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林婉瑜,
是因為我們一起參加了一個作家的交流參訪活動,
記得那是一個要住在外面的,三四天的活動,
所以我跟林婉瑜曾經一起去腳底按摩。
在林婉瑜之前,
我從沒固定追蹤過一個詩人,
(可能蘇東坡跟杜甫的詩會勉強背出幾首)
但她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人,
不只是寫出來的詩,
而是整個人,
是那種讓人想要知道她今天做了什麼的那種人。
林婉瑜最近出版了散文集<可能的花蜜>,
聽她說,因為出版日期是6月18日,
剛好在疫情封鎖當中,
也因為疫情關係,
實體書店都沒有進書。
我好想吶喊:
各位書店的採購們,這不合理啊,
天上的詩神正抓著頭走來走去,感覺不開心!!
以下,如上次訪談艾加凱磊那樣,
我跟林婉瑜也作了一次線上來回的訪談,
分享給你們--
1.
葉揚:
有許多人對於詩人的日常生活,有各種幻想,
是否能談談同時當著詩人的妳,在生活中實際的樣子?
(會問這一題,
是因為不論是當母親或是當妻子,
都是很實際的事,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
就是花時間在廚房裝水,做二十顆冰塊……)
林婉瑜:
一開始被稱為「詩人」其實是不太習慣的,
那是一個穿長袍馬褂眺望遠方的我嗎?
是一個浪跡天涯冒險不羈的我?
有空的時候,我會開車到高速公路兜風,
放眼望去、前方沒車的時候,
把油門踩到底,
把自己喜歡的音樂開得很大聲。
還有我會去買花,一週一次,
買厄瓜多進口玫瑰搭配美國大康乃馨,
進口花卉的飛機都是禮拜一飛抵台灣,
所以禮拜一去可以買到最新鮮的。
厄瓜多玫瑰花瓣多層繁複,
開起來碩大無朋,簡直像牡丹那樣隆重澎湃的感覺!
買回家以後,慢條斯理整理那些花,
搭配顏色、修剪裝瓶,
是讓自己平靜、沉澱的過程。
2.
葉揚:
與妳剛認識時,
妳曾提起妳妹妹生病的故事,
當時讓我印象深刻,
是否可以多談談,
妳的妹妹給你帶來的影響?
林婉瑜:
我的妹妹從小讀書都是第一名,
就連身高都比我高出許多,
她考上台中女中時,
比女中的錄取分數多了二十多分,
不過,後來她因為重度憂鬱和一些心理因素,
沒有讀完女中。
2014年,
我寫了〈世界的孩子〉這首詩,
送給孤單的人。
希望像妹妹這樣流離無依的靈魂可以感受到: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與眾不同的,
都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都是被祝福的。
〈世界的孩子〉這首詩,有這樣的詩句:
我也是被愛的
被整個世界所愛
被日光所愛
被層層襲來的海浪所愛
被柔軟適合躺臥的草地所愛
被月光以白色羽絨的方式寵愛
被夏夜晚風這樣吹襲
幾乎要躺在風的背面一起旅行
雖然經常
孤獨地哼歌給自己聽
我是世界的孩子
有人喜愛的孩子
(這讓我想起,
羅比剛轉進一個新的幼兒園時,
沒有朋友的時候,
他也經常唱歌給自己聽,
羅比說他唱的都是挪威的森林。)
3.
葉揚:
妳是我心中的好心情作家,
讀妳的文字,能讓人不由自主地愉快起來,
妳曾經感到茫然,人生無以為繼嗎?
林婉瑜:
一開始寫詩的頭幾年,
因為剛好也是我媽媽生病後來過世的過程(罹患癌症),
那時期的我習慣性失眠,挫折感很深。
常有朋友或讀者提到,
我的詩帶給他們溫暖和撫慰、力量和快樂。
在我書寫的過程中,
我創造出來的詩句,
其實首先是安慰、鎮定了我自己。
我創造了詩中的情境,
主要是去擁抱當時有點疲憊、失落的自己。
記得有一次,
妳傳了一篇妳在雜誌上看到的訪談給我,
是性侵受害者談到我的詩,還有手抄我的詩的照片。
偶爾,我會去IG瀏覽讀者分享我的詩文。
知道自己的作品在其他人的生命裡產生意義,
那種感覺是特別的。
葉揚:
在壞日子裡,妳都做些什麼事情?
林婉瑜:
20歲的時候遇到困境,
容易陷入長時間的低潮;
現在受困的話,
比較想讓自己冷靜下來,
去分析為什麼不順利、癥結在哪、如何解決。
因為希望自己早一點回到好的狀態。
4.
葉揚:
妳的先生「江」的職業非常有意思,是調查官,
關於這個事,可不可以多說一些呢?
林婉瑜:
當我的親友知道江是「法務部調查局」的調查官,
他們問過、說過的話像是這樣的:
「工作內容會不會危險?」
「可不可以幫我調查某工廠?」
「我想報案。」
葉揚:
哈哈哈,我看到他,
可能也會忍不住想要報案。
林婉瑜:
大約20年前,
江考上「調查局特考」以後,
在展抱山莊受訓一年,
然後分發。
葉揚:
在展抱山莊受訓時都學些什麼呢?
林婉瑜:
法律,射擊,游泳,擒拿,行動蒐證等等……
#好想一家三口去學這個啊
葉揚:
那麼,當初你們是怎麼認識的呢?
林婉瑜:
我們是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
我還記得,我和江見面以前,
介紹我們認識的朋友對我透露:
「江先生是公務員,在調查局工作。」
我還擔心地反問朋友:
「他會不會呆呆的?」
朋友回答:
「不會喔,江先生蠻活潑的。」
他做過府會組(市政府和市議會)組長、北區組長。
他們有時去做一些調查工作,
其實是需要隱藏自己的身分,假裝成路人,
所以他不喜歡我在臉書曝光他的照片。
5.
葉揚:
江先生是否曾經在家庭生活中,
發揮他強大的調查能力?
林婉瑜:
因為工作上經常在辦案,
所以拿有關法律的事問他,
他多少會知道,可以給一些蠻實用的建議。
然後他很會找東西,
家裡大大小小一時之間找不到的東西(鑰匙、印章、眼鏡等等),
要他去找,很快就找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作上需要去搜索的關係XD
6.
葉揚:
妳的家人理解詩人這份職業嗎?
我不是來自書香世家,
父系家族的長輩或親戚中,
有商人、有工廠主管、有土木工程師、有電腦工程師,
完全沒有藝術創作者或寫作者。
我父親年輕的時候擔任「可口奶滋」餅乾廠的廠長,
他曾經帶我們去參觀餅乾工廠,
對我來說,有一部分童年回憶是充滿餅乾香甜的氣味。
我的母親是家庭主婦。
他們不瞭解文學,
也許可以這樣說:
他們會比較瞭解具體實際的部分,
譬如,我的詩被收入國文課本裡、作為課文,
或者我幫哪個歌手寫了歌,
這種比較具體的事件,
他們比較能理解。
創作的技巧和內容,
比較抽象內在的部分,
他們就很陌生。
葉揚:
家人曾經反對妳當一個詩人嗎?
林婉瑜:
我爸很妙,
我跟他說,
接下來我的詩會和一個電視劇合作,
他立刻問我:
「你要去演戲了?」
完全狀況外。
不過相對的,
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我還蠻享受自己一個人在創作的世界漫遊,
不需要身邊的人更多關心,
也不需要干涉或慰問,
就讓我自己一人去完成它。
7.
葉揚:
妳在文中經常提到自己的三個孩子,
對妳來說,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林婉瑜:
其實孩子出生的頭幾年不太適應,
尤其老大知霖嬰兒時期特別沒安全感,
24小時都要看到我,否則就哭鬧。
當她學會爬以後,把她放到遠處,
也會無時無刻朝我爬過來……
那時覺得好崩潰啊,
常在心裡對她說:「離我遠一點啦!」
很想有自己的時間。
她11個月大的時候,
曾經誤吞ㄇ字型訂書針,
送到急診室取出來;
國小時曾經連續發燒11天住院……
現在她高二,身高和我一樣高了,
讀衛道中學的甲班,未來想念理工。
回想他們幼小的時候,覺得很不可思議,
時間慢慢的賦予他們、贈與他們個體的獨特性,
譬如知霖從一個啼哭黏人小怪獸,
變成一個喜歡看英文小說的街舞社社長。
老二貝貝經常被學校派去參加作文比賽。
老三小龍很喜歡數學,
有一次他在一張紙上畫了很多神祕圈圈和符號,
說:「這不是十進位,這是極進位!」
這些都讓我覺得很妙。
我覺得,孩子會帶我們看到不同的世界。
一開始以為孩子會像我們,
後來發現,他們是截然不同的個體,
對一件事,他們的理解或表現,
有可能是我們完全沒想過、沒預料到的。
譬如現在看到知霖的物理很好,覺得很神奇,
我以前上物理課都在發呆,
只看得懂課本封面的物理兩個字。
8.
葉揚:
我的孩子前幾天開始上小學了,
他要去的那個學校裡有什麼,
會遇見什麼樣的人,發生怎樣的事,
我們都無法預料。
對於即將要展開新旅程的,幼小的孩子,
這件事妳的想法是什麼呢?
林婉瑜:
我常覺得,
你對羅比說的話、你和他相處的方式,
對小朋友來說是很有啟發性的。
羅比是個幸福的小孩、很有創造力的小孩。
我想到一首我的詩〈童話故事〉。
這首詩對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
提出現代觀點的思考,
曾經被美國Connecticut大學的詩歌翻譯期刊譯為英文,
也收錄在三民書局的國文課本中、成為課文,
我想羅比可能也會覺得有趣:
〈童話故事〉
1
小紅帽最介意的是
她其實喜歡
藍色的帽子
可是奶奶說 女生要戴紅色
2
睡美人蠻累的
只想繼續睡
偏偏就有人一定要來吻她
3
自從村民知道
誠實的樵夫獲得了金斧頭銀斧頭
現在湖底都是
村民們丟的斧頭
4
第一隻小豬 蓋了海砂屋
第二隻小豬 蓋了輻射屋
大野狼從煙囪掉進第三隻小豬家的火爐
所以第三隻小豬的房子
成了凶宅
5
青蛙王子不太適應 和公主的婚姻生活
他想變回從前那隻青蛙
那隻單身的青蛙
6
放羊的孩子大叫︰「狼來了!狼來了!」
只是這次
沒有任何人相信他說的話
狼慌張的跑到同伴身邊說︰
「怎麼辦?我剛剛看到一個人類!」
7
龜兔賽跑的獎品是
一箱紅蘿蔔
所以烏龜又從終點慢慢的 把紅蘿蔔扛回去
交給在路邊睡覺的兔子
#好有意思的詩
#想到烏龜爬半天最後得到紅蘿蔔
#那無奈的感覺如此鮮明啊
後記:
除了詩以外,
我也很喜歡讀林婉瑜跟孩子的紀錄,
比如說:
她的大女兒知霖曾經在週記上寫過:
又要段考了,好煩喲,
如果段考是一個人,
我要揍爆他的臉。
還有小龍喜歡一個女同學,
他的說法是:
那個女同學的臉可愛,
肩膀也可愛!
這些文字都收錄在她的新書〈可能的花蜜〉中。
而自從林婉瑜講述了她離世的母親,
不瞭解文學但很支持她的父親,
她與三個孩子的奇妙笑語,
跟調查官之間的愛情鬥智,
她就成為我,
無論如何會繼續追蹤的創作者。
最後分享我特別喜歡的,
關於林婉瑜在婚前去相親時遇到的故事:
F男:
他是和媽媽一起出現的,
他遞上名片自我介紹,
可能因為我說話的聲音小,
每當我回答什麼,
他媽媽就會把頭壓低、把臉湊過來,
想聽清楚我說的話。
短暫半小時談話,
氣氛因長輩的過度關心而緊張了起來,
只要男人說了什麼,
他媽媽的眼光就掃射向我,
等待我的回答,
並且不時湊過來看我的表情,
像是分析我的話語成分般審視著我。
我想到電影《Men in Black》裡的「雙頭男」,
F男脖子上也有兩個頭啊,
大頭是他、小頭是他媽媽。
如果F下次約我見面,
他媽媽一起出現也不用意外。
一起看電影的話,
想必他媽媽的頭會湊過來吃他的爆米花、喝我的可樂。
#可能的花蜜 #林婉瑜
#這本可愛的書歡迎大家上網路書店支持喔
被揍顏文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說連結在一樓🔗
大家覺得有多瞭解自己的另一半呢?
一切都要從「處理」二字說起。
別看我平時發音標準,用字細膩,
其實Melody隱忍了好幾年我在文字上的「創意」。
「處理」是連自己都沒發覺的口頭禪。
我可以將這個動詞塞進任何句型,用法跟F字一樣變化多端。
我無意識地常將這兩字用在品嚐餐桌上的佳餚上,「今天晚上把它們處理掉吧。」
我完全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但Melody卻覺得「處理」二字不但不尊重,
而且有暗示她做的菜是垃圾廚餘,
需要被「處理」的感覺。
忍了好幾年,她終於受不了。
她好言相勸,希望我能少用「處理」二字,
卻換來一場大戰。
「要是我認為它們是廚餘,還把它們往嘴裡放,那我他媽的是把自己當廚餘桶嗎?」
Melody愣了一下,我確實說的有道理,證實我沒有這種想法。
但她就是對那兩個字用在她費心花時間烹煮出來的食物很不爽,而且不爽很久了。
而且爭執早已昇華,處理不處理,早已不再重要。
上週的不滿,上個月的不滿,三年前的不滿,七年前的不滿,一場久違的的歷史課週末延長加賽。
噹噹噹!
核彈級互炸了兩個小時後,換來一個意外的結果:
原來我這麼不了解Melody。
我搞不清楚她最喜歡的顏色;
我不記得她最愛的宮崎駿電影;
我雖不阻礙她追星,卻因無法理解,而沒花力氣去了解她喜歡的人是誰;
我只記得她討厭吃什麼,完全不確定她喜歡吃什麼;
我唯一答對的,是她最喜歡的NBA球星。
「要不是因為那個丟猴的瘋女人也喜歡NBA,你根本不會知道吧?」
雖然答對了,但火力全開的Melody卻沒有打算就此罷休。
其原因和我過去有些關係,沒適時地保護她,讓她遭受跟我相關的一些小人的霸凌。
雖然Melody懶得追究,但我當時處理事情的態度仍令她無法釋懷。
尤其在吵架的時候。
我每答錯一題,她就會爆哭好幾分鐘。
雖然我很討厭女生在吵架時,用眼淚攻勢,
但她問的問題基本到一個不行,
而我居然一個都答不上來。
原本的怒氣逐漸消退,
換來的是滿滿的歉意。
因為我很確定,她知道我最喜歡的顏色;
全世界都知道我討厭香菜,但她可能比我還清楚我最喜歡吃什麼;
她知道我最喜歡看的宮崎駿電影是哪部;
她也知道我最喜歡的NBA球星是誰。
「你總是說你覺得我不夠愛你,」Melody大哭,「我其實才想問,你到底愛不愛我啊?」
哇!放大絕招了⋯⋯然後我居然被問住了。
愛,當然愛啊⋯⋯
雖然也常氣個半死,但似乎沒懷疑過自己是愛著Melody的。
但愛,怎麼連這些基本資料都沒有建檔咧?
自認為了解到爛的人,居然可以這麼陌生?
原來我這麼糟糕啊⋯⋯
對於顏色,我給出了她能接受的解釋。
其餘的,只能慚愧的道歉。
「我以後不會再用『處理』來形容妳的食物。」
「謝謝你。」Melody虛弱地擦了擦眼淚。「還有呢?」
「我會開始記住妳喜歡什麼的。」
週日晚上,Melody拿出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嵐」的最後一場演唱會。
不用說,她是在給我機會了解她喜歡的事情。
和我在一起之後,她錯過了太多追星的機會。
福山雅治結婚了。
最愛的渡邊麻友引退了。
嵐休團了。
然後,本命團V6也要解散了。
每一次,她都哭到快休克。
我敢說,在編輯這篇文章時,她應該也會哭個幾次。
我當然得好好表現一下,偷偷查好資料,等她問問題。
「給你個機會,我的本命哪一個?」果不其然,Melody在開場後五分鐘內就提問了。
「最右邊那個。」我知道不是二宮和也,但我為什麼要這樣咧?我覺得我真的很欠揍。
我跳過櫻井翔,故意指著相葉雅紀。
「這個。」
「你認真的嗎?!我喜歡的是⋯⋯」她受不了,自己失望地解答了。
「我知道啦。」
「你真的知道嗎?」
「嗯,他三十九歲啦。」
「你怎麼知道?」
我沒再回答,專心地看完演唱會。
她沒再說什麼,但似乎對於這個答案感到些許滿意。
或許她猜到我至少有事先做功課,終於會花心思去了解她喜歡的偶像了。
週六扣九十分,週日加兩分回來。
留校察看。
老婆,對不起啊。
讓妳這週末掉了這麼多淚。
今天晚上想複習哪場演唱會?我陪妳看。
#配圖Melody做的韓式年糕與泡菜水餃
#小說連結在一樓🔗
#小魔頭與貓媽熊爸
被揍顏文字 在 Kelly's Kitchen 凱莉意思廚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家,關於「欠揍」兩字的新定義〕
.
「欠揍,這麵包怎麼有兩個顏色!」
「你真的很欠揍耶!」
「這道菜真的太欠揍了」
.
.
「欠揍」兩字是我家先生的口頭禪,要是換成他人聽到還以為是什麼不高興的字句,但我熟知這「欠揍」兩字從先生的嘴裡說出來絕對是讚美,翻成白話就是「哇,這實在是太可愛(太棒)(太讚)(太好吃)...了!」
.
.
對~先生腦中內建的文字詞藻小字典裡,「欠揍」說文解字新定義就是
.
欠揍=超棒=好吃=可愛=美味=厲害=我尬意..........
舉凡所有關於稱讚誇獎的詞句,都可以用「欠揍」兩字收編,是不是很獨樹一格( ̄∇ ̄)
.
.
今天特別謝謝 #自由時報食譜自由配 的新書食譜報導,在書裡被先生誇獎的「欠揍」麵包~#紫薯雙色麵包,讓編輯們也覺得值得「欠揍」登場分享
.
.
另外一篇是我自己很喜歡的早午餐輕食配方 #藜麥時蔬烘蛋
不需準備特殊派塔或是模型,連開爐火烘蛋也省了,利用多樣蔬菜與超級食物~藜麥,以馬芬杯就可以輕鬆烘烤出高纖又營養滿點的配方,值得早午餐活力上場或是自己一個人吃也很棒的優質輕食料理
.
.
謝謝自由時報食譜自由配的新書報導,想知道更詳細的「欠揍」配方,往這走
紫薯雙色麵包~
➡️ https://food.ltn.com.tw/article/11180
藜麥時蔬烘蛋~
➡️ https://food.ltn.com.tw/article/11185
🔖書。繼續熱血沸騰搖滾銷售中
.
🔖[馬芬杯的60道高人氣日常點心]
博客來: https://bit.ly/2Jf3L55
金石堂:https://is.gd/XIyHKG
momo: https://tinyurl.com/y4rvzu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