推薦大家練習寫文寫心得,以後自己回顧都會有幫助
.
本來整理廣告心得就是我今年的to do list,只是前五個月一直延宕
沒想到疫情衝擊業績,長時間關在家裡卻讓我開始動筆寫出來
上一篇系列3,文中提及了廣告活動
此篇接續前一篇是關於廣告預算要設多少?
剛好也遇到這個疫情市場急凍,我想應該很多人也會有這個困惑吧?
.
幾篇文章刊登後,私下也收到一些詢問。這標題的心得我覺得也很適合分享給大家,也是我忘記寫在上一篇中的
.
主要分享兩個小方向
1. 預算調高,調低,甚至暫停的經驗分享。
2. 預算是不是多少都沒關係只要ROA為正?
再次聲明,這是我個人經驗與看法。廣告心法各路不同,請斟酌參考
投廣告真的就很像股票操盤手一樣,各派武功不一樣,你是代操,自操看到角度也不一樣
我只是就我親自實證過的經驗分享,而我的背景是一個從0開始沒有大筆資金的電商創業老闆
操作實績,在這個系列第一篇文章中也有稍微揭露
google ads 廣告如何下?初心者該有的正確觀念|實戰經驗分享-1
大家閱讀前,能夠先知道一下我的人設背景
.
👉預算調高,調低,甚至暫停的經驗分享。
google廣告開始後,雖然我起步只設300元,但我發現廣告效果出奇的好
不僅單次點擊成本便宜,也一直進單
也許你會問我為什麼這麼篤定訂單跟google 廣告絕對高相關
第一,我當時只是剛創立完全沒有知名度的電商品牌。
能幫品牌曝光大概就是廣告力量最大,否則怎麼可能奢望別人主動看到我
第二,若你有設好我第一篇文章所提到的google analytics 和 設定好 google轉換動作埋好程式碼
且有追蹤連結,也可以看到進來官網的訂單和流量是不是從廣告而來?
.
記得那時候是2019年電商根本藍海,臉書已經沒有什麼廣告流量紅利點擊很便宜這種事
聽說臉書廣告一個點擊5~10塊都算便宜
當我看到google 廣告成績不錯,當然想增加預算
你一定會想,既然效果這麼好,那就直接全砸all in,例如一百萬就砸一百萬
親愛的,google 廣告是人工智能,需要時間長期學習與優化調整
如果我因為剛開始看到1000元能帶進來10,000元的訂單
所以信心大增立刻提高1000倍的預算花一百萬,肯定能帶進一千萬
那…….你肯定上輩子有燒好香
.
我實在心臟沒那麼大顆,萬一我全梭,結果第一個月不如預期怎辦
或是剛好碰到節慶大檔期一堆人競爭廣告出價,小的我就死了哪來再多的錢玩?
還是說系統商突然壞了導致官網連結出問題,點擊照算錢但官網內容看不到
發生以上任何一個狀況,你的廣告費用就如同投入大海,消失了
因為我自己就是親身經歷血淋淋的教訓,
某年的11月大檔期,發現這段期間我點擊成本提高而且進單量下降。
原本以為是熱門檔期大多人競價了而且我預算又少
如果不是,是我網頁SSL憑證到期,透過網路點進來的人都會顯示此網頁存在不安全連線 (暈倒 Orz……….)
.
⭐任何廣告除非你已經長期調整到極優化的狀態
不然,不建議你一次開這麼大預算
因為每當調整優化變了參數,google 就會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
意思是,這段期間廣告數據會很浮動,有可能一下子就把預算噴完但轉換效果不好…..
所以廣告預算還是量入而為,自己創業,賠錢又沒生意很心痛
所以一開始相同廣告活動下,我大概就是 +300, +500, +1000……一邊觀察業績一邊這樣慢慢加上去
我的經驗是,若一次變動太大,google 還是會錯亂需要一段時間,大約至少一周的學習期
.
今天看到另一個社團,小黑大前輩在某篇文章下的留言,深表認同!! 節錄其中幾句
【動預算都有可能造成廣告需要重新學習 ;增加預算的作法,建議複製廣告組合,跟使用自動化規則】
有關這些做法,以後我也會再分享一篇【廣告活動要增加預算或修正,該怎麼操作調配比較適當?】
.
👉調低預算的時機
什麼時候我會調低預算?
當我總預算有限(很正常吧小企業也是會有捉襟見軸的時候),
我會觀察所有廣告,哪個效果好? 我就會把效果差一點但還不至於停掉廣告的預算,挪去給效果好的廣告
還有一個狀況,可能是大家沒有想到的
過去每當遇到過年,或者像現在疫情根本沒有業績
你一定覺得廣告趕快停掉,不要浪費
我也曾經是這樣操作,但是我發現
當我停掉廣告幾天後再度開啟,發生過幾種狀況
1. google 廣告又重新開始學習
非常常見,於是重新學習的那幾天,數據又不如我以往正常放送廣告的優,等於我這幾天我又得再白花學習費
2. 再次開啟後google 廣告放送不出去
這個其實也算普遍,而且當你花很久時間,找客服找客戶經理企圖挽救你的廣告為啥跑不動,最後他們只會跟你說,
沒關係你複製貼上一個一樣的廣告,然後把舊的廣告關掉這樣就好了………
於是你長期投放養的廣告心血就這麼白費了。
當然,google 人員一定會跟你說,不會啦過往學習的數據都在新廣告一樣,經驗告訴我………咳咳 被摸頭
👉關閉廣告的時機
關閉廣告只有,數據很爛時而且調整也救不回來,我就不會再猶豫了。
還有就是我沒錢了,哭
另外有時候,若有同質相似度極高的廣告活動同時健行,
google 會都去測試,然後很智能的篩選最適合的多加投放 (但google還是會把你每個廣告每日預算消耗完)
跑了一陣子明顯看出誰的效果好,此時我就會關閉效果差的廣告活動,把預算挪去加強主力!
.
至於有人問到『兩個廣告活動設關鍵字一樣,會不會打到自己?
『有需要開這類的廣告嗎?』
『是不是反而讓預算花費暴增? 』
這個也是留待以後再分享故事。
.
👉最後
謝謝你願意看完這麼多文字
分享這些,是希望給跟我類似背景辛苦創業的小老闆們一些鼓勵與交流
所有訂單的成交,都是品牌各方面努力苦功換來的。絕不可能只單靠廣告
而廣告也不是投了此時沒有發揮效果客人下單,甚至超過追溯日沒下單,就代表以後客人不會下單
.
若對這系列 google ads 廣告 小品牌小預算親自操廣告業績翻數倍的廣告經驗分享有興趣
其他篇幅我列在下面,或者也可以加我的臉書粉絲團收到資訊
google ads 廣告如何下?初心者該有的正確觀念|實戰經驗分享-1
https://twkelly.site/%e8%a1%8c%e9%8a%b7/google-ads-%e5%bb%a3%e5%91%8a%e5%a6%82%e4%bd%95%e4%b8%8b%e5%88%9d%e5%bf%83%e8%80%85%e8%a9%b2%e6%9c%89%e7%9a%84%e6%ad%a3%e7%a2%ba%e8%a7%80%e5%bf%b5%ef%bd%9c%e5%af%a6%e6%88%b0%e7%b6%93%e9%a9%97/
google ads 廣告預算怎麼抓?初心者投放幾個常見狀況|實戰經驗分享-2
https://twkelly.site/%e8%a1%8c%e9%8a%b7/google-ads-%e5%bb%a3%e5%91%8a%e9%a0%90%e7%ae%97%e6%80%8e%e9%ba%bc%e6%8a%93%e5%88%9d%e5%bf%83%e8%80%85%e6%8a%95%e6%94%be%e5%b9%be%e5%80%8b%e5%b8%b8%e8%a6%8b%e7%8b%80%e6%b3%81%ef%bd%9c%e5%af%a6/
google ads 廣告剛開始要下哪一種廣告活動|實戰經驗分享-3
https://twkelly.site/%e8%a1%8c%e9%8a%b7/google-ads-%e5%bb%a3%e5%91%8a%e5%89%9b%e9%96%8b%e5%a7%8b%e8%a6%81%e4%b8%8b%e5%93%aa%e4%b8%80%e7%a8%ae%e5%bb%a3%e5%91%8a%e6%b4%bb%e5%8b%95%ef%bd%9c%e5%af%a6%e6%88%b0%e7%b6%93%e9%a9%97%e5%88%86%e4%ba%ab/
衝流量程式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簡單說: 建立一套有效的程式,然後持續去做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barleyorange@yahoo.com.tw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刻意練習 #動機迷思 #說書
衝流量程式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性能 游刃於心
「M」式熱情—全新BMW M3、M4在台上市!
「M」是BMW的精髓,象徵最尊貴的賽道靈魂、最頂級的設計工藝及最創新的車用科技,不僅締造許多賽道紀錄,更將狂傲運動潛能與日常行車生活完美結合,以最嚴苛的標準為性能房車樹立典範。在BMW M家族之中,M3更是具有致命吸引力的精神指標,完整訴說「M」的光榮歷史與品牌理念。歷經前四代車型在外觀上的演進及性能數據的提升,現行第5代M3、M4於2013年正式繼承優良血統,將BMW卓越的駕駛樂趣推向更高境界,去年適逢M3誕生30週年,BMW也推出M3三十週年限量紀念車款及M4 GTS向傳奇致敬。今天,全新M3、M4將再次以嶄新面貌延續經典,傳遞運動精神並成就BMW終極駕馭樂趣。
「M」款專屬的設計語彙
由BMW M公司(M GmbH)強勢改造,全新M3、M4標準配備LED主動式轉向頭燈,以六角型線條重新勾勒BMW經典四圓頭燈,且與雙腎型水箱護罩緊密相連,塑造科技感濃烈的銳利目光,新型LED尾燈導光條設計也讓全新M3、M4的背影更加難以忘懷。全新M3、M4車長、軸距仍維持4,671mm、2,812mm相同尺碼,位於前保桿下方的M款氣簾(Air Curtain)、進氣壩與M款車側導流氣孔(Air Breather)除了使運動性格更加鮮明,更能有效抑制前輪拱內的空氣亂流,增加行駛時的車身穩定性。寬扁的輪廓、富張力的車身折線、M款雙柄式後視鏡、具有中央凹槽的碳纖維車頂等設計兼具美學與空氣力學,可大幅降低行駛時的空氣阻力,造就卓越的動態表現。
全新M3、M4標準配備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搭載專屬20吋M款深色鍛造星輻式輪圈、黑色高光澤水箱護罩、黑色高光澤車側鰓狀飾條及車尾銘牌,帶來熱血的視覺衝擊。運動化排氣系統不但採用雙邊四出的黑色高光澤排氣尾管,震撼的聲浪更不斷激起駕駛內心恣意馳騁於賽道的渴望。
由於標準配備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全新M3、M4車內配置專屬M款跑車座椅及前座安全帶(除M4 Convertible),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搭配細緻的Merino真皮材質,可同時兼顧激烈操駕與乘坐舒適兩種需求,椅背上的車型銘牌更是全新M3、M4不容錯認的身分象徵。全新M3、M4搭載目前最新的iDrive介面(ID6),科技質感不言而喻,中控台諸多元件運用鍍鉻材質點綴,且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含換檔撥片與碳纖維飾板含鍍鉻黑色飾條相互襯托,全新M4儀錶檯更採縫線處理,不僅營造熱血的競速氛圍,也同步提升整體座艙豪華感受。
令人聞風喪膽的凌厲動能
延續BMW M家族傲人的運動基因,全新M3、M4皆搭載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六缸汽油引擎。歸功於豐富的賽事經驗,這具由BMW M公司專屬打造的超強心臟可榨出431匹德制馬力與550牛頓米的強勁扭力輸出。而台灣引進車型由於皆搭載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因此經原廠專業調校後的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六缸汽油引擎動力輸出提升至450匹德制馬力,搭配M DCT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全新M3、M4自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僅需4秒即可完成(M4 Convertible為4.3秒),不斷突破自我極限。
舉世無雙的精準操控
除了擁有強悍動能,全新M3、M4更令人驚艷的莫過於極度刁鑽的操控本能。歷經BMW專業車手於德國紐柏林北賽道(Nürburgring-Nordschleife)無數次的測試與專業技師的精密調校,全新M3、M4完美結合後輪驅動、50:50車身配重、輕量化車體結構等元素,並升級搭載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含主動式M款差速器競技化設定、懸吊競技化設定、DSC與MDM競技化設定,造就更加優異的車身動態表現。
無微不至的貼心守護—BMW智慧駕駛輔助
盡情享受駕馭樂趣的前提是確保行車安全無虞,全新M3、M4標準配備車壇中最先進的BMW智慧安全駕駛輔助,含主動防撞輔助系統與行人偵測功能、盲點偵測警示、車道偏離警示。當全新M3、M4判斷撞擊即將發生時,Active Protection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含駕駛注意力輔助功能、前座自動束緊式安全帶)會立即介入將椅背豎直、關閉車窗,大幅減低車內乘客可能受到的傷害程度。
BMW ConnectedDrive互聯駕駛
全新M3、M4搭載BMW ConnectedDrive互聯駕駛服務,以車上內建SIM卡為媒介,進行聯網或語音通話,包含下列功能:
智能緊急求助(Intelligent Emergency Call):藉由手動或自動撞擊感應連接至BMW原廠客服中心,車輛資訊如:位置、底盤號碼、受損情況等將同時回傳至原廠客服中心,由客服人員詢問駕駛狀況並聯繫救助支援單位。
道路救援服務(Breakdown Call):車主於車輛故障時可藉由iDrive系統與道路救援客服中心通話尋求道路救援服務,車輛資訊如位置、底盤號碼、車輛里程數、水箱、電瓶狀態等情況皆會同時回傳至道路救援客服中心。
遠距售後服務(Teleservices):車主在購車時可先指定日後保養的BMW汎德服務廠,在每次定期保養到期之前,車輛資訊將回傳至車主指定之BMW汎德服務廠,由售後服務顧問主動聯繫車主,以達到保養的如期執行。
智能旅程管理(Journey Management):車主在ConnectedDrive Portal網站註冊並開通功能後,下載BMW Connected App(目前僅提供iOS系統下載)至智慧型手機,即可透過手機計劃及管理旅程,如將目的地傳送至車內導航系統、尋找BMW經銷商或其他興趣點、根據預定抵達目的地時間與交通狀況計算何時應該出發,並藉由手機提醒車主。
智能遠端遙控(Remote Services):下載BMW Connected App(目前僅提供iOS系統下載)至智慧型手機,即可藉由手機遙控並監控車輛狀況如車輛位置、車輛開啟或上鎖等狀態,甚至開啟空調送風。
旅程諮詢秘書(Concierge Service):透過iDrive系統與BMW原廠客服中心進行通話,協助找尋餐廳、飯店、電影院等資訊,確認後客服中心會將選定的興趣點之導航路線傳送至車上的BMW原廠導航系統。
即時路況資訊(Real Time Traffic Information):車主可根據由BMW原廠導航系統上以紅、橙、黃、綠不同顏色顯示的主要道路車流量狀況選擇最佳路徑,有效率地縮短車程時間。
線上生活資訊(ConnectedDrive Services):使用BMW iDrive系統內建的應用程式即時查詢資訊、天氣、Google地圖等功能,也可透過BMW Connected App將智慧型手機中的App(如Spotify, Twitter等)同步連結至iDrive系統當中。
⬛本影片已取得【digiMobee移動生活網】授權使用
全新BMW M3、M4價格表
建議售價(萬元)
M3:515
M3手排版:502
M4:518
M4手排版:505
M4敞篷跑車:539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衝流量程式 在 Jackz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英超lag機】
樂視英超 LeSports HK 【阿仙奴 vs 利物浦】真實預告片,科拿有話兒!
#樂視英超 #LeSportsHK #睇英超 #送黑Mon #送Lag機 #超級緩衝組合
首輪英超賽事日前開鑼,不過獲得英超播放權的樂視,再次成為眾多用戶投訴的對象。有部份用戶聲稱無法開通收看英超賽事的賬戶,以及手機版的樂視體育應用程式無法播放外,部份熱門賽事亦有殘影甚至「窒機」(又稱lag機)情況。有業界人士估計,畫面質素或與樂視為控制數據流量,以令更多用戶能暢順收看比賽有關。
英超開鑼後,樂視體育香港的facebook專即被用戶「洗版」(見表),當中投訴最多的是其畫面不流暢以及窒機情況經常出現,有網民更直指樂視「個英超直播lag到離譜」,「真係眼到隻眼好攰,尤其專心睇個波轉動,真係睇到標眼水」。亦有部份用戶要求樂視提供比賽精華片段。
據本報記者測試觀看日前愛華頓對熱刺的賽事,下半場後段出現「窒機」,而當球員大腳傳球時,亦感覺球員動作連貫性並不流暢,有殘影出現,直播信號亦較電盈(008)旗下的Now TV有數秒延遲。
天開數碼創始人及行政總監袁耀輝指出,OTT電視平台一般只會播放每秒30格圖像的影片(frame per second, 簡稱fps),只有4K標準60fps的一半,所以球員高速傳球時觀眾會感覺到有殘影,亦無法向用戶提供慢動作重播。他又估計,樂視未有相應的畫面更新率,原因或是公司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睇住先」,若提高畫面更新率,或會令更多網速較低的用戶無法收看比賽,引起更多投訴。
袁耀輝表示,對比NowTV使用IPTV方式傳送節目,OTT企業無法控制用戶使用哪一網絡供應商,加上直播比賽無法分流用戶,大批用戶會同一時間收看賽事,故會出現延遲播放及降低畫質,令更多用戶能夠順暢收看。
本報就樂視用戶向公司投訴一事向樂視查詢,樂視回應指,公司以OTT技術播放賽事,故播放質素會因應不同網絡情況而異,惟未有提供樂視播放英超的畫質數據,以及日前收看英超的樂視用戶人數供外界參考。
樂視體育香港在上次歐國盃直播時,一開始十分賴嘢,好多人都話睇唔到。直至相當後期,才稍為恢復正常。原本以為樂視在英超開始前,已解決網絡問題。結果,英超剛開始了一兩天,網民仍然在網上罵爆,不少更直言「信第二次都繼續賴嘢,早知睇NOW」。
在樂視體育香港的Facebook中,可以看到尤如上一次歐國盃直播時的情況一樣,網民繼續狂罵。除了直播時狂窒外,也有人發現延遲時間相當長,在阿仙奴對利物浦一場賽事中,積分榜更搞錯曬,明明阿仙奴禾確特在31分鐘才打開記錄,但有網民發現竟顯示利物浦領先。
延伸閱讀:
蘋果日報 樂視被投訴窒機殘影 專家估或降質控流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60814/55502329
Winandmac Media 樂視香港體育直播英超又賴 第二次重生機會都無埋?
https://www.winandmac.com/2016/08/lesports-hk-premier-league-error-and-delay/
樂視體育香港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eSportsHK/
Help us caption & translate this video!
http://amara.org/v/W8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