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版面充斥著送花之類嘩眾取寵的事件。但是有一則對台灣來說真正重要的消息,大家好像不太有注意到,就是台灣國產的高端疫苗,獲得WHO贊助,將在哥倫比亞實施團體臨床試驗。哥倫比亞政府的藥管單位也已核准進行。
這不是偶然。自從高端疫苗拿到台灣緊急授權以來,WHO與高端接觸,已有好一段時間。之前WHO主辦幾次關於「第三劑加強疫苗」以及「次世代疫苗研發」的研討會,高端與輝瑞BNT、莫德納、嬌生、Novavax和印度Bharat生技,並列為六大與會廠商之一,算得上是有點江湖地位了。
說穿了,WHO是一個世界列強與製藥大廠互相博弈、勾心鬥角的大平台。川普討厭這些繁文縟節、疊床架屋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因此美國逐漸撤出這些平台;而中國趁虛而入,滲透了WHO的層層面面。
WHO再怎麼無能,還是有一定的號召力;尤其在武肺疫苗這件事上,一些經濟能力較差,抑或因為特殊政治因素而疫苗取得困難的國家(台灣就是其中最慘的一個),都高度仰賴WHO轄下的COVAX(武肺疫苗分配計劃)平台。也因此,WHO在疫苗事務上是有相當的發言權。
中國的政治銳實力滲透WHO,大玩「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遊戲。結果大家都受害:2020年疫情萌芽期,WHO非但沒有一點警覺心,還忙著幫中國搽脂抹粉。結果就是原本在武漢就可以撲滅的疫情,釀成了蔓延全世界的大災難;而仰賴WHO的歐美公衛體系,被矇得一個措手不及。
隨著美國政黨輪替,重新回到國際大平台上,這段時間的WHO,也已經不像去年那樣自甘墮落為中國的應聲蟲了。而首先要找回一席之地的,就是美國的強項-疫苗研發與分配事務。
這也是當下WHO最頭痛的課題。武肺疫苗的研發與分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是國與國之間的不均:疫苗研發大國與其它富裕國家,壟斷了絕大多數的疫苗產能;二是廠商之間的不均:前幾大廠商的疫苗挾龐大的財力搶先研發問世,卻也樹立了厚厚的商業壁壘,給後進的疫苗上市帶來重重困難。
疫苗問題的本質,是商業問題,也是政治問題,而且兩者還錯綜複雜交纏在一起。中國不但以其政治銳實力影響WHO,對第三世界強力行銷國藥與科興疫苗,而且還透過對BNT的投資關係,來打壓台灣的採購。
但是愈來愈多第三世界國家以事實證明,國藥和科興根本是效力不足的偽貨,無助於真正解決疫情問題。而中國透過BNT事件給台灣穿小鞋,這種非人道精神的耍流氓,自由陣營完全看在眼裡,而且果斷地以超大量捐贈的方式,給中國一個當頭棒喝。
以國際地緣政治的常識來看,台灣的高端能夠躋身WHO的重點發展名單之列,背後肯定有美國的運作。而能夠在巴拉圭、哥倫比亞順利推行後期臨床試驗,也不無「美國後院」的政治因素護航。更不消說,追本溯源,高端疫苗的疫苗圖譜就是跟美國國衛院拿的。
然而,這一切的大前提,就是高端疫苗本身的素質、高端公司本身的研發能力、大量施打後的追蹤資料,都足以讓世界各國寄予厚望。要不然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技術,美國自己也有Novavax,又何必在高端身上放注意力?
關於高端疫苗這件事,我們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從小人的角度來講,高端是台灣效忠美國所得到的一個獎賞;從理想化的角度來講,高端是美國認可台灣的生技研發能力,交給我們自主開發的一顆種子。
而從國際大戰略的角度來講,高端疫苗低成本、低冷鏈要求的特性,非常適合第三世界廣泛施打,可說是美國佈局給第三世界的一枚重要的棋子(意味深)。令人訝異的,是這個「代理人」的重要角色不是由日本、韓國等傳統盟友大國擔綱,而是由國際地位微妙的台灣來扮演。
理解到這裡,就知道高端疫苗這場研發戰,不只是保障台灣的疫苗自主不虞匱乏,更對於台灣能否在國際戰略上嶄露頭角、階級提升,有著莫大的干係。如果台灣人還耽溺於那種民眾黨式的「買齊國際認證的疫苗,讓民眾能自由選擇,打得安心」這種漫天要價、似是而非的自我否定話術裡面,台灣將永遠錯失這個千年一遇的戰略契機。
寫在最後。靠美國,台灣可以自主研發出高端;靠中國,台灣只能透過兩岸掮客,乞求施捨BNT或等而下之的國藥、科興,而且在武漢肺炎流感化之際,年復一年地上演下跪的戲碼。
靠美國,台灣足以自立自強;靠中國,台灣只會依賴腐化。兩個選擇之間,是階級提升與墮落的差別。台灣人可不慎乎?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r5rXmFholS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裕國 冷 鏈」的推薦目錄:
- 關於裕國 冷 鏈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裕國 冷 鏈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裕國 冷 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裕國 冷 鏈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裕國 冷 鏈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裕國 冷 鏈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裕國 冷 鏈 在 冷凍倉儲龍頭家族內訌!伯姪爭權...質疑久裕楊連發脫產裕國 的評價
- 關於裕國 冷 鏈 在 父親遺產喬不攏兄弟翻臉爭裕國冷凍經營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裕國 冷 鏈 在 Re: [請益] 有關疫苗冷鏈物流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裕國 冷 鏈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NT即將開打,台灣現在幾乎各種疫苗都有了,但國際疫苗常傳有不良反應,國產 #高端疫苗 雖然ㄧ直被抹黑唱衰,但許多科學數據都顯示,高端的安全性真的很好
在全球疫苗皆缺貨時,高端疫苗總經理 #陳燦堅 表示:「高端疫苗的安全穩定和供貨充裕,將善盡台灣抗疫的重要角色,請國人多多支持。」
高端總經理陳燦堅:高端疫苗的八大特色:
1.,無縫銜接第二劑,確定注射第一劑的 28 天後能打到第二劑。外國疫苗則來源難以自主。
2,第三劑的供應無虞,面對變異株以及所有的疫苗本身的保護力都會隨時間而下降,第三劑的加強針已是全球新趨勢,將會再度出現疫苗短缺潮。高端是國產疫苗,可控可放,能夠確保第三劑自給自足。
3,高端的第三劑保護力優異,已在WHO近期召開「第三劑加強疫苗」探討會議上,引起國人和國際的重大關注。
4,高端疫苗保存簡單方便,不需冷鏈物流倉儲,能夠有效進入窮鄉僻壤,和世界上的非富裕國家
5,政府嚴格把關
6,安全性高,副作用低。
7,針劑最細,痛感最低。
8,單針單劑提高效率,更能避免出錯
https://newtalk.tw/news/view/amp/2021-09-05/631669
#台灣加油
裕國 冷 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1.印度剛結束的五月,寫下全球最慘確診染疫及死亡數字,流行病學家警告,實際疫情恐怕遠比官方數字更慘烈,倘若加上那些未檢測通報的「黑數」,印度就將超越巴西、美國,淪為全球新冠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2.彭博社評論,印度的疫苗戰略失敗,敗在當局誤以為國產疫苗能承擔這個替10億成年人接種的重責大任;BBC也撰文分析,年初還在高喊疫苗外交的印度,如今已自顧不暇,就算禁止出口全力施打,到五月下旬,全印度已接種的1.86億劑,仍僅涵蓋境內人口14%;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比例,更僅占印度全國人口的3%。
3. 印度政府雄心萬丈地喊出,希望2021年底前能生產出20億劑新冠疫苗,但印度內部面臨嚴重的原物料短缺,求助國際藥廠,人家也訂單滿手,十月前難以處理,眼前只能暫時仰賴四月才開放進口的俄製衛星五號疫苗,在未來8到12個月提供2.5億劑疫苗,只是到2021年底仍難達成群體免疫的目標。
4. 印度若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疫苗出口,最直接衝擊的就是COVAX全球疫苗取得機制,也就是包括非洲等全球91國的疫苗供應,將嚴重受阻。世衛專家呼籲也請求富裕國家能盡快向其他國家分享疫苗,讓脆弱族群的施打能優先於孩童,否則沒有疫苗的每一天,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充滿著死亡威脅的煉獄。
{內文}
新聞片段:「印度正處於該國歷史上最黑暗時刻之一的陣痛中,一場致命的流行病正以驚人速度席捲全國,每天都有數千人死亡,伴隨著感染確診數持續飆升至創紀錄的最高水準。」
2021剛結束的五月,是印度歷史上最難熬的31天,境內超過900萬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近12萬人染疫而死,這樣的數字不只遠遠超越世界所有國家任何一個月份,甚至比自家第二波疫情急速攀升的四月,都還要暴增近30%。
印度民眾:「家人在我們面前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我們卻無能為力。我失去了我們妻子、我的小舅子,就連我岳母也在這段期間死了。」
當冰冷的數字瞬間標註上自己熟悉的名字,印度人才恍然大悟,家園已被新冠病毒攻陷。流行病學專家甚至公開警告,實際疫情恐怕遠比官方數字更慘烈,因為只要加上那些未檢測通報的「黑數」,印度就將超越巴西、美國,淪為全球新冠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新聞片段:「印度最近接種了2億劑疫苗,成為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快達到這一里程碑的國家。(印度)衛生部還表示,美國共花費124天完成2億劑疫苗接種,印度則用了130天。然而,在需求激增及供應鏈受限的情況下,印度幾個邦目前已暫緩 18至44歲年齡層的疫苗接種工作。」
印度經濟時報近期引述一篇彭博社的評論文章,內容直指印度的疫苗戰略失敗,敗在當局誤以為國產疫苗能承擔這個替10億成年人接種的重責大任。BBC也撰文分析,年初還在高喊疫苗外交的印度,如今已自顧不暇,雖然自今年1月中旬加速接種,三月底全面禁止代工疫苗出口,但到五月下旬已接種的1.86億劑,仍僅涵蓋境內人口14%;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比例,更僅占印度全國人口的3%,更讓人憂心的是,四月初印度每日接種數量,好不容易達到360萬劑的最高峰,之後卻一路下滑至現在每天僅160萬劑。經濟學人雜誌分析,印度近期確診率,之所以能從5月初的41萬高峰,迅速降至27號的近18萬,商業大城孟買每日病例也減少到高峰期的八分之一,不是因為疫苗的快速施打,而是嚴格的宵禁管制奏效。
新聞片段:「當下印度大多數邦和地區都在實行完全到部分封鎖,就連地方當局也很認真在執行封鎖措施,對違反規定者毫不猶豫地加以嚴懲。」
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就算印度政府雄心萬丈地喊出,2021年底前,希望能生產出20億劑新冠疫苗,滿足境內扣除幼童的18歲以上人口,但該國目前產線中的八款疫苗,迄今只有印度血清研究所代工的AZ疫苗、本土藥廠自行生產的Covaxin及俄羅斯衛星五號疫苗三款已獲准緊急使用。BBC報導也說,印度政府雖然私下努力在和輝瑞、莫德納及嬌生疫苗的全球生產商密切聯繫,希望增加對印度的疫苗供應,但多數製造商已坦言訂單滿手,無法在10月前與印度討論疫苗供應問題;再加上印度正面臨嚴重的疫苗原物料短缺,美國政府雖已大開方便之門,替印度生產的本土疫苗提供特定原料,但負責代工AZ疫苗的印度血清研究所迄今仍坐困愁城,目前暫時只能仰賴四月才開放進口的俄製衛星五號疫苗,填補印度國內嚴重的疫苗供應缺口。
印度藥廠藥品服務及原料藥主管Deepak Sapra:「目前我們僅取得15萬劑俄製衛星五號疫苗,預計總劑量為2.5億劑,也就是至少1.25億人份的劑量,這就是我們在印度未來8到12個月內可能擁有的數字,這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發生。」
根據業內人士說法,新冠疫苗要增產,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絕對不是單純放棄專利這麼簡單,即便是號稱能最快產製疫苗的mRNA技術,光是將疫苗的初始成分倒進生物反應器,就至少需要8到9小時,100台機器得不間斷運轉30多個小時,才能生產出300萬劑疫苗,更不要說疫苗產製後的裝瓶作業,100萬劑預估也需要兩天時間,然後再花至少兩個星期進行質量評估。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近來便援引專家說法悲觀預期,印度恐怕2021年很難達到群體免疫,因為他們最多可能只會有35%成年人完成接種疫苗。
美國務卿 布林肯:「在疫情爆發初期,印度曾經幫助過美國,這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事情,現在我們希望確保能伸出援手,和印度站在一起。」
近來,不只印度外長親自到了華府,印度官方也透過外交體系全面動員,但截至五月底,包括印度血清研究所及巴拉特生技公司所回報的疫苗生產能力,每月最高也只能提速到1億劑和8千萬劑,遠低於印度政府所期待8到12月至少要生產20億劑的設定目標,言下之意,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印度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疫苗出口,印度出口禁令的維持,最直接衝擊的就是COVAX全球疫苗取得機制,這將包括非洲等全球91國的疫苗供應。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 Soumya Swaminathan:「真正令人擔憂的是,如果我們持續對可用疫苗進行這種不公平的分配,我們將看到一些國家生活恢復到某種程度的常態,而其他國家則受到重創,並持續受到後續疫情的衝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呼籲也請求所有國家能分享疫苗,以便我們能保護那些脆弱族群,在他們將疫苗用於諸如孩童之前。」
就像一場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印度的困局正反映出多數開發中國家的窘境。當歐美等富裕國家正先後迎來全面解封的夏季,沒有疫苗的每一天,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充滿著死亡威脅的煉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2i0U6hVcIw
裕國 冷 鏈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r5rXmFholS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今天剛滿3個月,接種率未達兩成,距離形成疫苗保護屏障,尚有很遠路程。放眼鄰近地區,台灣、日本等地疫情都在惡化,香港若要復常,未來數月必須加緊「谷針」。最近商界提出大抽獎、贈優惠等方式,鼓勵市民打針,不排除背後有做宣傳促生意的成分,惟從「谷針」防疫角度,不失為多贏之舉。本港接種率未如理想,成因複雜,除了疫苗猶豫,「政治病」亦在拖後腿,提供物質誘因並非萬靈丹,然而若是合理合度,亦非不可考慮。「谷針」多用蘿蔔當然最好,有時亦可適度揮舞大棒,軟硬兼施有助加快接種步伐,只要不違自願打針大原則,政府對不同「谷針」操作,宜持開放態度,毋須畫地為牢。
蘋果頭條
本港疫苗開展接種計劃接近3個月,周二(25日)是第89日,而總接種數字達約2,200,000劑,然而當中約1,278,600人是接種第一針,而完成兩針的人數僅約921,500人。政府周二晚發新聞稿指,目前約有105萬劑科興疫苗尚未使用,復必泰疫苗則約84萬劑,由於後者的使用期限將於今年8月中屆滿,並留意到市民對復必泰疫苗的需求近期漸趨疲弱,為免浪費,政府可能要求藥廠延遲付運,或捐予其他有需要疫苗的地方。
東方正論
特區鬧財赤,一年蝕千億元,政府卻繼續浪費公帑,尤以每年花逾10億元在照顧治安毒瘤假難民,最令市民痛心,最近因為新冠疫苗反應冷淡,為了谷針又用公帑補貼假難民及其他非港人打針,慷納稅人之慨,不斷挑戰香港人容忍底線。政府昨日公布,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將覆蓋「雙程證」客、難民以及免遣返聲請人,後者九成九為假難民。
星島社論
新冠疫苗接種計畫快將踏入第四個月,近日陸續有機構以經濟誘因,鼓勵員工接種疫苗。特首林鄭月娥昨日表示,下一階段會考慮讓一些職業人士,如完成接種疫苗,可豁免強制病毒檢測,而政府亦考慮讓公務員接種後有假期。政府昨日亦宣布,擴大接種計畫至持雙程證的內地市民、免遣返聲請人及獲聯合國確認為難民的人士,料合共新增五萬三千人合資格接種疫苗。其中,雙程證持有人可於周五持文件到任何一間郵局預約,有社區組織估計大部分會選擇接種科興疫苗,方便日後返回內地。
經濟社評
本地新冠疫情歸零進度反覆,續有零星不明個案,港府昨日宣布,再擴大疫苗接種資格,涵蓋逾5萬名雙程證內地居民和在港的難民。當局不想姑息任何違法行徑,又或默許有人藉疫情逾期居留,實屬情理之中,惟病毒感染無關年齡、性別又或居留權,從防疫角度,目下針劑供應充裕,官方應當鼓勵可打盡打,且彈性處理醫療安排,竭力切斷潛在傳播鏈。港府公布,基於公共衞生考慮,疫苗接種計劃本周五起將覆蓋持「往來港澳通行證」(即雙程證)的4萬多名在港內地居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5rXmFholSM/hqdefault.jpg)
裕國 冷 鏈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smlNw1HmER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舊病復發,以健康理由辭職。安倍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任內提出「安倍經濟學」,務求振興經濟,政治方面則力倡修改和平憲法、推動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然而疾病卻一再令安倍好夢難圓。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惡化,經濟衰退嚴重,過去7年累積得來的經濟增長「一筆勾銷」;任內完成修憲、見證東京再辦奧運,是安倍多年宿願,現在亦因為個人健康及疫情而無法實現。安倍任內中日關係起落甚大,歷史問題、釣島爭議、經濟合作等影響糾纏交織,當下中美關係惡化,安倍此時因病請辭,為日本內政外交帶來更多不明朗因素,後安倍時代日本何去何從惹人關注。日本首相輪替如走馬燈,平均每隔兩三年便換人,安倍能夠連續出任首相7年半,成為日本歷史上在位最長的首相,既有個人成功之道,亦有時勢因素。戰後日本奉行民主制度,政黨輪替次數卻屈指可數,大多數時間都是自民黨一黨獨大,首相人選往往由派閥政治決定,能夠躋身權力核心者,大多來自政治世家。
蘋果頭條
中國海警日前在粵港東南方海域截獲一艘涉嫌非法越境的快艇,有消息指船上載有12名因反修例運動被捕的青年,包括被香港警方國安處拘捕的李宇軒。消息人士透露,12人現於深圳鹽田看守所,最少數人的家屬已接獲當局通報,因目前各人遭強制拘留,家屬未知道是否可探望,正尋求是否可聘用內地律師協助。據了解,12人因颱風關係提前出發,香港警方知悉事件,通報內地當局加強搜捕。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於社交網站發文,指港府有責任確保被捕港人獲人道待遇,以及享有會見律師等基本權利,並呼籲市民關注事件:望天佑義人。中共喉舌《文匯報》及《大公報》今日(28日)分別以「國安疑犯乘艇潛台 十餘獨暴一網成擒」,以及「黑暴末路 李宇軒着草被擒」為題在頭版報道,詳細列出案情。《文匯報》指涉事快艇於本月23日晚上由西貢區布袋澳出發,原計劃先到距離香港約300公里的台灣管轄範圍東沙群島,再轉乘大船到台灣屏東。
東方正論
三日一小鑊,五日一大鑊,已成近年港鐵常態。每有事故發生,港鐵總是賴天賴地,最終大部分都是信號系統出問題。事實上,現時使用的鐵路信號系統已經老化,奈何新系統同樣亂象叢生,單是更換東鐵線信號系統便在測試階段屢生意外,連帶更換列車計劃都一延再延,牽一髮動全身。港鐵正更換東鐵線信號系統以配合沙中線過海段,並打算陸續將舊有十二卡列車更換成南韓製的新式九卡列車,原定六月中實施兩款卡車「混合跑」安排,詎料五月進行實地測試時發生多次意外,一度被機電工程署勒令暫停測試。港鐵昨日終於宣布,新的九卡車將於九月中投入服務,本來已較原定計劃延遲三個月,而九卡車加入後,將有十八個月與十二卡車「混合跑」的過渡期,以港鐵事故層出不窮觀之,期間會否再生意外,實在令人無信心。
星島社論
涉違《港區國安法》落網擬潛逃台灣被截的李宇軒等十二名港青身分曝光,他們俱曾參與反修例暴力示威,其中至少四人是激進組織「屠龍小隊」成員,已被控暴動、製造炸藥等不同罪名,卻趁保釋或缺席聆訊期間偷渡赴台,但在南海水域被廣東海警截獲,目前在深圳鹽田看守所接受調查。保安局指香港警方表示已接獲通報,並陸續通知被捕者家屬,本報昨獨家攝得警員到牛頭角一單位,向戶主夫婦告知其子在內地被捕消息。包括「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在內的十一男一女被捕者(十六至三十三歲)(見附表),目前仍被內地執法部門扣查,其中至少四人是「屠龍小隊」成員,涉及去年十二月九日華仁書院炸彈案等有關。其中一名成員、十八歲港大學生郭子麟,涉去年十一月十八日「理大衝突事件」中參與暴動,被控一項暴動罪。昨午三時許,三名軍裝警員帶備相關文件,前往郭位於牛頭角彩霞邨公屋寓所,向郭的父母告知其子在內地被捕消息,其他被捕者家屬亦陸續接獲通知;另三名「屠龍仔」包括二十二歲公開大學學生張俊富、二十歲無業青年張銘裕及二十一歲學生嚴文謙。
經濟社評
全民檢測計劃下周展開,市民對計劃存在一些疑慮,港府固然要做好宣傳,深受疫情打擊的企業,為了盡快重啟經濟,更應動員業界積極參與,而名人可履行社會責任,透過分享檢測的安全便捷體驗,變成社會潮流,提高市民參與率,從而找出隱形病人,切斷傳播鏈。港府昨公布全民檢測預約安排細節,市民今晨7時起可登入網站,簡單輸入姓名、身份證和手機號碼,預約在何時何地檢測。全港共有141個檢測中心,遍布18區,主要是社區中心、官校和康文署體育館,當局招募6,000名醫護人員或醫護生負責為市民採樣。全民檢測在疫情放緩才展開,反應恐大打折扣,因市民對疫情的恐慌情緒減退,更憂心檢測中心環境不安全,此時去檢測反而易中招,又擔心採樣等候時間過長,令不少人對檢測可能提不起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mlNw1HmERU/hqdefault.jpg)
裕國 冷 鏈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股昨天各大類股跌多於漲,代表台灣主要權值股的台灣50指數下跌2.5%,相對抗跌的生技股也加入補跌行列,電金傳產八大類股齊跌,盤中一片綠油油,只有油電燃氣及食品類股收紅,光電跌幅最重達3.97%,主要是受到大立光(3008)重挫6%拖累,昨天蘋果概念股走勢疲弱,下周二蘋果即將公布財報數字,但受到美國科技股指數持續下跌,昨天台系供應鏈的蘋果概念股腿軟,除了大立光重挫,最大權值股台積電大跌3.5元,近來轉強的可成遭大賣重挫逾6%,F-TPK有庫藏股護身仍跌逾2%,蘋果最大製造廠鴻海亦重跌逾2%。鴻海(2317)也下跌2.2元,跌破75元整數關卡。 和碩(4938)終場大跌4.1元,以66.1元作收。可成更是重挫17元,跌幅達7.3%,以215元作收。
金融股部分,國泰金(2882)及富邦金(2881)跌幅均將近4%,玉山金(2844)、新光金(2888)、開發金(2883)、中信金(2891)等,也大跌超過2%。金融股股指數又下探850點,直逼18日盤中新低
在盤面焦點股部份,紡纖股昨天表現強勢,主要是天氣越來越冷,美、日等國近日都出現暴風雪,而國內本周末也將面臨10年來最冷的寒流來襲。寒冬中也出現商機,昨天紡纖股熱呼呼,宏益(1452)率先攻上漲停板,台南(1473)漲逾8%,集盛(1455)漲幅也超過6%,其餘包括聚隆(1466)、宏遠(1460)、力鵬(1447)、聚陽(1477)等都相對強勢。
科技股部分,立錡 (6286) 受到聯發科啟動第2階段以每股195元收購,股價漲逾1%。
仲琦 (2419) 去年營收刷新高,目前產線均告滿載,今年訂單能見度仍高,營運成長樂觀可期,終場帶量衝高8%,盤中一度觸及漲停。
基因 (6130) 選後股價翻轉,連兩日亮燈漲停,收復各均線。
同樣是生技股,F-佐登 (4190) 挾兩岸優勢通路布局,帶動去年EPS達6元以上,今年因多元通路效益發威,法人預估營收獲利將有2位數成長,選後行情發燙,早盤飆漲8%,終場漲幅收斂上漲1.8%
弱勢股部份,漢微科(3658)法說會,強調本季偏弱,但第2季重拾成長動能,全年呈現2位數成長。部分法人認為,競爭對手威脅不大,但雖然法說內容正向,遇台股亂流,導致漢微科殺至跌停。
民進黨在總統、立委選舉大勝,市場預期新總統蔡英文上台後,台電未來將大舉發展再生能源,廣建離岸風機,鑄件大廠F-永冠(1589)業績可望受惠,但股價在上漲過後出現回跌,終場大跌7%
瑞儀(6176)去年第4季營運耀眼,法人估單季每股純益約3.2元,直逼去年前三季總和,去年全年每股純益估達6.8元,但股價表現是持續疲弱跌跌不休,昨天大跌7,8%
另外選後生技股和節能族群受到政策利多大漲,但在昨天大盤修正時,賣壓也明顯出籠,新藥三雄當中4174中裕大跌7%,3514昱晶大跌7.6%,新日光(3576)跌5.9%
前兩個交易日大漲的網通族群 智邦 揚智 也都明顯回跌,工具機廠上銀2049大漲了兩天後,回跌了5.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l10AJycj0/hqdefault.jpg)
裕國 冷 鏈 在 父親遺產喬不攏兄弟翻臉爭裕國冷凍經營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看更多鏡週刊影音→https://is.gd/R8M9v6 國內最大低溫倉儲業者 裕國 冷凍第二代兄弟鬩牆 ... 冷鏈 物流戰"養車隊.7℃理貨"搶當控溫王世界翻轉中20200719. ... <看更多>
裕國 冷 鏈 在 Re: [請益] 有關疫苗冷鏈物流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4 F →chinaeatshit: 裕利就想吃裕國做最大的冷鏈國王人家不給吃而已 07/05 11:30. 5 F →zzahoward: ZL有想吃裕國? 據我所知是沒有耶 07/05 11:32. ... <看更多>
裕國 冷 鏈 在 冷凍倉儲龍頭家族內訌!伯姪爭權...質疑久裕楊連發脫產裕國 的推薦與評價
國內最大低溫倉儲業者【 裕國 冷凍】,家族內鬨爆發經營權之爭!上個月31號召開董事會, ... 冷鏈 物流戰"養車隊.7℃理貨"搶當控溫王世界翻轉中20200719. ... <看更多>