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苦等已久的《#腦炎孢子蟲下集》終於出爐囉
這篇的談論會聊到
#如何幫歪頭症兔兔🐰
#做復健和如何避免腦炎孢子蟲發作
🐇前言
腦炎孢子蟲最常見的神經症狀為前庭神經所引起,包含歪頭、眼球震顫、運動失調、轉圈這些症狀。(前庭神經深入文有網址補充)
🐇#醫療藥物治療方式
1.#Benzimidazole類藥物💊,主要是驅腦炎孢子蟲,但可能造成骨髓抑制和腸道上皮壞死,需要謹慎使用和追蹤紅白血球的狀況
2. #BZDs鎮靜藥物💊
針對在翻滾嚴重的病患可以用來減少神經症狀
3.#支持療法:依照兔兔🐰出現的症狀給予藥物改善
4.#中醫治療:中草藥🌿和針灸/雷射治療
🐇#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1.#提供一個安靜的空間,地面和周圍建議以巧拼、毛巾捲等圍起來,提供一個止滑且防碰撞受傷的區域(若是會翻滾的兔兔,環境空間可以參考圖一兔籠大小,如果是不會翻滾的🐰兔兔,空間可以加大,讓🐰有空間行走,提早復健)
2.#密切觀察進食🍜排便尿💩狀況,可以多給蔬菜🥬和較細軟的牧草;若進食量明顯不足需灌食草粉或營養粉;但仍以最不造成緊張的方式給予處置
3.#注意朝下那面的眼睛是否有摩擦受傷,可以生理食鹽水清理👀眼周分泌物
如果頸部歪斜接近90度可以幫🐰戴上👶寶寶用的頸枕,減少地面的摩擦
4.#若能稍微或可輔助站立的話,提供足夠止滑的活動區域,一天多次,每次至少10到30分鐘。可以用零食引誘,讓兔兔🐰多活動
5. #頸部和全身肌肉的按摩和伸展🤸♀️
(有影片教學)
🐰#頸部和肌肉按摩的深論題
#前庭平衡訓練
由於前庭問題會造成病患害怕眩暈而減少活動,但這樣會讓前庭平衡系統退化更嚴重,進而影響到未來的生活。目前大多鼓勵儘早開始進行前庭復健運動治療,訓練目標大致為下列兩點:
1.#習慣動作或姿勢造成的眩暈
2.#平衡的再訓練
這訓練大概可以分成幾個階段:
1.#初期:維持肌肉的柔軟度,做肌肉按摩;在止滑地面上輔助🐰行走
2.#中後期:強化核心能力,可以利用點心引導兔兔🐰做一些需要平衡的動作並且鼓勵活動和協助做一些被動的關節伸展
(有影片參考)
🐇#平常我們該怎麼預防腦包子蟲的傳染和復發
1.#減少緊迫,可能造成緊迫的原因非常多,像環境改變(氣溫、人事物),食物改變還有身體其它疾病造成不適造成的緊迫
2.#免疫力提升:健康均衡的飲食和提升免疫力的保健品(保健品ex:藻康瘤、瑞格敏、活力原等等)
3.#環境清理,大部分的消毒劑對於孢子都有效用,例如酒精、雙氧水等。
4.#預防性投予benzimidazole類藥物
,但由於此類藥物存在副作用,給予後建議追蹤血檢
看到這裡的拔拔麻麻們,辛苦了,相信你們一定更了解歪頭症🐰照顧的方式,真的遇到了,別慌張,儘早就醫,都會有機會復原的
#喜歡此文章幫小編按一個👍
#可以多多分享文章讓更多兔奴們更了解歪頭症居家照顧喔
#若上集沒看到可以點擊連結🔗喔
https://www.facebook.com/322666481895686/posts/797296274432702/?d=n
在此感謝🙏網友提供環境照片(圖片有參考說明)
參考資料:
✍️國外預防給藥的文章
(Abu-Akkada, S. S et al.,2016;https://ppt.cc/fRggBx)
✍️前庭神經疾病康復治療:
https://www.fitzpatrickreferrals.co.uk/…/rehabilitation-of…/
✍️狗前庭神經症狀
http://azu.com.tw/…/%E7%8B%97%E7%9A%84%E5%89%8D%E5%BA%AD%E…/
🐰歪頭症居家照顧文章
(網址內文下方有許多按摩的進階訓練,可以多多參考)
✍️
https://happyrich168.pixnet.net/…/341587334-%E9%A4%8A%E5%85…
✍️
http://www.disabledrabbits.com/head-tilt.html
✍️
http://www.disabledrabbits.com/massage.html
✍️
https://youtu.be/tJE8ELzsR8c
⬆️訓練前庭神經(影片的紅蘿蔔🥕可以改用狼尾草、牧草條,主要是引誘後腳平衡站立)
「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的推薦目錄:
- 關於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 在 Ci兔的保健工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 在 被動關節運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 在 澄清復健醫院Cheng Ch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 復健病人 ... 的評價
- 關於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 在 關節活動度定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 在 關節活動度定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香港好多市民受傷,有物理治療師為大家提供了以下骨折護理資訊,設計師亦好好人幫我們設計了infographic。
《上肢骨折後治療及護理》
以下資訊由註冊物理治療師提供,只作參考之用,並不構成醫療咨詢。
一般來說,上肢骨折後處理分為兩大類
【一】保守治療(Conservative Approach)
【二】手術治療(Surgical Approach)
保守治療一般適合於未有移位的骨折(non-displaced fracture)。治療方法大多會以工具固定關節,例如
【1】石膏(Plaster cast),讓骨折部份自然癒合。
【2】可拆式手托(Removable cast) 通常適合於骨裂(hairline fracture)
【3】肩膊的部份骨折也可以使用肩托(Shoulder immobilizer)固定
固定時間一般為四至六星期,視乎骨折程度,臨床情況及X光診斷而定。
手術(Surgical approach) 大致指以手術方式用金屬釘、板或線將骨折部份拼好,然後讓骨折部份癒合。K-wire fixation,IM nail fixation,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 等都是常見手法
這都是醫生根據骨折的位置、類別而決定,情況就如用釘槍將兩塊木板合併一樣。一般來說,K-wire 會在四至六星期移除,其餘則因應情況決定
即使手術後,醫生也會為患者配置不同固具以作初期保護,一般使用時間為二至四星期。
《保守還是手術方案好?》
如果只是骨裂,非移位或非常輕度移位骨折,保守處理都可以讓骨折復原並沒有受金屬部件或手術後疤痕(稍後討論)影響。
但骨折有移位、外露或者骨折形成了一定數量的碎片,保守處理未能確保復原時, 手術固定就會是較好的方案。
———————————————————
《固定期間/手術後注意事項》
【1】避免濕水
不論石膏或手術固定,都要避免濕水以防皮膚潰爛或感染手術後傷口。傷者洗澡前應以垃圾膠袋將患處及石膏包好,再用保鮮紙封好邊位
洗澡時應盡量舉高患處,以減少水從身體流到患處。盡量避免用花灑直接淋向膠袋邊口
在戶外時若遇大雨可用膠袋包好稍作保護
【2】盡量活動未有固定的關節
根據骨折的位置,被固定的關節可能會多於一個。因為患處被固定期間,肌肉亦被固定,日常的肌肉亦大減,很快會出現肌肉萎縮的問題。
為減少肌肉萎縮的問題,請不時活動其他未有被固定的關節,並盡可能活動到該關節的最大活動範圍。
【3】不要對止痛藥有所忌諱,請按需要以建議劑量服用。
醫生會因應臨床情況處方多過一種不同類型的止痛藥。當中可分為定期服用類(Regular)及突發性服用類(Breakthrough)
定期服用類的止痛藥建議跟隨醫生意見準時服用,盡量避免劇痛才服。
定期服用止痛藥可確保體內有一定程度的止痛藥,減少因疼痛而影響日常生活以及活動。
突發性服用類止痛藥為定期服用的止痛藥外額外添加的止痛藥,醫生會因應臨床情況而決定。如病人的痛楚過大而未能進行物理治療,醫生或會建議於物理治療前服用。
正確服用止痛藥可以令傷者更有效地作早期活動(Early mobilization)以及改善睡眠質素,都對康復有很大裨益。
*** 早期活動對康復治療進程舉足輕重,別為了避免止痛藥而放棄早期活動。如有有關止痛藥的疑問請向醫生或藥劑師查詢。
【4】如果打石膏時,石膏內腫得十分壓迫
請不時將患處放於高於心臟位置,以減低血壓及引流組織液,如果長時間十分壓迫,請盡快約見醫生。
【5】打石膏/手術後可做運動,倒如健身單車嗎
除早前提及的避免濕水外,拆石膏及傷口未復原前盡量避免會大量出汗的運動。
即使只是上肢受傷,跑步或跳躍等動作可能會導致患處疼痛,所以骨折初期盡量避免劇烈運動
———————————————————
《拆石膏後/手術傷口復原後注意事項》
【1】適當潤膚
數星期的固定很容易令死皮積聚,硬化及龜裂。除了影響活動,亦有機會引致不必要傷口,可選擇早期使用低刺激性潤膚產品。
【2】冷/熱敷?
一般來說,熱敷/浸暖水為佳,約5至10分鐘。熱敷可以增加血液循環,並軟化表皮組織。
【3】 按摩手術後疤痕
手術是由表皮一直開刀到骨表面,當中所產生的疤痕會將表皮肌膜等軟組織釘實。關節活動時,軟組織之間或無法正常滑動,從而產生痛楚及活動限制。
情況就像公司三文治中,那枝將麵包,蕃茄,火腿,青瓜串起的牙籤一樣。所以輕輕按緊疤痕,然後向不同方向拖動(不是捽死皮),可以幫助疤痕回復軟組織的滑動,從而減少痛楚及活動限制。
【4】去疤貼/膏
與按摩疤痕大同小異
【5】骨折復康過程
根據不同骨折的分類,嚴重程度及位置,骨折復康預期進度都有所不同。
長期疾病,生活習慣,年齡性別都會對康復進度有影響。
上肢骨折會比下肢快一點,一般6-8星期骨折會癒合,之後可以做漸進重量訓練回復本身的身體機能。
【6】 被動關節運動 (Passive mobilisation) vs 主動關節運動(active mobilisation) vs 強化運動(strengthening)
患處在固定後,一般會分為三階段活動訓練
[第一階段]
被動關節運動會在覆診時或固具拆卸後開始,主要透過治療師或其他工具去被動活動骨折及其他受影響的關節(跟平常拉筋無異),從而減少該關節的僵硬(Stiffness),期間該關節不需要用任何力。
[第二階段]
主動關節運動指患者用受影響關節附近的肌肉去活動關節,從而逐漸回復其關節可活動範圍。
[第三階段]
強化運動會在約八至十二星期後開始,主要針對受影響的肌肉,透過階段性的力量訓練去回復到受傷前的肌肉力量。
【7】根據醫生/物理治療師指示活動關節
【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其實這是根據第6點的伸延
這樣不詳述,因為每個骨折的情況可以活動的範圍也不同。根據醫生/物理治療師指示階段性活動關節可以確保骨折位置復原及減少關節僵硬。如有問題可以PM我
————————
特別嗚謝
物理治療師:古典音樂家
Infographic designer: puzzle Pixel Design
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 在 澄清復健醫院Cheng Ch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 復健病人 ... 的推薦與評價
被動關節運動 的注意事項: 1. 疾病早期病人無法活動時就可開始,預防勝治療。 2. 留意各關節角度的特性,以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功能性角度協助。 3. ... <看更多>
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 在 關節活動度定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不僅是為了增加肌肥大、肌力的效果等肌肉發展,同時,也是避免盲目增加重量造成運動傷害。完全關節活動度的訓練有什麼好處呢? 旋轉肌袖手術後出院照護注意事項- 馬偕紀念 ... ... <看更多>
被動關節運動注意事項 在 被動關節運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昏迷無法自己活動身體的病人,更需要執行 被動關節運動 ,可以預防她的關節攣縮以及肌肉萎縮的狀況,幫她做三次的被動關節活動,以維持她的關節角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